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应加强观念制度建设

admin 2012-09-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近日,“2012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十周年回顾与展望”华东片区名城保护交流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与会专家和代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做了很多颇有成效的工作,包含了诸多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推进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但其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近日,“2012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十周年回顾与展望”华东片区名城保护交流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与会专家和代表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做了很多颇有成效的工作,包含了诸多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推进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但其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名城保护应保留原汁原味

  今年是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30周年,全国举办了一系列纪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30周年活动。为促进华东片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经验交流,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主办了此次交流座谈活动。专家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1984年至今,南京编制了三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名城保护体系日臻完善。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童本勤认为,在城市扩张过程中,保护规划方面的妥协造成的一些“城市伤疤”仍难以避免。玄武湖畔太平门龙脖子地段建起金陵御花园、莫愁湖边建起万科金色家园等,都对城市整体风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如果当初能吸取北京建国初期的教训,学习苏州以及巴黎“建新城保老城”的成功经验,能够形成类似目前“一疏散三集中”、“一城三区”、“老城双控双提升”等政府行动战略,相信南京的古都风貌保存会很完整。

  不过,童本勤对南京历史文化名城未来的保护依然有信心。他表示,“整体格局和风貌尚清晰可循。老城内文物古迹、历史地段、未改造用地、水域和绿地等能够反映历史格局和风貌的总用地,约占老城面积的34%,整体保护的机会仍在。”

  江苏省文物局局长龚良介绍说,江苏有10座国家级、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0多个历史文化名镇,还有一批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下来的数量全国最多,同时消亡的也最多。很多地方做保护的终极目标是发展旅游,丧失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人的生存状态,失去了活的非物质文化,但即使从发展旅游的角度看,游客爱看的也是老城里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缺乏生活气息的街巷。

  “古建筑‘南方之秀、北方之雄’大不同,一个地方的老工艺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精华。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工艺在消亡、失传,无法通过施工原汁原味地重现地方文化,搞出来的工程似是而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张泉说,徐州戏马台后来建的楚霸王雕像,怎么看怎么像岳飞。古建筑的保护跟这个道理一样,很多地方的仿古建筑一看都似曾相识,放到哪里都行。还有,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太强调利用,结果历史文化街区变成仿古商业街区;要求街区古建筑保留不低于60%,实施中很难做到;强调建筑等物质的保护,非物质文化却荡然无存。

  对山西大同、河南开封、湖南凤凰提出城市重建,同济大学教授张松态度尖锐:重建的东西都是假古董,没有魅力!“我曾经陪外国友人到过大同,他们参观云冈石窟时津津有味,对旁边的仿古建筑却一点兴趣都没有。”

  名城保护要从观念制度入手

  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北京等24个城市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30年间,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已增至276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达到1075个,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5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5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725个。设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颁布法律条例,使得一批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得到了有效保护。然而,部分文保人士认为,一些地方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观念理念、制度体系等方面仍须改进,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据了解,去年1~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文化部对全国54座历史文化名城检查发现,13个名城已经没有历史文化街区,18个城市只保留一个历史文化街区。现存的438处历史文化街区中,很多名不副实,有的将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公园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有的历史文化街区面积过小,规模达不到要求;不少街区建筑质量太差,体现街区价值水平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数量太少。这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徒有其名,失去原汁原味的现状在全国普遍存在。因此不少专家认为,加强正确观念理念指导、改进现有制度机制迫在眉睫。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顾奇伟认为:“历史文化遗存是弱者,它受基础设施的限制,比如没有屋内卫生间等,本身就不能适应当代生活的需要,但是它又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节奏不断完成其自身的新陈代谢。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使得历史文化遗存长期以来处于被虐待的状态,其历史渊源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价值也得不到完整的体现。”

  他认为,对待遗产的态度是保护的前提。“不能就建筑谈建筑、就街区谈街区、就保护谈保护,还要谈思想和态度,离开基本的社会道德和思想素养谈保护,也只能是拆除性、整容性、变形性的保护。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短期就能见效的事,就当前的形势来看,要让领导和民众都敬畏历史、尊重历史,需要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总规划师刘学呼吁改进保护开发的决策机制。他认为,在现有机制下,行政领导集权,专家制订的规划方案在一些情况下很难实施。如何改变这种领导集权制,建立一种制约领导、考评领导的机制,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