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西湖申遗整治参照清朝年间行宫图

admin 2008-07-16 来源:景观中国网
  昨天,很多关心西湖申遗的杭州人都晓得了一桩大事情:国家文物局已经基本确定,2010年推荐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下个月就将进行修缮整治,西湖文化景观申
  昨天,很多关心西湖申遗的杭州人都晓得了一桩大事情:国家文物局已经基本确定,2010年推荐西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南宋时期的西湖十景,下个月就将进行修缮整治,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整治工作正式启动。

  西湖申遗整治工程动作较小,算是“微调”。可西湖申遗,哪来“小事”!西湖边一草一木总关情。昨天,记者接到了不少市民来电,热议本次整治。

  记者也就其中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采访。

  为什么参照蓝本是清朝的行宫图

  有人提出:“本次整治修缮的是南宋时期西湖十景,可参照的蓝本却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行宫图,这是为什么?”

  对此,西湖风景名胜区有关负责人解释,西湖老十景始发于南宋期间,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有机积累、更新之后,最终在清朝的康熙、乾隆时期达到了全盛风貌,所以,现在立碑建苑造亭,大都以康、乾时代的全景图为依据。这次申遗整治,也不例外。

  康熙乾隆年间的西湖十景图

  民间文史专家连夜送到本报

  那么,清朝全盛时期的西湖又是怎么样的?记者找到了杭州民间文史专家、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丁云川。

  他说,这次西湖申遗整治,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原汁原味的西湖。为了给大家“还原”一个当时全盛时期的西湖,他连夜把他收藏的《南巡盛典》送到了本报。

  这本书,是他在30多年前,花了几乎一个月的工资——几十块钱在杭州古旧书店买的。书是清朝光绪年间出版的,线装本,距今至少100多年。丁云川说,这本书是再版,第一版应是在康熙年间出版的,“上面还有康熙皇帝写的序呢”。

  书里图文并茂地详细记载了当年西湖十景的胜景——由此,也让我们有幸看到了的康熙乾隆年间的西湖十景图。

  丁云川说,当时十景方位、特色与今天大体相同,但也略有变化。

  三潭印月:

  古人以为,这里可能有妖怪,所以,造了个亭子镇它——“旧湖心亭外三塔鼎立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故建亭浮屠以镇之。塔影如瓶浮漾水中月光映潭影分为三绕……俨然湖中之湖。”

  双峰插云:

  丁老师说,双峰原本有双塔,可惜元代时被雷电击毁了,现在能不能重建,让景名和景点相符呢?“湖上诸山层峦叠嶂蜿蜒,蟠结列时争雄,而两峰独高出众山,为会城之巨镇……”

  花港观鱼:

  没的说,这儿的风貌,是美人依旧。“引湖水注其中,蓄异鱼数十种,并建楼于花港之南,飞瓦倒水,重檐接霄”

  曲院风荷:

  原来这是杭州老底子喝酒的去处啊,且看——“宋时取金沙涧之水……以酿官酒……院中多荷花……圣祖仁皇帝(就是康熙)改为曲院风荷……香风四起,水波不兴,与绿蓝红衣纷披掩映穆然如见南风解愠时也。”

  雷峰夕照:

  当年康熙把“夕”写成了“西”,于是书里写作了雷峰“西”照——“每当日轮西映,亭台金碧与山光互耀,如宝钅监初开,火珠半坠。”

  平湖秋月:

  这里要造个围墙,丁云川很赞同,因为古时候的西湖十景,都建有御碑亭。“宋时有水仙王在苏堤三桥之南,明季移建于孤山路口曰望湖亭。”

  南屏晚钟:

  这个地方,前几天我们独家报道过,461岁的慧日峰刻石被丁云川发现了,就在净慈寺。“每当云归穴瞑万籁俱寂,寺钟一鸣,山谷皆应,逾时方息……”

  断桥残雪:

  今年杭州大雪,此景得以重现呐!“出钱塘门循湖行入白沙堤第一桥曰断桥,界于前后两湖之间,水光潋滟,桥影倒浸如玉腰金背……”

  苏堤春晓:

  书里描写的,和现时变化不大。“自南山至北山,夹道植柳。”

  柳浪闻莺:

  同样没变。“圣祖仁皇帝(就是康熙)临幸御书柳浪闻莺匾额,并建亭构舫平临湖,曲架石梁于堤上,柳丝足宛地轻风摇……”

  相关新闻

  西湖十景整治方案今起在西湖博物馆公示

  为了广纳良策,今天起,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将在西湖博物馆进行公示,以展板形式,围绕西湖十景(平湖秋月、花港观鱼、苏堤春晓、断桥残雪、三潭印月、柳浪闻莺、南屏晚钟、雷锋夕照、双峰插云、曲院风荷)和湖心亭,向市民详细介绍修缮整治方案。欢迎大家去提意见。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