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年风雨 五台山成功入遗
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地已达38处。其中文化遗产27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
出席世界遗产大会的山西省五台山管理局局长梁有升在与记者的电话连线中表示:“五台山申遗成功,就好像刚刚考入大学的孩子一样,今后学习的路仍然很长。”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的北部,中心点距山西省会太原市230公里,梵宫琳宇构成了东亚乃至世界现存最庞大的佛教古建群,目前五台山有寺院68座,为中国最早、最大的国际性佛教道场。
长期关注五台山申遗的五台山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韩降根说,五台山由五座台顶组成,珠联璧合地将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典型地将对佛的崇信凝结在对自然山体的崇拜之中,完美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成为持续1600余年的佛教文殊信仰中心——一种独特而富有生命力的组合型文化景观。
五爷庙被公认为是五台山“香火”最为兴旺的寺庙。这座只有二十余名僧众的喇嘛庙,每天接待的游客人数超过3000人次。7岁出家,如今年愈八旬的常青住持说,五台山寺庙建筑群从创建开始,就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包括作为宗教人士的佛事活动空间与生活空间。目前,除少部分寺庙为了更加严格地保护建筑,禁止宗教活动而仅作为博物馆外,大部分寺庙仍延续原有功能,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
从使用功能来讲,五台山寺庙建筑群正符合了世界文化遗产对真实性的要求。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认为,五台山遗产保存和保护管理状况良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决定将其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台山申遗办公室负责人韩瑞杰说,五台山申遗历经近十年,从考查论证到完善总体规划、编写申遗文本,从联合考评、递交申遗文本、世界遗产专家组实地考察,到大规模的寺院、村落、线路的科学整治,都得到了中国各级政府,还有国内外专家的鼎力支持。
“‘申遗’过程中,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和有关专家都提出不少意见,包括商业化、城镇化、人工化现象太过严重的问题。”韩瑞杰表示,居民聚居地的扩张对宗教文化氛围的冲击,尤其在视觉景观方面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为保护五台山的“佛国”氛围,加快申遗步伐,2006年10月,政府开始对五台山核心景区进行大规模拆迁工程,使浓重的商业气息从五台山逐渐淡出。
五台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每年也吸引了大量游客。资料显示,2004-2007年,五台山年游客规模分别为194.77万人次、247.28万人次、335.81万人次和330.16万人次,日游客量最高值达11.3万人次,在旺季高峰日的日游客量已远远超过了游客环境容量。
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妙江说,成为世界遗产后,到五台山的游客会更多,管理部门应作好应对准备,加强高峰日的游客量控制,引导游客向淡季及周边景区分散,以减轻旅游方面的压力。
“申遗成功,喜悦中感觉压力倍增。”梁有升说,回国后将认真研究、落实世界遗产委员会及其咨询机构关于五台山保护管理的重要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该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使其得以妥善保护、流传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