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工业大学(TUM)景观设计与规划课程建立60周年庆典——景观回顾与展望
土人设计创始人兼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先生应邀参加会议,并在演讲中提到:景观设计师面临新的挑战,相关学术课程也应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期待慕尼黑工业大学景观设计与规划学术课程新的发展,并对景观行业产生更多积极影响。
主办方与嘉宾合影
会议从6个方面指出了景观设计及景观设计师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术语的需求
在谈论景观未来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景观术语,面对如今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城市和农村的定义逐渐变得模糊,对此俞孔坚先生表示,过去农业景观会让人联想到繁重的农业活动,但是现在农业已转变成城市居民可享受的休闲体验活动,在美学上有了一定的转变,所以与景观美学和浪漫因素相关的传统景观术语要有所修改。此外,柏林工业大学的Undine Gieseke提出,要慎重考虑景观的分类,需要一个描述现在城乡变化的新术语。来自瑞士的建筑师Stefan Kurath则表示,面对新术语的讨论依然局限于抽象概念中,无法具象化。
景观设计师必须要涉足新领域
应推动大数据在景观领域的发展和使用,并全面而清晰的了解该领域。Gieseke表示,大数据不该仅仅成为一个模版,而是要运用在具体项目的实施中,让学科更具改革性。 Allianz Umweltstiftung事务所负责人Lutz Spandau建议,基于现在社交、医疗、个性化和教育的发展模式,我们应该改变思维模式,以新的方式、新的视角去看待并发现景观。此外,在未来,更多多样的农业活动将以不同的形式融入到城市结构中,与数字化社会模式结合以新的方式塑造城市,景观设计师需要及时补充相关技能及知识的空白。
景观设计师将更具政治性
致力于景观行业发展的荣誉教授Wolfgang Haber、Christoph Valentien、Jörg Pfadenhauer和Peter Latz表示,他们为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的低政治参与度而感到担忧,他们鼓励景观设计师应打破并传统的被动模式,以更加积极活跃的方式影响景观中的政客及政治因素。俞孔坚先生作为景观设计师在自此方面做出了模范作用,证明了一个对政治敏感而有影响力的景观设计师,在景观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将更大。
景观设计师要懂得关注自然
当今的设计趋势是存在误区的,设计师往往忽视“平凡的美”所带来的创作思路。景观设计师Peter Latz陈述道:“我们一定要关注事物的自然状态,达到这种状态是极其艰难的。”俞孔坚受到Peter Latz和生态学家Haber的启发,提出评估空间自然状态,最小化干预,最大化产出。
Udo Weilacher 与俞孔坚教授
景观设计师需要理解景观
单一的思维模式和解决方式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的,正如俞孔坚阐释,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样的绿色解决方案,作为景观设计师要了解景观,建立人造景观和生态系统之间联系。俞孔坚将景观设计定义为“生存的艺术”,通过规划、设计、工程及管理成功解决环境问题。
建设景观跨学科教师团队
跨学科合作是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这需要更多的提升发展、建立更紧密的联系,组建联盟。比如,为获取更多知识,小规模的景观设计学校必须与其他学校联盟,才能与全球学术市场竞争,Gieseke提议建设多学科教师团队来解决小规模学校在未来将面临的问题。
慕尼黑工业大学开设的景观设计工程课程在教学上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和成果,完善的教育体系、跨学科教学模式、项目实践培训、国际案例分享等构成了该课程的独特性,行业对该课程毕业生的高需求也证明了该课程的成功。Udo Weilacher表示课程需要接收更多信息及建议,希望在未来能得到更多的支持,突破目前被束缚的局面,面对更多的挑战,推进课程的发展。
更多会议详情请点击:http://www.landez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