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朱涛:中国建筑文化正处在“势利眼”状态

admin 2008-10-28 来源:景观中国网
这是一个无比匆忙和困惑的时代,它导致了今天很多中国建筑师的一种思想境界:几乎是完全的麻木,他们对建筑的社会意义没有深入、批判性的思考。中国建筑师到现在为止尚未发展出清醒、独立的社会意识。  


朱涛


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一楼是一个开放的广场,星期天成为外籍保姆野餐聚会、休憩打牌的好去处。      

  人物简介

  朱涛,建筑师,建筑评论家,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硕士,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候选人,中国建筑传媒奖学术顾问。

  这是一个无比匆忙和困惑的时代,它导致了今天很多中国建筑师的一种思想境界:几乎是完全的麻木,他们对建筑的社会意义没有深入、批判性的思考。中国建筑师到现在为止尚未发展出清醒、独立的社会意识。

  在很多超尺度、没有人情味的新开发区中,不要说对公共空间的尊重,连普通人从一栋建筑步行到另一栋都很困难,这些空间设计普遍缺乏对人的最基本关怀。

  在建筑、城市空间上,我们做得远远不够,需要努力的实在太多了。首先,要努力争取和确保公民使用公共空间的最基本权利。

  ———中国建筑传媒奖学术顾问朱涛

  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10月21日正式启动,这个以“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为主要评奖标准的奖项,在业界受到广泛关注,也促使学者反思媒体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等问题。今日起,本报就建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建筑师的社会责任等问题推出系列访谈。首篇推出中国建筑传媒奖学术顾问、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朱涛的访谈,他认为,该奖项对促进中国建筑师公共空间意识的觉醒,推进公民空间的建设有积极作用。

  “鸟巢”:图片漂亮现场参观后失望

  南方都市报:记得半年前和你说起我们要办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时候,你当时很兴奋。

  朱涛:是的。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深入思考建筑和媒体、建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种种问题。建筑一旦修出来,是牢牢固定在某个地方的,对它的介绍和评价主要依赖于媒体传播。媒体对建筑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主宰了人们对建筑本身的判断。但媒体容易导致读者往往停留在对唯美化的、二维的建筑图片的判断,而远离了对三维的、和人们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建筑物本身。

  我举个例子,我最先是从媒体上看到奥运鸟巢的效果图,我很喜欢这个设计。但是当我现场参观后,非常失望。我发现那表面交织成“鸟巢”图案的巨大钢柱,有1.2米见方,实际上不起结构支撑作用!它们除了支撑自身重量和内部一组楼梯外,几乎不支撑其它东西,原先要支撑的活动屋顶因严重超支已经被取消了。换句话说,“鸟巢”最引人注目的交织钢柱,仅仅是个图案而已。

  南方都市报:所以这次“中国建筑传媒奖”要打破先例,要求评委先去实地参观建筑,再作最后评判。

  朱涛:这决定明智,肯定会对扶持有深度的建筑评判文化有帮助。中国建筑传媒大奖,以建筑对社会的意义以及人文关怀为主要评价标准,并要求评委实地考察后再评价,这都是很好的尝试。

  当然,媒体也可以更进一步,和建筑一起努力,为公民社会建设做贡献。在我看来,现阶段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中的一个基本课题,正是通过多重渠道建起一个“公共场域”,多重渠道中就有媒体建设和空间建设两大维度:一方面是多种多样的公共话语平台,比如媒体、论坛、社会网络等,另一方面是城市中的各种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街道等———这些是建设公民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要确保民众使用公共空间的权利

  南方都市报:建筑行业在“公共场域”建设上体现在哪儿呢?

  朱涛:在建筑、城市空间上,我们做得远远不够,需要努力的实在太多了。首先,要努力争取和确保公民使用公共空间的最基本权利。

  1998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后,在成都的美国领事馆受到冲击,从那以后领事馆为了加强安全戒备,就让武警把领事馆墙外的一段人行道封掉了。领事馆的领地是在院墙里边的,而人行道空间则是属于成都市民的。成都市民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空间权利受到了损害?

  反过来,我举另外一个例子,以前大家到香港的时代广场买东西,走累了想在室外场地的花坛边坐一下,保安就会过来阻止。大家也没什么怨言,因为觉得那是私有的场地,保安有权不让老百姓坐。

  但突然有一天,媒体披露,那个室外广场在政府与开发商的协议上是允许公众停留和休憩的公共空间。这个消息一出,老百姓马上就开始到广场行使自己的权利:要到那里坐。开发商也不动声色地提供一些半艺术装置半座椅式的东西给大家坐。还有人抗议说,既然该广场是免费的公共空间,开发商将其中一块场地租给星巴克经营长达两年,还多年来不停地将另一些地方出租做商业展览活动,实属违法行为。

  该申诉很快导致政府起诉开发商,要求其赔偿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另一些旨在捍卫公共空间权利的活动家甚至开始在那儿搞一些行为艺术,以量度这“公共空间”到底能公共到多大程度……总之,该事件体现了一个公民社会的特征,公民了解并且珍惜自己的空间权利,也知道通过哪些平台和手段来努力。

  南方都市报:建筑设计能对此有所帮助吗?

  朱涛:是的。香港汇丰银行大楼可作为一个例子。它位于中环商务中心区,由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Forster)及合伙人设计,是二十世纪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的最大特点是悬索桥梁式的结构体系,向下悬挂出一段一段的办公楼层来,每段有4-7层高。在地面形成一个有顶盖、没有柱子遮挡的广场,为寸土寸金的香港中环商务区慷慨地贡献出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来。在星期天,它成为外籍保姆野餐聚会、休憩打牌的好去处。如此美好的公共空间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有远见卓识的建筑师通过精心设计营造出来的。如果建筑师没有对城市空间的尊重,不坚持奉献出一个架空广场的构思,一切都不会发生。当然,业主的慷慨和政府的相对开明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建筑师很多是完全的麻木

  南方都市报:那您有没有类似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成功的例子?

  朱涛:中国有无数个民间自发形成的公共空间如茶馆、戏楼,有如上海外滩这样通过历史演变出来的城市公共空间。但遗憾的是,当代中国建筑中主动通过设计营造出来的优秀案例却少之又少。在很多超尺度、没有人情味的新开发区中,不要说对公共空间的尊重,连普通人从一栋建筑步行到另一栋都很困难,这些空间设计普遍缺乏对人的最基本关怀。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建筑传媒奖的舆论引导和对有限的优秀案例的表彰,才显得如此迫切和必要。

  南方都市报:这种匮乏是不是反过来说明当代中国建筑师缺乏营造公共空间的意识?

  朱涛:原因是多重的。如果政府只关心建设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如果开发商可以堂而皇之地为了商业利润而牺牲公众的空间权利,如果公众不关心或根本没有渠道去争取自己的空间权利,公共空间的建设都将是很难的。当然,如你所说,建筑师的意识缺乏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在过去30年中,中国建筑师不仅要完成极高的产量,还必须得迎合业主的文化需求。这是一个无比匆忙和困惑的时代,它导致了今天很多中国建筑师的一种思想境界:几乎是完全的麻木,他们对建筑对于社会的意义没有深入、批判性的思考。中国建筑师到现在为止尚未发展出清醒、独立的社会意识。

  作为狭义的职业工作者,大量建筑师甚至都无暇关心自己产品的社会后果,更不要说还持有通过建筑实践来改善社会状况的信念;作为广义的知识分子,他们很少有眼力透彻地观察自己身处其中的空间政治经济的运作,更少有勇气站出来批评该运作过程中的不合理和不公正。

  中国建筑文化正处在“势利眼”状态

  南方都市报:现在通俗媒体在介绍建筑文化时,往往关注介绍明星建筑师,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朱涛:媒体热衷于对明星建筑师进行媚俗报道,明星建筑师热衷于进入时尚文化———这两重负面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建筑师之所以值得人们尊敬,要么因为他作为空间艺术家,创造出伟大的建筑作品,要么因为他有深刻的空间思想,激发别人的思考。但是现在一些媒体对明星建筑师们的展现不是关于他们的作品和思想,而是热衷于显摆他们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喝什么酒、驾什么车,推动他们一个个堕落为时尚明星,真是可悲!

  此外,当今中国建筑文化正处在同样一个无视广大公众生活现实,仅仅专注富家阶层兴趣的“势利眼”状态,比如开发商、建筑师和媒体都热衷于一种建筑类型:私家别墅。在老百姓面临住宅危机,中央政府为保护有限耕地资源拼命叫停别墅开发时,为什么有那么多建筑师津津乐道于小别墅的美学趣味?为什么一些别墅项目,在中国本没有什么广泛的社会语境和意义,却能在媒体上占据中国建筑学话语的中心地位?作为文化多样性中的一种独特表现,它无可非议,但当它成为引导文化时尚的主潮流时,就是一种文化病症了。

  形象工程的时代该结束了

  南方都市报:你觉得这种建筑文化近期会有转机吗?

  朱涛:我感觉有,我也期待,2008年会是个转机。曾经一度,整个国家、所有人对建筑的热情都集中在那几个奥运会地标建筑上。但5·12地震发生了,我们忽然间发现还有那么多乡村、学校被完全忽视了。这个天灾恰恰击中了我们社会的脆弱之处。我本人希望5·12的发生能引发一个新的建筑时代的开始。政府和民众都开始真正关心我们过去长期忽视的问题,包括公共基础设施、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公共福利设施等等。也希望这能成为建筑师工作重点转向的契机。形象工程的时代应该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应该共同开创一个“公民建筑”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在强烈呼唤建筑师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中国建筑师极有潜力而且有责任利用其特有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理性,在政府、开发商和公众利益三极之间努力幹旋,扮演一个积极的社会角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并担当新文化建设的一员。我深信,“中国建筑传媒奖”能为推动这个历史的转机贡献很关键和很必要的一份努力。

  名词解释

  何为“公民建筑”

  中国建筑传媒奖是侧重社会评价,以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为主要标准的奖项。口号为“走向公民建筑”。

  “公民建筑”是指那些关心各种民生问题,如居住、社区、环境、公共空间等问题,在设计中倾注人文关怀,并积极为现时代状况探索高质量文化表现的建筑作品。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