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新区“吹泥造肾”打造合肥最大生态湿地 专家预言可改善巢湖水质
美景虽未现游人却已至
在电影《非诚勿扰》中,杭州西溪湿地的自然景观让观众印象深刻。合肥虽然没有天然的湿地风景,不过在滨湖新区的南端,一个集防洪防浪、生态保护、旅游观景于一体的人工湿地有望于下月中旬建成。
生态“过滤器” 改善巢湖水质
湿地指的是潮湿或浅积水地带发育成水生生物群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综合体。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等多个方面,湿地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在建的巢湖生态湿地试验段工程作为一个人工湿地集旅游经济、环境治理、防浪护岸等综合效用于一体,在满足巢湖岸线防浪护岸和抑制巢湖岸线土地崩失的前提下,对于巢湖底泥清淤污染治理以及巢湖蓝藻的治理等问题都有积极意义。
项目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湿地内部总共有3个子湖,子湖与水道之间相互连通,而水道又与巢湖主体水域相通,因此形成了与巢湖主体水域互相循环沟通的湿地。通过湿地改善巢湖水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目前这个湿地试验段面积较小,对整个巢湖水质的改善效果有限。不过,据介绍,未来经过改造后,巢湖岸边将营造出更大范围的湿地,这对巢湖整体水质的改善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分割围堰将湿地“一分为三”
“湿地内通过不同的围堰将湿地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有子湖、水道、芦苇等。”现场负责人介绍,子湖围堰围出子湖的轮廓,最终形成子湖湖岸,分隔围堰作为主水道的岸线同时也划分出了3个不同的施工区域。
分割围堰将湿地划分为3个部分:一子湖、二子湖水域及其周边充填的泥土区域属于第一个部分,这个部分靠近岸边;三子湖水域及其周边充填泥土区域是第二部分,面积相对较大,三子湖区域在一、二子湖的外围以南,更向湖水内部延伸;渡江战役纪念馆东边为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是一个实体湿地,没有子湖,只设计了芦苇种植区。第三部分是对未来湿地二期工程的提前准备。
沿着抛石围堰内侧将种植宽度80~120m的芦苇带,并配合其他耐水植物种植。而子湖水体内部有可能种植荷花等水生植物。泥土部分可能种植杨柳、小灌木等亲水植物。子湖内部以及湿地内的水道很浅,大约只有2米,因此能够供小型船只行驶。
水鸟驻足将成未来美景
记者在湿地岸边看见远处的湖面上有两艘斗轮式挖泥船正在用“大爪子”从湖底挖泥,泥浆从导管口出来后直接“吹入”芦苇丛。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蒸发就逐渐形成了湿地内适宜种植水生植物的泥土区域。
在施工现场,一眼扫过去两岸白茫茫的水面上部分区域已经填充了泥土,白鹭等水鸟偶尔停歇下来觅食,湿地项目岸边偶尔会有周边居民拍照留影。
据了解,目前的巢湖生态湿地试验段是为了后期在巢湖沿岸大规模人工还原湿地生态系统所进行的一个先期实验工程。
“湿地项目的水生植物即将开始种上。”指着远处的湖面,有关专家展望道,明年再来这里,就可能看到成片的芦苇荡、杨柳林、荷花等优美景色了,同时大批水鸟驻足也是必不可少的景观之一。而在不久的未来,巢湖沿岸的湿地范围有望将越来越广,届时更丰富的独特生态景观将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合肥市民可以乘船在湿地的水道中欣赏各种水生植物和野生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