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燃烧的‘火’会变成能量”
admin
2009-09-22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中国的建筑教育和美国的建筑教育应该是互补的。他从来不认为世界上的问题仅仅是盖房子就能解决的。建筑本质上不只是一种物质,而是一个知识体系。他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对建筑的思考而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能量的转换中。“在我来,建筑仅仅是一种对问题的总结和解决还不够,还应该是一种对新的问题的发现和探讨。中国人说一种境界叫‘君子不器’,我想建筑师也不光是打造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中国建筑师马清运就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其就职典礼2006年12月20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南加州大学副校长MichaelL.Jackson表示,从全球一百多位竞争者中最终选择马清运,也是该校历史上首次聘请非美国籍人士担任该职。
他希望中国建筑师的到来,能够使加州大学吸收更多的优秀中国学生。马清运则表示,希望自己今后的工作能在上海和洛杉矶之间,抛开单一的地理中心概念,形成一个有创意的文化交流圈。
据MichaelL.Jackson介绍,南加州大学建筑系共有60多位教师、800多名学生,选择马清运担任建筑院长的主要原因“他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教育者,有刺激和带动别人做事的能力。他作为一个西安乡村出生的孩子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在美国多家建筑师事务所参与工作,再回到上海开事务所,现在又回到美国教书,这种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本身可能就是给学生的一个好榜样,告诉他们明天不能只呆在自己家里了。”南加州大学在1880年建校时,就是全美国际学生比例最高的学校,培养出福兰克•盖里、汤米•梅恩这样优秀美国建筑师,但历史上的南加大对亚洲学生开放的门户还不够大。
马清运透露自己到任后最想采取的策略是往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里加入类似“催化酶”的东西,促进建筑学院与加州大学的戏剧、电影、传媒、艺术、经管等其他实力强大的学院之间的跨学科互动,“这种燃烧的‘火’会变成能量。”马清运相交12年的老友库哈斯昨天赶到现场向他祝贺,他说,马清运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明确的判断力和对任何事物毫无恐惧。
答记者问
双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概括中美建筑教育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的建筑教育更多地把建筑分为归属于各种类型的状态:餐厅、酒店、学校等。美国的教育相对更注重学生自己思维的逻辑推演,即:你想要做一个怎样的建筑,将用怎样的途径来实现它,然后它的教育体系会尽可能来支持学生实现个人的想法。马清运认为,思想才是建筑师真正能更好地打开自己的缺口,这两种教育在他看来应该是互补的。建筑本质上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个知识体系。他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对建筑的思考而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能量的转换中。“在我看来,建筑仅仅是一种对问题的总结和解决还不够,还应该是一种对新的问题的发现和探讨。中国人说一种境界叫‘君子不器’,我想建筑师也不光是打造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被问及在其成为一个建筑师的过程中,对其思想影响最大的人,马清运说:“一个是我在清华读书时的老师汪坦,他还不是一个建筑师,但他说的‘做房子跟做人一样’这句话,对建筑非物质性的强调对我的影响非常深。第二个是库哈斯,和他的交流使我更加意识到建筑师不只是解决问题的人,更应该是发现深层问题的人。还有一位是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他在南美洲社会变革期间,把建筑思想变成了一种参与改变社会的能量。”
马清运12年的老友库哈斯昨天也赶来向他道贺。他说,马清运给他最深的印象不是他设计的作品,而是他绝对明确的判断力和对任何事物的毫无恐惧感。他也希望由马清运和之前就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的张永和在美国东、西海岸分别创造的这种中国建筑师介入美国建筑教育的局面将来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能看到一个翻版。
他希望中国建筑师的到来,能够使加州大学吸收更多的优秀中国学生。马清运则表示,希望自己今后的工作能在上海和洛杉矶之间,抛开单一的地理中心概念,形成一个有创意的文化交流圈。
据MichaelL.Jackson介绍,南加州大学建筑系共有60多位教师、800多名学生,选择马清运担任建筑院长的主要原因“他是一个有创造力的教育者,有刺激和带动别人做事的能力。他作为一个西安乡村出生的孩子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在美国多家建筑师事务所参与工作,再回到上海开事务所,现在又回到美国教书,这种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本身可能就是给学生的一个好榜样,告诉他们明天不能只呆在自己家里了。”南加州大学在1880年建校时,就是全美国际学生比例最高的学校,培养出福兰克•盖里、汤米•梅恩这样优秀美国建筑师,但历史上的南加大对亚洲学生开放的门户还不够大。
马清运透露自己到任后最想采取的策略是往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里加入类似“催化酶”的东西,促进建筑学院与加州大学的戏剧、电影、传媒、艺术、经管等其他实力强大的学院之间的跨学科互动,“这种燃烧的‘火’会变成能量。”马清运相交12年的老友库哈斯昨天赶到现场向他祝贺,他说,马清运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明确的判断力和对任何事物毫无恐惧。
答记者问
双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概括中美建筑教育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的建筑教育更多地把建筑分为归属于各种类型的状态:餐厅、酒店、学校等。美国的教育相对更注重学生自己思维的逻辑推演,即:你想要做一个怎样的建筑,将用怎样的途径来实现它,然后它的教育体系会尽可能来支持学生实现个人的想法。马清运认为,思想才是建筑师真正能更好地打开自己的缺口,这两种教育在他看来应该是互补的。建筑本质上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个知识体系。他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对建筑的思考而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能量的转换中。“在我看来,建筑仅仅是一种对问题的总结和解决还不够,还应该是一种对新的问题的发现和探讨。中国人说一种境界叫‘君子不器’,我想建筑师也不光是打造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被问及在其成为一个建筑师的过程中,对其思想影响最大的人,马清运说:“一个是我在清华读书时的老师汪坦,他还不是一个建筑师,但他说的‘做房子跟做人一样’这句话,对建筑非物质性的强调对我的影响非常深。第二个是库哈斯,和他的交流使我更加意识到建筑师不只是解决问题的人,更应该是发现深层问题的人。还有一位是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他在南美洲社会变革期间,把建筑思想变成了一种参与改变社会的能量。”
马清运12年的老友库哈斯昨天也赶来向他道贺。他说,马清运给他最深的印象不是他设计的作品,而是他绝对明确的判断力和对任何事物的毫无恐惧感。他也希望由马清运和之前就任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的张永和在美国东、西海岸分别创造的这种中国建筑师介入美国建筑教育的局面将来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也能看到一个翻版。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