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之:自然生态平衡
admin
2005-05-20
来源:景观中国网
21世纪,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张祖刚提出:“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中外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是判断城市与建筑是否先进的标准。”此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
21世纪,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张祖刚提出:“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中外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是判断城市与建筑是否先进的标准。”此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
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理念是支撑事物朝着正确轨道行进的助力器。当前,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中出现的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和问题,正是科学理论、先进理念的失缺。那么,21世纪,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张祖刚提出:“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中外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是判断城市与建筑是否先进的标准。”
张祖刚原声回放:当今,衡量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建筑营造是否先进,主要看其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实施的结果怎样。此生态平衡包括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生态平衡;自然的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生态平衡结合在一起,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达到城市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是本世纪中外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是判断城市与建筑是否先进的标准。
这个判断标准,就是综合的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说是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营造的总的符合发展方向的基本理念。建立这一基本理念并付诸实践的地方,欧美走在了前面,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的一些城市也属于这个先进行列或正朝这个目标迈进。但有部分地区存在着错误的思想和做法,片面讲究形式,忽视使用功能与经济等。
自然生态平衡,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物质内容。长期以来,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人口的迅速增长,最终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树立保护地球自然生态平衡的大理念就显得尤为紧迫。
张祖刚提出:“建立分散、多中心的网络化城市群。”
张祖刚原声回放: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我国纪念2005年“世界环境日”,是在这一主题下提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
在肯定大城市、特大城市要发展的前提下,对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如何发展的问题,存在着两种思想和做法:一种是“大饼式”或带状无限延伸;另一种是分散、多中心形成网络式城市群。前一种实践的结果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失衡: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热岛效应强烈,环境污染,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弊病。因而后一种逐步被人们理解并付诸实施。
如青岛市的规划建设,已将城市核心从旧城中心迁至东部,全市行政中心机构在东部建起,带动了东部新城区的发展。与此同时,北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连同旧城形成分散的四个重点城区;沿胶州湾再发展一些新城区,以环形路相接组成多中心的网络化城市群。这样分散式的城市发展,使得青岛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并缓解了旧城的矛盾,使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更多的保存。旧城地价高,新城区开发要经济些,还可安排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解决下岗职工就业的社会问题。
工业化时代是开发自然资源的时代,城市的建立与发展侵占着大量的自然空间;现在,人类社会正逐步向信息化、知识化时代过渡,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特别是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应是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与自然空间共生、互融。
张祖刚提出:“让自然绿地空间系统融入城市。”
张祖刚原声回放:2003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昆明主城核心区概念规划在国际投标中获胜,而参加此次投标的其他投标单位却是赫赫有名的日本黑川纪章、美国SASAKI和澳大利亚PTW三家。
中规院能在此次国际竞标中获胜,说明了他们的理念已经向国际看齐。他们胜出的方案,采取的空间模式就是“平行滇池的组团跳跃式线型发展格局”,将组团间以河流为主干的自然生态绿地空间加以分隔与联系,形成城市组团与自然共生、依山傍水、城绿交融的昆明春城特色。我们应该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共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在城区内部,应将自然绿地空间系统融入城市,以提高城市自身生态环境的质量。
在国外,如1992年我们走访的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它已经建起完整的城市自然绿地空间系统,城市建筑完全融入在绿地之中。虽然有些地方树种一般,但逐步可以更新,提高质量。1998年9月,我们到莫斯科访问,见到在其城市外围已建成10公里以上宽的森林绿地;市区内有8条宽绿带将其分隔成几个区,结合自然地貌河流形成一个自然绿地空间系统,值得北京借鉴。
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汽车应该算是其中的一大项。像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大气,汽车行驶产生的噪音、飞扬的尘土,都会影响人身健康与安全,并造成市区交通拥堵。尤其是在大城市,更显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似乎还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张祖刚提出:“控制城市中心区小汽车数量。”
张祖刚原声回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就是控制城市中心区小汽车的数量。现在发达的先进城市,其城市中心区的小汽车数量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在城市中心区的外围设停车场,汽车不能驶入中心区,人进入中心区步行或乘公共交通。
中国发展小汽车过多,如果大量出口,可以;若大量投放到中国城市中,则是战略上的失衡。因为发展一辆城市私人小汽车,城市要增加一定数量的道路面积和停车场面积。现在的问题是,只看生产一辆汽车增加多少国民经济产值,而没有算要相应增加多少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时间。像北京、上海、广州建起了许多钢筋混凝土的立交桥交通道,这只是个过渡的办法,因为它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不能让小汽车交通控制着,而要反过来,城市控制小汽车交通。
德国西部巴登州斯图加特等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些优秀的实例,中心区控制小汽车交通,组织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系统。如菲尔德市推行骑自行车上班、购物和休闲;埃斯林根市推行在2公里短距离内步行,组织有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这些城市的公共交通多为电车,无污染;有些地方如拉文斯堡市“多梅那山坡”居住区,还建成无汽车交通居住区,其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良好,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自上个世纪初以后,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逐步发展,使建筑忽视了对自然元素的利用。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人们醒悟,当初为之亢奋的新发现与新思路,也存在着不适用、不经济、缺少地域文化的弊端,于是,又轮回到要充分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
生产力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种轮回不是简单重复的轮回,而是一种即上升的前进,是哲学思考的结果,具有时代性的新内容。
张祖刚提出:“充分利用和保护宜人身心健康的自然元素。”
张祖刚原声回放:就建筑技术而言,中国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些,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当前在城市与建筑中要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内容有:土,因地就势,土生土长,利用地热,保地不沉;木,大量植树,改善环境,融入园林,生态平衡;风,隔断风沙,自然通风,利用风能,预防风灾;水,采用中水,利用雨水,处理污水,落实节水;光,减少灯光,控制阳光,自然采光,光转化能;气,减少尘埃,减少污染,空气清新,气流通畅;材,就地取材,天然环保,发展木材,发展土材。实现上述内容,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和时间,但首先要建立起充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通过逐步实践,必然能够做到城市与建筑同自然共生,创造出宜人身心健康的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举一个实例。人们称其为“鸟巢”设计方案,对此设计争议较大。我认为,该设计方案的结构、造型是创新的,与自然结合的“光、气、风、木”都有优点,通过采用坚韧、高性能的ETFE(四氟乙烯)充气塑料膜新材料,使外部不受天气影响,内部光线柔和,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体育场内空间无柱开敞,自然通风,气流通畅,内部草地易于维护,内部看台灰、红颜色,外部地面做成分区的12属相,便于出入查找,有中国特点,它是一个结构有创新的自然生态环境有进步的新作品,因而对此“鸟巢”设计方案,我持肯定的态度,它是与世界建筑发展同步的,是建筑与自然结合的一个好实例。但此“鸟巢”建筑在北京属于特殊工程,全国各地不能盲目效仿。
张祖刚,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65年调至中国建筑学会工作至今。从1984年起先后任建筑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兼《建筑学报》主编,现任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在此期间,除组织参加国内外建筑科学前沿课题学术活动发挥其导向与交流作用外,还对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建筑文化、生态园林如何融合、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编著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世界园林发展概论》等图书6部。2003年获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理念是支撑事物朝着正确轨道行进的助力器。当前,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中出现的一些令人费解的现象和问题,正是科学理论、先进理念的失缺。那么,21世纪,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张祖刚提出:“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中外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是判断城市与建筑是否先进的标准。”
张祖刚原声回放:当今,衡量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建筑营造是否先进,主要看其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其实施的结果怎样。此生态平衡包括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生态平衡;自然的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生态平衡结合在一起,不是相互对立,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达到城市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这是本世纪中外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方向,是判断城市与建筑是否先进的标准。
这个判断标准,就是综合的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说是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设计营造的总的符合发展方向的基本理念。建立这一基本理念并付诸实践的地方,欧美走在了前面,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的一些城市也属于这个先进行列或正朝这个目标迈进。但有部分地区存在着错误的思想和做法,片面讲究形式,忽视使用功能与经济等。
自然生态平衡,是生态平衡的重要物质内容。长期以来,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人口的迅速增长,最终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树立保护地球自然生态平衡的大理念就显得尤为紧迫。
张祖刚提出:“建立分散、多中心的网络化城市群。”
张祖刚原声回放: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我国纪念2005年“世界环境日”,是在这一主题下提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
在肯定大城市、特大城市要发展的前提下,对于大城市、特大城市如何发展的问题,存在着两种思想和做法:一种是“大饼式”或带状无限延伸;另一种是分散、多中心形成网络式城市群。前一种实践的结果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失衡: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热岛效应强烈,环境污染,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弊病。因而后一种逐步被人们理解并付诸实施。
如青岛市的规划建设,已将城市核心从旧城中心迁至东部,全市行政中心机构在东部建起,带动了东部新城区的发展。与此同时,北部新城区、西部新城区,连同旧城形成分散的四个重点城区;沿胶州湾再发展一些新城区,以环形路相接组成多中心的网络化城市群。这样分散式的城市发展,使得青岛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并缓解了旧城的矛盾,使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更多的保存。旧城地价高,新城区开发要经济些,还可安排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解决下岗职工就业的社会问题。
工业化时代是开发自然资源的时代,城市的建立与发展侵占着大量的自然空间;现在,人类社会正逐步向信息化、知识化时代过渡,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特别是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应是保护、管理自然资源,与自然空间共生、互融。
张祖刚提出:“让自然绿地空间系统融入城市。”
张祖刚原声回放:2003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昆明主城核心区概念规划在国际投标中获胜,而参加此次投标的其他投标单位却是赫赫有名的日本黑川纪章、美国SASAKI和澳大利亚PTW三家。
中规院能在此次国际竞标中获胜,说明了他们的理念已经向国际看齐。他们胜出的方案,采取的空间模式就是“平行滇池的组团跳跃式线型发展格局”,将组团间以河流为主干的自然生态绿地空间加以分隔与联系,形成城市组团与自然共生、依山傍水、城绿交融的昆明春城特色。我们应该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共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在城区内部,应将自然绿地空间系统融入城市,以提高城市自身生态环境的质量。
在国外,如1992年我们走访的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它已经建起完整的城市自然绿地空间系统,城市建筑完全融入在绿地之中。虽然有些地方树种一般,但逐步可以更新,提高质量。1998年9月,我们到莫斯科访问,见到在其城市外围已建成10公里以上宽的森林绿地;市区内有8条宽绿带将其分隔成几个区,结合自然地貌河流形成一个自然绿地空间系统,值得北京借鉴。
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汽车应该算是其中的一大项。像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大气,汽车行驶产生的噪音、飞扬的尘土,都会影响人身健康与安全,并造成市区交通拥堵。尤其是在大城市,更显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似乎还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张祖刚提出:“控制城市中心区小汽车数量。”
张祖刚原声回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国外已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就是控制城市中心区小汽车的数量。现在发达的先进城市,其城市中心区的小汽车数量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在城市中心区的外围设停车场,汽车不能驶入中心区,人进入中心区步行或乘公共交通。
中国发展小汽车过多,如果大量出口,可以;若大量投放到中国城市中,则是战略上的失衡。因为发展一辆城市私人小汽车,城市要增加一定数量的道路面积和停车场面积。现在的问题是,只看生产一辆汽车增加多少国民经济产值,而没有算要相应增加多少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时间。像北京、上海、广州建起了许多钢筋混凝土的立交桥交通道,这只是个过渡的办法,因为它破坏了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城市不能让小汽车交通控制着,而要反过来,城市控制小汽车交通。
德国西部巴登州斯图加特等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一些优秀的实例,中心区控制小汽车交通,组织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系统。如菲尔德市推行骑自行车上班、购物和休闲;埃斯林根市推行在2公里短距离内步行,组织有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这些城市的公共交通多为电车,无污染;有些地方如拉文斯堡市“多梅那山坡”居住区,还建成无汽车交通居住区,其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良好,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自上个世纪初以后,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逐步发展,使建筑忽视了对自然元素的利用。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人们醒悟,当初为之亢奋的新发现与新思路,也存在着不适用、不经济、缺少地域文化的弊端,于是,又轮回到要充分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
生产力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种轮回不是简单重复的轮回,而是一种即上升的前进,是哲学思考的结果,具有时代性的新内容。
张祖刚提出:“充分利用和保护宜人身心健康的自然元素。”
张祖刚原声回放:就建筑技术而言,中国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些,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当前在城市与建筑中要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内容有:土,因地就势,土生土长,利用地热,保地不沉;木,大量植树,改善环境,融入园林,生态平衡;风,隔断风沙,自然通风,利用风能,预防风灾;水,采用中水,利用雨水,处理污水,落实节水;光,减少灯光,控制阳光,自然采光,光转化能;气,减少尘埃,减少污染,空气清新,气流通畅;材,就地取材,天然环保,发展木材,发展土材。实现上述内容,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和时间,但首先要建立起充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通过逐步实践,必然能够做到城市与建筑同自然共生,创造出宜人身心健康的自然生态平衡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举一个实例。人们称其为“鸟巢”设计方案,对此设计争议较大。我认为,该设计方案的结构、造型是创新的,与自然结合的“光、气、风、木”都有优点,通过采用坚韧、高性能的ETFE(四氟乙烯)充气塑料膜新材料,使外部不受天气影响,内部光线柔和,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体育场内空间无柱开敞,自然通风,气流通畅,内部草地易于维护,内部看台灰、红颜色,外部地面做成分区的12属相,便于出入查找,有中国特点,它是一个结构有创新的自然生态环境有进步的新作品,因而对此“鸟巢”设计方案,我持肯定的态度,它是与世界建筑发展同步的,是建筑与自然结合的一个好实例。但此“鸟巢”建筑在北京属于特殊工程,全国各地不能盲目效仿。
张祖刚,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65年调至中国建筑学会工作至今。从1984年起先后任建筑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兼《建筑学报》主编,现任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在此期间,除组织参加国内外建筑科学前沿课题学术活动发挥其导向与交流作用外,还对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建筑文化、生态园林如何融合、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编著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世界园林发展概论》等图书6部。2003年获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