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约49%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到2008年底,中国已建立了550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80处湿地公园和36处国际重要湿地,基本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1790万公顷、约49%的自然湿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这是记者近日从在北京召开的“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建设论坛”上获悉的。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论坛上表示,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许多特殊的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是“淡水贮存库”,中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湿地是“水资源调节器”,具有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在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及抗旱防涝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还是高效的“淡水净化器”,能将五类水质净化提升到三类水质,全国湿地每天可净化水量154亿吨。
贾治邦说,中国认真履行《湿地公约》,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在湿地保护方面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2005年以来,中国连续当选为湿地公约常委会成员国,先后获得了“献给地球的礼物”、“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等奖项。
衡水湖是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的生态系统和华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湿地保护区总面积187.87平方公里,蓄水面积75平方公里,是北温带野生动植物聚集地和南北候鸟不同路线栖息地,也为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在控制污染、净化空气、调节径流、蓄水防洪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还是未来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重要蓄水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