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年会举行媒体见面会
5月15日上午,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在北京举行媒体见面会,通报了论坛的有关筹备情况。目前,论坛年会筹备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进展主要体现在重要嘉宾的邀请上,其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邀请、外国政要和前政要的邀请以及国内重要嘉宾的邀请。此外,待出席论坛年会的外国政要初步确定后,还拟邀请受邀出席年会的外国政要所在国驻华大使、部分其他国家驻华大使。
据悉,今年年会的主题为“改革取得,全球携手,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政府、企业、公众:绿色发展的制度架构和路径选择”。年会将继续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和谐社会与包容发展”、“生态安全与环境治理”、“生态文化与价值取向”4个话题及突出改革驱动、以人为本、创新引领、文明对话和合作共赢等5条主线,进行约40场讨论。
“‘绿色’是今年年会的主打色,年会将继续披上”绿色金融“的外衣。”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秘书长章新胜透露,绿色金融中的碳交易,已经办了三年,所有的碳交易所每年都在贵阳的论坛上来,今年将突出智慧城市、城镇化、大数据、云计算的、食品安全、绿色旅游、供应链的问题以及非常重要的水资源。“绿色城镇化”作为论坛的一个关键词,将成为年会的一大亮点。
向世界讲好中国的生态故事
见面会上,论坛组织者与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进行了互动。尽管距离论坛召开还有些时日,但媒体都在谋划着“向世界讲好中国的生态故事”。
“贵阳成为生态文明的中国窗口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的优势在这里探讨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就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线。”人民日报社编委、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张德修表示,将加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对接,利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渠道积极对外宣传贵阳的生态文明理念,营造海外的舆论影响力。
“论坛发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作为媒体就应该讲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光明日报编委张碧涌认为,媒体和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在论坛中设立媒体专场,有利于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和探讨,不仅是简单的环境保护的问题,还涉及到发展过程中产业链条上各个环节。
中国日报副总编辑高岸明建议,首先应当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媒体和网络的互动合作,扩大论坛的国际影响力。为便于国际传播、交流,还建议论坛尝试做英文的会刊、手册。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董时提出,如此高级别的一个会议应该留下点什么,尤其是为年轻人,“年轻人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做,怎么办的问题,能不能在这个会议上有一些针对当前年轻人生产、生活、生存困惑如何解决办法的一些讨论?”
首届论坛引资332.3亿元
2013年初,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外交部批准,生态文明贵阳会议正式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目前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
2013年会吸引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家参展商、19个国际组织参加了中国·贵州生态产品(技术)博览会,签约项目30个、总投资达332.3亿元,涉及风力发电、页岩气勘探开发、生态观光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