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著名作家徐刚——以大山水的名义

admin 2008-06-12 来源:景观中国网
  徐刚其人:   著名作家,首倡中国环境文学,曾任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使者。主要作品有《伐木者,醒来!》、《守望家园》、《中国:另一种危机》、《绿色宣言》、《地球传》、《长
  徐刚其人:
  著名作家,首倡中国环境文学,曾任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使者。主要作品有《伐木者,醒来!》、《守望家园》、《中国:另一种危机》、《绿色宣言》、《地球传》、《长江传》、《中国风沙线》等。40余万字的《大山水》,是徐刚《大地与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名取自他2000年秋在帕米尔高原写的一首诗。徐刚用充满激情的文字警醒世人:“我们正走在一条离财富越来越近,离江河山川越来越远的不归路。”
  浓浓淡淡,烟云满纸,万千丘壑,‘淋漓奇石’(石涛语),水天浩瀚,明月当空,勾擦皴染,深邃幽远。江天山石在墨青的烘晕下,浅碧灵动。石阶自高而下,行者拾级而上,这是《秋山行旅图》吗?运笔若有重负,欲速而不达;泼墨如得神助,一泻而能收。雁阵悄然,荻花萧瑟,涛声自远而近,荡漾至尺幅之外:大山水!
  徐刚新著《大山水》题记
  1
  他把自己20多年对生态环境的探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注视,对大山水与人类文明千丝万缕的牵萦,在鄂尔多斯这片土地上放大,引伸出一个令人深思的结论:“当别的万类万物安全时,人类才安全。”
  徐刚左手夹烟,头颅上扬,满头长长的白发,随同烟的飘渺和连绵无疆的语言微微颤动。坐在他对面的人,很自然会产生从他嘴里得到些什么的强烈渴望。他满面微笑,激情四射,以一种无法抗拒的个人魅力,以一部接一部的巨作,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他又是个很严肃的人,徐刚关注的人类生态环境,是社会发展诸多问题中最严肃的问题之一。
  面对热闹的文坛,充满诱惑的社会,徐刚选择“孤独”。那些曝光率极高的场合,很少能看到徐刚的身影。说他对“公开”的热闹不感兴趣也好,说他“特立独行”的个性在作家群里略显寂寞也罢,徐刚有自己的主张:远离文坛,走近大地。他已经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特别是近20年的心血和精力,去注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令人心焦的变化。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思考、写作,才是他这位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并重的环境文学作家现在最紧迫的事情。
  从20年前《伐木者,醒来!》开始,徐刚关注树木、河流、土地、人类家园。出于对中国生态环境现状的高度责任,一系列作品在他的笔下诞生,《地球传》、《长江传》、《守望家园》、《中国风沙线》、《中国:另一种危机》等等。写作决不仅仅是文字的排列,更是思想的清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探索,逐渐组合成一个清晰的命题:人类和其他万类万物,所有生命的出发点在哪里,人类对大自然大山水生存依赖的根本点在哪里,地球上所有生命家园的共同基础是什么。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本不是新鲜话题,无数的人们做过无数的探讨。那么,从一位首倡环境文学的著名作家笔下,将倾吐什么样的思考和文字?
  徐刚说,我还在路上。
  2000年秋的一天,徐刚作为香港《凤凰卫视》的大型电视节目《穿越风沙线》的嘉宾主持,历经3个多月,从东部黑龙江宾县一直走到帕米尔高原——中国西部大山的山结之地。
  为了写作《中国风沙线》,徐刚曾3次到过河西走廊荒漠化严重的古浪县一个叫“八步沙”的地方。当地有6位治沙的农民,他们告诉作家,百年前这里只有8个沙丘却是良田万亩,所以起名“八步沙”。现如今过度耕作过度放牧,八步沙竟变成3万亩荒滩,再不治理,父老乡亲们只能放弃家园了。6位农民开始默默种树治沙,有人去世了,儿子接过来,多少年过去,治沙的队伍始终没有解散。几年后徐刚第三次来到八步沙,3万多亩荒地上一片葱绿,新生的勃勃生机,使他的灵魂得到又一次净化,他对人与自然问题的深思又一次得到升华。
  在帕米尔高原极度荒凉、静寂之中,在“八步沙”,莱奥波尔德“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的哲理涌上徐刚心头。沉积胸臆20余载的对山水自然、对人类生态文明的关注,在这一时刻迸发,一部荡气回肠的《大山水》,开始悄然孕育。
  《大山水》中,徐刚用一个个实例,毫无保留地表露对人类与万类万物家园被工业文明发展吞噬的深深忧虑。
  当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经过鄂尔多斯,勒马远眺,为这片美丽的大草原动情,手中的马鞭竟在毫无察觉间垂落草地,他吩咐左右,“百年之后可葬我于此”。
  近几十年来鄂尔多斯几乎被荒漠化吞噬,流沙滚滚,黄风满天,草木凋残。成吉思汗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落鞭之处,竟是荒漠遍野。他的陵寝所在地伊金霍洛旗,1949年时旗内流沙面积45万亩,1973年扩大到惊人的300万亩,为全旗总面积的1/3。沙进人退,放牧缺草,种粮无收,流沙断路,埋压民房。鸟飞走了,野兽远去了,再也听不到狼嚎了。寂静的鄂尔多斯高原上,多少美好随着草原的消失飘逝而去。
  历史性的抉择逼迫鄂尔多斯人重新面对荒漠。近些年来,国家政策扶持,林地草场所有权落实,眼见得退耕还林,一望无际的翠绿沙柳重新在早春的严寒中摇摆。2004年伊金霍洛旗森林覆盖率已达31.78%,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视察时赞道,伊金霍洛旗称得上塞外小江南了。
  关于鄂尔多斯,徐刚要为人们传递怎样的信息?他把自己20多年对生态环境的探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注视,对大山水与人类文明千丝万缕的牵萦,在鄂尔多斯这片土地上放大,引伸出一个令人深思的结论:
  “当别的万类万物安全时,人类才安全。”
  2
  他利用一切机会告诉人们,不要以为祖国大地上到处都有丰富的水资源,不要以为青藏高原孕育着的黄河长江永不枯竭地流淌,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命脉,最近二三十年来惨遭人为破坏。
  徐刚常做“水之梦”,梦中——水总是那样清澈,生长着莲藕与菱角,还有星星点点的水藻,小河两岸是密集而高挑的芦苇丛。这芦苇丛像两道绿色的篱笆,稳固着小河的河沿,在夏日的骄阳下为小河之水及河中鱼虾提供一片长长的阴凉。他承认在自己关注的所有环境污染问题里,“水”的情结最重。
  出生在长江入海口处崇明岛的徐刚,童年时起便对家乡的小河流水,对不远处的浩浩长江,对几乎所有的江河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孩童时的他,和小伙伴玩累了,渴了,跑到小河边,捧起一汪清水,咕嘟咕嘟灌下。青青的水草在水波中荡漾,小鱼儿小虾儿在孩子们的小手指尖窜来窜去。夏天,暑热难耐,小徐刚捧起河水,连同水中的小蛤蟆骨朵儿囫囵吞下,老人说能消暑气呢。几十年后年迈的母亲离开人世前却怎么也不明白,这么多小河怎么会突然间没了蝌蚪鱼虾,怎么就不能再淘米洗菜了呢?
  到了20世纪末,祖国大地上大部分的江河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江河,不再是自然状态下的江河水了。徐刚一次又一次在多少江河渡口漫步,开山炮声、石灰厂烟尘、化工厂污水,交织在他心中,化为只有一行的忧患诗句:江河并非万古流。他发出了“让江河成为江河的呼唤”。
  在他的《大山水》中,徐刚不止一次提到都江堰。
  都江堰原本是为了战争所修建,建成后成为四川西部平原上千家万户最重要的水利命脉,润泽着2000多年来数不清的川西百姓。当地每年清明节都祭“开水节”,清朝时成都总督、督抚主持大典亲任主祭官,赴都江堰组织祭奠大典。宋太祖亲书“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并勒石于灌口,以“帝训”的庄严,规范着后来人精心保护这个重要的水利工程。
  当徐刚抚摸石刻上宋太祖的六字诀,面对都江堰引导下为川西平原四方百姓造福的滔滔江水,他分明感触到一种文明信息的传递。“乘其自然,因势利导”是当年李冰们成功的秘诀,也是后人在呵护都江堰中总结出的真理。古人知道,一个千载不朽的工程,也必定是千载呵护、千载珍惜的工程。
  宋太祖及古人们只想告诉后来人,告诫后来人,尊重自然规律,顺应江河生态,江河才能为人类家园造福,为人类生存文明发展做出贡献。徐刚多想把古人的遗训和经验,把最朴素最简单然而却是最正确最伟大的真理,“乘其自然,因势利导”告诉所有的人们。
  还有黄河。
  徐刚曾多次寻访黄河故道,满目落日黄沙,裂缝蜿蜒。在山东滨州河段,黄河断流,他亲眼看见黄河大堤上盼水的农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一腔腔热情和期盼,一次次化为泡影。徐刚忍不住和农人们一起祈祷,“黄河啊,你咋就不来水呢?”
  为此,徐刚遍查资料,发现了一段耐人寻味的史实。北宋时期黄河水道河床淤积,河患频频,曾有滑州决口,黄河夺淮。宋真宗“发兵夫九万人”治水堵口,黄河又决于天台,再夺淮。到宋仁宗时,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宋仁宗决定将黄河引导恢复故道,即“回河”。黄河可不管这些,又是决口又是水患,又是改道,来来往往反复三次“回河”,均无成就。轰轰烈烈“回河”,凄凄惨惨失败。公元1117年,黄河瀛州、沧州段大决,淹死百万之众,惨不忍睹。不久,北宋亡。
  徐刚查证,2000年来治理黄河最下大力气的是北宋,而循众人偏见,违背黄河自流规律,试图“人定胜河”者,也莫过于这个朝代。有时候,大多数人的意见未必正确,众人的偏见若得不到纠正就成了偏见之众,决策者往往会因众而询之,忽略了少数人的正确意见。于是,违背天理、不顺其自然的事情便屡屡发生。关乎江河,便出现无尽的灾难,人们无奈,便把黄河看作“害河”。罪在黄河吗?
  《大山水》中,徐刚激情地说,当我们说“感激黄河、伟大的母亲河”时,难道就不应该包括黄河的灾难吗?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是由黄河激发的。大起大落,大浪淘沙,兴兴衰衰,泥沙俱下,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语),正是黄河引领着中华民族,于多灾多难的艰辛跋涉中,创造并坚持了堪称为东方大道的历程和方向。
  去年,应香港《凤凰卫视》之邀,徐刚在《世纪大讲堂》节目里,做了一次主题为“大坝上的中国”的演讲。他从黄河上的三门峡大坝,讲到正在筹建的怒江水坝,三江并流丰富的水资源,早已引得一些人们垂涎。人们不再满足已经得到的长江、黄河等资源,祖国大地上几乎所有江河都在他们“开发利用”的宏伟蓝图中。水资源可以利用,完全应该利用,但总要有“度”吧,“度”在哪里?如何把握?有多少人在豪情满怀战天斗地改造江河之时,哪怕稍稍关注一点点这个“度”?人类“害”了河,“害”了水,最终人类自己必定为其所害。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大坝的争论几十年不绝,甚至可以追溯到更远。中国屹立在大地上?还是“屹立”在大坝上?徐刚想告诉大家:大坝上的中国是不稳固的,所有人造的大坝都会有裂缝!
  近年来徐刚关注的重点之一在太湖。2007年春夏之交,美丽的太湖水突然变得面目全非,打开水龙头,浓烈的恶臭扑鼻而来。湖水中大量蓝藻在烈日曝晒下死亡腐烂,暴发成东西1000余米、南北800多米的“污染团”,所到之处,臭不可闻。污水沿着自来水厂的进水口直扑市民的水龙头,太湖边无锡市民用水一下子陷入困境。
  过去徐刚眼里的太湖和无锡,几乎就是美丽风光、浩瀚湖水的代名词,近些年高速增长的GDP尤其令世人瞠目,也让徐刚震惊。身为作家的徐刚,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美就美在太湖水”,却突然被无锡以及太湖流域一些数字深深吸引。这些数字带给他的并不都是愉悦,相反更多的是忧虑。徐刚曾经在一期电视节目里谈到这些数字:整个太湖流域每年排放废水60亿吨,占整个中国年排放废水600亿吨的10%,与此同时这一地区GDP年增长速度高达10%以上。两个数字如此巧合?徐刚坚信,两个数字之间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换言之,没有那么多的污染,怎么可能有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高GDP增长速度在相当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污染环境为代价的。
  其实,在太湖“作祟”的小小蓝藻在徐刚眼里并不可憎。他不只一次说过,蓝藻对人类功不可没。几亿年前地球上出现“古海”,蓝藻、绿藻正是海中的第一批生物。现在少量蓝藻在湖水里是一些水生动物的食粮,在生物多样性链条中至今仍是活跃的环节之一。成为灾难,完全是人类自己经济行为的恶果,大量污染物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湖,造成太湖水富营养化,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徐刚大声疾呼,太湖污染罪不在蓝藻,罪在我们自己。
  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到了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大区域生态环境被破坏,大面积土地荒漠化,大流域山水无可奈何改变着亿万年形成的和谐格局。近些年来的徐刚,则把目光投向“水”的问题。他利用一切机会告诉人们,不要以为祖国大地上到处都有丰富的水资源,不要以为青藏高原孕育着的黄河长江永不枯竭地流淌,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命脉,最近二三十年来惨遭人为破坏。徐刚为祖国土地上的七大水系污染状况担忧,更为人们没有意识到水资源日益匮乏、水污染日益加剧的现实而担忧。
  一旦缺水和水污染的灾难同时降临,将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巨大的灾难。缺少粮食可以用一季一季的丰收弥补,缺少石油可以找别的能源替代,谁能想象,一旦出现水的灾难,人类将如何生存繁衍?没有水的文化,中华民族决不可能有绵延不绝的发展!
  水的最高境界是哲学。
  长江、黄河、太湖,江河湖海,水的世界。有水才有生物,才有粮食,才有人类生存发展,才有文明辉煌。如果人类身体中流淌着干净的水,还会有威胁自身生存的危机出现吗?
  徐刚唯愿:让江河成为江河,依然万古流。
  3
  和他在《大山水》中的思考一样,徐刚反复讲述,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大山水中流淌出来的决不仅仅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水,更流淌出我们民族文明的传承。
  40余万字的《大山水》,是徐刚《大地与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名取自他2000年秋在帕米尔高原写的一首诗,最后几句写道:“跌落江河奔流惆怅/不知道该怎样言说源头/大山水/大寂寞/大荒凉。”
  《大山水》出版发行的同时,2007年下半年,应香港《凤凰卫视》盛邀,徐刚出任大型环保电视节目《中国江河水》的总策划、特邀主持。2008年伊始,《中国江河水》走进国内外广大电视观众的视野。《中国江河水》大型采访活动第一阶段的拍摄,在长江之尾的上海崇明岛揭开帷幕。
  揭幕仪式上,有记者问道,为什么选择长江作为节目的起始,为什么不从长江源头顺流而下予以报道,偏偏选择长江之尾的崇明岛。徐刚说,长江的问题最具有代表性,它沿岸污染带的改变也标志着我们发展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变化。选择长江源头还是崇明岛作为节目的开始,徐刚曾思索良久。长江之尾的三角洲地带,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结晶,更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代表区域之一。无论经济发展还是文明递进,都与这个地域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付出的高额代价,理应更清晰地展示给世人。仅就水而言,长江下游承载了上中游所有的一切问题,当然包括所有污染因子,污染日益加剧的现状。徐刚了解到,每天有大约5000万吨生活和工业污水倾入长江!长江下游大面积农业基地和高速发达的工业园区,承受着上中游“流”下的污水之外,自己本身还产生更为严重的污染问题。这是作为《中国江河水》大型环保电视节目总策划人的徐刚,更是作为优秀的环境文学作家徐刚最为关注倾注心血的根本所在。
  长江上一艘游船的甲板上,临时搭建起一个现场演播室,徐刚这样为《中国江河水》节目开场:“长江总是使我们心潮澎湃,长江又总是使我们愁肠百结。”谈到江河问题,尤其长江黄河,徐刚总把它们同中华文明的传承演变紧紧相联。和他在《大山水》中的思考一样,徐刚反复讲述,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大山水中流淌出来的决不仅仅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水,大山水里源源不断流淌出传说神话,流淌出中华上下几千年丰硕的文化,更流淌出我们民族文明的传承。人与自然的相连相关,任何时候都应该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与其说这是徐刚“绿色文化”理念的展示,不如说是他几十年巡寻自然积淀出的对大山水浓厚的感恩心结,是他看到生态环境惨遭破坏,江河湖海污染得面目全非的强烈抨击。
  就在做《中国江河水》节目时,他强烈呼吁,“长江需要警卫,长江需要呵护!”他邀请一些专家学者以及热心环保的人士来为长江“号脉”,借助电视媒体把“长江清,中国兴”的理念传播到更多受众心间。生长在长江之尾崇明岛的徐刚,以“长江之子”的身份走近长江,走进《中国江河水》大型环保电视节目,心态的复杂,情愫的曲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他曾经无奈地说,我就像个“傻子”,翻来覆去喋喋不休讲些人们不愿听的话,讲些不受欢迎的环境污染问题,可我还要去说去宣传。
  走在自己愿意行走的路上,去往自己关注的地方。20年的行走,20年的写作,黑发到白发,激情到激情,当一头飘逸的白发出现在行走路上,“独行侠”徐刚的风采,随同他那诗一般的文字,定格在祖国的大山水之中。也许,这才是徐刚真正追求的人生旅程。人们说徐刚是中国作家群里关注环境问题最多、成果最丰硕,首倡中国环境文学的作家。徐刚以几十年的思考,20多年不缀的笔耕,几百万字的心血结晶,以诗一般的语言,大散文式的气息,报告文学的严谨,浑然融和一体,无论在探索新式文体,在创作环境文学,在关注社会问题尤其环境焦点,创造着属于徐刚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徐刚说,有什么可以自豪的?那只是一种“交待”。
  说这话时,语调平静得令人震惊,目光中闪现的深邃,直让面对着的人们,跟随他一起,梦回帕米尔,梦回江河水,梦回大山水。这才是徐刚“交待”的最真情诠释,最精确的注解。
  那更是一种自豪!因为,徐刚从大山水走来,在成为无数来去匆匆过客中普通一位的同时,在大山水间留下他坚实、清晰的脚印。这不值得自豪,值得骄傲吗?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炳银说,徐刚“是在超越了民族国家,政治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等局限之后对人类的生存状况,前途命运进行的审视考评。”“这是以博大的胸怀对人类施加的直接抚慰和终极关怀。”
  徐刚用充满激情的文字警醒世人:“我们正走在一条离财富越来越近,离江河山川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他在《中国:另一种危机》一书中提醒国人:“中国,你要小心翼翼地接近辉煌!” 

采访札记
                        《大山水》的震撼
  
  确定采访徐刚的角度,是读了他的新作《大山水》。一位编辑曾告诉我,徐刚的《大山水》不好读,一会儿地理环境意义上的高山流水,一会儿中华民族起源的古老神话传说,一会儿上下五千年文明传承中的历史古迹,一会儿现代工业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作者的思绪四处飘荡上下横跨,要跟上他的思维很不容易。
  洒洒40余万字的《大山水》里,从亚洲最著名的两条山脉起源处的帕米尔高原,到流淌亿万年的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长江、黄河;从两千年前直到如今造福川西平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到现今屹立在各种“大坝”上的中国。《大山水》里吹拂出生命的气息,传递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严密关注,宣扬了一种对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忧患,正是作家的诸多作品尤其这本《大山水》要给予善良人们的警示。
  一个对国家民族思考了几十年的作家,倾注了对国家民族几十年精力和心血的人士,徐刚说,我不忍心看到各种污染问题再恶化再发展,“良心和天性使然”的感叹,在《大山水》中尽情释放,在徐刚不倦的思索和写作中尽情展示。他说,我不可能还有几十年激情满怀的时光,因此,我不“自豪”,唯愿可以“交待“。 
  • 给Ta打个赏

13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