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利兹克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颁奖典礼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今天,2012年普利兹克奖(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颁奖典礼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昨天上午,作为“普利兹克建筑奖”中国行的组成部分,本年度普里兹克奖得主、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和该奖历届得主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让·努维尔(Jean Nouvel)一起出席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建筑论坛。 普利兹克奖获得者齐聚一堂,探讨建筑全球化与地域性的相关话题。
2012普利兹克奖今天在京颁奖 主题论坛昨天举行
王澍设计的五散房(中国宁波,2003-2006)
普利兹克建筑奖,每年授予一位建筑师,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性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在全球建筑学领域属于终身荣耀。世界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国家体育场的设计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首都T3航站楼设计者诺曼·福斯特等,都是这一奖项的获得者。
为推进城市建设发展走向世界水平,北京市以今年的颁奖活动为契机,首次举办“北京建筑论坛”——与普利兹克奖大师谈建筑研讨会。这是普利兹克颁奖活动首次设置论坛活动。北京市副市长陈刚出席并讲话。
此次论坛以“全球化·地域性”和“挑战·创新”为主题,邀请历届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弗兰克·盖里(美国)、格伦·莫屈特(澳大利亚)、扎哈·哈迪德(英国)、 让·努维尔(法国)、王澍(中国),中国建筑师崔恺、朱小地,以及国内外建筑学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约800人。与会者就共同关心的建筑发展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建筑的全球化与地域性、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建筑与城市文化等方面的挑战与创新。
“在历史中,民间的普通人都能建出美丽的建筑;但有趣的是,我们的新城市、新建筑却很糟糕。如果这是专业建筑师干的,那么我甘于业余。所以我把我的工作室命名为业余工作室。在这个时代,我选择站在不知名的人民大众行列中。”论坛上,本年度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的话音未落,全场掌声就已响起。“王澍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创作理想和获得市场成功之间需要选择。
今天在中国,像王澍一样坚定地抵制市场压力,保持独立的价值观是不容易做到的。反之,认真地将市场化的产品做好,又具有社会意义。但摇摆只能是机会主义的, 执著是必需的。”普奖首位中国评委张永和此前评论说。在王澍看来,全球化带来交流开放,但对建筑来说,可能就是某一类商品化、标准化的建筑在世界泛滥,实际上破坏了文化多样性。该论坛主要探讨建筑的全球化和地域性,及相应带来的挑战与发展,下午则在清华大学进行以建筑教育、建筑师成长为主题的学术讨论。有趣的是,除了对于获奖的欢庆之外,论坛也成了建筑师们探讨快速都市化下中国新建筑的契机。面对城市化压力下的千城一面的中国新建筑现状,王澍断言:“一个地方的建筑如果是庸俗的,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也一定是庸俗的。”
全球化对建筑设计
有利有弊
普利兹克建筑奖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被视为专业最高荣誉。1979年由美国芝加哥普利兹克家族通过旗下凯悦基金会创立,由专业评审委员会每年评选出一名作出杰出贡献的在世建筑师。获奖者可以获得10万美元奖金和获奖证书,1987年后委员会还为获奖者颁发一枚铜质奖章。颁奖典礼在每年5月举行,地点则在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物内。今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祖籍北京,1963年出生于新疆,求学于南京、上海,现居杭州。代表作品包括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等。
“大约三四年前,我和评审团在巴黎,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普利兹克到底意味着什么?格伦(200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说,它的意义在于确定一个优秀的标准,让学生可以研究什么是优秀的建筑,标准是什么。得奖的建筑师也会被研究,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人,致力于什么,为什么达到优秀。让学生有激情去达到这种优秀的水平。”昨日论坛上,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说。
而历届普利兹克奖得主也得以面对媒体进行交流。伊拉克出生、欧美求学并定居英国的扎哈就表示:“能在不同的环境里学到不同的东西,包括上大学时就有许多不同国籍的同学,丰富了对建筑文化的理解,建筑师并不是为一些国家来工作,而是互相借鉴。”她称自己30年前来过中国,“我不想呈现中国的东西,但是中国对我产生了影响,比如我很喜欢园林中那些石头的陈列方式。”而在王澍看来,全球化带来交流开放,但需要警惕全球化背后的商业化、工业化。对建筑来说,可能就是某一类商品化、标准化的建筑在世界泛滥,实际上破坏了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的这个时候,大家要想如何保持自己的不同的东西。”
中国城市“千城一面”
除了国外的建筑大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朱小地等中国建筑师也参加了本次论坛,话题因此很快就转到了中国建筑的现状上来,尤其是面对大规模城市化的现状如何作出反应。
在中国城市快速发展中,新建建筑往往并不能代表城市风貌,出现“千城一面”的情况。崔恺认为,这正是短时期内出现大量建设项目,在质量、特色上出现的问题。“目前有两方面的纠正措施,一是在城市做重点标志性建筑使城市具有特色,二是关注建筑地域化的问题。建筑跟本土文化、环境结合是基本出发点,建筑不是一个一般商品,而是要跟土地建立具体的联系,需要在全球化的时候考虑地域化问题。”而格伦则认为,建筑设计往往注重个体建筑,而非与周围环境相结合。他感喟了一下中国的垂直型塔楼,很难为居民提供好的生存环境:“像赫尔辛基这个城市,市中心的建筑之间有联系,楼的外表有延续性,建筑边上有公园,公园有人,整体感非常强。每个建筑都和周围形成关系、产生影响。”
王澍小时候生活在北京建国门附近一个小四合院中,在四合院外极目都是农田,没有任何建筑,看得到城市边缘。改革开放后,老家旁边建起建国门立交桥,他回到北京,发现故乡已陌生到恍如他乡。“今年这个四合院就要拆了,拆完之后,北京跟我再没有关系。”王澍说。10年前,他在杭州一家书店翻到一本老相册,一名传教士拍摄的1900年的北京,顿时潸然泪下:“当时的北京多么美,比巴黎还美,现在呢?掉到一个东南亚国家的状态。这几十年究竟在干什么?”在王澍看来,现在中国城市结构支离破碎,每栋高楼大厦就是一片“殖民地”。
建筑被破坏,传统在离散
王澍认为,城市与建筑是两个问题,无法通过后者来解决前者。“我们到现在也不清楚城市到底应该怎么建造,这种大体量建筑建起来的并不是城市,而像是欧美的城市化的郊区,改革开放30多年不是城市化过程,而是城市郊区化过程。不仅传统没有了,而且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就相当于暴富起来的郊区。”
他判断房地产业“黄金十年”建的住宅,必然会因为城市没有多余土地,而在十几二十几年后拆掉重造。“中国情况特殊,每个房地产楼盘规模相当大,这种方式无论对城市、房地产商还是市场,运行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对城市破坏非常大。并不是世界所有城市都以这种模式发展,只是亚洲为主的一些区域以这种模式。房地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城市的毒品,很难戒掉。给人错觉的是,城市发展很快,但实际上,实体经济并无法支撑。”
王澍曾经在杭州探索过一种新的建筑方式,希望让垂直建筑中的现代人也有机会回归传统生活方式。他设计了6栋高过100米的塔楼,每两层6-8户居民可以共享一块公共区域,恢复有“院子”的江南传统,又可以尝试建设社区关系。“这个楼盘2007年开始销售,我上次去看的时候,随机走了三个院子,一个院子完全闲置,没有人用,非常失败。有两个被用起来,一个成为公共客厅,孩子写作业,老人聊天。另一个被建设成很美丽的花园。我听说有记者去采访,走了17层楼,只有一个院子被利用。”
此事对王澍的启发是,社会变化之下家庭结构也随之变化,现在主流是年轻父母带着孩子的三口之家,因为生活方式不同,往往不愿意跟老人生活在一起。“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不仅建筑被破坏,家庭内部结构也离散化。这不是靠建筑方式能够解决的,虽然建筑一定会有反作用。一个地方的建筑如果是庸俗的,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也一定是庸俗的。但我现在还没有找到成功的办法,设计师会尽自己的努力,但这也并不是设计师能够解决的。”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获奖者将得到10万美元奖金、一份证书和一个铜质奖章。
获奖者简介
王澍,1963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就进入在杭州的浙江美术学院的研究所,做关于建筑、环境和旧建筑改造的研究工作。
2000年,王澍获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从2003年起担任中国美院建筑系主任,2007年他成为建筑艺术学院院长。
2009年他的个人展“作为一种抵抗的建筑学”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艺术中心举办。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
据介绍,作为世界“设计之都”的北京,拥有勘察设计单位1000多家,设计单位总部云集,年营收入480亿元。行业从业人员16万人,勘察设计大师120多名,占全国大师总数的28%。
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市按照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打造“北京·设计”品牌,要求建筑师按照人文、科技、绿色的建设要求和“五个之都”的建设理念,积极应对外来文化挑战,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风格,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思想与文化,引领示范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