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访谈:安藤忠雄谈柯比意
admin
2008-03-10
来源:景观中国网
自从我立志当建筑师之后,不知道造访过这座廊香(Ronchamp)教堂多少次了!1965年4月,不准日本人出国旅行的禁令解除后,我随即独自一人踏上生平头一次的欧洲之旅。为的就是想见到
自从我立志当建筑师之后,不知道造访过这座廊香(Ronchamp)教堂多少次了!1965年4月,不准日本人出国旅行的禁令解除后,我随即独自一人踏上生平头一次的欧洲之旅。为的就是想见到柯比意本人。一个年仅二十三岁,才开始在学院以外以自学方式来研习建筑的年轻人,根本还未拥有足够的知识来深入地了解柯比意的建筑。热爱、纯粹是热爱,促使我踏上那不顾一切的旅行。事实上,是柯比意在《迈向建筑》中第一段话,鼓舞了我。他在书中强调,在年轻时所经历的旅行,会对整个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便开始相信,去欧洲是我一生中一定要完成的事情。此外,每天我又从自己在旧书店找到的柯比意《全集》中追溯他的作品,更令我深深震慑于他作品的神秘力量。我一定要亲眼看见他的作品才得以弄清楚那股力量。我也开始期待见到他本人。
我在9月底抵达巴黎。头一件事,便是去看柯比意的建筑。从巴黎换了好几趟车,终于在廊香一座小山丘上找到了这座教堂。我满怀期待与兴奋之情,由下往上地走向这座建筑,起先瞥见部分屋顶,它看起来像是巨大的贝壳,像是贝壳或蟹盘踞在小山丘上———如此神秘的印象,深深吸引住我。
为了缓一缓步调,我走进教堂,沐浴在从斜墙上不规则配置的开口处洒落的光线里。光线有不同的强度和色彩,包括红、蓝和黄色,从不同角度射下,并在地上画下清晰的轮廓,彼此间强烈碰撞。因为那超乎异常的空间经历,已穿透我灵魂深处,使得我才来不到一个小时就必须离开。我一生中从未见过的一道光,令我充满敬畏之心。
建筑之光,透过色彩、温度、质地和深度,拥有极大的力量以打动灵魂。以我对传统日式房屋的实际经验来说,光线是从下方反射的。直射的阳光被挡住,然后被屋檐和和式纸门过滤。而来自缘侧走廊和庭院的反射光,则轻柔地包裹住住户。另一方面,廊香之光则强烈到令习惯于日式房屋光线的我,失去了方向感。我就在那时领悟到,这其实就是“光线的建筑”。
对于设计了三座日照高楼,柯比意坦承,灵感来自其在其著名的东方之旅中,所看的亚德里安纳别墅遗址的空间配置。不过,想要区分影响的来源是不可能的,我认为也无此必要。从古到今的建筑史或建筑光线史上,柯比意的能量一定已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光的空间。
当我二度造访这座教堂时,我已经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我可以透过这新的洞察力,来考量到光线以外的元素。我深受其雕塑般的造型所吸引,这可以说是现代建筑的标准。那感性、强烈又鲜明的雕塑艺术,带给我的印象其实就是“造型的建筑”。
一般认为,柯比意追求生命与机器的双重意象。可是当一名艺术家从事创作时,逻辑却并非其原动力。他是因为有了更卓越的直觉才进行创作。直觉的力量,开启了即刻创作出美丽的浓缩世界的的可能性。柯比意体验过的种种空间的精华,经过混合、发酵而具体呈现出绝无仅有的一个作品。
据说,柯比意在其建筑的平面图中,毫无瑕疵地运用了他在《直角之诗》发展出的象征系统。柯比意在建筑中寻求现代主义与功能主义的表现,而他基于非有机典范的美学观点,则展现在模矩作品中。廊香教堂的平面图忠实地遵循了模矩的正方网格,甚至是让我们产生不规则感的气孔开口也不例外,这些都依据模矩的几何规则而成形。
虽然这个作品的功能十分简单,构想只是一个房间的空间,不过同时却满溢着丰富感。这座建筑令人联想起无数意象,刺激我们的想像力。虽说其独特的可塑性意义含混不明,却能展现出强烈的象征主义。他在大门上迎接访客的画作,令我们联想起海滩。另外,“lamer”(海)这个字在从山丘往下眺望城镇的彩色玻璃上,提醒我们他对于海的近乎本能性的归属感。海洋,他一生的命运所在。孕育柯比意作为创作者的力量,也正是海。
据说柯比意在建构廊香的形式时,曾企图仔细考量土地的形状所产生的震动,这种震动就像是某种能影响听觉感官的波浪。柯比意后来在形式的范畴中,成功塑造出听觉感。
当我再次造访廊香时,我已记不清是多少次了,教堂里正好在唱圣歌。聆听歌声安适地在空间中回荡,我感到建筑本身就是为这首歌而存在的。我感觉建筑的空间与声音合而为一。由景观的声音所具象化的这座教堂,确实拥有音响效果的最佳空间,因此这回我感觉到,这就是“声音的建筑”。
透过这些经验,我体悟到,廊香教堂就是吸引五种感官共鸣的建筑。我每次却参观,都会发现它又引发一种感官的感受。 摘编自《建筑大师谈建筑大师》 。
设计师介绍:
柯比意(LeCorbusier,1887-1965)
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是作家、思想家、画家、雕刻家、建筑师以及城市规划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亦常译为科比意。
他是一个非建筑科班出身却堪称为建筑大师的人物,尤其是对于学建筑的人而言,不晓得这位大师就如同是学艺术的人不知道毕加索一样不可思议。
安藤忠雄
出生于日本大阪,是个自修出身的建筑师,得过的建筑奖项无数,包括日本、芬兰、法国、美国、丹麦、英国等国家所颁的建筑奖。著名的建筑作品如日本大阪的光之教会与飞鸟历史博物馆、日本神户的六甲集合住宅(RokkoHousing)、义大利的FABRICA学院(班尼顿研究中心)、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冥想空间等。
我在9月底抵达巴黎。头一件事,便是去看柯比意的建筑。从巴黎换了好几趟车,终于在廊香一座小山丘上找到了这座教堂。我满怀期待与兴奋之情,由下往上地走向这座建筑,起先瞥见部分屋顶,它看起来像是巨大的贝壳,像是贝壳或蟹盘踞在小山丘上———如此神秘的印象,深深吸引住我。
为了缓一缓步调,我走进教堂,沐浴在从斜墙上不规则配置的开口处洒落的光线里。光线有不同的强度和色彩,包括红、蓝和黄色,从不同角度射下,并在地上画下清晰的轮廓,彼此间强烈碰撞。因为那超乎异常的空间经历,已穿透我灵魂深处,使得我才来不到一个小时就必须离开。我一生中从未见过的一道光,令我充满敬畏之心。
建筑之光,透过色彩、温度、质地和深度,拥有极大的力量以打动灵魂。以我对传统日式房屋的实际经验来说,光线是从下方反射的。直射的阳光被挡住,然后被屋檐和和式纸门过滤。而来自缘侧走廊和庭院的反射光,则轻柔地包裹住住户。另一方面,廊香之光则强烈到令习惯于日式房屋光线的我,失去了方向感。我就在那时领悟到,这其实就是“光线的建筑”。
对于设计了三座日照高楼,柯比意坦承,灵感来自其在其著名的东方之旅中,所看的亚德里安纳别墅遗址的空间配置。不过,想要区分影响的来源是不可能的,我认为也无此必要。从古到今的建筑史或建筑光线史上,柯比意的能量一定已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光的空间。
当我二度造访这座教堂时,我已经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我可以透过这新的洞察力,来考量到光线以外的元素。我深受其雕塑般的造型所吸引,这可以说是现代建筑的标准。那感性、强烈又鲜明的雕塑艺术,带给我的印象其实就是“造型的建筑”。
一般认为,柯比意追求生命与机器的双重意象。可是当一名艺术家从事创作时,逻辑却并非其原动力。他是因为有了更卓越的直觉才进行创作。直觉的力量,开启了即刻创作出美丽的浓缩世界的的可能性。柯比意体验过的种种空间的精华,经过混合、发酵而具体呈现出绝无仅有的一个作品。
据说,柯比意在其建筑的平面图中,毫无瑕疵地运用了他在《直角之诗》发展出的象征系统。柯比意在建筑中寻求现代主义与功能主义的表现,而他基于非有机典范的美学观点,则展现在模矩作品中。廊香教堂的平面图忠实地遵循了模矩的正方网格,甚至是让我们产生不规则感的气孔开口也不例外,这些都依据模矩的几何规则而成形。
虽然这个作品的功能十分简单,构想只是一个房间的空间,不过同时却满溢着丰富感。这座建筑令人联想起无数意象,刺激我们的想像力。虽说其独特的可塑性意义含混不明,却能展现出强烈的象征主义。他在大门上迎接访客的画作,令我们联想起海滩。另外,“lamer”(海)这个字在从山丘往下眺望城镇的彩色玻璃上,提醒我们他对于海的近乎本能性的归属感。海洋,他一生的命运所在。孕育柯比意作为创作者的力量,也正是海。
据说柯比意在建构廊香的形式时,曾企图仔细考量土地的形状所产生的震动,这种震动就像是某种能影响听觉感官的波浪。柯比意后来在形式的范畴中,成功塑造出听觉感。
当我再次造访廊香时,我已记不清是多少次了,教堂里正好在唱圣歌。聆听歌声安适地在空间中回荡,我感到建筑本身就是为这首歌而存在的。我感觉建筑的空间与声音合而为一。由景观的声音所具象化的这座教堂,确实拥有音响效果的最佳空间,因此这回我感觉到,这就是“声音的建筑”。
透过这些经验,我体悟到,廊香教堂就是吸引五种感官共鸣的建筑。我每次却参观,都会发现它又引发一种感官的感受。 摘编自《建筑大师谈建筑大师》 。
设计师介绍:
柯比意(LeCorbusier,1887-1965)
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是作家、思想家、画家、雕刻家、建筑师以及城市规划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亦常译为科比意。
他是一个非建筑科班出身却堪称为建筑大师的人物,尤其是对于学建筑的人而言,不晓得这位大师就如同是学艺术的人不知道毕加索一样不可思议。
安藤忠雄
出生于日本大阪,是个自修出身的建筑师,得过的建筑奖项无数,包括日本、芬兰、法国、美国、丹麦、英国等国家所颁的建筑奖。著名的建筑作品如日本大阪的光之教会与飞鸟历史博物馆、日本神户的六甲集合住宅(RokkoHousing)、义大利的FABRICA学院(班尼顿研究中心)、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冥想空间等。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