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秋:镌刻民族建筑的魂脉
2010年度陕西科技最高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
张锦秋设计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张锦秋多次参加了北川新城纪念园的方案研讨,为新城灾后重建建言献策,出谋划策。
张锦秋“新唐风”的代表作之一——大唐芙蓉园。
张锦秋设计的黄帝陵祭祀大殿被誉为是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
张锦秋设计的唐大明宫丹凤门。
一个建筑师的最高理想,就是当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时,即会联想到某个相关建筑作品,或者会联想到一座城市。而当人们谈起一座城市的时候,怎么也不能忽略他的名字,这个人就和这个城市已经魂脉相承了。像西班牙的安东尼奥•高迪之于巴塞罗那城,德国的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之于魏玛城那样。
我们面前的张锦秋,就是这样的人。
古城西安,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3100年的城龄。历史上,和这座城市牵连在一起的名字总是那么熠熠生辉,时光越千年,今天的西安总是让人会想起张锦秋,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广场、大唐芙蓉园、世园会长安塔……这座城市的每一次脉动,都倾注着她的血汗,她用自己的传承与创新,为这座城市的一个个新地标,镌刻下民族建筑的魂脉。
【新唐风时代】
依西安城墙而居,张锦秋已有40多年了,从青春飞扬到两鬓斑白。城墙维系着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的魂脉,而张锦秋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心血,设计出一座座雄壮秀美的建筑作品,和城墙一并呵护着西安,传承着中华建筑的千年文脉。
1936年金秋,张锦秋在“锦官城”之称的成都出生,长辈取名为“张锦秋”,暗合了人物、地点、天时三个要素,寄托着对她的殷殷期望。
张锦秋出生于一个建筑世家。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让她最终于1954年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此后,作为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她师从我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梁先生对这位女弟子关怀有加,得知她对中国传统园林情有独钟时,当即指派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担任张锦秋的导师。
1966年,作为首都研究生代表,张锦秋在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总理的毕业赠言——“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从那时起,张锦秋毅然踏上了西安这块土地。
在西安,古老的黄土地积淀着张锦秋的思绪,她像一颗蓄足能量的种子,坚守着春天来临的信息。
“文革”后期,旅游开发的意识开始萌动,驰名中外的华清池成为首选的重点,但这个景点连个像样的大门都没有,设计任务落到了西北设计院。听说张锦秋学过古建筑,领导就把设计的任务交给了正在乡下给知青带队的张锦秋。临危受命,张锦秋通过翻阅有限的关于唐代建筑的资料,设计出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图纸。
设计唐代风格的建筑,这对于张锦秋是头一回。但以此为发端,西安成了张锦秋的舞台,她凭借自己独树一帜的“新唐风”设计风格,在这个舞台上凌波微步。
1979年,她以其女性建筑师特有的细腻,为西安设计阿倍仲麻吕纪念碑。这座唐风十足的纪念碑融入了阿倍仲麻吕所处时代最常见的建筑样式——石灯幢,碑主的《望乡》诗文和李白悼其逝世的《哭晁卿》诗篇以草书体镂刻于碑身两侧。碑顶碑栏饰以日本樱花和中国梅花,以及日本遣唐使船的浮雕,使整座纪念碑气质古朴,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
让她在中外建筑界确立地位的创作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了落实周总理70年代的指示,向世界展示陕西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张锦秋把盛唐宫殿建筑“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基本格局运用到博物馆的设计中。作为一名通古博今的大师,张锦秋从王维《山水诀》中“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一语中,觅得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色彩精髓,并把这一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她对省博物馆的整体色彩是这样安排的:白色砖墙面、汉白玉栏板、瓦灰色花岗岩台阶、浅灰色飞檐斗拱、深灰色琉璃,全部色彩未超出白、灰、茶三色。这和北京故宫等明清建筑以亮丽的黄、红两色为主调的色彩构思截然相反,有效破解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立的难题。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随后,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艺术陈列馆的“三唐工程”,世界最大的唐建筑群——大唐芙蓉园等建筑设计相继从张锦秋手中出世。大唐芙蓉园总投资13亿元,占地1000亩,其中水域300亩。张锦秋为其设计了以唐文化为主题的12个景区,其标志性建筑紫云楼、仕女馆、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诗魂雕塑群等,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廊桥道径巧妙勾连,将大型唐代皇家园林梦幻般地再现于今世,极大地提升了西安作为唐文化古都的历史浓度和文化厚度,其韵致让国人震撼,世界惊奇。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恺谈到:“张锦秋几十年坚持不断地对汉唐风格的建筑进行研究和整理,是一种非常严谨的学术实践,跟国内其它地方一些廉价的仿古建筑根本不是一回事。这样的一种持续的研究和创作,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贡献。”
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承传与交融》一书中,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著名建筑与城市设计家彼得•罗先生用相当的篇幅对张锦秋的作品逐一分析,并写道:“摆脱了20世纪80年代修正论思潮对建筑评论和批判的影响,建筑师们能转而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语言在当代表达的可能性,近年来,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张锦秋,她是第三代中国建筑师的领头人。”
张锦秋的作品与西安古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环境特色一脉相承,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和美术馆、黄帝陵祭祀大殿、世园会长安塔,她的一批作品,不仅成为西安城市的新地标,为西安的城市特色定位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以其洋溢着的浓烈唐风汉韵,开创了中国建筑新唐风的时代。鉴于她对西安城市发展的贡献,西安市把首届最高科技大奖授予了张锦秋。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段《考工记》中的文字为中国传统建筑订立了一个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程泰宁曾这样评价张锦秋的设计作品:作品风格鲜明、成熟到位,是中国古典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典范。她的作品是中国传统与现代结合迈出的一大步。
作为一名建筑师,张锦秋和古都西安的情愫水乳交融。中华民族盛世王朝周、秦、汉、唐均建都于此,达千年之久。这里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至今保存着的完整遗址、重要古迹向世人述说着古都的光辉历史;当今的西安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科技、经济、旅游等迅猛发展,使这个城市充满活力。这片古今交融、新旧相辉的土地正是张锦秋进行建筑创作的广阔背景。
在高扬起新唐风理念的同时,张锦秋一直在探索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之路。她认为,有一个几十年来始终存在而且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需要提高到理论高度上加以阐释,以解决传统建筑文化的自我认同问题。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是一项领域广阔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几代人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的渐进的积累过程。张锦秋在建筑创作中始终坚持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之路:于建筑的环境、意境、尺度中体现传统文化及传统建筑的精髓;于功能、材料、技术上体现现代建筑的需求。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天人长安塔的设计就是基于这一法则,决定采用唐风木结构塔的基本造型:方形的塔体,稳健的逐层收分,悬挑的平座,深远的出檐。从远处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识别这是长安之塔。设计采用传统建筑的革新,选用了钢结构外框内筒的方案,屋顶、挑檐,明层的外墙一律采用超白玻璃,外露结构构件和檐下创新构件一件采用沙光不锈钢色。这样使天人长安塔具有闪亮、透明的“水晶塔”的风韵。
获得国家设计金奖的群贤庄小区是我国较早采用先进技术的绿色节能生态小区,小区中的地热水资源、保温隔热的地方材料的外围护结构、屋顶花园都采用了有效的节能环保措施设计。在延安革命纪念馆、普陀山佛学院等工程中张锦秋设计实施了雨水和中水的利用。陕西历史博物馆从总平面布局和建筑设计均科学地预见了未来的需求,预留了发展余地,现已收到预期效果,一直是我国最现代化的博物馆之一。张锦秋还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现代化,尝试用新材料新结构体现传统的风韵,如黄帝陵祭祀大院(殿)的覆斗形屋盖,普陀山佛学院大悬挑的现浇椽板,采用现代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大唐芙蓉园紫云楼采用轻骨料陶粒混凝材料;最新建成的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均为钢结构体系,实现了建造过程的模块化、工厂化、标准化。实现传统建筑材料和工艺的现代化,使中国传统建筑从木结构向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的转换。
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庄惟敏评价黄帝陵祭祀大殿是国内最具纪念性的建筑,是中国古典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两院院士、建设部原副部长周干峙在谈及张锦秋设计的黄帝陵轩辕庙区祭祀大殿工程时说:“黄帝陵工程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告诉我们怎样去实现我们的文化,具有一定深度的思想文化。我觉得这是我们设计师一个突出的贡献。黄帝陵既是新的,又是旧的,不大的面积要做出既有统一,又有气派,就靠我们设计师的手段。”
大明宫遗址是1961年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确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遗址。对大明宫遗址及周边城市进行保护改造,是集抢救大遗址、改善西安道北民生和整治城市环境三大作用于一身。作为大明宫遗址公园总体设计师,张锦秋亲自担纲的大明宫正南门丹凤门的单体设计就秉承了“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丹凤门是唐大明宫正门,不仅其尺度、体量、规格为隋唐城门之最,正对门楼的大道竟达176米宽,是隋唐都城中最宽的南北大道。为了实践保护展示建筑的现代性和可逆性,设计采用了全钢结构。根据文物保护要求,城台与城墙部分外壁为大型人造板材,外表分别施以城砖和夯土墙的机理。楼板屋顶为轻型合金钢板材。外露部分均采用合金钢板组合而成,通过金属构件固定到钢结构构件上。所有室内空间内部装修均不仿古,采用现代材料、现代手法与风格。建筑外观色彩从上到下全部为淡棕黄色,近于黄土与木材的色彩。使这座建筑既体现唐代皇宫正门的型制、尺度、造型特色和宏伟端庄的风格,又使其成为一个现代制作的标志。采用色彩上高度的抽象手法,赋与这座遗址保护展示建筑以明显的现代感。
【和谐建筑】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应用学科,它既是一个时代科技成就、工艺材料的具体体现,又深刻地反映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人文追求和艺术品位。建筑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和技术属性,充满着复杂性、矛盾性和模糊性。当遇到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撞与融合时,张锦秋认为建筑师的重要作用就在于科学地协调和解决诸多矛盾,创造符合时代的精品,满足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优秀的建筑应该促进今与古的和谐、人与城市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乃至人与人的和谐。
张锦秋放眼世界,清晰判断当代城市艺术不可避免地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因而应当格外强调“和谐”这一特质。根据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张锦秋在前辈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建筑”的理念。在她看来,这一理念的第一个层次是“和而不同”,提倡不同因素的协调,反对相同因素的一律,即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第二个层次是“唱和相应”,说明不同的因素怎样才能达到“和”的境界,即音虽有高低不同,只要有主次、有节奏、有旋律地加以组织,就能奏出和谐的乐曲。”
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张锦秋在自己的设计中,总是综合考量,并自觉将这一“和谐”理念融入到设计之中,以维护城市发展在历史文化上的连续性。在大明宫遗址公园的设计中,张锦秋的理念是这样的:一是历史文化遗产在现代城市中应该赋予新的生命,使其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二是以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动力,拉动周边的现代化建设,从而发挥土地的潜在价值。三是通过周边土地的增值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推动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从而达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和谐共生与良性循环。
随着张锦秋在中国建筑史上奠定的历史地位,她也成为建筑领域的一块金字品牌。有个开发商找到张锦秋,想让她在西安钟楼的附近设计一组新奇特的建筑。
“要理解环境、保护环境、创造环境,在钟楼旁边搞新奇特不是把钟楼的环境给破环了吗?作为建筑师的良心,我是不能这样做的。你要做新奇特,在城外找个地方我给你做,行不行?”
“那不行,钟楼有名,靠近钟楼好借光。”
“那我无能为力。”
这就是张锦秋的本色。多年来,她尊重科学艺术,尊重历史文化,尊重城市特色,在传统建筑与现代化城市的紧密融合上进行着不懈探索与实践。
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在谈及张锦秋的设计时说,古迹无存的大唐芙蓉园规划很费心思,设计师既大胆借用历史名胜又很注意分寸的把握,使人们能神往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宫殿,仿佛回到千年时光。
纵观张锦秋的作品,既是一种文化寻根的硕果,又是一种地区文化新特征的阐释。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曾极有深意地提出过“张锦秋现象”,他说:“她的建筑作品成熟到位,整体的完成度相当高,很能体现盛唐时期恢宏博大的文化气魄。一个女建筑师能有这么大气魄,我一直觉得是蛮有意思的现象。”
1991年张锦秋获得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5年当选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筑师;2000年荣获梁思成建筑奖;2010年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这一奖项,曾颁与钱伟长、钱学森等声振寰宇的科学家,她是该奖项设立16年来唯一的女性。国家优秀设计奖、国家优秀规划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也被她悉数斩获。
而比这荣誉更让她自豪的,就是一座座矗立在神州大地上的由她设计完成的经典建筑。每一部作品都让人叹为观止,而又能从中获得一种文化觉醒和认同。这种超越建筑本身的力量,震撼着每一个驻足其间的观者。
对于自成一格的建筑风格,张锦秋总是有着更多的理论设计。她认为,在建筑创作中需要协调诸多对立统一的因素,建筑与城市、个体与群体、建筑与环境、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高雅与通俗。协调也好,结合也好,都需要建筑师在文化素养方面,设计技巧方面作多方位的深化与开拓。尽可能地使作品在协调或结合的层面上更高一些,手法上更成熟一些,形象上更清新一些。从文艺复兴算起,西方建筑师经过50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们要在短短的100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就一蹴而就,显然是困难的。现代建筑地区化、地区建筑现代化正是我们中国建筑师在21世纪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历史责任。总不能等待外国同行来代替我们解决这一难题。
出路在哪里?张锦秋的回答发人深思:“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这时,我们分明感到,在大师的眼里,振兴民族建筑的任重道远。这种清晰深刻的见地,让人深触中华建筑之魂的律动之脉。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