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时事  /  正文

世博“后计” 同济师生共论“后世博”时代的建筑遗产

admin 2010-12-06 来源:景观中国网
经历了六个月的轰轰烈烈,2010年上海世博会终落下帷幕,上海迅速调节方向,快步进入“后世博”时代。然而,若没有对过去的检讨,我们如何迎接“后世博”时代带来的种种机遇和变化?

  经历了六个月的轰轰烈烈,2010年上海世博会终落下帷幕,上海迅速调节方向,快步进入“后世博”时代。然而,若没有对过去的检讨,我们如何迎接“后世博”时代带来的种种机遇和变化?
 
  作为建筑的奥林匹克盛会,场馆及设施规划设计无疑是本届世博会最出彩的遗产之一。无论是能够保留下来的“一轴四馆”,或是曾经华丽转身的世博园区工业遗产,甚至是埋没于推土机轮下的外国国家馆,都是行走在设计前沿的建筑设计。我们如何在这场绚烂的建筑秀里,洞悉设计之精髓?世博为建筑学科留下了什么遗产?世博会种种临时性的展览场馆,对中国城市的建筑业发展又会有什么启示?2010年11月28日,《城市中国》杂志社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了“世博后计:世博建筑遗产”开放讨论会,邀请同济师生共同谱写理性而又富有想象力的世博“后计”。

  主持人李翔宁教授表示,2010年世博会是挺激动人心的,《城市中国》杂志社编著了一本《世博制造》,把里面一些非常棒的世博建筑的图纸和图片展示在大家面前。借这次机会,大家举办这样一个小型讨论会,探讨一下本次世博会建筑的意义,更希望由此引出它们对未来的上海,对未来中国发展,甚至对我们走向世界的种种启迪。

  德国馆的中方合作建筑师何孟佳透露,“从技术角度看,昔日一些具挑战性的技术手段,在这次世博会德国馆建造方面),我们也几乎全部得以实现了。”通过是次机会,他们同时认识了不少优秀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对国内的生产机制提高了信心。“相信我们日后能够做出同样有高质量的建筑。”

  曾参与英国馆建造过程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曾群表示,建筑不一定要留下来才有意思,建筑可以作为精神遗产去理解,或许对人的触动会更大。他举英国馆为例子,英国人当时一直坚持这场馆不会拍卖,也不会移植重建,因为他们觉得这就是一个诞生在特定时间里面的特殊产物。这个东西以后注定要消失。它的消失,演变成遗产的意义,精神上的意义肯定要比它被固定保存在某个地方更有价值。他有感而发到,建筑不过是整个世博会梦想当中的代表之一。

  城市未来馆总设计师章明表示,世博会是一个最好的平台,让中国的建筑师跟世界上顶尖建筑师交流,“九十年代时我们只是看客,因为我们是学生在学习。后来我们在跑龙套,我们也做了很多项目的配合工作,但大多数是跑龙套,然后到今天世博会,我们可以说是同台竞技了。”

  章明随后指出,世博会的基础建设同样为上海带来真正实在的“遗产”,“我们的世博会园区马上会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融入到整个上海城市的脉络当中——原来的道路、一轴四馆,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这对上海的发展和促进是非常巨大,包括地铁,地铁(的铺设)已达到400公里,已经快超过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了。所以世博会对基础设施的推进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章明认为,纵使在世博会后,大家对建筑节能的意识大大提高了,但是什么样的建筑节能才适合中国,目前还是没有找到。对此,他呼吁大家应该用一种客观的、科学的角度去思考世博会建筑带来的环保意义。

  《城市中国》总编匡晓明表示,关于国家馆后续处理问题上,他或计划将捷克馆和斯洛伐克馆运到河北某地,着手打造一个带有世博会附加价值的项目,让世博场馆馆继续产生国际文化交流的效应。

  旷世瞩目的世博制造了无数天马行空般创意,除了参与讨论,参观者也有无尽的想法需要表达。本次讨论会特地同场加映经典世博馆的设计图•建筑图纸展兼涂鸦活动,在参观、讨论的同时亦邀请参与者动手参与描绘自己眼中的经典场景,让自己的创意开花结果,创造属于自己的世博会。 








11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