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中国建筑设计,未来在何方

admin 2009-09-01 来源:景观中国网
“我们需要员工劳逸结合,张弛有道,不主张加班。”原易道亚洲区主席、现AECOM中国区总裁乔全生说。 “我一直和我的员工说,在马达思班工作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加班。作为中国的建筑师,我们没有不加班的理由。”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马清运和乔全生唱了反调。


  “我们需要员工劳逸结合,张弛有道,不主张加班。”原易道亚洲区主席、现AECOM中国区总裁乔全生说。

  “我一直和我的员工说,在马达思班工作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加班。作为中国的建筑师,我们没有不加班的理由。”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马清运和乔全生唱了反调。

  时间:2009年8月22日。

  地点:北京三里屯瑜舍酒店。

  人物:乔全生、马清运、一众建筑师(包括老道的、初出道的以及尚在大学学习阶段的)、一众媒体。

  事件:乔全生、马清运对话中国建筑设计业的未来。

  上述对话的效果:一片笑声。

  

  个人、团体

  谁将做到百年老店

  所处企业的背景不同,两人自然代表了目前中国建筑设计企业类型中的两种:一类是外资入驻中国,力行国外的设计理念,但在很大程度上本土化;一类是纯土著设计企业,并且是独立的、民营建筑设计事务所,这类事务所更多地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当然也有一些事务所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一些话语权,比如马达思班;而马达思班之所以能达到这个高度,更多的是马清运的个人魅力所致。

  在中国的建筑设计界,据说有两个人不能不被提及。他们拥有美国教育和从业机构的背景,属于偶像派的设计师,各自有众多的粉丝。在建筑设计行业,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推动着中国建筑设计业的进步和发展。他们是乔全生和马清运。

  其实两位设计师并非只是偶像派,在业内他们是真正的实力派。但相对于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未来,从他们的从业经历和实践中能窥到端倪吗?

  乔全生,曾经领导易道公司经过8年的努力,将易道在亚洲的业务从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扩展到了与土地有关的各个领域,通过为公共和私营业主提供规划和设计的专业服务而提升项目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如今,乔全生将代表AECOM集团,领导同事在中国进一步拓展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交通、水资源、生态等领域的业务。

  马清运,马达思班自1999年创立始,在他的领导下创作了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青浦夏洋湖浦阳阁、北京光华路SOHO、宁波大学图书馆、西安广电中心等。如今他正致力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中国学院(ACC)项目,这个项目是他有关建筑理想的一面,将为来自全世界的学者和相关人士提供一个独立研究和交流的平台。

  从两人的曾经和对未来的畅想,大家能从中看到中国的建筑设计何去何从吗?

  

  形式、内核

  变与不变

  乔全生认为未来的建筑设计行业市场稳定,人们追求的是工作的品质,而建筑教育要有革命性的改革。将来的建筑设计企业,无论何种性质类型,将齐头并进。

  相比较乔全生的温和和乐观,马清运是犀利的。他认为目前中国建筑之间的差距太大,很多城市充满了垃圾建筑,而垃圾建筑产生的原因是在不合适的地方放置了不合适的建筑。他对建筑师这个职业产生了怀疑,如果一定要参与建筑,那么参与的方式能不能作一个改变?目前,中国存在很多在行进的路上走得跌跌撞撞的事务所,在将来的20年内民营建筑设计事务所将没有竞争能力,民营建筑设计事务所没有研发的平台,这是致命的因素。但建筑设计将来可能出现第三种方式,这种方式到底是什么,他似乎还说不清楚。

  建筑设计企业的竞争在未来已经不表现在项目的多寡上,乔全生认为竞争表现在企业的创造力、个性和文化方面。一个设计企业要发展,不需要急功近利,任何设计企业都不缺少技术,要时刻关注社会,整合力量。这也许就是百年公司易道积极寻求被AECOM并购的主要原因,正如现在乔全生所经常做的——破制度,破而后立,立再破,如此行进方可与时俱进。

  作为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而后又在美国宾夕法尼大学业获得建筑硕士学位,如今在美国加州大学建筑学院任院长一职的马清运认为,最基本的建筑教育存在问题。这个问题,特别是中国的建筑教育备受诟病。中国建筑教育的目的,被灌输到学生头脑里的观念就是培育精英。建筑教育应该怎样?马清运说很简单就是把差的建筑推到一个不差的位置,一个不差的建筑或者规划设计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过程中,是谁和谁在一起做。建筑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是适合参与到社会流程中去,并非培养他们成为普利兹克奖的得主。

  具有领导力的设计师在未来的建筑设计行业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在易道,似乎不存在这样的疑问,他们一向推崇的是集体行为,这种行为注重的是社会效应。这个社会是允许任何事情都发生的,因此一个集体行为完全有可能把一个专业带到一个高度,比如建筑、规划不再单单是一个个体,与此相关的链条有生态环境、经济规划……

  马清运否认了具有领导力的设计师在未来的决定性作用,尽管现在的马达思班深刻地印有马清运的个人印迹,他明确地说个人的影响力将在此人的逝去后而消亡,除非设计师创造了一套颇具影响力的理论学说,比如盖里(Frank Gehry)。马清运对于自己的未来有一个预想,想做开发商,这种开发商并不是人们平常概念中的开发商,它有更加纵深的意义。

  

  设计院、事务所、国外力量

  能否三足鼎立


  对于中国民营建筑设计事务所在未来20年内没有竞争能力的断言,引起了参与者的强烈反响。中国99%的建筑的不适宜本来给民营设计事务所带来了一线希望,但没有竞争力使得他们认为马清运的言论有失偏颇。无论何种设计事务所,它的竞争力从何而来?他们认为来自自身的运营模式的进步。

  马达思班也是这种事务所的一个缩影,它的生与死对马清运而言更像是一个探索,他说马达思班的出生是时代赋予的,此后的道路能走到多远未知。张永和曾言中国将来的设计机构将出现两级分化:大者更大,小者更小。这似乎和马清运的断言有相似之处。大者,也许就是设计院的未来,本来它们就大;小者,民营设计事务所,它们本来就在夹缝中生存。

  其实,在建筑设计界还有一种力量不可忽视,并且这种力量来得如此强烈,以致于有人曾言狼来了,那就是国外建筑设计事务所。由于西方城市的发展相对的成熟和稳定,加之去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全世界的建筑师似乎都涌到了中国,美国的、法国的、德国的、荷兰的、意大利的,还有我们的邻邦日本和韩国以及泰国,这些国家的建筑师的风头大有盖过中国建筑师之势。如果形象地比方一下中国未来建筑设计的力量,设计院也许就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国外建筑事务所也许就是吴国,而民营设计事务所也许就是蜀国。如果三者相争,地盘的大小一看便知,但不排除三国联合的可能。联合设计可能更是一个进步的健康的设计企业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现如今已经开始运作,效果不差。

  联合、独斗

  专业化是前提


  但这种形式的联合有一个前提:专业化的发展。一个建筑设计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自己的专长,所谓一技在身。例如这次对话的主角易道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土地和环境规划设计公司,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成就了它在城市设计、景观规划、环境生态和经济规划领域的主导地位。它在全球设有26家办公室,拥有1200多名专业人员。美国背景的易道之所以能在亚洲的香港、上海、北京、深圳、苏州以及新加坡设有办公室并和中国政府建立起友好的业务关系——这种关系很多企业难以企及——还是因为易道的专业,它追求以平衡自然与人为环境关系为目标的远景,并力求实现这一远景的专业精度和深度。

  而马达思班作为中国建筑设计领域最为活跃一支的代表,它的成就来自事务所成员的多重文化背景,他们在中国所努力追求的是一种既能结合中国国情,又能反映国际建筑思潮的建筑、规划设计。其实在国际上,成功的建筑、规划设计师都不能脱离建筑的当地环境,他们一般都要发掘当地的建筑使用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特长,马达思班的智慧就是在这些基础上借鉴西方的先进建筑理念,才出现了有口碑的作品。当然,马清运说了,马达思班如果没有了马清运,也许就没有了马达思班,它可能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但绝对不是以前的模样。这和易道截然不同,以后的易道可能从形式上不存在了,但它的内核还在,而一般设计事务所的内核将彻底改变。

  中国建筑设计业的未来从技术到风格、从企业规模到运作模式、从人员背景到企业文化,也许更趋多元,企业所承受的冲击力也许更加强烈。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城市和建筑以及相关的环境和生态,只能越来越好,因为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有觉醒意识的建筑设计企业和专业人士,这种企业无论何种性质,这些人士无论来自何方土地。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