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提案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0127号
--------------------------------------------------------------------------------
案 由: 关于推广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提案
审查意见: 建议国务院交由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理
提 案 人: 全国工商联
主 题 词: 建筑,节约,资源
提案形式: 团体
内 容:
当今世界,发展“低碳技术”已经成为各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低碳竞争力”也成为提升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核心要素。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40%~45%,这对于碳排放量几乎占全国碳排放总量50%、属于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建筑业而言,发展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势在必行。
当前,房地产发展不能继续2009年资产升值型增长的路子,持续推动房价快速上升,必将触动敏感的资产泡沫,从而重蹈日本和美国的老路。而要转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产能过剩,唯一的出路是发展“绿色低碳型地产”。据统计,我国目前既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米,每年新建20亿平米,到2020年将达到700亿平米。而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已明确规定,到2010年,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地区实施节能65%标准。这意味着,未来的建筑市场将是节能低碳建筑的天下。
对此,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在绿色低碳建筑住区示范项目中的四个系统(绿化、节水、节能、交通)推广了低碳技术,结果每年每平方米减碳20.1公斤,节约运行费用约20元。由此推算,在住区方面,全国如按100亿平方米可改造为绿色低碳型住区计,年总减碳量就达到2亿吨,可节约运行费约1000亿元。在商业建筑方面,约占我国建筑总量的25.4%,但其能耗几乎是住宅的10-15倍,未来按50亿平方米为减碳型商业建筑计,估算每年减碳空间至少可达10亿吨,可节约运行费用5000亿元。在建筑的生产和建筑施工方面,其能耗和排碳量也很可观,以每年建成量中的10亿平方米, 每平方米排碳1吨计, 若按单位GDP节能20%要求, 每年需减碳2亿吨, 可节约运行费1000亿元。
综合以上的住区减碳、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减碳和生产、施工过程减碳等三项,每年可减少的碳排放量约为14亿吨左右,节约的费用达到7000亿,若考虑民用与商用的电费差价,每年房地产减碳的节约或近万亿元。
此外,房地产处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链的中游,与20余个产业相关,在房地产领域推广绿色低碳战略,将拉动上游的绿色生产,拉动下游的绿色消费。如采用大量的可再生能源、低碳技术及绿色建材产品,势必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过剩提供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目前中国在住宅太阳能热水器和节能灯的生产和应用方面均已世界领先。可以说,绿色低碳建筑将成为推动能源改革、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的新动力,有望成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新引擎。
为有效推广低碳技术,切实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建议:
1.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将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纳入“十二五”规划。推广绿色低碳技术与建筑亟待国家政策强力支撑,希望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制定政策层面的低碳技术与建筑发展战略,明确战略思想、清晰战略目标、落实战略措施和战略重点,对房地产领域的低碳事业给予明确的国家鼓励政策支持,并纳入“十二五”规划中。
2.在土地、税收、产业等政策方面向绿色低碳建筑倾斜。绿色低碳建筑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是贯穿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消费全过程始终的概念。政府管理部门不仅要在减碳方面有政策与财政方面的支持,还要在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有所部署,在土地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方面进行改革和倾斜,鼓励绿色低碳建筑顺利开展。其中,政策上可以减碳指标来进行金融和土地等资源配置,设置不同的税费征收标准,改变以单纯的“价高者得”的土地出让办法,有利于平抑地价和房价。这样一来,房地产企业也必将更加重视项目的品质,主动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对于房地产行业本身将是一次革命性的产业结构调整。
3.鼓励绿色低碳房地产金融创新。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要使资本与绿色低碳地产相结合,绿色低碳地产是房地产长远发展的“平衡基金”和控制资产泡沫、平抑房价的“对冲基金”。因此,建议鼓励发展绿色低碳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通过多种融资方式为低碳地产开发提供发展资金。未来,还要在已量化绿色建筑节碳指标的基础上,建立节碳的基准值并计算住区节碳总量,并逐步建立房地产低碳的信用积分机制以便和货币及金融挂钩,形成中国低碳住区碳交易体系,为未来国际化的碳交易、碳税、碳货币做好准备。
4.建立房地产碳信用积分机制,尝试设立“房地产碳税空转制度”。在目前暂未实行碳税的情况下,尝试将开发企业累积的碳减排量实行积分制,尝试设立“房地产碳税空转制度”,当条件成熟时,用于冲抵碳税或政策规定的其他税费。
来源: 政协提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