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激动中国建筑师
admin
2004-10-21
来源:景观中国网
[B]群体力量[/B]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庄惟敏 ISO9000是最普通的企业质量标准。其中有合同评审的内容,不是评审承接设计任务的交易额。第一条就是要求了解
[B]群体力量[/B]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庄惟敏
ISO9000是最普通的企业质量标准。其中有合同评审的内容,不是评审承接设计任务的交易额。第一条就是要求了解业主需求,而且规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业主需求描述清楚。事实上,很多创作没有做这些事情。第二,了解了业主需求以后,要看自有资源能不能满足业主的要求。第三,周期、时间和钱的问题。
从合同评审这样的国际惯例,就可以评价这个服务性行业是否够职业。作为建筑师,如果不关注这些,甚至不屑于业主的要求,或者不能够领会,肯定不职业。从这个层面来讲,还有一个学的过程。
首先是,向境外建筑师学职业精神。现在的建筑教育到现在的建筑师的状态不是特别职业。试验建筑,前卫建筑,作为一种现象可以接受,但是真正作为职业建筑师,还是值得我们认真去分析它的存在,它的发展。
有一些大的建筑,并没有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但确实想有一些新的创意。回避社会矛盾是容易的,但是像设计航空港、医院,这么复杂的人文关系,包括城市景观,包括历史文脉等,就很复杂。现在有这样一种倾向,至少学校是这样的,学生们更加热衷于评判一些小建筑,把那种小建筑的创意当成一种职业建筑师的是非衡量。这一点是值得大家考虑的。
作为职业建筑师,应该用他们集成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如果说我们只是关注那种小建筑,在这里边玩空间,那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你玩的是别人的钱。
中国职业建筑师,必须体现行业群体力量。不是一个人跳出来做个小建筑,参加了一个竞赛得个什么大奖,那最多是个体。群体的力量,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不发达的状态下能用现在的这样一种经济实力可及的情况下,建造一种能够被业主认可的,能够让大家觉得好用的。
[B]实干,中庸,有追求[/B]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汤朝辉
有三句话,可能不是特别有进取心,但可能也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第一,实干不主义。第二,中庸不平庸。因为任何一个作品不是设计师能够说得了话的,还得把业主的意见,政府的意见,都得融合到一起,最后肯定是一个中庸的作品。在这个前提下,最基本的,你不能成为一个平庸的作品。最后,要有追求,不能强求。还是得有一些追求,但是条件不到,也不能勉强。毕竟是拿着业主的钱来做事情。
[B]平衡[/B]
加拿大泛太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宏伟
作为建筑师,如果纯粹为了自己创造的激情去做事情。首先要思考两个问题:怎么面对市场?把创作热情跟市场结合,用热情去打动业主;怎样从建筑师转换成企业家?来把握住你的公司。
作为一个企业,必须要在创意和盈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如果没有这个平衡点,企业可能很快会垮。就像比尔.盖茨说,我的企业离关门只有18个月。如果六个月现金流量进不来,我肯定关门。所以要花多长时间空谈一些理论和想法,我现在肯定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可能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现在能将作为一个企业家的素质,跟专业素质结合起来,事务所一定能搞好。
[B]坚持[/B]
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长、设计总监 王晖
我们现在一直面临职业化的问题。在中国现代建筑界,到底什么是职业。不光是个体作为职业建筑师,一个事务所应该成为职业建筑师的集合,甚至是职业建筑师加工程师的集合。不光是个人要成为一个职业建筑师,还要带领整个团队提供职业服务。包括要适应市场,到底是服务社会,还是完成自我,包括时间和质量的矛盾,包括坚持的一些价值取向,包括文化的问题。
首先要作为职业建筑师去完成你的责任。这种责任,当然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包括生产价值、建筑品质、设计品质和工程品质。这种快速发展要求快速生产,工程品质总被忽略。当前,中国设计消费水平较低。
中国职业建筑师现在面临的状况,第一是承担责任。第二是保持思考。最后是重在坚持。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