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晖:半干旱地区的生境营造理念与专业教育
刘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LAF: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景观专业教育格外注重像西安这种半干旱的地域环境,我们想了解其中具体有哪些针对性的课程内容?
刘晖(以下简称刘):我们学校的景观专业是在建筑学院的背景之下开设的,与农林、艺术院校还是有些差别,可以说更注重形态空间架构能力的培养,以此为基础探讨学科的生态和美学意义。专业教育理念用一句话讲就是“生态审美介入空间”,其中生态学的学习强调的是“我们立足西部地区”。也就是说,除了文化遗产丰厚多样和经济技术条件落后外,我们必须面对生态脆弱的自然环境特点,除了干旱少雨,还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等自然环境问题;依托本土自然生态特点和专业教育在空间设计优势的平台,在课程体系上,考虑设置基础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环节。
专业教育首先要强调建立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空间设计、生态学和中国山水美学所构成的基本理论,与“生态审美介入空间”的教育理念对应,及其在行为心理学、社会学和游憩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围绕生态概念的学习从3个角度设置基础性课程,首先从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开始,专门引导学生去认识自然和城市人居环境中的植物群落,特别强调要去城市户外和野外观察。这门课程依托于西安城市这样一个背景。所以在这样的基础教育里就已经教育学生认识到西安地区的干旱半干旱的地域条件下的植物群落存在哪些植物种类,它们是怎样的形态。第二是“自然地理景观”,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认识的基本方法和内涵,包含自然地理区划、地貌类型、水文等,了解西安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特点。第三是培养工程与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生态与工程技术之间的关系,涉及本地区在工程措施、雨水利用、竖向、种植等特殊性。
到学生进入高年级的时候,主要是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例如公园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和风景区规划,选题以本地的现状基地为条件,会综合利用基础理论知识而展开。着重本土生态设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毕业设计上。在甘肃永昌,西安浐河、浐灞湿地,榆林等地,我们的学生都作过围绕生态主题的设计研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营建的生境花园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学生利用非典时期停课时间,在建筑学院东楼,自己动手建造了一个观察植物生长和生境的花园,2010年这里又被重建。这个花园是包括雨水利用、植物群落设计和学生实验活动的场地。因为植物课程的设置跨越了一整年,包含四季,所以在这一年期间,学生要维护这个花园,关注自己种植的植物在建筑环境里面由于阴影、光照、风、温度等等不同的条件所形成的不同生境。现在,我们还在开展一个名为“我身边的自然”的课程调查,让学生去观察我们的身边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然。
LAF:您曾提到过一个观点,“人类生活居住的环境,也带了一个水源的可能性”,您能为我们具体阐释一下这个理念吗?
刘:这个观点是前几年,我们受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委托,做榆林林业科技产业园的时候提出来的。榆林地处沙漠化的边缘地带,也是整个中国国土生态安全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地区,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科研力量和经费来控制这里的沙漠化。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荒漠,也就是沙丘间长着一丛丛的荒草,于是就认为那个地方就是沙漠。我们拜访了治沙所的林业老专家,他们说那是几十年飞播造林以后所形成的“林带”,能形成这样的景象已经很不错了。另外通过局部换土后,樟子松生长得很好。我们在设计榆林科技产业园时,要解决这一基地林业生产、加工实验、科研研发、培训居住等功能的需求,所以希望能够在此造林,将科研成果在这里转化出来,改善基地的环境。但唯一的问题是缺水,没有水所有的事情都是想象。所以水从哪来?在建设一个居住区的时候,或者说一旦有人类的居住,势必会有基础设施的建设,市政工程的投入就会包括给水和排水。如果将排水稍加分类,对应于设计稍加要求的话,那么有一类的排水实际上是直接可以作为景观用水,为生境提供水源,才会有植物多样性的可能。
由此,我们联想到西安,西安地区虽然不算干旱地区,但是雨水主要集中在7~10月份,其他月份就类似干旱地区。但是在干旱的时候城市生活用水是不间断的,每天的排放量差异不大,如果有可能把生活中的某一类的用水积聚起来,去供给城市中的一些绿化用地,那么生活的排水就是一种水源的可能性。在西北干旱地区水,需要对所有的水精打细算。伊斯兰教庭院就是利用点点滴滴蓄积成池,通过明沟暗渠,流到每一棵树的根部,那就是对水的一种珍惜和利用。
LAF:我们也是了解到,西安最近几年湿地公园的建设特别频繁,您作为评审或设计师参与其中,我们想了解,在西安这样的环境条件下,这些湿地公园的效果如何?
刘:这其中规划的项目居多,大部分还未建成。有一两个建成的,我认为效果与想象中的状态还有差距。参评一些方案的过程中会看到,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合理,但是一旦到具体的工程处理手法的时候会发现,实际上还是缺乏很多针对地方特点的经验,包括材料的特点、雨水的降雨量以及供水季和枯水季节的变化。还有城市中尘土的问题,在下雨之后,尘土会导致径流污染非常严重,这样的问题在设计中却没有得到重视。
在西安进行湿地项目的建设要克服两个难点,第一,不能完全照搬其他气候条件地区湿地的营建方式,必须兼顾有水与没水两种状态。第二,其实在越干旱的地方,人们就越喜欢水。稻田和水渠在南方人和西北人心中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专家就会提出,西北地区干旱少雨,不能建水面。但这种说法忽视了当地人最朴实的一种愿望。如何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做水的文章,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途径。
LAF:您觉得在中国这种半干旱地区的景观设计与国际的先进方法和手法之间存在着哪些区别和差距?
刘:我想先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不是缺少干旱地区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工程技术的经验,其实这些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缺乏一种更好的公众的认识和认可,这其中包括各类项目的委托方。例如在干旱地区的湿地景观,建完之后,可能在一年中很长时间内与没有水没什么区别,人们会接受吗?例如使用野生的植被,尊重自然界自身的这种秩序,人们能接受这种“杂草丛生”的景象吗?所以,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公众的整体认识。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成都活水公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优秀的案例有很多,这些理念都没有错,但是否适用于西安地区?西安是黄土高原地,但它属于湿陷性黄土,坡岸都呈现黄土崖。领导一看到黄土崖就认为是贫穷落后的象征,一定要把它推成坡地,种上花、种上草。一旦推成坡地,就会破坏了自然节理,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回答这个提问要先界定两点:先进指的是什么?干旱地区景观设计又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认知问题,我们要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本土价值。
LAF:这是否说明,我们需要对公众的意识有所引导?
刘:好的设计作品是一种引领方式,它可以改变观念,引领一种生活。但是这种引导是需要有一些案例或者说是一种示范。我不敢谈类似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这样的大型项目对中国其他的城市的影响如何,但这次世园会对西安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很多市民,特别是很多并不了解什么专业知识的普通市民,都会去七八次世博园,它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公众意识到城市可以是这样的,花园可以是这样的。
原文摘自《景观设计学》2011,(06),总20期:56-57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