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贤:以环保优化经济增长 实现环境经济双赢
admin
2010-03-24
来源:景观中国网
南海隶属广东省佛山市,面积1074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208万,流动人口105万。近几年,南海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将节能减排作为硬抓手,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产业得到显著提升,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2007—2008年SO2、COD排放量年均降幅分别为13%和5%,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8%。南海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表现抢眼,经济发展一枝独秀、逆势飘红,在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速第一。
南海隶属广东省佛山市,面积1074平方公里,2008年常住人口208万,流动人口105万。近几年,南海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始终坚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将节能减排作为硬抓手,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产业得到显著提升,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环境与经济的双赢。2007—2008年SO2、COD排放量年均降幅分别为13%和5%,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8%。南海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表现抢眼,经济发展一枝独秀、逆势飘红,在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速第一。
一、南海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基本做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南海提出“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发展”、“环境就是财富,环保就是民生”的发展战略,在实施结构减排、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新思路,采取一些新做法,积累不少新经验。
(一)引导与倒逼并用,助推企业和谐转型
南海充分运用污染减排的倒逼机制,积极采取落后产能退出办法,在实施严格的地方准入标准和淘汰计划同时,出台“环保贡献奖”、“转型转产奖”等经济激励或补偿政策,引导重污染企业主动退出,大大降低企业关停的争端和不稳定因素。仅2008年,区镇两级用于节能减排治污专项奖励资金就达1.6亿元。南海财政预计让利和投入超过13亿元,在产业转型后土地使用确权及出让、项目引进、转型转产投资等方面进行奖励,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杠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退出补偿机制的建立,加快了南海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了重污染企业从“要我退”向“我要退”的局面。
(二)多管齐下,推动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化
2009年,南海对污染相对集中、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强力开展重点的、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关闭44家企业,整治提升8家企业,SO2、COD分别削减7774吨和450吨。在不同功能的规模化园区实行统一供水、统一供汽、统一污水处理的“三统一”,推行产业配套发展、环境治理有保障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西樵纺织产业基地实施“三统一”产业园区建设,使30多家印染企业互为关联、互为产业链,减排5000吨COD,集聚了年产值达100亿元的纺织、服装及其关联的上下游企业,有力推动西樵纺织业集群发展。
南海以“转移企业而不是转移污染”为原则,大力推进“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通过配套政策资金、双向服务、落实责任、创新工作方式等,使“双转移”成为优化南海环境、提升转入地经济、打造双赢局面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成功转移企业109家,培训、接收区内外劳动力分别达8000多人和43000多人。
(三)城乡一体统筹,促进环境质量稳步转优
南海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重新规划覆盖全区的生活和工业污染治理建设工程。今后两年,将建设污水处理项目48个,收集管网建设项目23个,完成区内1530公里河涌治理和19个泵站建设。延伸至城镇、农村的污水处理及管网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完成后,全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7%,相当于日本2005年的水平。再加上河涌截污、疏浚、水资源调度等措施,让河涌“休养生息”,被污染的河涌正朝着生态恢复的健康方向发展。
两年来共投入近3500万元,初步建成覆盖全区的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监管体系延伸到镇、村。各镇组建了环保办、环境监测分站和环境监察中队,不少村设有专职环保监督员。由于成功构建科学有效的城乡污染防控体系,全区环境质量逐年好转。
(四)点面结合,实现“三旧”向“三新”转变
通过“三旧”改造,实现从“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向“新的城市形态、新的产业形态、新的生活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都市型产业、土地储备和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使整个区域环境得到改善,为南海的结构调整打开了一个“向前疏导的门”。“三旧”改造,首先是“腾笼换鸟”,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如夏西村在原来的旧工业区上开发新的工业小区推动产业转移,经营收益是原来旧工业区的三倍以上。其次,村镇容貌焕然一新,拓展都市型产业空间。如桂城对旧佛平涌及周边环境的改造,使城区水环境大为改善,周边区域地价大幅增值,成为金融、高科技等都市型产业集聚示范区。三是实现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如位于广佛商贸走廊中心位置的大沥镇新都会项目,占地45亩、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整合原有零乱低矮的旧厂房、店铺、住宅改造而建成大型购物中心、四星商务酒店和甲级写字楼,投资强度达1500万元/亩,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二、南海探索环保新道路的主要成效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南海的产业结构更优,人居环境更靓,区域品位更高,经济发展更好更快,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更融合。
(一)产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
南海结构减排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形成了市场竞争力很强的产业形态。由陶瓷、有色金属、纺织、玻璃为代表的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初步转成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成效显现。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08年产值已经突破300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8年的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近10倍。正在建设的“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被列为省七大金融创新平台之首。
(二)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都市型产业产值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液晶显示、汽车配件等地区新兴产业产值近两年平均增长分别达525%和96.3%。2007年以来,GDP年均增长19%以上,人均GDP年增幅23%,2008年全区GDP达1490.8亿元,人均GDP为71922万元,2009年上半年实现GDP增长13.2%,比广东省平均水平高出6.7个百分点,在珠三角地区排名第一。近三年全区税收年均增长20%以上。
(三)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结构调整大幅度降低了资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南海的环境与经济关系趋向融合。自2005年以来,同期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单位GDP能耗从2005年的1.0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0.766吨标准煤/万元。COD和SO2年排放量稳步下降,其中SO2的削减主要依靠结构减排,而不是依靠末端治理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上升,由2006年的87.8%提高到2008年的96.9%,六大河段14个监测断面有6个达到III类水质,断面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下降30%以上。
(四)社会和谐得到有效保障
据统计,2008年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提高到84.8%,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到96件/万人,报警数比2005年下降42.6%,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会和谐带来的安宁,“近者悦,远者来”,实现了“经济在上升,污染在减少,生活在改善”。
三、南海探索环保新道路的有益启示
南海区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引导企业关闭退出或改造提升,调整产业结构,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环保新道路,其基本内涵为:减排倒逼,产业转型;政府有为,主动调整;强力治污,和谐推动;疏堵结合,政策引导;城乡统筹,环境再造。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是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的有益探索。南海的探索和实效,对其他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具有重要启示。
启示一:产业结构调整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优先选择
南海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集中整治城乡环境,有效拉动内需,优化经济结构,结果是COD和SO2排放下去了,但GDP不降反升,“率先突围”。这充分说明,结构调整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对于应对金融危机乃至后危机时代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启示二:结构减排是环境保护的主攻方向
南海污染减排主要依靠结构减排。工程减排是当前多数地区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它属于末端治理方式,主要在于解决历史欠账和新产生污染物的治理,未来潜力不大、综合效益不高。南海结构减排,效果非常明显,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减排任务,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资源能源消耗,把污染减排从“末端”推向“中端”和“前端”。如何更加有力地推动污染减排由末端治理减排向结构减排转变,将是“十二五”时期环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启示三:保护环境是促进绿色发展的源泉活水
南海没有把结构调整看作负担,而是以发展和增值的理念来看待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以“环境再造”来带动区域升值。把对区域环境治理的投入作为一种投资,使环境保护成为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政府、企业和居民一致认同,都能够从中获益,实现了综合效应。
启示四:工业污染防治是环境与经济融合的关键着力点
南海铁腕治污,和谐推进,实现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2020年前,我国不少地区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加大工业行业污染防治力度,从产业、产品、企业规模等入手,强化过程控制和集中治理,推动绿色增长,最终达到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
一、南海探索环保新道路的基本做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南海提出“为了更好地生活而发展”、“环境就是财富,环保就是民生”的发展战略,在实施结构减排、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新思路,采取一些新做法,积累不少新经验。
(一)引导与倒逼并用,助推企业和谐转型
南海充分运用污染减排的倒逼机制,积极采取落后产能退出办法,在实施严格的地方准入标准和淘汰计划同时,出台“环保贡献奖”、“转型转产奖”等经济激励或补偿政策,引导重污染企业主动退出,大大降低企业关停的争端和不稳定因素。仅2008年,区镇两级用于节能减排治污专项奖励资金就达1.6亿元。南海财政预计让利和投入超过13亿元,在产业转型后土地使用确权及出让、项目引进、转型转产投资等方面进行奖励,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杠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退出补偿机制的建立,加快了南海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形成了重污染企业从“要我退”向“我要退”的局面。
(二)多管齐下,推动产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化
2009年,南海对污染相对集中、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强力开展重点的、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关闭44家企业,整治提升8家企业,SO2、COD分别削减7774吨和450吨。在不同功能的规模化园区实行统一供水、统一供汽、统一污水处理的“三统一”,推行产业配套发展、环境治理有保障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西樵纺织产业基地实施“三统一”产业园区建设,使30多家印染企业互为关联、互为产业链,减排5000吨COD,集聚了年产值达100亿元的纺织、服装及其关联的上下游企业,有力推动西樵纺织业集群发展。
南海以“转移企业而不是转移污染”为原则,大力推进“双转移”(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通过配套政策资金、双向服务、落实责任、创新工作方式等,使“双转移”成为优化南海环境、提升转入地经济、打造双赢局面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成功转移企业109家,培训、接收区内外劳动力分别达8000多人和43000多人。
(三)城乡一体统筹,促进环境质量稳步转优
南海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重新规划覆盖全区的生活和工业污染治理建设工程。今后两年,将建设污水处理项目48个,收集管网建设项目23个,完成区内1530公里河涌治理和19个泵站建设。延伸至城镇、农村的污水处理及管网工程建设全面铺开,项目完成后,全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7%,相当于日本2005年的水平。再加上河涌截污、疏浚、水资源调度等措施,让河涌“休养生息”,被污染的河涌正朝着生态恢复的健康方向发展。
两年来共投入近3500万元,初步建成覆盖全区的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监管体系延伸到镇、村。各镇组建了环保办、环境监测分站和环境监察中队,不少村设有专职环保监督员。由于成功构建科学有效的城乡污染防控体系,全区环境质量逐年好转。
(四)点面结合,实现“三旧”向“三新”转变
通过“三旧”改造,实现从“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向“新的城市形态、新的产业形态、新的生活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都市型产业、土地储备和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使整个区域环境得到改善,为南海的结构调整打开了一个“向前疏导的门”。“三旧”改造,首先是“腾笼换鸟”,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如夏西村在原来的旧工业区上开发新的工业小区推动产业转移,经营收益是原来旧工业区的三倍以上。其次,村镇容貌焕然一新,拓展都市型产业空间。如桂城对旧佛平涌及周边环境的改造,使城区水环境大为改善,周边区域地价大幅增值,成为金融、高科技等都市型产业集聚示范区。三是实现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如位于广佛商贸走廊中心位置的大沥镇新都会项目,占地45亩、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整合原有零乱低矮的旧厂房、店铺、住宅改造而建成大型购物中心、四星商务酒店和甲级写字楼,投资强度达1500万元/亩,土地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二、南海探索环保新道路的主要成效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南海的产业结构更优,人居环境更靓,区域品位更高,经济发展更好更快,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更融合。
(一)产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
南海结构减排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形成了市场竞争力很强的产业形态。由陶瓷、有色金属、纺织、玻璃为代表的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初步转成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成效显现。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08年产值已经突破300亿元,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8年的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近10倍。正在建设的“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被列为省七大金融创新平台之首。
(二)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都市型产业产值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液晶显示、汽车配件等地区新兴产业产值近两年平均增长分别达525%和96.3%。2007年以来,GDP年均增长19%以上,人均GDP年增幅23%,2008年全区GDP达1490.8亿元,人均GDP为71922万元,2009年上半年实现GDP增长13.2%,比广东省平均水平高出6.7个百分点,在珠三角地区排名第一。近三年全区税收年均增长20%以上。
(三)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结构调整大幅度降低了资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南海的环境与经济关系趋向融合。自2005年以来,同期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单位GDP能耗从2005年的1.0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0.766吨标准煤/万元。COD和SO2年排放量稳步下降,其中SO2的削减主要依靠结构减排,而不是依靠末端治理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上升,由2006年的87.8%提高到2008年的96.9%,六大河段14个监测断面有6个达到III类水质,断面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下降30%以上。
(四)社会和谐得到有效保障
据统计,2008年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提高到84.8%,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到96件/万人,报警数比2005年下降42.6%,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会和谐带来的安宁,“近者悦,远者来”,实现了“经济在上升,污染在减少,生活在改善”。
三、南海探索环保新道路的有益启示
南海区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引导企业关闭退出或改造提升,调整产业结构,有效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环保新道路,其基本内涵为:减排倒逼,产业转型;政府有为,主动调整;强力治污,和谐推动;疏堵结合,政策引导;城乡统筹,环境再造。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是促发展、惠民生、上水平的有益探索。南海的探索和实效,对其他地方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具有重要启示。
启示一:产业结构调整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优先选择
南海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集中整治城乡环境,有效拉动内需,优化经济结构,结果是COD和SO2排放下去了,但GDP不降反升,“率先突围”。这充分说明,结构调整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对于应对金融危机乃至后危机时代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启示二:结构减排是环境保护的主攻方向
南海污染减排主要依靠结构减排。工程减排是当前多数地区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它属于末端治理方式,主要在于解决历史欠账和新产生污染物的治理,未来潜力不大、综合效益不高。南海结构减排,效果非常明显,不仅较好地完成了减排任务,而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资源能源消耗,把污染减排从“末端”推向“中端”和“前端”。如何更加有力地推动污染减排由末端治理减排向结构减排转变,将是“十二五”时期环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启示三:保护环境是促进绿色发展的源泉活水
南海没有把结构调整看作负担,而是以发展和增值的理念来看待环境保护和结构调整,以“环境再造”来带动区域升值。把对区域环境治理的投入作为一种投资,使环境保护成为绿色发展的核心内容,政府、企业和居民一致认同,都能够从中获益,实现了综合效应。
启示四:工业污染防治是环境与经济融合的关键着力点
南海铁腕治污,和谐推进,实现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2020年前,我国不少地区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加大工业行业污染防治力度,从产业、产品、企业规模等入手,强化过程控制和集中治理,推动绿色增长,最终达到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