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委托:国家环境保护部科研项目(“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
课题承担: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课题负责:俞孔坚
完成时间:2007年
发表在:俞孔坚,李海龙,李迪华,乔青,奚雪松,2009,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学报, 29(10):5163-5175
摘要: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有限的资源,脆弱的生态系统,加上史无前例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生存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明智地进行土地的规划和利用。本文是一项旨在建立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的初步研究成果,目的是通过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为明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区划依据。这个国土尺度上的安全格局基于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最关键的自然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首先对江河源区水源涵养、洪水调蓄、沙漠化防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5个方面进行单一生态过程分析与评价,得出各自相应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叠加、综合,初步构建基于5种生态过程的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最低标准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总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35.7%,中等安全水平的生态安全格局总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65.1%,高安全水平生态安全格局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84.9%。本研究将为国土与区域尺度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提供初步借鉴。
(1)本文作为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尝试性研究,在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借鉴生态学、水文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学科较为成熟和常用的方法,以可获得的资源与环境数据为基础,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对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生态安全格局作为一种概念框架的工具,通过对单一生态过程的分析,判定针对该过程具有关键作用的空间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将不同的生态过程综合叠加,最终划定多功能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2)国土尺度生态安全格局的实施需要将其纳入法定规划体系,将规划成果广泛征求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通过多方博弈最终确定其空间边界。生态安全格局的最终成果应该通过立法和相关政策实现永久性的保护,使之成为保障国土、区域和城市生态安全的永久性格局,并引导和限制无序的城市扩张和人类活动。该方法对我国划定生态用地、完善和落实生态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等区域调控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3)国土尺度的生态过程是个复杂的巨系统,需要在获取大量详实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定。同时更加精确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定需要在省级或市县级更小尺度上进行,在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下逐步深化和细化。
(4)由于各种生态过程自身的复杂性和目前理论方法的限制,各种单一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方法和低、中、高安全水平范围的划定标准确定仍需继续深入探讨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