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安建国:第八届高校作品展评委访谈

admin 2012-10-30 来源:景观中国网
大多参赛作品的表现套路程式化。场地分析与随后的设计联系不大,成了设计文本中的装饰品。   让我触动最大的事情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安建国:法国AN建筑景观设计事务所总监、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兼职教师

 

  1、参与本次评审活动,您的体会是什么?评审过程中,有什么事或者作品对您个人触动最大?
  
  大多参赛作品的表现套路程式化。场地分析与随后的设计联系不大,成了设计文本中的装饰品。

  让我触动最大的事情是:很多作品是实际的工程案例,从“干活”的角度完成了甲方的要求,而做为学生在高等学府探索学文与思想的信息越来越少,让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深感担忧。由于中国目前缺少设计评审法规,缺少专业武装的甲方,致使景观设计被权利绑架,被功利的形象工程干扰。面对这种情况,学生该如何学习,如何面对社会实践?景观设计教育任重而道远!

  2、 您怎么看待今年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作品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值得提倡的地方分别是什么?

  3. 评审作品的过程中,您对作品会更倾向从哪些角度去关注和评判?

  我关注在设计之前设计师对场地的理解,关注从场地中孕育出的设计思想和脉络。

  4、对于学习景观设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您有何建议? 

  我建议学生关注场地自身的特征,在场地中寻找调研分析次序,在调研分析中寻找设计契机,最后的设计是对场地高度理解之后的充分尊重。反对与场地毫无联系的“空降”的设计理念,因为只有对场地的充分理解和适宜表达,才会使你的设计内容真正的属于这个场地,才会使你的设计独一无二。

  5、您认为一个趋向完善的设计作品具备了哪些元素?

  完整的认知场地,准确的将场地特征转化到设计构思上,因地制宜,较好的运用综合知识,勇于创新求异,探索新的实践方法,正确诠释人在景观中的参与性(而不是主导性),正确把握景观的尺度差异,在时间上宏观控制景观的发展演化,在空间上深入研究使用者的感受。

  6、对本活动中的作品征集、评选、展览和出版等环节您有哪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7、您对作品呈现形式有哪些建议吗?还有哪些方式能更好的表达设计意图和更易于突出作品主旨?

  8、我们希望通过具体的奖项设置对景观设计学科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以及学科的发展给予引导,请问您对作品展的奖项设置如何评价,有何建议?您是否有设置其他方面奖项的建议,如果有,请说明其意义。

  9、 您是多年来从事景观设计工作的专业人士,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景观设计及相关学科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中国景观教育刚刚开始,正在探索和完善景观专业教学体系,景观设计的主要教学内容由自然科学、空间科学和艺术科学组成,这三个层面知识的交织互补推动着景观设计教学不断完善。在景观教学体系完善的过程中,中国大体出现三大教学分支:建筑学院的景观设计专业,园林学院的景观设计专业,美术学院的景观设计专业。大多建筑学院将景观设计看成是为建筑装点绿色衣衫的配角。大多园林学院将景观设计看成是比以前更大尺度的园林设计,仍然以观赏性植物为主装饰空间,认为运用植物是景观设计的基本手段。大多美术学院将景观设计看成是空间装饰造型设计。这三者都在中国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分别满足了“形象工程”的部分意愿。
    
  这三大分支在教学体系上的巨大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景观设计专业”酝酿、发展、成熟和理论提升的完整过程。
    
  在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专业的出现是从地理学和土地研究的角度开始酝酿,是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提供了景观专业发展的可能,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工程实践使现代景观思想走向成熟,如今,景观思想与理论的提升使景观设计专业在世界各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
    
  在中国,景观设计专业是在西方理论总结的基础上“空降”到中国的,景观设计专业的诞生不是古老园林的延续,也不是美术学院的空间造型设计,更不是为了给建筑装点绿色衣衫。
    
  以法国为例,景观专业的诞生有其明显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脉络。法国在二战以后,经过二十年的恢复,国力日趋强盛,自60年代开始,法国进入城市化进程,在此期间,城市的尺度在不断扩大,园林的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密集城市的绿地设计需求,人们无法忍受城市的冰冷,人们希望在公共空间中有更多的沟通机会,面对城市化开发的失败,人们更需要自然,人们已经不在计较那些植物的高贵或野逸,人们需要一个真正能驾驭土地和改变生活的设计专业。在60年代的法国,这种需求反映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城市与乡村边界的设计。在当时,不论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园林师、生态学家或艺术家,他们都没有对城市与乡村边界的设计有过深入研究,因为这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现象和新课题,自然就会出现新专业。法国的景观设计专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并于1974年正式成立景观设计学院。而在中国没有这样的酝酿过程,而正是因为中国“形象工程”和“房地产开发”的崛起,使中国的景观教育误入歧途,这种浮躁的发展现象不能作为景观教育学科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支撑,所以我说:景观设计这一概念在中国是“空降”的。2000年以后,生态呼声的崛起,使中国开始正视景观。
    
  景观设计是以土地为依托,以时间为脉络,以自然自我管理为特征,以使用者的体验为论证依据的现代科学,它构建着一切生命的和谐共存关系(安建国在《法国景观设计思想与教育》中提出的新定义)。
    
  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英文字面意思是:景观构建, architecture在该词义中不是建筑的意思,是构建的意思。因此,这个英文概念最初的解释:景观是研究土地上一切元素的构建关系。人是一个元素(不可用人类中心论的观点理解景观),建筑是一个元素,植物是一个元素,水是一个元素等,是这些元素在土地上的和谐共存完成了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教育触及的学科非常宽泛,如: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大气学、地理学、水文学、物候学、人类进化学、消除污染学、艺术学、空间学等,景观设计可能是关于城市规划,可能是关于沙漠治理,可能是水系治理,可能是公共绿地设计,可能是一件大地艺术,也可能是没有任何绿色存在的现代空间设计。总之,是自然科学、空间和艺术支撑了景观设计学的基础知识体系。 

  对现代景观设计学科方向认知后,在教学上各类学院有所侧重,但要积极互补。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从认知土地开始,提取设计源泉,不要照搬“分析模式”,不要给场地自作多情的空降“抒情概念”。

  近年来,有部分先进学校开始注重实践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习。这已经改变了“不看场地、命题设计”传统教学弊端。但是,学生通过工程实践可以被动的了解某个工程实践问题,但始终无法创造。我们必须加强完善基础课体系的教学,让学生具备创造的潜能,这样才会使实践事半功倍。

  基础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基础课教师对景观专业的了解深度。由于大多基础课教师不了解景观设计,所以单项基础课的教学则由基础课教师任意发挥,结果70%的授课内容无法与景观专业挂钩,学生不知何处出现了问题,但就是不再愿意听课。加之,基础课与设计课教师没有协作课程,导致各自为政,致使学生很难归类知识体系。解决方法是:鼓励基础课教师参与专业设计课的点评,一来可以让基础课教师明白景观设计所需要的知识侧重,二来可以鞭策基础课教师随时改革教学思路,积极配合专业教学。在安建国著的《法国景观设计思想与教育》第2章“景观专业人才教育体系”中阐述了景观设计教学方面的观点。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学生不再向老师要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而是要老师协助解决知识点与实践的论证过程,这时才说明基础课的教学成功了,学生开始在设计中主动的驾驭基础知识了,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景观设计才会出现的更多!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