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访谈  /  正文

陈跃中:大景观建筑先行者

admin 2007-11-16 来源:景观中国网
  国内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走了许多弯路,由于对建设速度的热衷,而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以透支现有的资源为代价来换取发展的高效率。许多地方也正在逐渐迷失掉自己的建筑文
  国内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走了许多弯路,由于对建设速度的热衷,而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以透支现有的资源为代价来换取发展的高效率。许多地方也正在逐渐迷失掉自己的建筑文化,谁是这场噩梦的终结者?

  在中国,提到贝聿铭几乎无人不知,可说到陈跃中,知道的人恐怕并不多。相较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行业还不为大众熟知。但每个流连于北京温榆河生态走廊、三亚银泰度假酒店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感慨:建筑与自然竟如此和谐!

  在这些著名的建筑背后都闪耀着一个在设计界处于风口浪尖的名字——陈跃中。

  正因为陈跃中在人居环境建设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早在2005年9月他就荣获了由联合国颁发的“人居环境贡献奖”。让他得到如此殊荣的,不仅仅是他的设计作品,这个早年留学美国的著名设计师提出的“大景观”理念才是其获奖的真正理由。

  “大景观”的设计理念主张从项目的总体布局入手,按照生态和景观的原则布局建筑和道路,并提出了完整的工作框架,被业界人士所推崇。这一理念不仅是对传统建筑设计工作序列的一种全面的修改,更在规划设计的层面矫正了长久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些短视、盲目的弊病,同时其前瞻性、全局性的理念为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实践的环境基础。

  《财经时报》:对于设计师来说在美国发展往往意味着更好的发展前景,而您却在事业处于快速上升的时候决定回国发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

  陈跃中:199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接触了国内的景观设计项目,当时国内房地产业正在逐步发展,并带动了景观规划设计这个行业。当时国内的规划设计行业与国外存在着很大差距,国外先进国家的设计理念是重视“以人为本”,建筑中无处不体现对个体、对人的尊重。上升到整体城市规划中尤是如此。而当时许多国内的设计粗制滥造,传统的园林建造已不适应市场的需要,有必要推行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来改变这种现状。

  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对我们这些做设计的人所产生的吸引力是在国外无可比拟的。

  《财经时报》:您用5年时间成就了一个位于国内设计界前列的景观规划设计公司——EDSA(亚洲),可是在EDSA(亚洲)最辉煌的时刻,您又放弃了20%多的股份和一切荣誉,去开创易兰(亚洲),是什么让您又一次从头开始?

  陈跃中:是出于设计风格的考虑。一种设计风格是不可能通用到任何国家、每个地区的。跨国公司这种商业运作手法在景观设计这个行业里,尤其是后期详细设计的实施,就目前在中国的实践来说是不合适的。创意行业更强调的是创意者本身,而人的本身就具备了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因此“易兰ECOLAND”有着国际创意理念,同时更懂得使用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我的目标是要创建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品牌设计公司,要推动中国景观设计行业向国际水平迈进,做出更贴切于中国环境的规划设计,创造理想的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

  《财经时报》:您的“大景观”理念在业界颇有影响,能用您的理念谈谈中国城市建设的短板与弊病吗?

  陈跃中:国内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设计走了许多弯路,由于对建设速度的热衷,而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以透支现有的资源为代价来换取发展的高效率。许多地方也正在逐渐迷失掉自己的建筑文化,高楼大厦、西洋建筑、玻璃房子、宽阔的马路我们已经拥有太多太多,而展示中国的文化传统、民族特色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也是最缺乏的。

  传统意识中的景观设计,仅是为场地做一些见缝插针式的园林绿化,只停留于表面化。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政府,更关心的是建筑立面是否漂亮,建筑造型是龙是凤,把建筑看作是一个个孤立的标志,而对于这些建筑群体其整体协调,比如,人流、车流如何设置更合理,步道尺度、观景效果是否适合人居等问题上往往被忽略掉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场地的舒适度,进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档次与品质。

  《财经时报》:“大景观”理念在哪些方面颠覆了传统的设计理念?

  陈跃中:所谓“大景观”是在城市设计层面上,以景观规划设计师为主导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是将景观设计纳入场地前期的整体规划。在景观规划设计师确立总体布局、道路组织、地形环境、场地竖向标高的条件下,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相互配合进行设计。这与国内传统的由建筑师先行布局建筑位置等,景观师而后填空的设计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它绝对是对传统建筑设计工作序列的一种颠覆性修改。景观师应该成为“区域规划中景观生态规划的制定者;城市规划中综合规划决策的参与者;城市设计中场地环境营建的领导者”。

  《财经时报》:您一直强调尊重自然、尊重生态的规划理念,以避免过于商业化的做法。您是如何将生态融入到您的设计中去的?

  陈跃中:易兰(ECO)是Ecology(生态学)的缩写,取这个名字是为了更好体现我们公司的价值取向,以生态、环保的理念来做项目。以我们做过的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城市段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我们在规划设计时不仅运用一般的设计原则,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北京是个非常缺水的城市,要让这些稀缺的资源真正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就不能光从观赏的角度出发,而应该更多地着眼于滨水景观的使用功能。项目中我们采用了一些旱井,遇到降雨量大时水将不会像过去通过管道排走,而是通过旱井收集起来,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我们也在规划中以车型道让位、步行道滨水,因此北方的市民也能享有更好的有亲水环境。此外,在很多区域,尽量减少铺装面积,而更多运用符合本地生态条件的本土植物,来营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

  过去我提过在景观中运用“湿地”来体现生态的效果,有些设计项目不管场地是否适合,生硬地建造“湿地”,反而弄巧成拙。一个场地在规划前要充分考虑洼地的处理,这样就可以再造出一个自然景观,比如,通过引导将雨水汇集到洼地中,形成一片湖泊,洼地的底层要有渗透性,随着雨量的大小,湖面的深浅也有所不同,就形成“会呼吸的湖泊”,这样不仅达到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生态的效果也就达到了。

  《财经时报》:设计师该如何看待商业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陈跃中:其实,商业和艺术并不矛盾。二者兼顾是我们一直追求的,也是一直在做的。我们比许多同业在设计景观的时候更注重生态和环保,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寻求一个平衡点。在进行场地设计的时候,不仅仅对客户负责,更应当在设计过程中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职责。景观设计往往只是城市环境中的一个部分,规划设计者应当从城市整体出发,建立起更为整体的价值观念和空间观念,尽可能的以自身的设计推进周边地区的环境改善。

  《财经时报》:每年都有美国大学环境景观设计专业的实习生到您的公司来实习,他们为什么来这里实习?

  陈跃中:美国学生愿意到我们这里实习,首先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中国市场发展的潜力;其次是因为我们公司的专业水平得到他们的认可。美国学生在公司实习大约6个月,参与公司的各种设计项目,我们根据他们实习情况考核,回美国后在中国的学习经历将计入他们的学习成绩。美国设计师最大的特点是非常敬业,讲求团队精神,我希望这些美国学生能把他们的文化、设计思想与公司的员工互相交流、碰撞,使公司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的企业文化。另外我们还将一批中国景观设计师介绍到国外学习和工作。景观设计是一门新的学科,大学课本里的知识远远不够,一定要通过实战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长,培养更多中国景观设计师更像是祖国赋予我的使命。-

  超越单纯的传承与颠覆

  本报记者 邓心

  对于徜徉于现代都市的人们来说,我们身边的建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推动这场变化的,其实就是身处繁忙都市中的我们自己。那些冰冷的建筑,在赵传的歌声里被定义为“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而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映衬下,都市人的焦灼无处遁形。

  陈跃中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注意到中国作为独立的市场,其个性正在明显地显现出来,而“泛国际化的建筑现象正在中国大兴其道”, 太多对西方文化的追捧,使得很多中国优秀的文化在这些对西洋设计的照抄中悄然遗失。

  由于对建设速度的热衷,我们看到了太多“千楼一面”的重复翻版;出于对世界纪录的盲目崇拜,世界第一大桥、亚洲第一高楼轮番上阵……但建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那些垮塌的桥、那些废弃的楼不但严重地浪费了中国本就不多的资源,而且也侵蚀了我们内心日渐稀少的幸福感。

  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在由“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正因如此,中国的设计师也得以停下匆匆的脚步,回头审视自己以及自己的作品。

  “是到了该好好反思中国建筑形象的时候了。”对于创意产业而言,创意者本身的价值正在与中国大地上这场深刻的变革产生激烈碰撞。那些站在创意最前沿的设计师们,当然也最早地感受到了这场变化。

  在过去,中国的设计师一直努力追赶世界的脚步,这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当整个中国的消费理念都日趋成熟的时候,中国的建筑文化乃至整个创意产业,都应该迈出自己的步伐,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个性,有自己的文化大师。

  所以,当我们审视这个景观设计行业的大师时,发现他的贡献并不仅仅局限于一时一地的设计作品,也不局限于他对于景观设计行业的颠覆性修改,他的贡献更在于他对中国创意产业文化个性的思考,以及对此做出的实践。-

  陈跃中小传:
  2003年,获中国知名景观设计大师称号
  2004年,获中国建筑二十大品牌影响力青年设计师奖
  2005年,获联合国“人居环境贡献奖”;中国优秀设计师大奖
  2006年,荣获“亚洲顶级建筑规划设计大师”称号

  国内主要代表作:
  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城市段
  盘古大观(原北京七星摩根中心)
  盈科中心区域规划设计
  北京首府PekingHouse
  北京温榆河生态走廊
  北京欢乐谷主题生态乐园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苏州太湖国际高尔夫
  • 给Ta打个赏

11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相关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