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荷兰著名建筑师维尔·阿雷兹访谈:可触摸的未来

admin 2012-06-08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维尔·阿雷兹近30年的设计与教育实践生涯中,不仅创造了众多极具创造性的建筑与工业产品,获得多项大奖,也执掌过荷兰重要的教育机构贝尔拉格学院。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阿雷兹多年对自身建筑观念的不懈坚持与对未来的乐观追求。在对阿雷兹的访谈中,可以领略这位当代荷兰著名建筑师的所思与所为。

  在维尔·阿雷兹近30年的设计与教育实践生涯中,不仅创造了众多极具创造性的建筑与工业产品,获得多项大奖,也执掌过荷兰重要的教育机构贝尔拉格学院。在这些成就的背后,是阿雷兹多年对自身建筑观念的不懈坚持与对未来的乐观追求。在对阿雷兹的访谈中,可以领略这位当代荷兰著名建筑师的所思与所为。

  1.简述:冷峻与激情

  

\


  维尔·阿雷兹(Wiel Arets,1955),荷兰当代著名建筑师、建筑理论家、教育家与工业设计师

  

  1983年,维尔·阿雷兹毕业于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目前阿雷兹的事务所包含三个分部:马斯特里赫特(1984)、阿姆斯特丹(2004)和苏黎世(2008)。在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阿雷兹获得过很多重要的设计奖项,包括:“密斯·凡·德·罗奖”(1994)、“20世纪1000个最优秀建筑”(UIA ,1998)、“BNA Kubus 奖”(2005)、“阿姆斯特丹建筑奖”(2010)等。

  同时,阿雷兹也在多所建筑与艺术院校任教。1995-2002年,阿雷兹继赫兹伯格之后,任荷兰贝尔拉格学院(Berlage Institute)的第二任院长。2004年起,任柏林艺术大学(Berlin University of the Arts)教授。

  维尔·阿雷兹,我敬仰的当代荷兰建筑师之一。最初对他的关注,源于一个极简单的原因--“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作为建筑师,一个作品便能敲开观者的心灵窗户。

  纵观维尔·阿雷兹近三十年的执业生涯,可以看到他所走过的一条坚定不移的现代主义道路。若单从建筑形态传递的信息看来,他与OMA、MVRDV及UNStudio等蜚声国际的荷兰建筑师群体所走的路径更有着明显的区别:严谨理性的空间形态,精确推敲的构造细节,更像是一位德国或瑞士的建筑师。正如上个世纪末,汉斯·凡·代克(Hans Van Dijk)在《20世纪的荷兰建筑》一书中评价道:“维尔·阿雷兹的作品传递着基本与极简的材料组织以及内外空间的纯粹几何性。”

  事实上,若仔细梳理近十年的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阿雷兹持续热忱地关注绘画、电影、教育以及东方国度文化的影响,积极投身工业产品设计,强调社会发展进程的复杂性,坚持建筑学为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这些观念与行动,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形态、空间、材料”等话题的“工匠式”执着,而表征着其鲜明的社会性和“荷兰性”。作品形式的“冷峻抵抗”与身心投入之热情,构成了阿雷兹作品特殊的气质。在荷兰背景下解读其作品精神的特殊性,与阿雷兹成长与求学过程都处于荷兰相对边缘的文化圈层亦有密切关系。而这样的特殊与边缘,却让阿雷兹在当代荷兰建筑的风云浪潮里站稳脚跟,并曾执掌荷兰建筑与城市研究重镇“贝尔拉格学院”帅印达8年。

  我相信,任何成就的背后,必然有一串坚实的足印。在对阿雷兹的访谈中,我试图探寻到这身后的东西。

  2.八个关键词

  原则(principle)、无意识(unconscious)、路径(route)、尊重(respect)、内在(interiority)、内容(contents)、惊讶(surprise)、世界(world)

  在维尔·阿雷兹事务所的网站首页(wielaretsarchitects.nl),各栏目名称都置于一个完整的语境之中,用粗体字标出。在下文的访谈记录中,亦试着将我所理解到的蛛丝马迹用此法标明,借以从完整语境中提取出一条理解线索。

  3.访谈

  阿雷兹在阿姆斯特丹的事务所位于城市南侧,一条普通的住区街道旁。唯一的事务所标志印在了门铃的按键上,字高不过2厘米,令我往返数次,几乎错过此地(图2)。进门以后,与其说这是一家事务所,不如说是一座传统低调的荷兰住宅。在前厅等候片刻,阿雷兹手拎旅行箱如约而至,一边解释着因从机场赶来的迟到,一边引我上至二层的小型会议室。

  (A: 维尔·阿雷兹,C: 媒体)

  C: 在你的职业生涯中,完成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并获得了很多重要奖项。同时,你也成功地介入到建筑教育与工业设计之中。我非常欣赏您曾说过的一句话:“建筑是一种生活,一种看世界的方式。”首先能否谈谈你基本的建筑态度吗?

  A: 是的,对我来说,建筑的确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首先要知道,建筑本身有着自身的发展原则(principle),其次才是如何评论它的问题。任何一个项目都有着自身的出发点和发展轨迹。作为建筑师,我是社会的一部分,而不是只对社会指手画脚的人。建筑师、艺术家和作家等人都正在表达着当前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建筑师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那一部分,因为他们总是在竭力寻找着更新鲜的观念。

  建筑师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准确地反映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正如大多数艺术家、作家和建筑师所做的那样,另一类则是那些敢于创新的建筑师,如库哈斯、赫尔佐格与德默隆他们,我希望把自己也归于这个类别。这类建筑师尖锐地表达自身意见,而并非只是提出某些“常识性”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这部分人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探讨了什么是极限的可能性。但这类建筑师要获得公众的理解其实并不那么容易。

  C: 那如何实现你提到的这种“非一般常识”的判断呢?

  A: 举个例子,在思考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的设计时,我始终问自己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是图书馆?”我喜爱图书馆。读大学时,我每天至少花上三个小时呆在图书馆里,希望自己能够读完里面的每一本书。书本犹如一面镜子,当你在读书的时候,实际上是也阅读了你自己。同样,建筑也是这样的一面镜子。当观察某个新建筑时,作为一个局外人,你可能只会简单地赞叹:“多美的建筑啊!”而若是你使用它,长时间身居其中,建筑便以一种“无意识”(unconscious)的状态映射并影响着你的生活。要知道,人们看待世界时,并非总是以一种“智慧、有意识、有目的”的方式进行。因此,我正在写一本书,书名便是“无意识”。

  我喜欢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电影作品。他的电影有着奇妙的蒙太奇效果。当观看时,电影会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影响你。他的电影即使我看上十遍,每次都会给我不同的感受--这也是我看待建筑的方式。在我的建筑中,我希望能够每时每刻给人不同的感受--可能舒适,可能公共,也可能私密……就像图书馆这类建筑,它本是个公共建筑,但也给了你足够的私密性。这就是为什么上千人同时使用着图书馆,你仍然能够保持独立思考的原因。

  C: 我读过你在《Living Library》一书中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图书馆是一类很特别的建筑,大家共聚其中,却独立地做着自己的事情。(A library is a very specific sort of building. A building where you collectively do something individual.)”。这里面就有“汇聚(collectively)”和“个体(individual)”一对矛盾关系。

  A: 是的,在图书馆里能够明显地体会到这一点。阅读者虽各自独立,但同时也与你邻座的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我希望建筑最重要的特点是,当你处于不同位置和使用方式时,能够获得全然不同的体验。这也是生活的特点--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就像你我一样。这个世界在令人惊讶地快速变化着,存在于我们心目中的世界其实并不相同。建筑也是如此,我要为每一个不同的人设计建筑。你的作品要面对的,不仅是专业人士,就像你这样热爱建筑的人,去评论、思考,更需要考虑居住、工作其中的人--(与专业人士不同)建筑对于他们,则是另外一种感受。

  建筑内部有着多重的层次。多重维度对我的设计非常重要,我拒绝平铺直叙的楼层--建筑需要你通过自身位置的移动,获得全新的感受。因此,当你走进我的建筑时,记住,路径是很重要的--这一点有点像在看电影。

  作为建筑师,我能够控制这些路径(route)。比如在乌特勒支的图书馆里,有意识地将入口处理得狭小低矮,上楼梯后则立即进入了高大的空间,在竖向维度上立即获取了不同的感受。在其中行走,便对不同位置的楼梯、窗户、桥……感受都不相同。人坐下来时,便有着特别的位置,不同人数的聚集都形成了不同的空间。

  C: 除了空间位置的区别,这样的“无意识”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A: 实际上,当你产生各种感觉时,“无意识”就已经发生了。例如在工业产品中,气味与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当你打开保时捷的引擎,倾听它的声音,嗅到它的气味,那种感觉难以言表。建筑中,研究这样的感觉也同样重要。比如自然光的变化,或高或低,或明或暗。

  我曾设计过一个足球场。在荷兰传统的足球场里,比赛区与观众区之间往往会有一个高达三米的挡板,将观众与球员分隔开来,因为球赛中常常发生冲突与闹事。而我却反其道而行之--取消挡板,将观众与球员的距离拉到最近,两者之间只用了一道简洁低调的玻璃栏板。体育场内部大面积采用绿色,因为绿色能够使人平静。当时,市长看到这个设计时说道,你疯了!?我说,不,体育场应当像剧场一般优雅,我们要尊重(respect)使用者,使用者也会尊重你。5年过去,这个体育场运行良好(图13)。通过你的设计,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尊重。相应的,他们也会尊重你的设计。打个比方,有两部车,一辆很脏而另一辆非常干净。当你开车时,会更尊重和爱惜哪一辆呢?

  C: 在乌特勒支大学图书馆中,建筑表面的处理应该是它最直观的特色。在你的设计中,表皮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能否谈谈你对建筑表皮的看法?

  A: 我的理解是,表皮并非简单指建筑立面,不仅指覆盖建筑物的那一层有厚度的“皮肤”,而是指整个空间场景的表皮,包括覆盖地面的“表皮”。在这样的表皮当中,我们能够找到来自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恰当表达。通过表皮材料,我希望在建筑中看到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城市性格--建筑师必须通过材料来交流。

  说到表皮,我必须提到一个词--内在(interiority)。每个人都生活在“内在”之中:当呆在室内时,你在建筑“之中”;当在建筑外面,你在街道“之中”;当你阅读时,你在书中;当你闭眼,你在思想“之中”……对“内在”的关注是“外观”的直接原因。

  建筑规模很大,我不希望做个普通意义上的分层建筑。这就需要组合,于是,创造了“云(cloud)”的概念。“云”中实际上包含了不同的楼层,也包含了更多样的功能。人们容易辨识“1、2、3”这样的较小数字。因此,我改变了建筑的实际“层”,而用新的三“层”关系转换、简化。外面,再用表皮包裹它们,外在体现出这些漂浮的“云”--黑色部分便是具有功能的“云”,透明部分就是“云”之间的空间--很清晰。当你看到表皮时,实际上看到了这个“内在”。

  C: 很有意思!很多人对上面印刷的植物图案很感兴趣。为什么用一张图案重复整个建筑呢?它是某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吗?

  A: 实际上,这个图案具体是什么并不重要。如果我用了20张图片,人们定会讨论图片里的故事,试图去分辨他们--有点像好莱坞(的电影),但我并不喜欢好莱坞。一张图片就够了。嗯,这其实是个秘密。(笑)

  C: 刚才谈到设计中的“无意识”感知,那是从个人心理出发的。那你是如何看待设计中那些“非心理”因素呢,比如自然环境?关于面对自然环境的态度,曾经看到有人将你与安藤忠雄做比较,你自己是怎么看待的呢?

  A: 安藤忠雄希望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自然引入城市。我希望直接从城市的复杂条件中探索设计出发点。譬如说,城市道路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并不是它在形式上多大程度地影响到建筑,而是给设计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内在要求与功能组织方式。在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中,有着大量香港的城市场景:高速公路旁的自动扶梯、不断移动着的建筑画面……场景深深地反映并且影响着电影叙事。这是一个全新的城市空间体验,对故事影响很大。

  C:似乎你对电影格外关注,也非常强调建筑之中的路径与不同位置的观看。能再具体谈谈吗?

  A: 建筑与电影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观看电影时,你仍然是被动的;而在建筑中,你可以掌握主动权,转动视线、选择路径,就像电影中的摄影机。可以通过各种角度体验建筑空间--这就是路径的重要意义。我能够做的,便是通过各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人的感受。建筑中的路径便是摄影机移动的路径。像戈达尔的作品,你总是会在第二遍、第三遍观看时发现新的内容。我也一样,我并不需求复杂的“形式”,但我寻求丰富的“内容”(contents),使人可以不断地阅读出新的东西。

  C: 刚才提到了“无意识”、场地环境,甚至是电影对你设计的影响,那么你对待设计中的业主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A: 我很重视业主的意见,也喜欢和有着独到见解的业主打交道。但这并不是说,我不会超越这些意见范畴。因为他们,我常常会有意外的创造。有一次我受委托设计一个老城堡旁的小型博物馆,可原有基地上还有着花园和鸡舍。业主希望建设一个博物馆,但仍希望继续保留他们。很有意思,我将这些似乎完全不搭界的东西组织在一个博物馆里。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如雷诺阿这样的著名画家的作品,也能够看到花草、园艺工具和鸡……人们非常惊讶(surprise),因为他们从未想过一个博物馆还能看见这些东西--内容的混合使人兴奋起来。

  我喜欢这样的“惊讶”,这甚至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风尚。我的建筑,从不会在外观的第一眼就使人惊讶,必须要亲身体验。

  我也做一些工业设计。(阿雷兹起身拿出一套精致的咖啡杯,并向我示意其上的标志:Wiel Arets Design)你看这对咖啡杯。为什么会是方形的?每一个咖啡杯都是圆的。方形的杯子可以握住杯子的棱角,而不会感受到烫手,水平的托盘可以搁一些巧克力之类的东西。因此,我可以取消杯子把手了。我喜欢在设计中体现出最细致的感受,这也是对建筑师的挑战。

  C: 谢谢你的时间接受我的访谈。最后,能谈谈你对未来的看法吗?

  A: 未来,你必须思考整个世界(world)。我正在写一本书,名叫《奇妙的世界》(Wonderful World)。你看,这是一张世界地图(画草图)。2085年时,整个世界将变为“一个城市”。从北京到纽约,只需要3个小时。世界越来越小,越来越近。

  过去的世界是物质的,你能够直接触摸。但现在的世界已经变得更加虚拟。打开一部电脑,可以看到任何东西,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到了2085年,机器人能够拥有更高的智能,比你我更高,也将会更具有创造性,甚至能够自我繁殖。目前,在这个世界上,大约30%的人生活在一个正规的世界上,就像你和我。但还有70%的人生活在那些并不太正规的环境里。事实上,我更加关注这70%的部分。

  C: 人们常常讨论未来,有些人很乐观,但也有些观点很担心,担心技术发展带来消极的结果。

  A: 总有人担心任何东西,汽车、电脑、网络、手机……都被人们担心过。这不重要,未来终究会到来的,我们拭目以待。

  C: 非常感谢你接受采访!

  注:(1)限于篇幅,文中对访谈对话有所取舍。

  (2) 除作者拍摄外,文中所有图纸照片均由维尔·阿雷兹建筑事务所提供。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