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叶如棠——发挥监督作用 做好中华环保世纪行

admin 2008-02-17 来源:景观中国网
叶如棠   1940年3月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65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原建设部副部长(正部长级)。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七、八
叶如棠  
  1940年3月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65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原建设部副部长(正部长级)。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七、八、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及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名誉理事长、国际建筑师协会理事等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对话人 

叶如棠  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郭薇 

  点击一 

  焦点关注为什么要继续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 

  关键思路 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 

  记者:我国当前的环保工作形势怎样?为什么要继续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 

  叶如棠: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GDP年增长连续保持在10%左右,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形势还相当严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尚未有效摆脱粗放发展的模式,单位GDP能耗仍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高能耗、重污染行业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随着加工工业特别是重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担忧,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从总体上看,我们走的是一条边污染、边治理的路子。问题表现在基层,但根本上是个法制、体制、机制的问题,包括法律的约束力、政策的导向力、行政的管制力等。这也正是环保世纪行活动频频接触到的深层次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高兴地看到,党的十七大会议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的纲领性文件,并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同时,这也揭示了环境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因此,它就成为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的总体指导原则,也是今后开展环保世纪行活动的长远目标和根本任务。 

  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最早的文明形态是原始的采集文明,然后是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开始的工业文明。持续至今已200多年的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使地球的自然资源遭到过度的消耗,也使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不能不说是人类主宰自然的恶果。面对种种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人类必须做出的一次理智选择。人类必须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主宰自然转为顺应自然,从无节制索取转为生态修复和建设。在社会生活中贯穿以人为本的同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突出生态为本的理念。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变迁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学者已预言地球将面临"人类纪"。可以认为,规范人的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将决定地球的未来。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为此,全国人大环资委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作用,承担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点击二 

  焦点关注15年历史回顾关键思路 浓墨重彩可圈可点 

  记者:中华环保世纪行15年的历史中有哪些精彩事件? 

  叶如棠:回顾15年的历史进程,中华环保世纪行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环境资源领域舆论监督的重要品牌,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可圈可点的一页。 

  1993年,中华环保世纪行伴随着八届全国人大环境保护委员会的成立和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应运而生。15年前,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率先报道了淮河污染问题,打响了淮河治污的"第一枪"。1995年在有关地方和部门18次整顿小秦岭金矿乱采滥挖问题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排除种种阻力,深入现场进行采访报道,引起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拉开了全国矿业秩序整顿的序幕,促使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1998年百名记者参加的"建设万里文明海疆"采访活动,走遍沿海11个省(区、市)的1.8万公里海岸线,促成了国家"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实施。在1999年开展的"爱我黄河"采访活动中,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分兵3路,上中下游同时出击,提出黄河污染治理、水资源统一调度等重要建议。通过连续3年报道山东无棣、沾化两县人民群众吃水难的问题,在中央、省、地三级政府的关心下,两县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为80万人民群众办了一件好事。 

  随后,中华环保世纪行开展了保护长江大型宣传采访活动,记者团从长江入海口出发,溯江而上,沿13个省历时105天至长江源头,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2003年在"非典"肆虐的时候,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冒着疾病传染的危险,深入一线采访,积极推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进程。近5年来,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又重点围绕"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抓住森林、耕地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重大问题,组织记者团或小分队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进行采访报道。 

  5年来,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在坚持集中采访的同时,不断改进采访方式,加大暗访力度,积极开展深度报道、专题报道和跟踪报道,效果比较明显。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地方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对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的先进典型进行了专题报道。还专门组织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环境报等媒体,深入报道了我国节能减排取得的进展、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通过暗访和跟踪采访,抓住部分钢铁企业、化工企业和电力企业等企业污染问题不放,达到了督促和推动工作的目的。应该说,本届人大这5年,是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深入发展、扎实推进的5年,是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作用增强、效果明显的5年。 

  点击三 

  焦点关注世纪行活动取得哪些经验 

  关键思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配合监督重点 

  记者:中华环保世纪行取得了哪些经验? 

  叶如棠:中华环保世纪行15年来我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首先是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环保世纪行活动肩负的光荣使命。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围绕科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个大目标开展活动,是中华环保世纪行永恒的主题。 

  二是必须紧密配合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点。环保世纪行活动是人大环资委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而创新的一种监督形式。 

  三是必须坚持走"三个监督"相结合的道路。实践证明,坚持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这是环保世纪行活动取得成功的最宝贵经验,也是环保世纪行活动得以坚持和发展的根基所在。经过十几年探索和实践,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认识不断深化和明确。这就是,推动和解决重大环境与资源问题,单靠某一种监督是不够的,而通过环保世纪行活动把人大法律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群众监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使监督形成合力,发挥出环保世纪行的特殊作用。这是保证环保世纪行活动长盛不衰的活力所在。 

  四是必须抓住重点难点问题不放。这是确保环保世纪行活动取得成功、见到实效的关键。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从一开始,就是以淮河污染治理为重点,打响了环保世纪行"第一枪"。许多年来,各地对本地区环境资源重点难点问题抓住不放,锲而不舍、明察暗访、跟踪督察,促使一大批环境资源问题得到了解决,使环保世纪行活动的监督作用真正落到了实处。 

  五是必须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大都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环境保护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监督,环保世纪行活动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注群众环境诉求,积极反映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努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六是必须坚持多部门协调配合的活动格局。经过十几年的活动实践,逐渐形成的人大环资委牵头、有关部门共同组织、新闻媒体积极参加的环保世纪行活动格局,是环保世纪行活动健康持续开展的有效形式和重要保证。这种活动格局可以较好地发挥出各部门、各单位在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中的积极性和重要作用,较好地体现大家目标一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推进工作的愿望和目的。 

  七是必须创新活动形式,拓宽活动内容。适应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方式、内容和做法,是确保环保世纪行活动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根本途径。有许多省(区、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创造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和大力推广。 

  点击四 

  焦点关注世纪行活动的特有意义 

  关键思路 是一种重要监督形式 

  记者: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与一般的采访报道有什么区别? 

  叶如棠:去年8月17日,盛华仁副委员长在听取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推动节能减排"采访情况汇报时指出,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的采访过程,就是与违法行为进行较量和斗争的过程,记者团采访的目的,就是要维护法律的尊严。他还明确要求把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坚持下去、完善起来,形成长效机制。 

  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是人大环资委为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而创新的一种监督形式。环保世纪行活动配合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和工作监督,为环境资源法律监督提供真实情况和客观依据,能够使环保世纪行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年来,中华环保世纪行紧紧围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执法检查活动,在推动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推动节能减排等方面,为常委会执法检查提供了许多信息,提出了许多建议,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 

  例如2003年中华环保世纪行以"推进林业建设,再造秀美山川"为主题, 大力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建设的决定》精神,积极推动林业生态建设。2004年以"珍惜每一寸土地"为主题,大力宣传和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地方存在的土地市场秩序混乱、乱占乱批耕地、违规建设各类园区和非法占用农民土地、坑害农民利益等违法行为和现象进行采访报道。并对淮河10年治污情况进行了采访调查,用比较系统、翔实的资料反映了淮河水污染治理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2005年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为主题,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进行了采访报道。在太湖流域采访期间,记者团三进曹桥河,通过明察暗访,揭露了当地政府和企业弄虚作假的问题,督促地方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2006年、2007年分别以"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和"推动节能减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围绕"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对重点流域和区域、国家和地方重点监控企业,特别是对钢铁、电力、化工、水泥、造纸等企业及工业园区进行采访报道,有力推动了各地节能减排工作。 

  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还影响和带动了各地环保执法检查和舆论监督,许多省(区、市)环保世纪行活动同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结合起来,效果也十分明显。例如山西省"三晋环保行"活动根据全省中心工作、重大环境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活动主题和重点区域,先后以"十一五"规划环保目标落实、蓝天碧水工程实施、节能减排、汾河水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太原人民饮水安全等为主要内容开展采访报道,促进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 

  陕西省"三秦环保世纪行"活动,针对渭河流域水污染十分严重的问题,在2003年8月组织采访调查组,对西安、咸阳、宝鸡三市的近200家重点排污单位进行采访,用准确的数据和充分的事实,提交了《依法治理渭河污染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受到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为第二年在全省进行环保执法检查提供了事实依据。 

  山东省"齐鲁环保世纪行"活动在2003年配合省人大城建环资委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沿线水污染防治情况执法检查期间,通过对7个市的重点采访和跟踪采访,宣传了一批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企业典型,也对少数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了公开曝光批评,促使其整改。同时,还对在采访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编发简报直接报送省领导,为加强人大法律监督提供了客观依据。 

  江西省"环保赣江行"活动,始终抓住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等重点,通过采访报道,先后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决议》和《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决议》,督促和推动解决了一批重点环境与资源保护问题。 

  四川省环保世纪行活动连续4年以"拯救江河,还一江清水"为主题和重点,加大对岷江、沱江和嘉陵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的采访报道,积极推动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湖南省"三湘环保世纪行"活动把洞庭湖水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作为活动关注的重点,2005年针对洞庭湖湿地保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调研和系列报道,2006年对洞庭湖水污染和生态问题进行了集中采访和暗访,2007年又组织记者对洞庭湖湖区造纸企业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为洞庭湖水质状况的明显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 

  黑龙江省"龙江环保世纪行"活动以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为重点,通过组织采访报道,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实情,提出建议,为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规划,起到了推动作用。 

  湖北省环保世纪行活动一直把水资源保护作为重点,对东湖、梁子湖水污染等问题抓住不放,进行重点采访报道,有力地推动了重点湖泊水污染防治工作。 

  北京市"京都大地环保行"活动以配合和推动全市开展的"绿色奥运"活动为重点,组织有关新闻媒体集中对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采访报道和专题宣传,在社会引起很大反响。 

  云南省环保世纪行活动以农村饮水安全为重要内容,通过开展"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系列报道,引起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关注,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被列为全省社会经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重要内容。 

  青海省"江河源环保世纪行"活动把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治理问题以及黑河源头保护问题作为重点,采取集中采访与分散采访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反映这些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剖析深层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为国家和省政府采取重大措施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参谋和促进作用。 

  总之,以全国人大环资委或省市人大环资委牵头组织的环保世纪行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旨在促进环境与资源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 

  点击五 

  焦点关注下一步工作设想关键思路 深入持久开展好环保世纪行活动 

  记者:今后继续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总体设想是什么? 

  叶如棠:最近,中华环保世纪行组委会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持久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意见》。这个意见是在认真总结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15年和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征求各省(区、市)人大环资委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后形成的,是深入持久开展好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文件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标志。下一步,环保世纪行活动要重视和加大这方面的采访报道力度。一要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矿产、森林、海洋等资源为重点进行采访报道,促进各地区和重点企业落实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二要以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进行采访报道,促进各地区和重点企业落实污染减排工作责任,实现环境质量的明显好转。三要以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重点进行采访报道,着力推动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2008年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紧围绕事关全局和社会普遍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资源问题开展活动。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关注,关键在于活动主题要服务大局,顺应民心。要从有利于全局、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推动工作的目的出发,选准活动的主题和重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是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根本宗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民声,积极反映民意,高度关注民生,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今年,我们仍然要坚持依法监督。以法律为依据、以监督为旗帜,这是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本质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相关法律,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宣传守法执法先进典型,揭露违法案件、鞭挞恶劣行为,维护宪法和环境资源法律法规的严肃和权威。要注重采访报道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客观性,采用灵活多样的采访形式,了解事件的真相,做到言之有物、据实报道;对涉及深层次原因的问题,要列出专题进行深度报道;对一些久拖不治、影响恶劣的违法事例,要进行跟踪报道,务求监督取得实效。 

  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和发挥好"三个监督"相结合的作用。坚持走人大法律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道路,要以人大监督为依据,以舆论监督为依托,以群众监督为依靠。首先,环保世纪行活动要始终围绕人大环境与资源监督工作的重点,以当好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助手为己任,据此确定每个时期环保世纪行活动的主题与重点;其次,新闻媒体作为采访报道的主体,是环保世纪行活动的主力军,必须充分发挥新闻记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人民群众的诉求是体现环境问题的第一信息,必须认真对待,要以环保世纪行活动的成效赢得群众对这项活动的肯定、支持和广泛参与。我们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三个监督"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的途径和方式,努力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上下功夫,真正把"三个监督"相结合的作用坚持好和发挥好。概括地说,就是"行之有据,行之有力,行之有果"。 

  叶如棠如是说 

  我国的节能环保法律体系,应该说基本完备了,当前在立法层面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加紧制订和修订若干具有重大影响的法律。目前我们正在制订循环经济法和修订水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法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的原则,从源头入手,推动节能环保工作,水污染防治法在监督保障机制和处罚措施方面将力求突破,这两项法律的制订和修订有望在本届任期完成。二是加强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建设,为法律的有效实施创造条件。 

  科学技术是推动节能环保稳步发展的支撑力量,要为节能环保的技术进步创造条件,营造宽松的环境,允许尝试和探索,充分调动企业开发技术力量。充分建立以节能环保为导向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支撑体系,完善各项产品标准,行业能耗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公共设备运行标准等。国家应该考虑对主要耗能行业和产品实行适度超前的能耗标准,逐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加快对高效节能产品的研究开发,对传统产业、传统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应该逐步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正确的政绩观,建立健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把经济发展指标与环境资源的指标考核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使节能环保指标成为硬性的约束,把节能环保的指标落实到各级负责人的身上,制订一套适合环境保护形势的管理机制,同时加强对各级政府开展节能环保工作的监督。新修订的节能法有这方面的明确规定,当前关键的是应该把这些规定落到实处。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矛盾日益凸现。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城市化的发展瓶颈,2/3的城市缺水。住宅使用对环境负荷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32%的资源消耗是在住宅里面。住宅建设与长期使用要消耗或者占用非常大的资源和环境容量,这就决定了它是节约型社会建设非常重要的领域。应全面发展环保型住宅,在规划、设计、开发、建造、使用、维护等过程中,尽量减少住宅建设对资源的消耗,并保证住宅有适宜的功能和健康舒适的环境。日本的住宅建设有较完整的环境标准,住宅标准、面积标准都控制得相当好,很值得借鉴。 

  做好节能环保工作,除了要继续强化相关经济财税政策外,还应着力抓好3个环节的工作,即继续完善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督,落实责任,保证政策执行到位;依靠科学技术,推动节能环保。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