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创园”背后的故事
沈阳3年前就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沈阳市绿地系统规划图
“作为闻名中外的重工业城市的市民,沈阳人的梦想和追求就是生活在一个花园般的城市。现在,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2月14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沈阳市城管局局长于沈光,他向记者讲述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背后的故事。
于沈光感慨地说:如果说国家森林城市是对沈阳市近年来绿量增长的肯定,那么,国家园林城市既是对绿量增长的肯定,更是对沈阳绿化成果、植物品种多样、高超的造园水平的一个肯定。园林景观美化没有极限,未来的沈阳一定能成为绿树环抱、水系环绕、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城市!
三项硬指标全“超标”
于沈光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对沈阳而言,过程相当艰辛,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三项硬性指标:建成区绿地率29%;绿化覆盖率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这三项硬指标,还需要通过卫星遥感测试。而且,建设部实施遥感测试的卫星还是租用的。
2005年8-9月,通过卫星遥感测试,沈阳市的这三项指标分别达到35.83%、39.07%和8.27平方米,都远远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也就是说,早在3年前,沈阳市即已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只不过,国家园林城市要求一个城市必须在成为省级园林城市2年后,才能成为国家园林城市。这使沈阳市“创园”的步伐不得不多迈了2年。
通过了卫星遥感测试还不行,因为遥感测试很难分清地面上的农田庄稼和绿地,个别点位测试不清楚。因此,建设部特意派了测绘工程师,来沈阳现场测试。
近年来,每年新植树木都在400万-600万株,每年新增的绿地面积都在10-15平方公里以上……可以说,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城市连续多年、实打实的埋头苦干才行。因此,沈阳成为国家园林城市,是国家对沈阳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最高评价。沈阳市“创园”成功,对于辽宁省及其他北方内陆城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绿化“镇住”验收组专家
过了卫星遥感测试这关还不算,1个多月后,沈阳市迎来了建设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专家验收组。验收组由4人组成,组长由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组组长张树木担任,还有南京林业大学王浩教授等3位专家。
专家们来的时候表情十分松弛,他们的想法是:像沈阳市这样的重工业城市还能成为园林城市?可4天走下来,专家们的态度全变了,可以说沈阳市的变化和表现把他们全镇住了。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沈阳市绿化方面的表现让专家们震惊。
说老实话,专家们来沈阳时,正值深秋季节,很多树木的绿叶都快掉光了。可以说,老天并没帮沈阳多少忙,是沈阳市自己的表现实在太好了。在浑南新区唯美品格小区,初冬一场冬雪刚过,小区里到处是美丽的树挂,那里的景色让专家叹为观止。在走了浑河沿岸的五里河公园和沈水湾公园后,专家们更是连连点头。
可能还不十分放心,在考察完一些指定的点位后,专家随时指定停车地点,深入沈阳市的居民小区、单位庭院、铁路沿线,对沈阳市的园林绿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于沈光说,最终,虽然几位专家没有当面给沈阳打分,可从专家们的言谈举止中可以感到,他们给沈阳打的一定是高分!
[数字备忘]
近年来,沈阳市绿化树种也由从前的25种增加到了110多种。如今,适宜在沈阳生存的树种多达300多种。
2004年开始,结合旧城和棚户区拆迁改造,沈阳市每年都新增100块街心绿地。4年来,全市共新增街心公共绿地445块。
2005年9月,通过卫星遥感测试,沈阳市的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83%;绿化覆盖率达到39.0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27平方米。
截至目前,全市共投资67.2亿元,新植各种树木2477万株,新增绿地77.08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由2001年的21.8%增加到38.3%,绿化覆盖率由25.1%增加到4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5.2平方米增加到12.8平方米。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