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用建筑铭记“5•12”— —专访设计专家何镜堂

admin 2009-05-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如何在重建过程中纪念这场灾难和救灾壮举,是许多人关心的热点议题。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

  

  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如何在重建过程中纪念这场灾难和救灾壮举,是许多人关心的热点议题。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近日专访了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

  何镜堂院士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著名建筑的设计者。在此次援建灾区的过程中,何镜堂及其设计团队在重建灾区的设计和规划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承担了汶川地震纪念广场、汶川博物馆、映秀地震纪念馆等重要纪念性建筑物的设计工作。

  何镜堂说,灾区纪念性建筑的设计不仅要再现灾难的历史,还必须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思想的共鸣,使思想得到升华,最终看到未来的希望和前途。

  何镜堂认为,任何纪念性场所的设计都必须明确主题,营造精神氛围。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体现战争、屠杀、抗争到和平的境界,同时设置冥思厅,让人反思只有国家强盛才不会被欺负。

  “汶川地震不是战争,而是自然灾害。首先是通过记忆大地震的场景,然后再提供让人们反思、思索、提升的空间,比如在汶川钟楼地震遗址广场设置静思园,让人们思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钟楼遗址边上还有一个居高临下的希望广场,面朝未来的汶川新县城,让人们看到新盖的房子、新的希望。纪念天灾和人祸,都是从再现、反思到升华的阶段,但两者方向不同、目标不同。”何镜堂说。

  何镜堂主张,灾区建筑的设计必须同时体现其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地域性指的是当地的环境、气候和地域文化等,文化性指建筑要激发人们的想象、提高人的精神品位,时代性则是考虑建筑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氛围。

  “就汶川而言,这里是山区,拥有高山、河道和沙沟,所以我主张博物馆、纪念馆的设计要跟大地结合,跟这个地区的气候环境结合,不要把南方的建筑或者是上海的建筑搬到这里来。同时还要体现当地独特的羌族文化,把羌族的文化、好的传统和好的精神融入新的建筑里面去。当然,考虑到时代性,羌族文化的表现要和现代的材料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不能简简单单地把原来的版本搬过来。”何镜堂说。

  何镜堂希望,灾区人民能尽快摆脱地震的阴影,因为地震灾害对人的一生里会造成很沉重的影响,所以灾区的纪念体系不能沉迷于记忆,而需要引导人们走向更美好的前景,让人们感到前途光明。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