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留天地的铭记
admin
2010-05-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两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成都遭受千年未有的重创,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成为极重灾区和重灾区。那猝不及防的山崩地裂,那废墟中的淋漓鲜血,至今回望,心仍不免刀割一般的疼痛。
(一)翻开日历,今天又是“5月12日”。
时间的流逝一往无前,我们心灵深处的记忆却会回头。
两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成都遭受千年未有的重创,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成为极重灾区和重灾区。那猝不及防的山崩地裂,那废墟中的淋漓鲜血,至今回望,心仍不免刀割一般的疼痛。
当天灾震碎家园,哀恸穿透心灵,生者如何在痛楚中重获希望?生活如何在灾难之后重新开始?不屈的生命之花如何在肆虐后继续绽放?
290.4万成都人瞬间变成灾民,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繁,在成都历史上绝无仅有。就在这样的时刻,国际金融海啸的巨大魔影,又兵临城下。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
双重危机,考验成都。
翻开世界城市灾难史,巨灾之后往往继之大乱,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瘟疫横行,城市文明大倒退甚至灭绝的记录,数不胜数。
然而,730个日日夜夜过去,重回成都灾区,人间奇迹抚平了地震时的满目疮痍。
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到艰苦卓绝的百万灾民紧急安置,再到困难重重的灾后恢复重建,成都夺取了一场又一场胜利。
从乡村到城市,从房屋重建到基础设施恢复,从产业结构调整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文脉传承到精神家园重建,从灾后重建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都人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谱写了震后成都浴火重生的精彩华章。
在这感念生命消逝、纪念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战胜灾难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以来的日日夜夜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凝视2008年初夏的成都。
没有人希望依靠灾难来获得进步,但历史却显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当灾难的阴霾笼罩之时,伟大的人性之光总是更加顽强地闪耀。夜愈黑,灯愈亮;世界愈冷,生命愈暖。灾难最能伤害的是人,遇到最激烈的抵抗也来自于人。
今天,时间再次来到5月12日,以后也还会走过很多个5月12日,但永远不会再回到我们最想要改写的那一个———2008年5月12日。那一个日子,我们只能远远地凝视,凝视他人,返视自己。也许这样的凝视,能帮助看清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们看到灾难的来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成千上万成都人涌上街头,惊恐又迷惑。当广播传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距成都市区90公里,最初的惊恐,变成了真实的悲恸。
我们看到都江堰的夜全黑了。无数个生命之烛瞬间熄灭。但成千上万的心灵之烛点燃了。
我们看到,人们艰难坚决地站起。就像“人”字的简单两笔,永远相互依靠和支撑。
我们看到比“金子”珍贵的人道。
1000多名出租车司机夜奔都江堰传递伤者。应急灯一路闪烁,用人性之光为暗夜照明,用一己之力跑赢死神。
数千名成都市民冒雨赶赴春熙路排队献血,用热血遏止失血。
10万志愿者挺进灾区,用手牵住手,用心抚慰心。
市民大把大把地捐款,大堆大堆地捐物,用慷慨接补匮乏。
我们看到舍生取义的牺牲。
找学生的老师死在课堂。成都崇州市怀远镇中学英语教师吴忠红,从安全跑向危险,从生跑向死,为救3个学生永远倒在了废墟下。
救老人的村支书死在村庄。62岁的大邑县雾山乡虾口村支书刘全福,在巨石滚下生死攸关的一刻,将一位“五保”老人推开,自己却当场牺牲。
龙门山上的飞行员陨落大地。在抗震救灾的第64次飞行途中,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四名战友永远地消失在了群山峻岭之中。
远方的战士死在战场。济南军区某红军师炮兵指挥连二级士兵武文斌,累倒在都江堰胥家镇救灾现场,因肺部大出血抢救无效而牺牲。他来自河南。
来援建的工人死在工地。戎金亮,这个44岁的北方汉子在都江堰桂桥村过渡安置房建设工地奋战了16天后突发脑溢血,死在了灾区。他来自山西。
我们看到,为他们送行的人数以万计。
我们看到舍我其谁的敬业。
医生用巧手仁心缝合生命。成都铁路中心医院的8人医疗队地震当晚到达什邡洛水镇,可能是地震重灾区最早到达的医疗外援队。雨水、眼泪、恸哭、寒冷、鲜血、残肢,他们平时见惯了生死,这一幕却终身难忘。
交警用铁的纪律为生命开路。在成灌高速公路入口架起11公里长的“生命通道”,供200余万台次抢险救援车辆畅通往返。
战士用钢铁一般的长城为生命作保。13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消防官兵,是灾区最可爱的人。
我们看到肝肠寸断的选择。
吊车司机高强选择救别人的孩子。都江堰人高强开着吊车轰隆隆如神兵天降,车的方向是8岁儿子生的方向。但他被一处废墟挡住了,被下跪哀求的人挡住了。那是别人的孩子,眼前的生命,他救起了他们,却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民警邓波选择坚守。34岁的民警邓波,在震倒的都江堰市太平街派出所枪库值班室的水泥地上,坐了整整一夜,看守满满一仓库的枪支弹药,身边是亲生儿子逐渐冷却的身体。
政委李丕金选择沉默。武警四川总队成都支队政委李丕金,人在一地救援,亲人在另一地受难。十多名北川亲人下落不明,他却只能背着战友在深夜哭泣。
我们看到誓不罢休的意志。
地震让成都近18万户群众的家园荡然无存。6月17日,成都誓言让所有受灾群众在8月1日前全部住进过渡安置房。
灾后重建的成都大地出现了又一支十万大军。他们来自参与援建的10个省市,来自成都市15个受灾相对较轻的区(市)县,来自成都建工集团、城投集团、路桥公司等9家国有和民营企业。
每一分钟就有超过3套板房拼装完成;每一个小时,就有200套板房拔地而起;每一天,就有近5000套板房站成一片。43天内要完成过渡安置板房21.4万套,板房面积达1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座新城镇。
这个曾被外界广泛质疑的“决战八一”的承诺,最后以整整提前一周兑现。
抢在高温和雨季来临之前,成都所有灾民都住进了板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著名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在震后显得更具特殊意义。
(三)成都人奉献了: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仁慈和智慧。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第一次在和平年代,进入战争般的紧急状态。
如同邱吉尔在面对战争时的誓言,“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成都的人民在面对灾难时,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我们奉献了: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还有仁慈和智慧。
是不屈的人性、伟大的人民,引领我们在灾难中找到出逃之路。是众人的守望相助、甘苦与共,引领我们在灾难后走出复苏之路。
人民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人民之中总是生长英雄,更在于人民之中站立着真正的广大公民。人不一定要做什么他不能为的非凡之举,只要做他不能不为之事。这就是中国传统语境下的义不容辞,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
仁慈又血勇的人最高贵。那么爱和平、爱生活的人,需要的时候,又那么像一个个真正的战士,捍卫生命、保卫家园、体恤无辜、扶助兄弟。
6月30日,汶川大地震49天之后,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千百万市民、10万战士、10万志愿者、10万援建者,以力接力、以血止血、以心交心,甚至以命换命。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这个国家一次次濒临绝境衰而不竭的秘密,是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深广的智慧外加谦逊的学习,是充沛的激情辅以冷静的理性,是应对灾难胆大心细有勇有谋。
让我们再次温习鲁迅说过的话:“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样的人民可能被灾难一时击倒,但这样的民魂永远不被打败。
在纳粹德国的炮火之后,英国诗人迪兰·托马斯说:“死过一次,便不再有死亡!”(《拒绝为一个在伦敦被火烧死的孩子哀悼》)。另一位更早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更是如此嘲弄死神,“睡了一小觉之后,我们便永远觉醒了,再也不会有死亡,你死神也将死去”。
拥有精神和灵魂的人,不会害怕灾难。与这样的人民在一起,不再害怕灾难。
今天是“5·12”地震两周年,我们坚持记忆,惟有记忆能反抗时间;我们讴歌光荣,惟有光荣能击败苦难!
(四)“第一时间”,清晰地记录下党委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责任
两年前的今天,地震把都江堰市龙池镇变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但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帐篷上,竹竿撑起的五星红旗,让镇上的几百名群众感到不再孤独和绝望。
“党在!旗在!人在!龙池在!”地震中腿部受伤的镇党委书记王晋,在和外界恢复联系时,说出的第一句话,掷地有声,响彻长空。
人在,红旗在。再大的地震也压不垮我们的脊梁!
“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紧急号令。震后不到1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随电波传遍全国;震后不到两小时,温家宝总理飞赴灾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夜召开,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第一时间”,在省委大院草坪上召开简短会议后,省委书记刘奇葆乘坐越野车向汶川挺进,省长蒋巨峰乘坐直升飞机奔赴震中。
“第一时间”,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市长葛红林,不约而同赶到成都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随后又立即赶到都江堰,和灾区人民在一起。震后两小时,成都市政府一号公告通过电波传遍成都平原上空;震后6小时,“市民可以回家”的第二号公告再次宽慰着人心。
“第一时间”,成都市53家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500余人进驻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抗震救灾指挥体系高效、有序运转。
“第一时间”,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书记罗鸿亮和乡长付岷涛决定组织大家“去学校,先救娃娃”。
“第一时间”,成都1400名消防官兵、1.7万名公安干警和数千名机关干部,以最快速度开赴前线;各类应急医疗、生活物资100余车,奔赴重灾区;被困山中、与外界失去联系的龙池镇、虹口乡、向峨乡、龙门山镇、鸡冠山乡等众多灾区的基层党组织,正舍生忘死地用生命为灾区群众开路。
第一时间建立指挥体系、第一时间发出党委政府的声音、第一时间开展救援……“第一时间”清晰地记录下党委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责任。
(五)在这一次灾难面前,成都改写了历史,做到了“有灾无难”。
人间自古多劫难。从“五丁开山”到李冰父子治水;从张献忠屠城到清末兵乱,天府儿女一直在与天灾人祸做着斗争。每一次灾难降临,无不伴随着黎民百姓的饥寒交迫,颠沛流离。
然而,这一次不同。
在所有的受灾地区中,成都率先实现抢险救援到村。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的努力”,争分夺秒搜救被埋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成都紧急调运粮食、饮水、药品、衣被、帐篷等生活急需物资,采取空投、陆运、水运、人力搬运等方式,千方百计将生活物资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成都紧急组织市内对口援建工作,举全市之力安置受灾群众,组织发动群众自救,率先完成了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使受灾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做到了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
成灌高速上的3000个锥形筒,打开了震中汶川的生命通道;通往各个重灾区的高速公路一律免费,让救灾畅通无阻;上千医疗卫士一面演绎“起死回生”的奇迹,一面抒写着“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
地震导致成都290.4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然而却没有一名灾民流落街头,挨冻受饿;与此同时,整个灾区社会秩序井然。
有评论说,成都数年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不仅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造就出一批在危机面前果敢担当的干部队伍———这是成都能够迅速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关键之处。
古代题材的影视剧中,清官总是心系黎民。然而,面对大灾大难,清官也只能徒哀“民生之多艰”。
而现在,一届能够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与外延,能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与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党委和政府,自然能够做到“有灾无难”。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而灾后安置的“成都速度”,救灾物资监管的“成都方法”,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成都奇迹”,灾后重建的“成都方式”,正是这种伟大精神的延续和体现。
(六)“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指引了灾后重建的正确方向。
全市近18万户城乡灾毁住房急需永久性重建。一所结实漂亮的永久性住房以及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是人心所向。
指引灾后重建胜利,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抗震救灾工作期间,作出了“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的重要指示。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分别对此提出具体要求和殷切期望。
“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从2003年就开始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成都深有体会。而作为省会城市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还肩负着带头完成好灾后重建任务和为全省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的双重责任。
成都提出“四个结合”———鲜明的指导思想,为灾后重建清晰定位、指明方向:坚持灾后重建与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家园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物质家园建设与精神家园建设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群众自救、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相结合,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实现“三化联动”,努力把重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
成都提出“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明确的主要目标,为灾后重建绘出蓝图、引领未来。
成都提出“六大工程”———科学的工作部署,为灾后重建锁定重点、排阵布局:损毁房屋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服务设施重建、生产设施重建、城镇体系重建、生态环境重建。
而在号召灾区自力更生、奋起自救的同时,中央果断作出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启动对口支援机制。上海、福建、重庆等对口援建省市,对成都的友情堪比“桃花潭水深千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也体现着党的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
“对历史负责,向世界交代”,这是成都掷地有声的承诺。两年过去,成都用灾后重建的实践验证了诺言:我们不但战胜了困难,而且实现了新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不但可以把灾区新家园建设得美好,还找到了办法积累了经验,可以把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七)2008年6月,第一次农房规划设计大会战。8月,第二次农房规划设计大会战。
两次大会战,要在地震之后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画出最新最美的蓝图。
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是成都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也是成都科学重建的前提。通过科学规划,成都的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性建设,而是促进城乡互动交融、产业互动提升、安居乐业兼顾、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推进、紧密配套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四性原则”形象地浓缩了这一丰富全面的要求:与当地产业和经济要素结合的发展性;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周边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相融性;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的共享性。
时间的流逝一往无前,我们心灵深处的记忆却会回头。
两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成都遭受千年未有的重创,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成为极重灾区和重灾区。那猝不及防的山崩地裂,那废墟中的淋漓鲜血,至今回望,心仍不免刀割一般的疼痛。
当天灾震碎家园,哀恸穿透心灵,生者如何在痛楚中重获希望?生活如何在灾难之后重新开始?不屈的生命之花如何在肆虐后继续绽放?
290.4万成都人瞬间变成灾民,赈灾难度之大,需救济人数之多,重建工作之浩繁,在成都历史上绝无仅有。就在这样的时刻,国际金融海啸的巨大魔影,又兵临城下。真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
双重危机,考验成都。
翻开世界城市灾难史,巨灾之后往往继之大乱,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瘟疫横行,城市文明大倒退甚至灭绝的记录,数不胜数。
然而,730个日日夜夜过去,重回成都灾区,人间奇迹抚平了地震时的满目疮痍。
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到艰苦卓绝的百万灾民紧急安置,再到困难重重的灾后恢复重建,成都夺取了一场又一场胜利。
从乡村到城市,从房屋重建到基础设施恢复,从产业结构调整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文脉传承到精神家园重建,从灾后重建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都人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人间奇迹,谱写了震后成都浴火重生的精彩华章。
在这感念生命消逝、纪念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党战胜灾难的时刻,2008年5月12日以来的日日夜夜又一次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凝视2008年初夏的成都。
没有人希望依靠灾难来获得进步,但历史却显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当灾难的阴霾笼罩之时,伟大的人性之光总是更加顽强地闪耀。夜愈黑,灯愈亮;世界愈冷,生命愈暖。灾难最能伤害的是人,遇到最激烈的抵抗也来自于人。
今天,时间再次来到5月12日,以后也还会走过很多个5月12日,但永远不会再回到我们最想要改写的那一个———2008年5月12日。那一个日子,我们只能远远地凝视,凝视他人,返视自己。也许这样的凝视,能帮助看清我们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我们看到灾难的来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成千上万成都人涌上街头,惊恐又迷惑。当广播传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距成都市区90公里,最初的惊恐,变成了真实的悲恸。
我们看到都江堰的夜全黑了。无数个生命之烛瞬间熄灭。但成千上万的心灵之烛点燃了。
我们看到,人们艰难坚决地站起。就像“人”字的简单两笔,永远相互依靠和支撑。
我们看到比“金子”珍贵的人道。
1000多名出租车司机夜奔都江堰传递伤者。应急灯一路闪烁,用人性之光为暗夜照明,用一己之力跑赢死神。
数千名成都市民冒雨赶赴春熙路排队献血,用热血遏止失血。
10万志愿者挺进灾区,用手牵住手,用心抚慰心。
市民大把大把地捐款,大堆大堆地捐物,用慷慨接补匮乏。
我们看到舍生取义的牺牲。
找学生的老师死在课堂。成都崇州市怀远镇中学英语教师吴忠红,从安全跑向危险,从生跑向死,为救3个学生永远倒在了废墟下。
救老人的村支书死在村庄。62岁的大邑县雾山乡虾口村支书刘全福,在巨石滚下生死攸关的一刻,将一位“五保”老人推开,自己却当场牺牲。
龙门山上的飞行员陨落大地。在抗震救灾的第64次飞行途中,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飞行员邱光华和他的四名战友永远地消失在了群山峻岭之中。
远方的战士死在战场。济南军区某红军师炮兵指挥连二级士兵武文斌,累倒在都江堰胥家镇救灾现场,因肺部大出血抢救无效而牺牲。他来自河南。
来援建的工人死在工地。戎金亮,这个44岁的北方汉子在都江堰桂桥村过渡安置房建设工地奋战了16天后突发脑溢血,死在了灾区。他来自山西。
我们看到,为他们送行的人数以万计。
我们看到舍我其谁的敬业。
医生用巧手仁心缝合生命。成都铁路中心医院的8人医疗队地震当晚到达什邡洛水镇,可能是地震重灾区最早到达的医疗外援队。雨水、眼泪、恸哭、寒冷、鲜血、残肢,他们平时见惯了生死,这一幕却终身难忘。
交警用铁的纪律为生命开路。在成灌高速公路入口架起11公里长的“生命通道”,供200余万台次抢险救援车辆畅通往返。
战士用钢铁一般的长城为生命作保。13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消防官兵,是灾区最可爱的人。
我们看到肝肠寸断的选择。
吊车司机高强选择救别人的孩子。都江堰人高强开着吊车轰隆隆如神兵天降,车的方向是8岁儿子生的方向。但他被一处废墟挡住了,被下跪哀求的人挡住了。那是别人的孩子,眼前的生命,他救起了他们,却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民警邓波选择坚守。34岁的民警邓波,在震倒的都江堰市太平街派出所枪库值班室的水泥地上,坐了整整一夜,看守满满一仓库的枪支弹药,身边是亲生儿子逐渐冷却的身体。
政委李丕金选择沉默。武警四川总队成都支队政委李丕金,人在一地救援,亲人在另一地受难。十多名北川亲人下落不明,他却只能背着战友在深夜哭泣。
我们看到誓不罢休的意志。
地震让成都近18万户群众的家园荡然无存。6月17日,成都誓言让所有受灾群众在8月1日前全部住进过渡安置房。
灾后重建的成都大地出现了又一支十万大军。他们来自参与援建的10个省市,来自成都市15个受灾相对较轻的区(市)县,来自成都建工集团、城投集团、路桥公司等9家国有和民营企业。
每一分钟就有超过3套板房拼装完成;每一个小时,就有200套板房拔地而起;每一天,就有近5000套板房站成一片。43天内要完成过渡安置板房21.4万套,板房面积达1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座新城镇。
这个曾被外界广泛质疑的“决战八一”的承诺,最后以整整提前一周兑现。
抢在高温和雨季来临之前,成都所有灾民都住进了板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著名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在震后显得更具特殊意义。
(三)成都人奉献了: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仁慈和智慧。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第一次在和平年代,进入战争般的紧急状态。
如同邱吉尔在面对战争时的誓言,“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成都的人民在面对灾难时,可以当之无愧地说,我们奉献了:热血和辛劳、眼泪和汗水,还有仁慈和智慧。
是不屈的人性、伟大的人民,引领我们在灾难中找到出逃之路。是众人的守望相助、甘苦与共,引领我们在灾难后走出复苏之路。
人民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人民之中总是生长英雄,更在于人民之中站立着真正的广大公民。人不一定要做什么他不能为的非凡之举,只要做他不能不为之事。这就是中国传统语境下的义不容辞,也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
仁慈又血勇的人最高贵。那么爱和平、爱生活的人,需要的时候,又那么像一个个真正的战士,捍卫生命、保卫家园、体恤无辜、扶助兄弟。
6月30日,汶川大地震49天之后,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千百万市民、10万战士、10万志愿者、10万援建者,以力接力、以血止血、以心交心,甚至以命换命。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这个国家一次次濒临绝境衰而不竭的秘密,是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深广的智慧外加谦逊的学习,是充沛的激情辅以冷静的理性,是应对灾难胆大心细有勇有谋。
让我们再次温习鲁迅说过的话:“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样的人民可能被灾难一时击倒,但这样的民魂永远不被打败。
在纳粹德国的炮火之后,英国诗人迪兰·托马斯说:“死过一次,便不再有死亡!”(《拒绝为一个在伦敦被火烧死的孩子哀悼》)。另一位更早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更是如此嘲弄死神,“睡了一小觉之后,我们便永远觉醒了,再也不会有死亡,你死神也将死去”。
拥有精神和灵魂的人,不会害怕灾难。与这样的人民在一起,不再害怕灾难。
今天是“5·12”地震两周年,我们坚持记忆,惟有记忆能反抗时间;我们讴歌光荣,惟有光荣能击败苦难!
(四)“第一时间”,清晰地记录下党委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责任
两年前的今天,地震把都江堰市龙池镇变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但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帐篷上,竹竿撑起的五星红旗,让镇上的几百名群众感到不再孤独和绝望。
“党在!旗在!人在!龙池在!”地震中腿部受伤的镇党委书记王晋,在和外界恢复联系时,说出的第一句话,掷地有声,响彻长空。
人在,红旗在。再大的地震也压不垮我们的脊梁!
“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紧急号令。震后不到1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随电波传遍全国;震后不到两小时,温家宝总理飞赴灾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夜召开,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第一时间”,在省委大院草坪上召开简短会议后,省委书记刘奇葆乘坐越野车向汶川挺进,省长蒋巨峰乘坐直升飞机奔赴震中。
“第一时间”,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市长葛红林,不约而同赶到成都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随后又立即赶到都江堰,和灾区人民在一起。震后两小时,成都市政府一号公告通过电波传遍成都平原上空;震后6小时,“市民可以回家”的第二号公告再次宽慰着人心。
“第一时间”,成都市53家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500余人进驻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抗震救灾指挥体系高效、有序运转。
“第一时间”,都江堰市向峨乡党委书记罗鸿亮和乡长付岷涛决定组织大家“去学校,先救娃娃”。
“第一时间”,成都1400名消防官兵、1.7万名公安干警和数千名机关干部,以最快速度开赴前线;各类应急医疗、生活物资100余车,奔赴重灾区;被困山中、与外界失去联系的龙池镇、虹口乡、向峨乡、龙门山镇、鸡冠山乡等众多灾区的基层党组织,正舍生忘死地用生命为灾区群众开路。
第一时间建立指挥体系、第一时间发出党委政府的声音、第一时间开展救援……“第一时间”清晰地记录下党委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责任。
(五)在这一次灾难面前,成都改写了历史,做到了“有灾无难”。
人间自古多劫难。从“五丁开山”到李冰父子治水;从张献忠屠城到清末兵乱,天府儿女一直在与天灾人祸做着斗争。每一次灾难降临,无不伴随着黎民百姓的饥寒交迫,颠沛流离。
然而,这一次不同。
在所有的受灾地区中,成都率先实现抢险救援到村。坚持“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的努力”,争分夺秒搜救被埋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成都紧急调运粮食、饮水、药品、衣被、帐篷等生活急需物资,采取空投、陆运、水运、人力搬运等方式,千方百计将生活物资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
成都紧急组织市内对口援建工作,举全市之力安置受灾群众,组织发动群众自救,率先完成了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使受灾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做到了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处。
成灌高速上的3000个锥形筒,打开了震中汶川的生命通道;通往各个重灾区的高速公路一律免费,让救灾畅通无阻;上千医疗卫士一面演绎“起死回生”的奇迹,一面抒写着“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
地震导致成都290.4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然而却没有一名灾民流落街头,挨冻受饿;与此同时,整个灾区社会秩序井然。
有评论说,成都数年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实践,不仅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造就出一批在危机面前果敢担当的干部队伍———这是成都能够迅速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关键之处。
古代题材的影视剧中,清官总是心系黎民。然而,面对大灾大难,清官也只能徒哀“民生之多艰”。
而现在,一届能够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内涵与外延,能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与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党委和政府,自然能够做到“有灾无难”。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而灾后安置的“成都速度”,救灾物资监管的“成都方法”,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成都奇迹”,灾后重建的“成都方式”,正是这种伟大精神的延续和体现。
(六)“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指引了灾后重建的正确方向。
全市近18万户城乡灾毁住房急需永久性重建。一所结实漂亮的永久性住房以及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是人心所向。
指引灾后重建胜利,需要一个正确的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抗震救灾工作期间,作出了“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的重要指示。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分别对此提出具体要求和殷切期望。
“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从2003年就开始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成都深有体会。而作为省会城市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还肩负着带头完成好灾后重建任务和为全省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的双重责任。
成都提出“四个结合”———鲜明的指导思想,为灾后重建清晰定位、指明方向:坚持灾后重建与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家园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物质家园建设与精神家园建设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群众自救、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相结合,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实现“三化联动”,努力把重灾区建设成为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样板。
成都提出“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明确的主要目标,为灾后重建绘出蓝图、引领未来。
成都提出“六大工程”———科学的工作部署,为灾后重建锁定重点、排阵布局:损毁房屋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服务设施重建、生产设施重建、城镇体系重建、生态环境重建。
而在号召灾区自力更生、奋起自救的同时,中央果断作出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启动对口支援机制。上海、福建、重庆等对口援建省市,对成都的友情堪比“桃花潭水深千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也体现着党的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
“对历史负责,向世界交代”,这是成都掷地有声的承诺。两年过去,成都用灾后重建的实践验证了诺言:我们不但战胜了困难,而且实现了新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不但可以把灾区新家园建设得美好,还找到了办法积累了经验,可以把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七)2008年6月,第一次农房规划设计大会战。8月,第二次农房规划设计大会战。
两次大会战,要在地震之后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画出最新最美的蓝图。
以规划为龙头和基础,是成都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也是成都科学重建的前提。通过科学规划,成都的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性建设,而是促进城乡互动交融、产业互动提升、安居乐业兼顾、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推进、紧密配套的一项系统性工程。
“四性原则”形象地浓缩了这一丰富全面的要求:与当地产业和经济要素结合的发展性;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周边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相融性;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的共享性。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