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荣:地域性自然
《城市环境设计》(以下简称UED):请您谈谈您的设计理念及文化核心。
首先,我们要做属于今天的设计。这意味着我们的设计要与社会发展同步,反映今天社会的需要、符合今天社会的发展、运用今天的科学技术和材料,适应今天人们的审美兴趣和观念。同时,设计并不仅仅在设计产品本身,在某些方面也是在设计一种生活,一种平等、健康、阳光、与自然相伴的生活方式。
其次,设计要适合所处的地块。任何场地都不是一张白纸,场地上包含着自然与文化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一个地区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演变的记录。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每一场地上的环境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唯一的和独特的。认识、维护、顺应、延续这种地域景观是我们重要的设计价值观。
UED:您的设计哲学是什么?
针对项目的特定目标,发现场地的问题,寻求最合理的解决途径。同时我们在这种途径中寻求一种平衡,不会为了人的使用而忽视场地上自然和文化的历史,不会为了自然的维护而排斥人的使用,不会为了历史而排斥现代的观念、技术和材料,不会为了艺术而艺术,我们希望在自然、社会、艺术、生态、技术、经济等因素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UED:这些思想与当前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如何?
这就是可持续的思想,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协调好各种因素的关系,自然和文化的价值才会得到尊重,社会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设计的力量也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达到了这种平衡、设计才是可持续的,这是可持续的核心。
UED:您做过很多关于生态景观的项目,哪些与此核心的价值观联系比较密切?能否列举一些谈谈。
其实我们的设计哲学不仅仅只是针对一些生态项目,我们的设计千差万别,尺度不同、位置不同、性质不同、服务对象也不同,所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最终的结果都是不同的,但这些项目的核心价值观是一样的,那就是寻求最合理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然,不同的项目,关注的重心会有所侧重,但是,我们力图寻求设计中的一种平衡。
杭州西湖西进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我们通过恢复历史上在西湖湖西区域的大面积水系,彻底改善了西湖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结构,将西湖与湖西山区重新紧密联系起来,拓展了西湖的游览空间并完善了西湖的游览线路,利用广阔的湿地区域处理西湖的上游来水,改善了西湖的水质,同时协调好原住民的产业与风景之间的关系。
在厦门园博园中,我们将场地上原有鱼塘演绎出群岛的布局结构,使规划更合理、可实施并更具有艺术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在将园林展览以及城市新区的建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同时,维护了场地上的历史和文化景观。
UED:您曾在德国留学,您如何评价德国的景观环境?
在我到过的国家里,德国的环境质量是最完善的,这是与德国的自然条件、德国的历史和现代德国人的努力工作分不开的。
德国位于欧洲的中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降雨平均、无严寒酷暑、也无洪涝干旱,境内河流纵横,北部有漫长的海岸线,自然条件将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大的花园。
历史上,德国在欧洲一直是一个落后的国度,直到18世纪末,德国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那时她由350个侯国以及1000多个小邦国组成。这些城邦都要建造自己的宫廷以及附属于宫廷的花园,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德国的很多城市的中心都有几十公顷,乃至几百公顷历史园林的主要原因。德国城市的这一特点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
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通过各种途径,特别是在国家范围内每年举办不同级别的一系列园林展的方式,不断地建造城市公共绿地,完善绿地系统,二战后德国的大型绿地多是通过举办园林展建造的。
德国也是环保技术和生态技术研发走在世界最前列的国家。屋顶绿化、太阳能利用、风能发电、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得到政策和技术的保证。近30年来,德国与其它发达国家一样,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开始衰落,留下了大片衰颓的工业废弃地。通过工业废弃地的保护、改造和再利用,德国建成了一批影响世界的环境工程。
德意志民族是非常务实的民族,德国一直在踏踏实实地维护和完善着国家的环境体系。到过德国的人都能深深体会到,这里的自然景观得到很好地保护,文化景观得到很好地维护,有完善的城市绿地结构和优美的乡村风光,绿地自然、朴实,为大众带来广泛的利益。
UED:德国的景观规划设计思想对您的设计思维是如何影响?
不可否认,我的设计还是深受德国景观设计思想影响的,毕竟在德国学习多年,后来又经常去德国,实地参观过的德国景观项目要远远多于其他的国家。
其实德国景观设计的思想也在变化,当我在德国学习时,德国的景观设计多模仿区域的自然环境,不追求形式和视觉效果,而现在,德国景观的形式感则很强。但德国设计的精神却贯穿始终,没有太多变化,即追求本质,反对表面化;追求简明,反对繁琐;追求良好的使用与耐用,反对装饰与无功能的设计;追求经济高效,反对奢侈浪费;追求创造性,反对平庸;追求结构的逻辑、材料的精良和细部的准确。这些也是我们的设计所追求的。
UED:这些影响引申到设计上是不是对设计个性、突破传统的强调?
这些影响会让我们的设计结果具有个性,并与某些传统不同。但在设计中,我们的目标并不是为了个性和突破传统,我们只寻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式。
因为每个项目的场地条件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地块的条件都是唯一的,这决定了如果设计是属于地块的,那它就一定会具有某些方面的个性。而传统又是什么呢,如果将传统理解为地块上的遗存,设计与传统一定会有紧密的联系。如果传统是指地块以外的其他的什么,如历史上的物质的形态、或是古籍图书中的记载,或是一些人头脑中的固有观念,设计也没有必要与这些传统关联。
UED:根据您的经历,请您谈谈您是如何看待东方传统文化与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的?
尽管在景观设计方面,目前西方国家走在了东方国家的前面,但现代景观设计并不是西方的专利。东方传统文化与当代景观规划设计完全是两个概念,两者没有必要结合,也没有必要不结合。
在我们的设计思想中,并没有东西方的界限,只有创造性地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完成适合场地的设计。当然最后的结果总会以一种形态表达出来,如果这种形态是从地块上生成的,就符合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这种形式与我们熟悉的所谓的东方的传统可能很接近,也可能有很大的反差,但如果出现反差就认为设计是非东方传统的,那我认为这是对东方传统的符号化的理解,也是对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模式化的理解。
UED:传统的风景园林专业与当代景观设计的关系如何?传统的精华在您的作品里,是否也有所传承?
第一个问题很难回答。风景园林和景观设计,名称不同,但对应的国际术语只是一个,即“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这一点上看,风景园林和景观设计是一回事,实际上中国目前的风景园林和景观设计,尽管有一些很激烈的争论,但两者的研究领域、实践范围和核心教学体系的确没有什么差异。不过,一个行业具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名称,必然引起误解和混乱,希望大家少进行无谓的争论,多作实事,逐步将行业的中文术语统一在一个名词之下。
第二个问题是传统的传承。在世界范围内,传承都是设计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对一个有深厚的设计传统的国家而言。但是,设计的本质并不是对历史的传承,而是解决具体地块上的问题,用最简单、最经济、最合适和最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处理好功能、空间、比例、尺度、色彩、材料、节点、细部等等非常具体而朴实的环节。
我们要传承什么?怎样传承?我们不能把我们优秀的传统符号化、固定化和模式化。否则会得出许多经不起深究的结论,带来传承的误区。
比如,我们许多人认为,中国传统园林是模仿自然的,所以中国园林也是自然的。后人创作的一些园林,或是模仿这些园林,或是继承了它们的基本原则和手法,所以也是自然的。而西方的园林不是模仿自然山水的,所以西方的园林是人工的,是人工强加给自然的。其实这个命题并不正确。沿着这一命题,我们会得出自然没有直线,因此只有曲线的才是自然的,我们会把形式作为评判自然与否、评判是中是西的标准,这其实是非常肤浅的。
将传统模式化的结果会让我们更容易以中国式的名义接受自己所熟悉的处理方式,而已西方式的名义拒绝我们所不熟悉的处理方式,无论这些处理方式是否合理。我们认为弯曲的道路、起伏的地形、挖湖堆山就是中国的,这样做是对历史的传承;反之就是西方的,是外国的,是从国外学来的。
实际上我们不要、也不应该将中国园林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一个与世隔绝的桃源。人为地规定什么是属于中国的,什么是属于西方的。世界上,没有什么形式一定代表了西方,也没有什么形式一定就代表东方。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将我们的传统模式化了,以为沿着这一模式发展就是对过去的传承。我们把要传承的历史简单化了。
我们自己的设计会有传承,但我们不会将视野局限于中国历史园林的传承之中,而是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向自然学习。只不过我们会拓展自然观,自然并不只局限于自然山水,自然有多种层面,自然是大地之上本身所具有的信息,我们认为,尊重这些信息产生的设计就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
UED:您做为北林园林学院的副院长,在您的景观教学体系里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核心?
北林园林学院有非常庞大的教学体系,涉及到5个专业,在校近2000名大学生、70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学院有一支百人的师资队伍,教育方式肯定是多元的,会有许多不同的思想。我的思想只会更主要地影响我的研究生,让他们知道,必须尊重传统的价值,但我们的传统并不仅仅局限于古典的花园之中,尽管现代风景园林/景观学科是由古老的花园设计繁衍而来的。其实我们前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传统的核心,他们在世界上的遗存就是传统的物质体现。在设计中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保护前人在过去的岁月中创造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经我们之手再完整地传递给下一代;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有价值的文化,只有这样的文化才有可能成为新的遗产,成为留给后代的财富,也才有可能使后人通过它们来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传统。
UED:您如何评价国内正在逐步兴起和发展的景观设计界?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10余年快速发展,今天的中国景观设计界尽管还有很多不完善,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整个世界的体系之中,中国的景观设计绝对不是落后的,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能深深地感受到。
在境外的景观设计师大量进入中国的初期阶段,还多由境外的设计事务所赢得中国的一些景观设计的竞标项目。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的设计事务所和设计师获得了这种机会。由于中国的景观设计师的努力和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与境外的事务所竞争之中,本土设计师并不处于下风,他们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在十多年前,就我个人来说,当我在欧洲,面对那些历史的和现代的欧洲园林,毫不夸张地说,我有一点朝圣的心理;但是伴随着中国景观设计的飞速发展,这种心理越来越弱,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我们完全是在平视地看西方所做的东西,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他们的许多缺点、不足和问题。
今天的中国,出色的设计师还凤毛麟角,但再过10年,当在中国景观设计迅速发展背景下开始学习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师,经过了10-20年的实践积累,进入了他们职业生涯的最好的时期时,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一支景观设计师队伍,中国景观设计的实践成果会有更广泛的世界影响,并在世界上树立起自己的地位。
UED:景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如何?
景观设计永恒的主题是协调人与的自然的关系,这涉及到如何认识自然、如何认识由人所构筑的社会以及如何协调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未来,我们的自然观会更加拓展,人们会在不同的层面上和环境中认识自然的本质,以此反思我们曾经的在不同地域中所谓的模仿自然的设计所带来的问题和后果,并真正地理解设计遵循自然的真谛。
未来,景观的社会属性会更深入人心,与社会同步发展、维护地域历史与文化、好用、适用、经济、生态会成为景观设计的普遍价值观。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