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今日召开

admin 2009-12-07 来源:景观中国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将于今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据统计,此次会议将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因此,会议期间的首脑级会晤尤其引人注目。

  12月6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一名记者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场拍摄。

  哥本哈根大会不仅将影响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而且将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各方预测本次谈判必定举步维艰,但是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人类必须要为此承担责任。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今日召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将于今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据统计,此次会议将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总理温家宝。因此,会议期间的首脑级会晤尤其引人注目。

  会议需达成新协议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近日表示,在哥本哈根可以而且必须达成一个新协议。它应该包括3个方面: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能力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短期和长期资金和技术支持。德博埃尔说:“我们已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为了达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新协议,各国需要拿出合作与妥协的精神。”

  中国已提出减排目标

  日前,中美两国均提出了具体的减排目标。11月25日,在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方第一次以约束性指标的方式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同一天,美国白宫也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办公室发言人尼克·纳托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在至关重要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国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
 

[NextPage] 
  各国均面临强大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对本社记者指出,在接下来的会谈中,中国和美国等大国仍将面临不少压力。尽管会谈将面临不少困难,但目前达成一个全面协议的可能性在加大。另外,仍有一些提案很可能将留待下届会议继续审议。他还指出,非政府组织在此次会议中将表现出更大作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2月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希望即将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的成果是公平、可实现的。会议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各国能否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并切实坚持和兑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会议开幕前夕,在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等主要欧洲国家爆发大规模“气候”示威,呼吁各国领导人行动起来,对抗全球变暖,拯救地球。

  哥本哈根会议背景

  1992年,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5次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约确立了“共同而区别”的责任等五大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从1995年开始,每年都召开《公约》缔约方大会。1997年于日本举行的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诞生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议——《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公约》附件一国家即工业国家在2008年—2012年间(第一承诺期)的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

  2000年,美国这一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退出《京都议定书》,气候变化谈判蒙上阴影。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大会,绘制了“巴厘路线图”,就“后京都”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其表述为:发达国家要采取“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减排行动,发展中国家则在发达国家提供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的情况下,采取国家适应的MRV减排行动。至于量化的减排目标,只在脚注中出现:“发达国家到2020年至少应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5%至40%”。

  为给哥本哈根会议铺路,今年已经举行了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但进展十分缓慢。

  全球变暖的危机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已经能够从近年发生的一些事实中看到。从非洲的干旱,到中国从北及南的暴雪,虽然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些极端个案和全球变暖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全球变暖将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更多不可预期的极端天气,已是不争的事实。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07年发表的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


新华社记者徐速绘摄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