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规划年会“会外看点”让我们着迷
admin
2011-09-23
来源:景观中国网
城市规划学术会议,倡导低碳、绿色,确是城市管理的先进理念所在。但这不能仅仅被看做会议形式上的创新,而应该视为地方公务改革的身体力行。 从21日开始,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南京拉开帷幕。虽说这是一届国家级的学术年会,但由于出席人数高达3500人,汇聚了有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城市代表和媒体记者,加上一些境外机构如联合国人居署、美国能源基金会的代表等,南京可谓是高朋云集,欢声盈城。
城市规划学术会议,倡导低碳、绿色,确是城市管理的先进理念所在。但这不能仅仅被看做会议形式上的创新,而应该视为地方公务改革的身体力行。
从21日开始,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南京拉开帷幕。虽说这是一届国家级的学术年会,但由于出席人数高达3500人,汇聚了有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城市代表和媒体记者,加上一些境外机构如联合国人居署、美国能源基金会的代表等,南京可谓是高朋云集,欢声盈城。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这届规划年会,作为东道主的南京,盛装出迎,殷勤接待,多花些钱搞得体面一些、欢腾一些,让与会者有宾至如归的印象,并不为过。
况且,在注重城市形象比拼、会议经济盛行的当下,前面已有杭州、厦门、北京、西安、广州、哈尔滨、大连、天津、重庆等重量级名城的举办模式,这届年会办得怎样,众人心里会有一个比较。这个比较里面,除了会议组织、成果、效率这些冠冕堂皇的内容,毋庸讳言,其迎来送往等礼节性、传统型的“软实力”,也将一同呈现。说不好听一点,礼尚往来,人家搞得华丽光鲜,轮到你不至于就“掉链子”吧。
然而,南京的年会,出现了一些“异常”:无论是住建部副部长、联合国人居署官员,还是两院院士、普通规划师,无论是市委书记、市长,还是记者、工作人员,他们先是不坐会议专车而是挤地铁到会场,让不少人“吃了一惊”;再是有的会议代表住宿的是“便宜”的经济型酒店,完全不像以往那般的气派;还有与会者吃的不是豪宴酒席而是普通盒饭,多少显得有些“寒酸”。
东道主和主办方说,这是想把年会办成一个低碳、绿色的会议。
城市规划学术会议,倡导低碳、绿色,确是城市管理的先进理念所在。但这不能仅仅被看做会议形式上的创新,而应该视为地方公务改革的身体力行。
不坐公车,少行公车,是在给民众让路。不少精英一谈城市拥堵,无车日示范,总是眼光在民,要么限行,要么禁摩,(还有什么富商砸大奔以此呼吁公众骑自行车)。为什么不多多在减少公车、限行公务车方面下点功夫呢?规划年会不搞专车乘地铁,我们或可看做是倡导“公交优先”,但归根结底还是公权让路于民。他们完全有理由让警车开道设定私车禁行区的。让民众的出行不因会议的举办而遭封锁、遇障碍,是多么以人为本的一件事啊。
不住豪华酒店不吃豪华大餐,是在给民众省钱。会议虽然有专项开销,但总归是公共财政,来自于纳税人的钱。东道主大手大脚,虽然优待了宾客能够赢得美言,但损及了本地的公共利益,危及了社会公平。这也是一些地方三公经费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有甚者,开会耗资巨大不说,还有以公务接待之名行“公款社交”“公款旅游”之实的腐败,伤害着市民的感情。规划年会“抠着花钱”的形象,是对这种不正之风多好的反正啊。
还有,南京这次城市规划年会,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扰民的迹象。市民们没有在会前看到以往大活动前惯常的那种涂墙抹粉、摧枯拉朽的街面出新,没有看到城管满大街撵着小摊小贩的运动式整治,也没有看到多少轰轰烈烈的标语、广告牌强占着人们视线。一切显得跟往常一样,秩序没什么异样,生活没什么区别,节奏没什么改变。让会议在民众的平静中举办,是多么应该习以为常的状态啊。
以往,每每有城市举办大型活动,这个城市的主政者会冠以“这是我们全体市民的喜事、幸事”,有的甚至以“城市节日”相称。全然不顾这样的高规格是否代表市民的意志。既是城市的节日,自然举城同庆,人人开心。但倘若一些活动并没有给市民带来喜庆的感觉,反而因活动太过张扬太多破费和太扰民被民众诟病,还能说这样的活动是民之所幸吗?这些年,我们在一些城市,就看到过这种上面热热闹闹、下面冷冷清清的“双面节庆”。
由于一些主政者政绩观、建设观发生了异化,“静悄悄”地办活动,“紧巴巴”地开大会,这在部分城市眼里,已是“落后”的代名词。借大型活动生财,借节庆会议树形象,已然成了政务时髦。不出新几条马路,不搞点礼仪小姐,不多些披红挂绿的旗帜,不多多破费尽地主之谊,不让客人尽兴而至满载而归,似乎就浪费了活动资源,埋没了广告效应、城市名片。而与此同时,本来十分正常、频繁的各类公务会议、活动,因为大兴土木、大动干戈、大事铺张,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被百姓当做“花架子”“面子工程”而深恶痛绝,造成政府形象大打折扣。
这种弊端正在渐渐被警觉、纠正。半年前,中央就各地庆典会议过多过滥问题提出专项清理整治。革除会议陈规陋习已是大势所趋。
让路、省钱、不扰民。南京规划年会的“三大奇观”,实在不是一个“规划秀”。把公共利益考虑在前,按照民众意愿行使公共事务,应该会越来越多地占据我们的城市理念。这个,秀是秀不来的。
从21日开始,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南京拉开帷幕。虽说这是一届国家级的学术年会,但由于出席人数高达3500人,汇聚了有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城市代表和媒体记者,加上一些境外机构如联合国人居署、美国能源基金会的代表等,南京可谓是高朋云集,欢声盈城。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这届规划年会,作为东道主的南京,盛装出迎,殷勤接待,多花些钱搞得体面一些、欢腾一些,让与会者有宾至如归的印象,并不为过。
况且,在注重城市形象比拼、会议经济盛行的当下,前面已有杭州、厦门、北京、西安、广州、哈尔滨、大连、天津、重庆等重量级名城的举办模式,这届年会办得怎样,众人心里会有一个比较。这个比较里面,除了会议组织、成果、效率这些冠冕堂皇的内容,毋庸讳言,其迎来送往等礼节性、传统型的“软实力”,也将一同呈现。说不好听一点,礼尚往来,人家搞得华丽光鲜,轮到你不至于就“掉链子”吧。
然而,南京的年会,出现了一些“异常”:无论是住建部副部长、联合国人居署官员,还是两院院士、普通规划师,无论是市委书记、市长,还是记者、工作人员,他们先是不坐会议专车而是挤地铁到会场,让不少人“吃了一惊”;再是有的会议代表住宿的是“便宜”的经济型酒店,完全不像以往那般的气派;还有与会者吃的不是豪宴酒席而是普通盒饭,多少显得有些“寒酸”。
东道主和主办方说,这是想把年会办成一个低碳、绿色的会议。
城市规划学术会议,倡导低碳、绿色,确是城市管理的先进理念所在。但这不能仅仅被看做会议形式上的创新,而应该视为地方公务改革的身体力行。
不坐公车,少行公车,是在给民众让路。不少精英一谈城市拥堵,无车日示范,总是眼光在民,要么限行,要么禁摩,(还有什么富商砸大奔以此呼吁公众骑自行车)。为什么不多多在减少公车、限行公务车方面下点功夫呢?规划年会不搞专车乘地铁,我们或可看做是倡导“公交优先”,但归根结底还是公权让路于民。他们完全有理由让警车开道设定私车禁行区的。让民众的出行不因会议的举办而遭封锁、遇障碍,是多么以人为本的一件事啊。
不住豪华酒店不吃豪华大餐,是在给民众省钱。会议虽然有专项开销,但总归是公共财政,来自于纳税人的钱。东道主大手大脚,虽然优待了宾客能够赢得美言,但损及了本地的公共利益,危及了社会公平。这也是一些地方三公经费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有甚者,开会耗资巨大不说,还有以公务接待之名行“公款社交”“公款旅游”之实的腐败,伤害着市民的感情。规划年会“抠着花钱”的形象,是对这种不正之风多好的反正啊。
还有,南京这次城市规划年会,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扰民的迹象。市民们没有在会前看到以往大活动前惯常的那种涂墙抹粉、摧枯拉朽的街面出新,没有看到城管满大街撵着小摊小贩的运动式整治,也没有看到多少轰轰烈烈的标语、广告牌强占着人们视线。一切显得跟往常一样,秩序没什么异样,生活没什么区别,节奏没什么改变。让会议在民众的平静中举办,是多么应该习以为常的状态啊。
以往,每每有城市举办大型活动,这个城市的主政者会冠以“这是我们全体市民的喜事、幸事”,有的甚至以“城市节日”相称。全然不顾这样的高规格是否代表市民的意志。既是城市的节日,自然举城同庆,人人开心。但倘若一些活动并没有给市民带来喜庆的感觉,反而因活动太过张扬太多破费和太扰民被民众诟病,还能说这样的活动是民之所幸吗?这些年,我们在一些城市,就看到过这种上面热热闹闹、下面冷冷清清的“双面节庆”。
由于一些主政者政绩观、建设观发生了异化,“静悄悄”地办活动,“紧巴巴”地开大会,这在部分城市眼里,已是“落后”的代名词。借大型活动生财,借节庆会议树形象,已然成了政务时髦。不出新几条马路,不搞点礼仪小姐,不多些披红挂绿的旗帜,不多多破费尽地主之谊,不让客人尽兴而至满载而归,似乎就浪费了活动资源,埋没了广告效应、城市名片。而与此同时,本来十分正常、频繁的各类公务会议、活动,因为大兴土木、大动干戈、大事铺张,不仅劳民伤财,而且被百姓当做“花架子”“面子工程”而深恶痛绝,造成政府形象大打折扣。
这种弊端正在渐渐被警觉、纠正。半年前,中央就各地庆典会议过多过滥问题提出专项清理整治。革除会议陈规陋习已是大势所趋。
让路、省钱、不扰民。南京规划年会的“三大奇观”,实在不是一个“规划秀”。把公共利益考虑在前,按照民众意愿行使公共事务,应该会越来越多地占据我们的城市理念。这个,秀是秀不来的。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