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池塘的改造看江干创建国家级生态区
改造后的竹家塘剖面图 柴立青 画
黄家社区文体公园
关于竹家塘的历史,笕桥黄家社区主任陈自力也不太清楚,“反正从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起,全村人的生活就离不开竹家塘。”
那时,塘还很大,面积足有十五六亩。
淘米、洗菜,再到洗衣、灌溉农田 都离不开这个塘。夏天里,黄家村里的小孩下塘嬉戏打闹,身边还有放养的鸭子“呱呱”叫……
可以说,那个年月,大家伙的生活都缺不了它。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通了自来水,竹家塘也似乎慢慢地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不过它依然存在,只不过换了种方式——污水横流的垃圾场,臭气熏天。到了夏天,淤泥、塘底的沉淀物翻上来,一阵风吹过,那股味道能把人“熏翻在地”,大家也都绕着它走。大家反映到村里,村里又向区里环保部门求助。
这不,经过大家的努力,现在,崭新的黄家社区文体公园出现在大家面前。
用江干区环保分局局长沈海峰的话说,江干区今年启动的“国家级生态区”建设,就是要围绕区委、区政府 “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总目标,“以生态区创建为抓手,突出抓好生态环境治理,深入开展环境执法监管,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生活品质优越、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经济高效、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型城区” 。
一个池塘的前世今生
事实上,竹家塘的生态修复工作并不容易。
“从理论上说,池塘本身的生态系统及自净能力就很脆弱。相对于其他水系,池塘比较孤立,其外来水只有两个途径,一是雨水,二是居民生活的污水。”区环保分局办公室主任刘洪说,经过环保监测,那时的竹家塘是劣五类水,是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最差的、无法利用的水。
因此,修复的第一步,必然是切断外源,即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池塘底部淤泥处理,清淤、驱除重金属,并采用炭黑铺底。刘洪说,炭黑吸附污染是一种很好的实用技术,它具有慢脱附、低生物可利用率和慢生物降解的特点,使用过程中,能通过“锁定作用”,很好地将大量污染物锁定起来。“这样,一方面减少污染物从底泥上翻向水中的释放,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底泥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对水生植物的毒害。”他说。
第三步是沉水植物的种植。根据季节和水体透明度逐步分批种植鱼藻、伊乐藻、苦草、黑藻等,并根据繁殖情况适时采收和补植。“这些植物耐污能力比较强,效果不错。”刘洪说。
随后进行水生动物如环梭螺、无齿蚌、三角帆蚌、鲢鱼、鳙等的放养。
最后是社区里的岸上景观建设,除亲水平台、绿化等建设外,还在池塘边建了一个文体公园,里面包括乒乓球台、篮球场,还铺设了一个广场小舞台,广受大家欢迎。
三年后让劣V类水彻底消失
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直接的体验就是水气环境质量好不好。
针对水环境,江干区环保分局牵头制订了一系列规划和措施,到2015年,江干要力争消除劣V类水体尤其黑臭河道,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到功能区标准要求,水质改善甚至达标的河道数量力争每年都要有所提高。
其中,污染源控制方面的目标是,通过市区两级投入,加快建成一批污水干管、泵站等环境基础设施,并同步实施截污纳管工程,敷设一大批“毛细血管”形成网状,使区域截污率达到80%以上,同时制定较为完善的底泥疏浚方案,使河道底泥污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水循环要形成体系。具体说来,就是要贯通江干境内重要内河,构建顺畅的配水网络,消除现有配水死角,基本实现配水有效全覆盖,实现“钱塘江——运河东(运河南)水网-上塘河-钱塘江”的河网水系循环。
在水系尚未完全形成前,还要建设完成一批河道水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在局部范围内尤其是群众反映强烈的河道开展试点,努力恢复水生态协调,给群众提供良好生活环境。
江干人懂得,只有水清、岸绿、河畅的环境,才能与浙商总部中心、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相匹配。
四个镇要全部达到国家级生态标准
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目标高、要求严,任务也很是艰巨。
国家级生态区的创建的前置条件就是首先要确保该城区80%以上的建制乡镇达到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标准。
对江干而言,所辖的四个镇必须全部通过,四个街道也要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并建成一大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生态村等等“细胞工程”,这样才能真正夯实创建工作的基础。
作为工作的关键点,江干区将以宣传促教育,以创建带培育,加强生态环保宣教工作,把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到社会主体价值观当中去,通过人民的觉醒、公众的参与,来进一步推动环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