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璎:超越疆界
admin
2010-09-15
来源:景观中国网
今天我遇见的林璎,是一位自信、率真、成熟的女艺术家,积极投身于与全球环境和中国文化相关的活动。但她认为自己的策略是非政治性和非说教性的,她相信,历史有成就未来的力量。
今天我遇见的林璎,是一位自信、率真、成熟的女艺术家,积极投身于与全球环境和中国文化相关的活动。但她认为自己的策略是非政治性和非说教性的,她相信,历史有成就未来的力量。
就在本次访谈的几天前,林璎参加了2009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在会上演示了她最新的视频作品“再生一棵树”。该视频是她目前正在创作中的一个作品“什么正在消失?”的一部分,这也将是她最新一个纪念碑项目——关注地球上已经消失或者即将在我们有生之年消失的物种和场所。林璎向世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对环境的改进有所贡献。2009年9月,林璎帮助启动了纽约中国城的美国华人博物馆,她为博物馆进行建筑设计,并担任董事会成员。在近20年中,她与大提琴家马友友和现任美国商务部部长、原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等一起积极发动海外华人社会。自1985年以来,林璎多次访问中国大陆,认为中国设计师应该珍惜他们的历史,并在新与旧之间寻找平衡。
很多中国读者也许知道林璎与中国建筑史的两位名人林徽因(林璎的姑姑)和梁思成之间的亲戚关系。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的古建筑进行考察,解放后设计了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然而,1959年出生在美国、在阿森斯市俄亥俄大学校园里长大的林璎,从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中国血统,也不会讲中文。这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在二战后冷战时期长大的美国华人中的普遍现象。很多移民父母认为他们应该帮助孩子融入美国文化,而不是在孩子身上灌输中国文化。林璎的父亲来自北京,是一位陶艺家,母亲来自上海,是一位作家,两人都是中国文化教授。孩童时代,林璎和她的哥哥林谭在受到父母亲言传身教的同时也充分发展了自己的潜能。长大后,他们追随父母的足迹——林璎成为一名艺术家,林谭成为一名诗人;兄妹俩还一起合作,创作艺术与诗歌的三部曲,以纪念他们的父母。林璎生性内敛,她的艺术作品经常与她的亚裔文化背景相关。林璎认为这更多是一种直觉,而非有意地借用。作为一名艺术家,林璎在东西方之间的中界地带找到了一片属于她的沃土。
大多数人对林璎的第一个建成作品——位于华盛顿国家广场的越战纪念碑至今难忘。林璎设计该方案时,年仅21岁。一位在读的建筑系学生从1421个参赛方案中(其中不乏知名设计师和艺术家)脱颖而出,成为竞赛的获胜者,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难以置信,更不用提这位设计新星是如何承受了建设过程中的巨大压力,最终取得胜利。两面黑色墙体成V字型切入大地,重新定义了美国人心中的纪念碑——纪念碑并非记录历史上的辉煌,而是当前的缺失;不在于记录我们过去拥有过什么,而在于我们现在失去了什么。在这些墙体上,人们看见现实在过去中映现,而过去又直面着未来。对林璎来说,这只是针对历史和战争的一个诚实举动。越战纪念碑吸引了公众注意,并引发许多争议,它对林璎个人来说同样意义重大,这也是第一次有人认为她的华裔身份是个问题。在1982年5月纪念碑落成后,林璎于1985年与父母一起首次回中国大陆,从此以后,她多次到中国参观访问。
艺术家要摆脱成名对他们的影响,需要勇气和决心,很多人一直做不到这一点。林璎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逐渐摆脱越战纪念碑的光环。她曾在纪录片《林璎:一个清晰而有力的视像》中谈论纪念碑的设计。同时,她拒绝将自己定格为纪念碑设计师,在过去28年中,从未停止过对艺术的追求——从工作坊艺术作品到户外雕塑和装置,到花园、公园和建筑,创作了丰富的作品。2006年,林璎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著作《交界线》,书中她写道:“我感觉我存在于科学与艺术、艺术与建筑、公共与隐私、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交界线上。我一直努力在寻找不同力量之间的平衡,寻找对立面相遇的地方。”
吴欣:您总是称自己为一位艺术家和建筑师,景观在你的艺术和建筑之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林璎:对我来说,景观源自我的艺术和建筑作品,因为我一直在艺术和建筑作品之间寻找平衡,还一直在做花园设计,也将会继续做下去。我相信如果我们仅从一个方面来解读事物,不给事物以全面发展的可能,这是非常危险的。
吴欣:所以景观是您的艺术和建筑之间的连接?
林璎:不是,纪念碑才是。我的某些景观作品设计意味很强,人们可以说他们是景观设计。然而,“读花园”(Reading a Garden)和“输入”(Input)等花园项目也同样融合了语言,而语言更是以概念为基础的。
这些作品更加靠近我的工作,有时候在纪念碑中,可以看到我将文本和信息刻录在特定的环境中。然而在其他的一些项目,比如“食”城市公园,我就没有使用语言,而是用了在2000年新年除夕夜晚的星座,来标记时间上的一个点。该公园是在千禧年设计的,滑冰场上的星座图案标志着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不是文本,显然是某种科学分析,它添加了一个文脉信息层,以对我们的空间进行排序。
吴欣:那您是通过语言的使用来加码空间么?
林璎:对我来说,语言是一种物质材料。我们没有必要对物质形式进行重叠,实际上它有时候就是形式本身。人们可以说越战纪念碑是一个纯粹的表面,它并不是一个沉重的物质实体。确切地说,纪念碑上的那些名字成为了实体。我们通常习惯将语言与阅读印刷文字的行为联系起来。如果你要从视觉上使用语言,如果你希望能够获得阅读的情感和心理反应,那么把语言分离出来,将它融入建筑世界和建筑形式。它增添了一份亲密,也正如你说的,加码了空间。我们有5种基本感觉官能,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我通常认为还有另外一种感觉官能,即阅读。阅读是由我们人类发明的活动,其他物种没有阅读的能力。我将阅读视为第六感。我们不是看见文字,而是感觉文字。我非常着迷于在我的作品中使用这个第六感。
吴欣:您说的阅读,是指从离散的信息中构造含义的能力么?
林璎:一方面,我们给人们提供信息,他们带走我们留下的信息。另一方面,阅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物理和情感行为。我以综合的方法,在这些作品中展示阅读,寻求沟通的方式。阅读并不是单独的。我创作了形式,然后传达了信息,并把两者完全结合。当你制作一个雕塑时,它是完全沉默的,事实上人们也会对它有所反应。然后,如果你说“读我”,即使你原来只希望摸一下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不知道我的观众的反应,但我知道阅读为作品增加了一层含义。
吴欣:是一种开放的“输入”?
林璎:当我和我的哥哥林谭合作“输入”的时候,文字和形式在同时变化。他创作有关记忆和时间的诗篇,以及记忆是如何根据随意而非线性连接来进行工作。而我则设计了花园。人们去到“输入”花园后,他们问到要怎样才能“品读”这个花园?有精确的道路可遵循么?我会说,没有,这就像回忆,你通常是在无意中找到回忆,然后便与过去的事情连接起来。它是有关我与哥哥的回忆,有关阿森斯市俄亥俄州大学校园的回忆,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然而,一个场所的回忆能够与大家一起分享,任何在俄亥俄州大学校园度过一些时光的人们,都可以与他们各自的经历联系起来。实际上我哥哥写了一首诗,我则设计了造型。然后我开始对每个元素进行调整,使其与哥哥的文字相匹配。文字及其意义影响了空间的布局,这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吴欣:那“读花园”这个项目呢?
林璎:这是我们首次合作,过程也很相似。我做了一个花园的概念设计,他写了一首诗,然后我把花园分成3部分,他又回到他的诗歌去……
吴欣:与“输入”相比较,在这个项目中诗的视觉效果更强。
林璎:是的,这个作品更具有趣味性。我们希望它能够具有像“爱丽斯梦游奇境”的效果。虽然它并不是专门为儿童设计,但我们希望文字易读有趣。对我来说,整个花园就是有关文字的方向性和影响力。
吴欣:这个作品的确很有创意。这些字母激起人们阅读的欲望,但是以一个完全陌生的方式来与文字进行对话。
林璎:是的,的确如此。文字和诗歌的具体性有一种吸引力,并正在逐渐呈现出来。在诗歌中,有三部曲。我和我哥哥正在等待继“读花园”(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输入”(俄亥俄州阿森斯市)之后的第三次合作机会,以完成我们的俄亥俄州三部曲。这将以书籍形式出版,以纪念我们的父母亲和在俄亥俄州的家。所以,它同时也是由花园、诗歌和书籍组成的三部曲。
吴欣:这个创意非常好。您想借此赞美父母的养育之恩么?
林璎:是的,这些都是温馨的回忆。我的父母亲都是来自中国的学者——我的父亲是一位陶艺家,母亲是一位诗人。他们教给了我和哥哥很多东西,让我们学会发现自己的潜能。我往艺术方向发展而我的哥哥往写作方向发展。我们自然而然地追随了父母的脚印……
吴欣:很多中国画家一直在追求“三绝”,即画、诗、书,三者融合在同一框架中。
林璎:这听起来非常有趣。孩童时代,父母没有教我们学中文,很多在冷战后长大的美籍华人都是这种情况。我们也从没有正式接受中国艺术方面的教育。你刚刚说的“三绝”,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我也觉得画、诗、书是非常美妙的事物。
吴欣:您做的设计当然是非常不同的,不过在您的作品中,有一种相似的美学观点让我觉得非常亚洲化,即您关注事物间的互相关联性而不是孤立的物体。
林璎:当然,我不能够分离事物,我必须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就拿艺术、建筑和纪念碑来说,我把它们看成一个三角架,不能拿走其中任何一个支架。目前我在艺术创作和纪念碑设计上花的时间相对多一点。在建筑上达到一定的高度需要很多时间,也许还要10年,因为我每次只能专心做一个项目。但是我坚信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
吴欣:那您是否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风景园林师?
林璎:我非常喜欢景观设计和花园设计。但是它们不像我为斯托金艺术中心创作的“波场”雕塑那样,有纯粹、非功能性的形式。如果只是一件艺术品中加入一条小路,把它改造成一个公园,那这将会毁掉艺术形式的纯粹性。我当然非常喜欢设计花园和景观,但我内心还是有点矛盾:一方面,我非常着迷于雕塑和地景艺术品的制作,但是如果赋予这些艺术品功能性,会毁掉它们的艺术性。所以,即使我喜欢设计城市景观,现在还是最好不要给我的工作增添太多复杂元素。我的作品一直都是难以界定归类的。
……
就在本次访谈的几天前,林璎参加了2009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在会上演示了她最新的视频作品“再生一棵树”。该视频是她目前正在创作中的一个作品“什么正在消失?”的一部分,这也将是她最新一个纪念碑项目——关注地球上已经消失或者即将在我们有生之年消失的物种和场所。林璎向世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对环境的改进有所贡献。2009年9月,林璎帮助启动了纽约中国城的美国华人博物馆,她为博物馆进行建筑设计,并担任董事会成员。在近20年中,她与大提琴家马友友和现任美国商务部部长、原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等一起积极发动海外华人社会。自1985年以来,林璎多次访问中国大陆,认为中国设计师应该珍惜他们的历史,并在新与旧之间寻找平衡。
很多中国读者也许知道林璎与中国建筑史的两位名人林徽因(林璎的姑姑)和梁思成之间的亲戚关系。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的古建筑进行考察,解放后设计了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然而,1959年出生在美国、在阿森斯市俄亥俄大学校园里长大的林璎,从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中国血统,也不会讲中文。这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在二战后冷战时期长大的美国华人中的普遍现象。很多移民父母认为他们应该帮助孩子融入美国文化,而不是在孩子身上灌输中国文化。林璎的父亲来自北京,是一位陶艺家,母亲来自上海,是一位作家,两人都是中国文化教授。孩童时代,林璎和她的哥哥林谭在受到父母亲言传身教的同时也充分发展了自己的潜能。长大后,他们追随父母的足迹——林璎成为一名艺术家,林谭成为一名诗人;兄妹俩还一起合作,创作艺术与诗歌的三部曲,以纪念他们的父母。林璎生性内敛,她的艺术作品经常与她的亚裔文化背景相关。林璎认为这更多是一种直觉,而非有意地借用。作为一名艺术家,林璎在东西方之间的中界地带找到了一片属于她的沃土。
大多数人对林璎的第一个建成作品——位于华盛顿国家广场的越战纪念碑至今难忘。林璎设计该方案时,年仅21岁。一位在读的建筑系学生从1421个参赛方案中(其中不乏知名设计师和艺术家)脱颖而出,成为竞赛的获胜者,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难以置信,更不用提这位设计新星是如何承受了建设过程中的巨大压力,最终取得胜利。两面黑色墙体成V字型切入大地,重新定义了美国人心中的纪念碑——纪念碑并非记录历史上的辉煌,而是当前的缺失;不在于记录我们过去拥有过什么,而在于我们现在失去了什么。在这些墙体上,人们看见现实在过去中映现,而过去又直面着未来。对林璎来说,这只是针对历史和战争的一个诚实举动。越战纪念碑吸引了公众注意,并引发许多争议,它对林璎个人来说同样意义重大,这也是第一次有人认为她的华裔身份是个问题。在1982年5月纪念碑落成后,林璎于1985年与父母一起首次回中国大陆,从此以后,她多次到中国参观访问。
艺术家要摆脱成名对他们的影响,需要勇气和决心,很多人一直做不到这一点。林璎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逐渐摆脱越战纪念碑的光环。她曾在纪录片《林璎:一个清晰而有力的视像》中谈论纪念碑的设计。同时,她拒绝将自己定格为纪念碑设计师,在过去28年中,从未停止过对艺术的追求——从工作坊艺术作品到户外雕塑和装置,到花园、公园和建筑,创作了丰富的作品。2006年,林璎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著作《交界线》,书中她写道:“我感觉我存在于科学与艺术、艺术与建筑、公共与隐私、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交界线上。我一直努力在寻找不同力量之间的平衡,寻找对立面相遇的地方。”
吴欣:您总是称自己为一位艺术家和建筑师,景观在你的艺术和建筑之间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林璎:对我来说,景观源自我的艺术和建筑作品,因为我一直在艺术和建筑作品之间寻找平衡,还一直在做花园设计,也将会继续做下去。我相信如果我们仅从一个方面来解读事物,不给事物以全面发展的可能,这是非常危险的。
吴欣:所以景观是您的艺术和建筑之间的连接?
林璎:不是,纪念碑才是。我的某些景观作品设计意味很强,人们可以说他们是景观设计。然而,“读花园”(Reading a Garden)和“输入”(Input)等花园项目也同样融合了语言,而语言更是以概念为基础的。
这些作品更加靠近我的工作,有时候在纪念碑中,可以看到我将文本和信息刻录在特定的环境中。然而在其他的一些项目,比如“食”城市公园,我就没有使用语言,而是用了在2000年新年除夕夜晚的星座,来标记时间上的一个点。该公园是在千禧年设计的,滑冰场上的星座图案标志着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不是文本,显然是某种科学分析,它添加了一个文脉信息层,以对我们的空间进行排序。
吴欣:那您是通过语言的使用来加码空间么?
林璎:对我来说,语言是一种物质材料。我们没有必要对物质形式进行重叠,实际上它有时候就是形式本身。人们可以说越战纪念碑是一个纯粹的表面,它并不是一个沉重的物质实体。确切地说,纪念碑上的那些名字成为了实体。我们通常习惯将语言与阅读印刷文字的行为联系起来。如果你要从视觉上使用语言,如果你希望能够获得阅读的情感和心理反应,那么把语言分离出来,将它融入建筑世界和建筑形式。它增添了一份亲密,也正如你说的,加码了空间。我们有5种基本感觉官能,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我通常认为还有另外一种感觉官能,即阅读。阅读是由我们人类发明的活动,其他物种没有阅读的能力。我将阅读视为第六感。我们不是看见文字,而是感觉文字。我非常着迷于在我的作品中使用这个第六感。
吴欣:您说的阅读,是指从离散的信息中构造含义的能力么?
林璎:一方面,我们给人们提供信息,他们带走我们留下的信息。另一方面,阅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物理和情感行为。我以综合的方法,在这些作品中展示阅读,寻求沟通的方式。阅读并不是单独的。我创作了形式,然后传达了信息,并把两者完全结合。当你制作一个雕塑时,它是完全沉默的,事实上人们也会对它有所反应。然后,如果你说“读我”,即使你原来只希望摸一下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不知道我的观众的反应,但我知道阅读为作品增加了一层含义。
吴欣:是一种开放的“输入”?
林璎:当我和我的哥哥林谭合作“输入”的时候,文字和形式在同时变化。他创作有关记忆和时间的诗篇,以及记忆是如何根据随意而非线性连接来进行工作。而我则设计了花园。人们去到“输入”花园后,他们问到要怎样才能“品读”这个花园?有精确的道路可遵循么?我会说,没有,这就像回忆,你通常是在无意中找到回忆,然后便与过去的事情连接起来。它是有关我与哥哥的回忆,有关阿森斯市俄亥俄州大学校园的回忆,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然而,一个场所的回忆能够与大家一起分享,任何在俄亥俄州大学校园度过一些时光的人们,都可以与他们各自的经历联系起来。实际上我哥哥写了一首诗,我则设计了造型。然后我开始对每个元素进行调整,使其与哥哥的文字相匹配。文字及其意义影响了空间的布局,这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吴欣:那“读花园”这个项目呢?
林璎:这是我们首次合作,过程也很相似。我做了一个花园的概念设计,他写了一首诗,然后我把花园分成3部分,他又回到他的诗歌去……
吴欣:与“输入”相比较,在这个项目中诗的视觉效果更强。
林璎:是的,这个作品更具有趣味性。我们希望它能够具有像“爱丽斯梦游奇境”的效果。虽然它并不是专门为儿童设计,但我们希望文字易读有趣。对我来说,整个花园就是有关文字的方向性和影响力。
吴欣:这个作品的确很有创意。这些字母激起人们阅读的欲望,但是以一个完全陌生的方式来与文字进行对话。
林璎:是的,的确如此。文字和诗歌的具体性有一种吸引力,并正在逐渐呈现出来。在诗歌中,有三部曲。我和我哥哥正在等待继“读花园”(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输入”(俄亥俄州阿森斯市)之后的第三次合作机会,以完成我们的俄亥俄州三部曲。这将以书籍形式出版,以纪念我们的父母亲和在俄亥俄州的家。所以,它同时也是由花园、诗歌和书籍组成的三部曲。
吴欣:这个创意非常好。您想借此赞美父母的养育之恩么?
林璎:是的,这些都是温馨的回忆。我的父母亲都是来自中国的学者——我的父亲是一位陶艺家,母亲是一位诗人。他们教给了我和哥哥很多东西,让我们学会发现自己的潜能。我往艺术方向发展而我的哥哥往写作方向发展。我们自然而然地追随了父母的脚印……
吴欣:很多中国画家一直在追求“三绝”,即画、诗、书,三者融合在同一框架中。
林璎:这听起来非常有趣。孩童时代,父母没有教我们学中文,很多在冷战后长大的美籍华人都是这种情况。我们也从没有正式接受中国艺术方面的教育。你刚刚说的“三绝”,对我来说是个新鲜事。我也觉得画、诗、书是非常美妙的事物。
吴欣:您做的设计当然是非常不同的,不过在您的作品中,有一种相似的美学观点让我觉得非常亚洲化,即您关注事物间的互相关联性而不是孤立的物体。
林璎:当然,我不能够分离事物,我必须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就拿艺术、建筑和纪念碑来说,我把它们看成一个三角架,不能拿走其中任何一个支架。目前我在艺术创作和纪念碑设计上花的时间相对多一点。在建筑上达到一定的高度需要很多时间,也许还要10年,因为我每次只能专心做一个项目。但是我坚信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
吴欣:那您是否会认为自己是一个风景园林师?
林璎:我非常喜欢景观设计和花园设计。但是它们不像我为斯托金艺术中心创作的“波场”雕塑那样,有纯粹、非功能性的形式。如果只是一件艺术品中加入一条小路,把它改造成一个公园,那这将会毁掉艺术形式的纯粹性。我当然非常喜欢设计花园和景观,但我内心还是有点矛盾:一方面,我非常着迷于雕塑和地景艺术品的制作,但是如果赋予这些艺术品功能性,会毁掉它们的艺术性。所以,即使我喜欢设计城市景观,现在还是最好不要给我的工作增添太多复杂元素。我的作品一直都是难以界定归类的。
……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