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中国建筑面临边缘化!

admin 2004-10-21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 郑时龄)   今天的中国正在将宏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理想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予以实现,城市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 郑时龄)   今天的中国正在将宏观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理想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予以实现,城市领导、管理人员、建筑师和规划师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国的城市建设形势是世界上任何别的国家都未曾遇见的机遇,一方面,长期沉睡的城市终于有了变化发展的动因和契机。然而另一方面,思想尚未经过清晰的沉思,在缺乏理论武装的状况下,就要迅速投入急遽的变革洪流之中。一方面令人为之振奋,另一方面也令人深思,甚至担忧。应当作为手段的“变”与“新”成为城市建设的目的,速度和形象优先,理性和理想退居二线。在思想尚未现代化的同时,追求超越精神和物质水平的现代化,追求物化环境的过度现代化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境外建筑师和规划师全面介入了中国各城市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甚至成为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主力军。   全球化已经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应对这一冲击不可能回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又重新融入世界建筑的大潮,可以说国际上有什么样的建筑思潮,中国的建筑界就会有所反应。中国的城市建设和建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正走向世界经济的中心,城市建设与建筑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是任何时代,任何其它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然而,中国建筑以及中国建筑师、规划师在国际城市规划与建筑领域中却面临着边缘化的状态。中国当代建筑成为强势文化,吸引着全世界的建筑师参与设计。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却处于弱势。   一位荷兰建筑教授亚历山大·楚尼斯指出“近年来在国际设计领域广为流传的两种倾向,即崇尚杂乱无章的非形式主义和推崇权力至上的现实主义。”这股思潮已经由境外建筑师引入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他们设计思想的试验场,甚至奇特思想的试验场。今天的许多建筑追求新颖,超乎现实的“完美”,激动人心的奇特,纪念性,宏大,愉悦,媚俗等等,形式在追随利润。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一方面应当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必须应对新国际式建筑文化的冲击,保护并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建筑的特色。如何建立现代中国建筑的理论,设计出具有批评意义的建筑,奠定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是摆在每一位中国建筑师和规划师面前的一项十分艰辛,然而又是十分迫切的任务。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建筑的基本问题,诸如当代社会中建筑师的任务是什么;什么是建筑师的创造性;建筑师的责任是什么;什么是建筑的实验场;今天的建筑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等等。   请合适的建筑师做适合的项目,做适合城市环境和建筑师特长的建筑,这是保证建筑成功的关键。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境外建筑师发挥了十分活跃而又积极的作用,设计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国际建筑师的参与也由早期的建筑单体设计,扩大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甚至产品设计。范围也由早期的酒店设计,延伸到大型公共建筑、住宅设计、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目前国内也形成了一种趋势,凡重要项目,都邀请国际上的明星建筑师来设计。相对于以往不分良莠,唯外国建筑师独尊的思想,大量二三流建筑师一统天下的状况而言,这是一个进步。但是也还是有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首先,外国建筑师,即使是优秀的建筑师并不是万能的,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专业领域。有一些建筑师,他们只有过较小规模设计的经验,习惯按平方米考虑问题,我们却要求他们按平方公里考虑问题,有一些建筑师,他们只有过建筑设计的经验,擅长考虑建筑单体,我们却聘请他们做大范围的城市规划,甚至有的城市请外国建筑师做他们从来没有做过,而又需要深入调查和熟悉城市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就大多数外国建筑师而言,他们在中国所做的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试验。   中国自己的建筑师应该得到善待并扶植。中国建筑师曾历经磨难,在20世纪30年代终于争得了中国建筑话语权。今天,又曾经历过劫难的中国建筑师又要在不平等的条件下,与我们的外国同行争夺话语权。国际建筑师能否代替我们找到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能否创造出具有批评意义的优秀建筑,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应当与参与中国城市建设、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境外建筑师共同努力,共同探索中国建筑的发展道路。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