北京的“秘密花园”(上)
深深被老北京的风景迷住的日本著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曾把从前的北平形容成“森林”
谈到“可园”的时候,我喜欢用“秘密花园”来形容它。
本来,在我的想象里,到处有绿色和水路的北京旧城本身应该很像一所巨大庭园。深深被老北京的风景迷住的日本著名文学家芥川龙之介,曾把从前的北平形容成“森林”,由此能想象出以前北京的绿化程度。
解放以后,曾经点缀北京城的无数花园里,恭王府等几个著名的王府较完整地留了下来,其他很多庭园命运各不相同,有的成为几家人居住的“大杂院”,有的成为单位或者单位的宿舍,有的成为学校或者医院,有的成为高级服务设施。这些院子,有的虽有幸基本保留了原状,但除了成为饭店或餐厅等商业场所的几个例子以外,很多庭园不对外开放,我称之为“秘密花园”。“可园”是较有代表性的“秘密花园”。它是清末慈禧太后宠臣荣禄的侄子于1861年修建的庭园,建筑上模仿了苏州名园拙政园和狮子林。在光绪年间,可园是大学士文煜最喜欢的花园。这是个有5个院子的大四合院,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但是,后来院子被分割成几个部分。北洋军阀冯国璋曾住过被分割出来的13号院。
根据资料和当地人的讲述,可园是有着太湖石、假山、水池、水榭,还有拱桥、日晷、山洞、竹林的很漂亮的庭园。可是因为对一般人不开放,笔者只是看过照片,没进去过。
到了2008年末,我听到了一些关于可园的噩耗。从保护北京文物的NGO团体发来的会报里的一篇报告说,可园被划入拆迁范围内,而且区房管局居然也批准了这种申请。
可园的范围包含了帽儿胡同7号、9号、11号、13号。在这之内,除了13号以外的建筑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说,是跟故宫一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同时,因为13号的建筑也在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内,所以没有得到批准之前,本来就不应该随便改造。当各种各样的将在可园发生的破坏让我担心时,我得到了新的消息。根据前文所提到的非营利团体的会报,2008年11月25日,外交部(拥有可园的单位)发言人秦刚在新闻发布会回答了记者的问题,表明对可园将加以必要的修缮,并阶段性地向大众开放。这个消息让我非常欣慰。我剩下的愿望就是,把这样的措施准确地落实,同时修缮不会导致过度的改造,而使可园能够恢复旧日的美好。
另一处秘密花园是“天春园”,在张自忠路和府学胡同之间,现为北京市文物局的院子。据资料,在明朝,这里原来是崇祯皇帝的宠妃田贵妃的娘家。据附近居民讲,明末清初时,李自成的部下吴三桂的夫人陈圆圆曾经居住在这个院子,而据传说,倾城美女陈圆圆正是在此认识了吴三桂。
到了清朝,它的名字被改成“增旧园”。而在民国期间,它成为外交总长顾维钧的住宅。孙中山也在1924年受冯玉祥的邀请居住在这个院子的一部分,第二年去世。所以后来把部分院子作为“孙中山行馆”保存。
有这么多著名人物跟这个院子结过缘,这个院子的现在面貌也很让人关心,但这个大院子的所有部分都不对外开放,我们只好用想象力来补充这里曾经有的美丽花园的细节。
类似的例子在北京似乎不少。我在想,如果它们都能像可园那样能成为小型公园,会把北京的名胜古迹地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游客和北京市民都可以随时感受到北京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发现传统庭园之美不仅在故宫和颐和园等著名景点,而且就在我们身边,在那个以前被忽略的小小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