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社区:规划师的新课题
admin
2010-06-0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重化工业时代,城市布局强调功能分区,白天在一个地方上班,晚上驱车回到另一个地方居住。而在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后工业时代,上下班之间已不再有居住环境选择上的矛盾。城市发展能否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城市布局是否能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方便?已被视为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重化工业时代,城市布局强调功能分区,白天在一个地方上班,晚上驱车回到另一个地方居住。而在更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后工业时代,上下班之间已不再有居住环境选择上的矛盾。城市发展能否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城市布局是否能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方便?已被视为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上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余亮茹看来,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的案例,体现的是现代城市的未来走向,生动诠释着城市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理念,给城市规划工作的启发是多方面的。这不仅将深刻影响到正处于转型期的上海的城市规划,更将全面刷新城市规划师的规划理念和知识结构。
未来城市拒绝单一的功能分区
以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为特征的重化工业阶段,城市规划为确保居住的环境要求,往往会将工厂区域和生活居住区域相互隔离,以此保证居住区的空气质量,但这一过程却耗费了太多时间和大量资源。
余亮茹谈道,世博园内展示的未来城市,不再讲求单一的功能分区,而更注重城市的复合功能――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北部,有一个模拟的城市街区。这里,居住、娱乐和办公融为一体,居民无需两地奔波,通勤时间大为缩短,生活品质大大提高;芬兰馆内全景式的屏幕展示的“梦想之城”里,采用清洁环境技术的工厂没有任何污染,生活区域毗邻工作区域,步行或骑自行车便能轻松上下班,水和空气都是那般清新;乌克兰馆内展出的“未来城市”模型上,城市建筑和道路沿着河流的走向布置,而不是人为地构建“横平竖直”的路网格局,路的左边是田地,右边是城市,上班路程可缩短至15分钟……
实践中心齐头并进和产城融合
“通常,人们所能接受的工作出行单程极限是两至三小时。”余亮茹说,像上海这样的现代化特大型城市,城市的发展必须摒弃“摊大饼”局面,实现多中心齐头并进。从世博会最佳实践区传递的诸多理念来看,在上海近期的青浦、南桥、嘉定等多座新城规划中,规划师们所进行的一些探索与尝试,应当是符合未来城市发展要求的。
比如,在郊区规划建设新城,如何避免新城成为“空城”、“卧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口“蓄水池”?城市最佳实践区及芬兰、乌克兰等展馆告诉我们,“产城融合”是可行之道。这需要充分考虑新城发展起来以后,如何布局好高效能、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因为只有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集聚,才能向新城居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在新城规划中,规划师更为注重顺应上海转方式、调结构的内在需求,挖掘新城的产业潜力,提升产业能级。”余亮茹举例说,金山地区近40年以来已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基础化工产业,随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能力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规划人员考虑在龙泉港以东2.4公里的上海化工区西部发展区围堤岸线建设专用物流码头,作为直接配套于石化产业的重要工程,这不仅能提供更多的新增就业岗位,也将提升金山区内化工生产性服务业能级。
城市规划不能忽视“活的要素”
夯实产业平台、扩大居民就业只是新城迈向繁荣的第一步。真正实现“产城融合”,还要在提升城市功能、培育社区文化上下功夫。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的街区设计,其展示的功能不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的,包括了工作、居住、娱乐等复合形态,人们在工作之余还能满足各类的精神需求。这种复合社区的概念,也已被引入上海的新城规划。”余亮茹介绍说,在南桥新城的产业片区,已不再把各类工厂简单集聚,而是规划为先进制造、研发和生产服务业的综合基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型的居住小区错落分布。“只有让居民在上班之余,也能就近获得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才能让更多的人在新城安居乐业。”
余亮茹告诉记者,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也将对城市规划师原本的规划理念和知识结构提出挑战。多次观看最佳实践区后,感到培养一专多能的规划师团队并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是一项十分紧要的工作。“以往编制城市规划时,对于产业、人口等社会经济发展的‘活的要素’应用不够,或者缺乏科学的动态数据判读与考量,城市规划师的知识结构也相对单一。如今看来,城市规划要挖掘城市的复合型功能,规划师本身就应该是个复合型人才,或者规划师团队应该是各类人才的复合集聚。”
在上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余亮茹看来,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的案例,体现的是现代城市的未来走向,生动诠释着城市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理念,给城市规划工作的启发是多方面的。这不仅将深刻影响到正处于转型期的上海的城市规划,更将全面刷新城市规划师的规划理念和知识结构。
未来城市拒绝单一的功能分区
以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为特征的重化工业阶段,城市规划为确保居住的环境要求,往往会将工厂区域和生活居住区域相互隔离,以此保证居住区的空气质量,但这一过程却耗费了太多时间和大量资源。
余亮茹谈道,世博园内展示的未来城市,不再讲求单一的功能分区,而更注重城市的复合功能――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北部,有一个模拟的城市街区。这里,居住、娱乐和办公融为一体,居民无需两地奔波,通勤时间大为缩短,生活品质大大提高;芬兰馆内全景式的屏幕展示的“梦想之城”里,采用清洁环境技术的工厂没有任何污染,生活区域毗邻工作区域,步行或骑自行车便能轻松上下班,水和空气都是那般清新;乌克兰馆内展出的“未来城市”模型上,城市建筑和道路沿着河流的走向布置,而不是人为地构建“横平竖直”的路网格局,路的左边是田地,右边是城市,上班路程可缩短至15分钟……
实践中心齐头并进和产城融合
“通常,人们所能接受的工作出行单程极限是两至三小时。”余亮茹说,像上海这样的现代化特大型城市,城市的发展必须摒弃“摊大饼”局面,实现多中心齐头并进。从世博会最佳实践区传递的诸多理念来看,在上海近期的青浦、南桥、嘉定等多座新城规划中,规划师们所进行的一些探索与尝试,应当是符合未来城市发展要求的。
比如,在郊区规划建设新城,如何避免新城成为“空城”、“卧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口“蓄水池”?城市最佳实践区及芬兰、乌克兰等展馆告诉我们,“产城融合”是可行之道。这需要充分考虑新城发展起来以后,如何布局好高效能、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因为只有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集聚,才能向新城居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吸引更多高端人才。
“在新城规划中,规划师更为注重顺应上海转方式、调结构的内在需求,挖掘新城的产业潜力,提升产业能级。”余亮茹举例说,金山地区近40年以来已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基础化工产业,随着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能力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规划人员考虑在龙泉港以东2.4公里的上海化工区西部发展区围堤岸线建设专用物流码头,作为直接配套于石化产业的重要工程,这不仅能提供更多的新增就业岗位,也将提升金山区内化工生产性服务业能级。
城市规划不能忽视“活的要素”
夯实产业平台、扩大居民就业只是新城迈向繁荣的第一步。真正实现“产城融合”,还要在提升城市功能、培育社区文化上下功夫。
“城市最佳实践区中的街区设计,其展示的功能不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的,包括了工作、居住、娱乐等复合形态,人们在工作之余还能满足各类的精神需求。这种复合社区的概念,也已被引入上海的新城规划。”余亮茹介绍说,在南桥新城的产业片区,已不再把各类工厂简单集聚,而是规划为先进制造、研发和生产服务业的综合基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型的居住小区错落分布。“只有让居民在上班之余,也能就近获得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才能让更多的人在新城安居乐业。”
余亮茹告诉记者,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也将对城市规划师原本的规划理念和知识结构提出挑战。多次观看最佳实践区后,感到培养一专多能的规划师团队并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是一项十分紧要的工作。“以往编制城市规划时,对于产业、人口等社会经济发展的‘活的要素’应用不够,或者缺乏科学的动态数据判读与考量,城市规划师的知识结构也相对单一。如今看来,城市规划要挖掘城市的复合型功能,规划师本身就应该是个复合型人才,或者规划师团队应该是各类人才的复合集聚。”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