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访谈 | 高静:公园城市重新定义公共生活
近日,川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四川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高静接受“环球观筑”和“清川读书会”的专访,分别站在WAF评委及清华校友的视角,分享自己对行业与城市的理解。
关于成都为什么吸引年轻人,高静看来,随着公园城市建设成效的不断显现,这座城市的公共空间品质和城市生活场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周末大量的市民沿着环城生态带绿道骑行、公园露营,也会结队夜爬龙泉山,这些公共生活方式的改变,正是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高品质公共空间影响公共生活方式变化的一个缩影。正如“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的品牌形象,成都本身的城市自然文化本底非常有特色,开放的市民城市文化也深得外地的游客的喜欢。再加上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战略腹地的定位,能够进一步创建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增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交子金融大街
提及什么是好的景观项目,高静认为,应该关注和回应城市自然生态背景、场地地域性以及人的需求与公共空间功能。不同地方环境气候适应性不同,不同城市也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景观应该表达出在地性和文化性,以满足人们社交、商业活动、制造活力等不同的空间需求。同时,空间的需求提出者包括了客户、业主以及使用者,这就要求设计师的处理方式要多元开放,也对城市公共政策和公共空间治理等方面提出要求。
长江音悦街
谈到建筑与城市如何融合,高静提出,建筑组成城市。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提供了建筑所在的场所与背景,两者往往是有机融合、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对于设计师而言,需要回应建筑的场所性,也需要思考建筑对城市变革的引领性。成都作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自然环境与城市建筑融合较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也因此吸引了很多开发商、设计师等加入城市建设,反之,这些多元的参与者,共同营造的建筑作品,也会引领和推动着城市朝着未来的某一种趋势去改变和完善。所有的这些合力,最后就具象为城市的空间品质、消费场景、公共生活、经济价值和生产活力等,最终形成独特的城市意向和品牌影响。
谈及成都的城市内涵,高静认为,成都之所以连续13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首位,离不开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生活品质的重视,“烟火气”“包容”“创新”是成都的三大关键词,这些特质不仅体现在市民的生活方式中,更贯穿于城市空间的设计与实践之中。作为设计师,不仅要传承成都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更要通过专业的设计语言将其与现代生活场景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成都特色又适应当代生活的城市空间。
铁像寺水街
关于城市建设和公共空间发展,高静指出,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主要矛盾在于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在存量时代如何对既有公共空间进行提升和优化。特别是在老城区,这里既是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市井生活的缩影,但由于既有空间紧张与更新改造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更新难度日益加大。面对这一挑战,需要科技创新和精细化设计的解决。
天府绿道
提到企业与高校的合作,高静表示,校企融合是推动产学研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SADI已与多家高校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实践基地,通过实践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校企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还能为高校提供丰富的实践项目和研究课题,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未来SADI还将继续深化与母校、校友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 编 辑 -
品牌文化部
- 资 料 来 源 -
环球观筑、清川读书会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