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迪华:城市绿地建设与生态学原则合拍吗?
城市蓄滞水能力的缺失、排水系统的失效、存在容易发生内涝的区域及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是“逢雨必涝”的原因。我国城市生态系统最大的问题是城市规划观念比较落后,绿地系统规划严重脱离实际,绿地系统建设不符合生态学原则。发达国家最值得借鉴的是观念,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的问题应该从各城市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解决。
和谁对话?
李迪华,1967年生,理学硕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生态学应用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城市生态学研究与生态规划,主持和完成了20多项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专著8部;关注和积极参与社会教育中生态学知识的普及,传播基于生态学知识的生活方式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途径。
为什么对话?
受入夏以来多次暴雨天气的影响,我国许多城市出现内涝,很多专家学者把矛头指向了地下排水工程。我们想知道,出现这种“逢雨必涝”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国各城市的生态系统是否完善?存在哪些问题?发达国家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经验有哪些值得借鉴?如何完善我国的城市生态系统?
点击一
焦点关注
“逢雨必涝”的原因
关键思路
城市蓄滞水能力缺失、排水系统失效、城市中存在容易发生内涝的区域和大陆性气候的影响
记者:今年入夏以来,我国许多城市都遭遇了暴雨天气,伴随暴雨而来的就是内涝。“逢雨必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李迪华:今年暴雨天气特别多,尤其是在城市地区。雨落下来,一定要有地方去。如果不能及时排走,城市街道就成为雨水的汇聚地,就会产生所谓的内涝。这种内涝和通常意义的涝有很大的区别,它不全是因为自然地势低洼造成的,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
概括而言,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蓄滞水能力缺失。我国大多数城市蓄滞水能力非常弱,城市地表固化面积比例高;花坛和草坪都高于路面,只要下雨,雨水就会从花坛和草坪流到没有渗水功能的街道上——水是倒着流的,街道积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二是排水系统失效。城市排水系统通常按照5年一遇的降雨标准建设,但有的年份下的暴雨可能是20年一遇的,所以排水系统本身有局限性,仅靠地下管网排水肯定不行。另外,排水系统在关键时容易失效。雨水、风和道路清扫会把落叶、泥土和路面上的垃圾等带进地下排水系统中去,从而造成淤塞。这种淤塞通常还会因气候的年际和月际干旱、地下排水系统管理不到位而加重。一旦遇到暴雨,就会使地下管网排水效能大大降低。三是城市中存在容易发生内涝的区域。如地势低洼地段、市政设施不配套区域、道路下陷地段、立交桥尤其是有下陷的立交桥地段,往往都是城市内涝的重灾区。四是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降雨分配年际不均匀,年内也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暴雨是夏季降雨的重要特征。
在各地城市内涝现象发生后,媒体和专家的反思大多集中在两点:一是城市排水系统标准不够高,排水速度太慢;二是城市绿地被蚕食,城市绿地没有发挥蓄滞雨水的作用。这两种说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由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是一个技术经济问题,不太大可能建成最高标准的城市排水系统。再说第二个问题,城市绿地所占的比例是有上限的,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土地资源逐渐趋于更加紧张,城市绿地率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逐渐降低才是客观事实。
那么,有限的城市绿地具备有效的蓄滞雨水功能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受落后的园林绿化思想的影响,为保证所谓的“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城市绿化大量采用外来植物、冬绿植物(如北京城市中的到处可见的油松),为保证这些植物正常生长,城市的花坛绿地需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这就是为什么城市的绿地都必须建得比路面要高的关键原因。下雨的时候,城市的雨水不是往花坛绿地里流,而是往路上流,起不到有效缓解城市排洪压力的作用。其次,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大多没有考虑到蓄滞雨水的需要,绿地往往不具备这方面的功能。第三,城市绿地过度人工化,降低了蓄滞雨水的能力,本可以不固化的人行道被固化了,需要精细化管理的种植景观不仅不能蓄滞雨水,还需要往外排水。
记者:城市不可能建设满足最高标准的排水系统,城市绿地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这是否意味着完全避免城市内涝是不可能的呢?
李迪华:当然不是,关键在于把防止城市内涝看做一项系统工程,采取综合措施。不同的城市采取不同的措施,不同的城市地段、不同强度的暴雨采取不同的防涝措施。必须建立蓄排相结合的思路,一般强度的降雨,主要以蓄滞为主,最大限度地让雨水资源化。对于超过20年一遇的降雨,则要蓄滞与排水相结合,提高城市安全标准。排水也要有讲究,首先要考虑将雨水排放到城市内河湖水体,然后才是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城市。对于低洼易涝城市地段,可建设有效的排涝设施,或者将其恢复成湿地与具有蓄滞水功能的公园绿地,减少内涝发生时带来的危害。最后是管理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有效管理是任何系统工程的关键。
点击二
焦点关注
如何解决城市内涝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关键思路
把雨水看做城市的宝贵资源,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作用
记者: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缺水问题。一方面是水资源短缺,一方面是城市内涝,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李迪华: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改变对雨水的看法。习惯上,人们把雨水看成是无太大实际用途的、需要尽快排掉的、会给城市带来各种不便的东西。就是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之下,城市建设者和公众都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排水。正确的观念是,把雨水看做是城市的宝贵资源,不但不要排掉它,还要留住它。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蓄滞雨水,让它补充地下水,用滞留的雨水浇灌花草绿地,维护城市湿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充分发挥雨水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作用。
留住雨水的具体途径包括:一是让城市花坛、绿地、公园具有蓄滞水功能。花坛、绿地建得要比路面低,下雨时水才会从路面流向绿地,并通过绿地回补到地下,多余的水被暂时滞留下来。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中不必要的固化。停车场、居住小区和公园中的人行道,尽量不要固化。国家应考虑出台新的城市人行道标准,最大可能地减少城市人行道的固化建设模式。三是最大限度地增加城市中的可渗漏地表面积。可渗漏地表除包括花坛绿地外,还包括越来越多的渗水砖铺装的人行道。在实际施工中,很多地方的人行道、广场铺装的是渗水砖,但下面却是按照不可渗透的方式施工的,渗水效果因此大打折扣。四是要恢复城市河湖的自然形态,也就是恢复城市水体的水质自然净化功能,解决雨水中包含少量氮磷污染物成分的问题。五是保留和建设具有渗水和蓄滞水功能的明沟排水系统。明沟的优点在于小雨时蓄水,大雨时排水,平时是具有生态系统功能的草沟或者湿地。
点击三
焦点关注
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
关键思路
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受到人工化影响的,不能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观点去解决城市生态系统的问题
记者: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城市生态系统?它的显著特征是什么?与自然生态系统有哪些区别?
李迪华:从生态学的角度,任何一个能够界定出边界的区域都可以视为生态系统。城市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包括人在内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城市环境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是生命有机体的主体,城市环境高度人工化,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护功能相对较弱。这也是为什么单靠一种方法,难以彻底解决城市内涝这一问题的原因。
学术界有一个误区,就是试图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观点看城市生态系统。这种观点导致人们在城市内涝发生后,认为城市绿地被蚕食、城市绿地数量不足是内涝加重的主因。没有城市化的乡村地区也发生洪水,那里都是林地、农田、河流湿地,人工化影响很小。显然,绿地数量不能认为是城市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这样的观点至少是不全面的。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受到人工化影响的,不能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观点去解决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要知道,城市就是城市,乡村就是乡村,自然就是自然,不能把这些混为一谈。只有当我们具备这种思想的时候,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记者: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哪些功能?
李迪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基本功能。相比自然生态系统而言,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较弱,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一般认为具有生产、生活、还原和区域主导等基本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包括生物生产和人类生产;生活功能主要是指人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活动;还原功能指城市具有一定的调节大气、水环境质量的能力,能够使受损的环境逐渐恢复;城市环境对区域环境质量有控制性作用,称之为区域主导功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城市的还原功能,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然非常重要,城市绿地系统是发挥城市调节功能的关键。
点击四
焦点关注
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
关键思路
城市规划观念比较落后,绿地系统规划严重脱离实际,绿地系统建设不符合生态学原则
记者:我国各城市的生态系统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李迪华:最大的问题是我国的城市规划观念比较落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地方往往盲目追求城市化的速度,忽略规划和设计,对城市的特点研究不够,专于模仿,却少有创新。比如说,北京有长安街,很多城市也都建设了类似的街道,那些城市的规模大多远小于北京。这其实是个误区,因为街道越宽,汇水面积就越大,城市内涝越容易产生,城市管理维护成本越高,市民过马路也越加困难。模仿的结果就是我国这么多城市,不但从表面上看形象如出一辙,而且面对的城市问题也大多是一样的。
其次是我国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重脱离实际。前面提到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调节功能的关键因素,对城市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非常重要。但是,绿地要占用土地资源,绿地越多城市规模就越大,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乡村土地转化成城市人工化环境,而这本身就是对生态的破坏。绿地建设和维护需要持续的人力物力,城市的运营成本也将大大提高,因此城市的绿地数量绝不是越多越好,应该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实际情况是,不少城市一直在片面追求城市绿地率,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绿地率越来越高,这是脱离我国土地资源实际情况的,也是与城市区域生态保护思想相违背的。
第三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不符合生态学原则。城市绿化建设者一直有过分强调园林绿地的观赏性,而不使用适应当地气候的乡土植物材料的倾向。一个奇怪的现实是,西方国家用于农业的喷灌系统,被普遍应用于我国城市绿地管理中,表面上是节水,实际上是水资源的巨大浪费。美国首都华盛顿与法国首都巴黎的杂草草坪、沙石铺装的广场和人行道这些在中国城市中却很罕见。人们已经接受了园林绿化就是以观赏植物为主,简单地说就是要好看,没有意识到代价是牺牲了生态、建设,管理成本高昂。
点击五
焦点关注
发达国家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的经验
关键思路
最值得借鉴的是生态观念,其次才是引进各种工程措施
记者:发达国家在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李迪华: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应该从我国各城市的实际出发,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解决问题。比如,很多欧洲国家的城市生态环境确实很好,但这与其自然条件是有很大关系的。大多数欧洲城市是海洋性气候,四季降雨均匀,湿度宜人,城市生态系统管理相对容易。我国是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维护相同面积和特征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成本要比欧洲国家高很多,有的指标甚至是达不到的,如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因为湿度适宜,冬季草坪可以保持绿色,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困难的。
西方国家最值得借鉴的是观念。发达国家的民众和政府普遍接受旨在对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有好处的各种措施,包括乡土植物材料的广泛使用、雨水收集与利用、没有固化的步行道与非机动车道等。同时,为了改善环境,公众往往愿意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出差到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稍微细心的人常常要为如何扔垃圾而苦恼,因为当地的垃圾分类非常细致,初来乍到常常会感觉无从下手,而当地人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却都非常高兴,乐此不疲。
其次才是引进发达国家的各种工程措施。这方面要格外小心,由于自然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差异,盲目引进的工程措施常常会水土不服,造成投资浪费,甚至环境破坏。如有的城市与国外合作引进雨水利用技术,修建了许多地下雨水蓄水罐,使用中却由于雨水产生异味而很快停用。
点击六
焦点关注
如何完善我国的城市生态系统
关键思路
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性,设计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景观,做好截污减排工作
记者:在目前的国情下,如何完善我国的城市生态系统?您能否给出几点建议?
李迪华:总体来说,就是要充分考虑在区域尺度上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注意对山体、河流、林地与农田的保护,发挥它们的生态功能。目前的做法常常是把山推平,把自然水体填平,让河流改道并渠化,砍倒树木,侵占农田,然后又在城市中塑造昂贵的人工水体,建造人工化的公园,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具体来说,我有以下3点建议:
一是强调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在为市民提供休闲服务的同时,要尤其重视其净化空气、调节气温、蓄滞雨水的功能和作为生物栖息地的价值;二是设计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景观。具体包括应用乡土植物材料、减少地表固化、采取生态工程和生态恢复技术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等;三是做好截污减排工作,降低城市生态系统的污染物负荷,为城乡生态恢复与改善创造条件。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