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司长赵晖: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
admin
2014-01-02
来源:景观中国网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未来城镇发展描绘出清晰蓝图,如何理解“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等一系列要求,未来将采取哪些举措落实这些要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31日专访了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未来城镇发展描绘出清晰蓝图,如何理解“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等一系列要求,未来将采取哪些举措落实这些要求?带着这些问题,记者31日专访了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
记者:“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这句话,对村镇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赵晖:指导意义很强。我国过去几十年城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越来越大城市化,带来的结果是拉大了城乡差距、拉大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差距。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城乡均衡发展,就必须扭转继续大城市化的趋势,就必须大力加强村镇建设,让更多的人在小城镇、在农村也都能安居乐业。
首先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小城镇符合中国需要,更加有利于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更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小城镇更加节能、更加环保;小城镇更加低成本。
但是,目前小城镇发展得不好。建制镇人口占城镇总人口只有百分之二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落后。
小城镇发展不如城市并不是世界普遍规律,德国70%的城镇人口居住在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许多小城镇人居环境比城市还好,居住的人群往往是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
记者:什么因素制约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
赵晖:首先,是塔式级别化的行政体制。它造成了上下级行政体之间资源分配不公,更严重的是这种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促使优秀资源向上一级行政单元集聚。第二,小城镇缺乏内生发展动力。
记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赵晖:促进小城镇发展,建立国家支持政策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机制改革。通过改革,缓解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的弊端,实施扩权强镇。统筹小城镇和农村建设,培育小城镇内生发展动力,建立以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机制。另外,建设好美丽宜居村庄。未来要让村庄与城市一样安全、便捷、舒适。
记者:为什么说“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赵晖:“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是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重要指导思想。
所谓城乡一体化,其重点是努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但在城乡风貌和生活舒适的体现形式上要保持差异化,不能同一化。城市与农村要像蜜蜂和植物一样不同种,而相互依存、共同衍生发展。
一些地方在农村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认为就是城镇化,建高楼让农民上,认为就是现代化,这些都是错误的。
只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村庄原有的那种有天有地、与大自然融合的居住方式是人们理想的居住环境。
记者:“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对于指导村庄建设有何意义?
赵晖:这句话十分生动。我国当前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开展这项工作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优先安排农民急需的项目和村内公共项目,重点是村庄道路、饮用水、危房改造、垃圾污水治理等,防止大拆大建和运动式冒进。要注意保护乡村要素,如树木、池塘、井渠、古村道等,传统民居也不能当做贫穷落后的存在而轻易拆除建新,而要尽可能加固修缮。
“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是村庄规划的主要方针,也是统筹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求。村庄现有选址和格局是人们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与自然相融合而形成的,与农业生产有依存关系。制定村庄规划必须尊重村庄现有选址格局,在此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得盲目拆村并点。
记者:如何落实这些要求呢?
赵晖:我们将采取6项措施。一是完善城乡规划,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控制农村地区的建设强度。二是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制定村庄风貌控制要求。三是当前以村庄整治为中心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四是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和民居。五是研究划定田园风貌重点保护区。六是推进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
记者:“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这句话,对村镇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赵晖:指导意义很强。我国过去几十年城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越来越大城市化,带来的结果是拉大了城乡差距、拉大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差距。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城乡均衡发展,就必须扭转继续大城市化的趋势,就必须大力加强村镇建设,让更多的人在小城镇、在农村也都能安居乐业。
首先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小城镇符合中国需要,更加有利于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更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小城镇更加节能、更加环保;小城镇更加低成本。
但是,目前小城镇发展得不好。建制镇人口占城镇总人口只有百分之二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落后。
小城镇发展不如城市并不是世界普遍规律,德国70%的城镇人口居住在2万人以下的小城镇,许多小城镇人居环境比城市还好,居住的人群往往是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
记者:什么因素制约了我国小城镇的发展?
赵晖:首先,是塔式级别化的行政体制。它造成了上下级行政体之间资源分配不公,更严重的是这种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促使优秀资源向上一级行政单元集聚。第二,小城镇缺乏内生发展动力。
记者: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赵晖:促进小城镇发展,建立国家支持政策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机制改革。通过改革,缓解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的弊端,实施扩权强镇。统筹小城镇和农村建设,培育小城镇内生发展动力,建立以镇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机制。另外,建设好美丽宜居村庄。未来要让村庄与城市一样安全、便捷、舒适。
记者:为什么说“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赵晖:“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是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重要指导思想。
所谓城乡一体化,其重点是努力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但在城乡风貌和生活舒适的体现形式上要保持差异化,不能同一化。城市与农村要像蜜蜂和植物一样不同种,而相互依存、共同衍生发展。
一些地方在农村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认为就是城镇化,建高楼让农民上,认为就是现代化,这些都是错误的。
只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村庄原有的那种有天有地、与大自然融合的居住方式是人们理想的居住环境。
记者:“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对于指导村庄建设有何意义?
赵晖:这句话十分生动。我国当前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开展这项工作要注意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优先安排农民急需的项目和村内公共项目,重点是村庄道路、饮用水、危房改造、垃圾污水治理等,防止大拆大建和运动式冒进。要注意保护乡村要素,如树木、池塘、井渠、古村道等,传统民居也不能当做贫穷落后的存在而轻易拆除建新,而要尽可能加固修缮。
“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是村庄规划的主要方针,也是统筹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要求。村庄现有选址和格局是人们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与自然相融合而形成的,与农业生产有依存关系。制定村庄规划必须尊重村庄现有选址格局,在此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得盲目拆村并点。
记者:如何落实这些要求呢?
赵晖:我们将采取6项措施。一是完善城乡规划,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控制农村地区的建设强度。二是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制定村庄风貌控制要求。三是当前以村庄整治为中心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四是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和民居。五是研究划定田园风貌重点保护区。六是推进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工作。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