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规划思路 生态理念先行
admin
2009-08-31
来源:景观中国网
日前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及香港规划师学会联合举办的“共建低碳都市”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举行,250余位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的规划师参加会议,讨论中国城市化发展迅猛的情况下,怎样从技术、社会、经济、人文、城市规划法规、投资策略等方面推进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澳门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凌嘉勤、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崔世平等出席研讨会。
日前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及香港规划师学会联合举办的“共建低碳都市”国际研讨会在香港举行,250余位来自内地、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的规划师参加会议,讨论中国城市化发展迅猛的情况下,怎样从技术、社会、经济、人文、城市规划法规、投资策略等方面推进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澳门运输工务司司长刘仕尧、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香港规划师学会会长凌嘉勤、澳门城市规划学会会长崔世平等出席研讨会。
仇保兴提出低碳城市原则
仇保兴在会上进行《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演讲,他指出,中国内地城市化发展迅速,转变思路尤为重要,要从传统的扩张模式,转向低碳能源技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特别强调在目前尚未形成完全依赖小汽车出行之时,大力提倡和发展符合低碳原则的公共交通体系。关于生态城市目标(评价)体系、规划要点、规划实施战略,他也谈了自己的观点:首先生态城市目标(评价)体系应贯彻“三可”的原则。一是目标具有可约束性,即用这个目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参与;二是目标可分解,必须把城市的总体目标分解到社区,社区分解到家庭,从城市分解到行业,行业再分解到企业,不能仅停留在政府层面;三是可实践性,要运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包括展望未来的高新技术、现在就可使用的适用技术、可以普及的大众技术,城市生态建设要重视适用技术和大众技术的应用。其次,生态城市规划要点应从绿色交通、土地的混合利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利用、防洪风险管理、城市设计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规划思路,合理确定相关控制指标,保障生态城市规划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生态城市规划实施要求城市领导与规划人员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扩展到资源、能源、社会进步、自然景观、产业、城市文脉、二氧化碳减排等方面。从法规体系、领导人意识、研究机构、交流学习机制、市民参与运动、绿色产业经济形态、城市资源保护、垃圾分选、交通规划政策、绿色设施、能源革新规划等方面保障生态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的管理和参与者,都是生态文明的传导者,应该反思对环境和公众的责任认识。要注重生态伦理观,考虑城市规划建设是否会对地球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是否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是否会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当前应加强我国低碳发展模式的实践和倡导。
合理使用土地是关键
与会专家针对当前我国部分城市片面追求大草坪、大广场建设,盲目大面积更换城市树种,大量移栽大树、古树,盲目填河、填沟、填湖,城市河流、湖泊、沟渠、沼泽地、自然湿地面临高强度开发建设等现象提出了批评。强调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应加强本土化、乡土化的物种保护和利用。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但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规划建设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没有解决。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必须对城市形态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模式和机理、城市生态规划技术、城市卫生环境与灾害环境的规划对策、城市生态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现行标准与规范的生态反思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态规划建设的实践。
加强法制化和规范化
在中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实施遇到多方面挑战。一是必须认识到城市不仅是空间,城市规划的方案编制和管理实施一部分是有关规模、空间,属于有形的部分;另一部分是关于流程、能源的使用转换,属于无形的流程必须要引导空间规划。二是要采用新规划方法和工具,用比较科学、透明的工具,量化的指标评价不同的方案;三是要从最基本的绿色建筑概念提升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再到节能减排,明确节能城市和国家能源消耗指标的关系,二氧化碳排放和国家政策的联系;四是必须把宏观的指标在相关法规、控规中进行落实,通过市场化和政府相关政策保障实施。
专家们认为,城市生态规划深入研究主要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要专业化,城市生态无所不在,可以从研究的角度、实施的角度分领域,从资源利用、绿化建设、交通方式、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专业化研究;二是要规范化,城市生态规划不纳入法定规划就没有实施依据,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应逐步进行规范,所以城市生态规划相关规范的研究应特别重视,包括规划编制方法、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等;三是大众化,城市生态有专业性也有社会性,社会性就是大众化,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并加强宣传、教育,改变规划编制和管理人员及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相关理念深入大众。
(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供稿)
仇保兴提出低碳城市原则
仇保兴在会上进行《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演讲,他指出,中国内地城市化发展迅速,转变思路尤为重要,要从传统的扩张模式,转向低碳能源技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特别强调在目前尚未形成完全依赖小汽车出行之时,大力提倡和发展符合低碳原则的公共交通体系。关于生态城市目标(评价)体系、规划要点、规划实施战略,他也谈了自己的观点:首先生态城市目标(评价)体系应贯彻“三可”的原则。一是目标具有可约束性,即用这个目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参与;二是目标可分解,必须把城市的总体目标分解到社区,社区分解到家庭,从城市分解到行业,行业再分解到企业,不能仅停留在政府层面;三是可实践性,要运用三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包括展望未来的高新技术、现在就可使用的适用技术、可以普及的大众技术,城市生态建设要重视适用技术和大众技术的应用。其次,生态城市规划要点应从绿色交通、土地的混合利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利用、防洪风险管理、城市设计等方面入手,改变传统规划思路,合理确定相关控制指标,保障生态城市规划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生态城市规划实施要求城市领导与规划人员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扩展到资源、能源、社会进步、自然景观、产业、城市文脉、二氧化碳减排等方面。从法规体系、领导人意识、研究机构、交流学习机制、市民参与运动、绿色产业经济形态、城市资源保护、垃圾分选、交通规划政策、绿色设施、能源革新规划等方面保障生态城市规划的实施。城市规划建设的管理和参与者,都是生态文明的传导者,应该反思对环境和公众的责任认识。要注重生态伦理观,考虑城市规划建设是否会对地球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是否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是否会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当前应加强我国低碳发展模式的实践和倡导。
合理使用土地是关键
与会专家针对当前我国部分城市片面追求大草坪、大广场建设,盲目大面积更换城市树种,大量移栽大树、古树,盲目填河、填沟、填湖,城市河流、湖泊、沟渠、沼泽地、自然湿地面临高强度开发建设等现象提出了批评。强调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应加强本土化、乡土化的物种保护和利用。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但不合理的土地使用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规划建设存在一些根本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没有解决。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必须对城市形态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模式和机理、城市生态规划技术、城市卫生环境与灾害环境的规划对策、城市生态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现行标准与规范的生态反思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态规划建设的实践。
加强法制化和规范化
在中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实施遇到多方面挑战。一是必须认识到城市不仅是空间,城市规划的方案编制和管理实施一部分是有关规模、空间,属于有形的部分;另一部分是关于流程、能源的使用转换,属于无形的流程必须要引导空间规划。二是要采用新规划方法和工具,用比较科学、透明的工具,量化的指标评价不同的方案;三是要从最基本的绿色建筑概念提升到绿色建筑的标准,再到节能减排,明确节能城市和国家能源消耗指标的关系,二氧化碳排放和国家政策的联系;四是必须把宏观的指标在相关法规、控规中进行落实,通过市场化和政府相关政策保障实施。
专家们认为,城市生态规划深入研究主要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要专业化,城市生态无所不在,可以从研究的角度、实施的角度分领域,从资源利用、绿化建设、交通方式、产业结构、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专业化研究;二是要规范化,城市生态规划不纳入法定规划就没有实施依据,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应逐步进行规范,所以城市生态规划相关规范的研究应特别重视,包括规划编制方法、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等;三是大众化,城市生态有专业性也有社会性,社会性就是大众化,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并加强宣传、教育,改变规划编制和管理人员及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的相关理念深入大众。
(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秘书处供稿)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