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100号(北楼)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一层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观中国(www.landscape.cn)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8035号 京公海网安备 110108000058号
通过对西安仿古建筑、山西原始古建筑、平遥古城古建筑群以及佛山祖庙岭南建筑为例进行国内古建筑的现状研究分析并通过自身走访提出如何进行保护与继承,感受到古建筑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古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古建的现状;保护与传承;发展趋势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从五方面入手,一是阅读大量相关书籍以及报刊,二是利用当下计算机技术进行文献检索阅读论文,三是亲自实地考察拜访了解,四是参加相关学术研讨会分享会,五是利用博物馆相关资讯以及考古资料。本文从三个视角去分析国内古建筑的现状,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古建未来的发展趋势思考三方面出发去展开论述。
一、国内古建筑的现状
(一)古建筑现存的类型主要有寺庙道观、宫廷府第、军事防御守卫、塔楼牌坊、陵墓祭祀、桥梁水利、园囿民居、亭台楼榭、祠堂会馆等几大类。
1.按屋顶造型划分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硬山、悬山、攒尖、歇山、庑殿等五种。根据建筑等级要求分别选用,每种屋顶又有单檐与重檐、起脊与卷棚的区别,个别建筑也有采用叠顶、盔顶、十字脊歇山顶及拱顶的,南方民居的硬山屋顶多采用高于屋面的封火山墙。
2.按结构划分主要有砖木结构和木结构,仿古建构又有钢筋混泥土的框架结构。
3.按当下功用划分主要是旅游参观、祈福拜祭、学习考察、文物展示等用途。
(二)目前主要布局为三大类,其一位于繁华地段的宫殿衙门一般为院落式布局,中轴线规整布局,反映古代男尊女卑的等级思想;其二是一般位于城郊的私人府第住宅类似苏州园林的布局,讲究天人合一的禅学,空间讲究自由,山水错落,曲折多变,讲究以小见大,借景等手法;其三是山林之上的寺庙道观布局,庄严肃穆规整,因山取势,讲究山水与建筑的阴阳风水关系。
(三)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国内大部分古建筑的现状,以下会结合实地考察去举几个案例描述当前国内部分地方的古建筑现状。
1.以西安仿古建筑为例:大唐芙蓉园是一座仿古建筑群,它里面的建设按照古书的建造形式恢复了当时行宫的规模。里面还会有一些歌舞古代乐器等表演,主要希望大家在这片王土之下能感受到当时大唐盛世的繁华以及当时宫廷的文化生活氛围。同时引进当前科技建造水幕电影,增加游客的视觉刺激以及迎合当前时代的新体验。仿古建筑比较新,能在建造的时候引用各种高科技设施带来新的用户体验,生活各方面也比较便利,但是却失去了古建筑那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色彩。
2.以山西原始古建筑为例:山西镇国寺五代万佛殿主要是五代时期建造,万佛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两道平行六椽栿通搭前后檐,殿内无内柱,上层六椽栿上再托四椽桴和平梁,前后檐施重楣,过柱不出头,无普拍方,柱头七铺作双抄双昂,一、三跳偷心,二、四跳计心,补间出双抄,通过直枓立于阑额上。殿内保存有五代彩塑十一尊。通过图片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能让我们感到震撼,但是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图案都已经模糊不清,颜色也已经褪去,加之没有大力开发旅游,周边环境偏僻,人烟罕迹,一幅荒凉景象,特别整座建筑又有神佛鬼怪的图案与雕塑,不免让人容易产生胆战心惊的感觉。
3.以平遥古城古建筑群为例: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朝,至今有2700年的历史。是目前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群里面还居住着许多本地人经商或者经营着旅馆,在里面你能听到很多关于这座古城的故事以及历史,有着浓郁的人情味的同时还会感受到古城的镖局文化和古代晋商典当钱庄文化、窑洞炕文化。不过,由于是旧城,各种现代设施不方便引进,人们生活很不便利。例如街巷弄堂比较窄,许多车辆无法进入,物资匮乏。因为线路地下管道等布置涉及到整个建筑以及地砖的破坏,古城没有地暖,在寒冷的冬天会格外寒冷。
4.以佛山祖庙岭南建筑为例: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重修于明洪武五年,至清代建成一座体系完善的岭南庙宇建筑。其中的陶塑以及木雕精工细作让人惊叹不已,同时还保留了传统的节日习俗,舞狮习武文化等,能给让人体会到一种浓浓的岭南情節。由于祖庙地处佛山火车站商业街附近,周边高楼林立,让祖庙光线不是很好,同时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周边人群鱼龙混杂,各种卡拉OK和叫卖声,让这种庙宇显得更是另类和失去它的庄严肃穆感。
二、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目前,我国对古建筑的保护这块做得还不够仔细,从以上国内古建筑的现状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在这块的缺失。
(一)关于保护与传承这块主要的问题。
1.没有意识到古建对我们的重大意义;
2.古建筑在当代社会安全系数低;
3.没有相关技术人员,材料资源的匮乏;
4.没有在当前时代发展下带来经济效益;
5.中国人口众多而古建占地空间大修复成本高时间长耗费人力物力;
6.社会监管以及政府不重视,没有建立相关保护体系。
(二)古建存在的重大意义
1.对当代建筑设计有重大借鉴作用。中国古建筑主要是由木材,榫卯结构组成,而不用一颗钉子、螺丝,而且经过千百年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证明它的建筑构造是成功和牢固的。里面的家具与器物更是对家具产品设计,人体工程学有重大研究帮助。建筑的样式以及构造会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里面的飞檐走壁等图案以及瓦当、墙砖都会在色彩审美等各方面给当代设计带来一定的思考与借鉴。
2.对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以及精髓传承有重大意义。建筑的风水对人的生活舒适度以及气候风力土壤空间布局对人的影响有重大研究作用。其空间布局的天圆地方玄学以及儒学运用充满了智慧,因为空间的合理布局,人与人之间相处得和谐且生活充满趣味,同时也透露中国古代的等级与传承机制,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敬畏长辈与谦逊的文化体现。里面的器物,家具,建筑年代考究更是展现当时朝代的历史进程以及精神面貌,对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气候风水更是有重大帮助。
3.古建筑就是艺术品,可以提高我们的视觉审美疲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接触到的建筑大部分都是钢筋水泥的高楼,缺少美感与艺术性。古建筑通过屋顶的瓦当上神兽的装饰,梁架的立柱横梁顺檩斗拱天花藻井丰富,柱子的柱头柱身柱础施色雕刻图案寓意、门窗的木雕漆画绘画艺术、墙地面的設色和铺设手法等构件灵活穿插展示优美的实用形态特征。如今许多造型,线条,雕龙雕凤的图案等被大量应用到珠宝设计、绘画等上面,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关于安全问题确实是当前古建筑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古代的建筑窗户、门等都是木结构,一来容易引起小偷关注,二来容易引起火灾,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虽然这是个难题,但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首先当前的古建筑使用用途回到现状提到的功用,主要是博物馆参观,私人高级住宅,酒店会所,书斋书院,旅游文化体验店铺这五种。首先博物馆和私人住宅,旅游文化体验店铺会有大量安保系统以及安保人员确保安全,其次酒店会所,书斋书院没有贵重物品,属于服务场所简单的防盗系统已经足够。关于火灾防范首先是人员科普教育,二来是木材的安全系数提升,三来防雷系统的建设。只要这些防范都做足了,那还是很大程度都可以杜绝相关意外发生的。
(四)关于技术人员以及材料是个重中之重的问题。我们在这一块应该学习日本。关于人才首先建立专门的修复专业学科,高校或者技术职业学院理论或者请日本或者国内专业民间传人进行技术指导,进行师徒制进行双师制培养人才;二来薪资待遇的提升,应该作为技术人才重点对待。关于材料可以首先引进日本的,中国在这块提升上来后建立专门的生产车间进行生产,而这块可以作为一块产业,还可以生产一些模型等之类的来投入高校建筑专业学习。
(五)关于经济收益这块是重中之重,其实古建筑合理开发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如今人们出去旅行以及外国游客过来旅游观光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那我们出去旅行主要是放松心情以及看不一样的风景与建筑接触不一样的文化,如果我们中国没有自己主打的特色又如何吸引更多的游客?又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呢?古建筑首先是一个景点可以收费,还有古建筑里面可以增设一些古董,例如花瓶、字画、书籍等以及文创产品进行消费,文创产品如榫卯结构的应用到魔方制作或者乐高玩具的开发,古代书法绘画在服装日用等礼品中的应用等。还有应用当前先进电脑技术模拟古人生活进行3D角色消费体验,让游客既能了解到当时的文化与历史有能从中获益。另外还可以通过古装场景生活服装等模拟古代拍照服务,恢复当时朝代手工业制作以及体验收费。根据当时古代的空间布局增设古代儿童游乐场地体验,例如古代的秋千、沙池、蹴鞠等项目体验。甚至可以恢复以前的农耕文化,一箪食一瓢饮的饮食文化等文博产品结合的用户体验消费等项目,甚至可以与学校合作建立科普教育建设园地。还有前段时间热门的新闻,就是马云采购了大量的古建筑,这也可以作为一项艺术品投资,喜欢它的人投资在其中自然会倍加珍惜爱护。还有一个新闻就是关于成龙购买中国古宅,把里面的木结构拆下来捐给新加坡的案例等都说明了古建筑有很好的艺术投资价值和研究价值。
(六)关于中国人口众多而古建占地空间大、修复成本高、时间长、耗费人力物力这个问题个人觉得主要是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所带来的横向和竖向观念冲突。虽然人口多,但是我们也是地大物博,我们感觉拥挤时因为农村很多人都来到了城市发展,造成如今城市饱和,农村荒凉的局面。那这就是由于城市有好的工作机会,工资高,生活医疗便利,教育优质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这个迁徙运动,如果农村都有这些,那一切都不是问题。何况我们的国民经济也不能单方面靠经济,我们还要生活,还有衣食住行,要有农田才有粮食,有种植才有水果,而这些都是农村才能实现的,城市是没办法解决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学习澳洲等国家,城市主打科技工业,乡村主打农场、旅游观光、工艺品制造等各方面产业。这样城乡和谐发展,人员合理资源分配自然而然就问题不大。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农村土地多,我们可以把古建迁移到农村,正如敦煌古建筑和以前帝王将相宫殿的搬迁同理,这样既打造农村文化商圈又提升旅游的格调,更会促进更多艺术家参与其中。关于时间以及成本的问题个人觉得是不存在的,古建筑是艺术品也是古董,古建是文化的传承是我们古人的智慧结晶,而且技术提升材料解决了后面的经济收益也是不容小觑的。
(七)关于社会和政府的监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1.政府应该意识到古建筑是我们民族的财富;2.应该大力扶持相关人才参与其中;3.应该杜绝房地产商为了城市化的进程而破坏摧毁;4.应该普及全民进行古建筑保护学习,从小学开始引进相关教育参观科普学习,让新一代从小就了解历史了解古人的智慧;5.留住当地人并提供工作保证收入;6.合理规划,注重整体效果打造。
三、未来古建的发展趋势
未来古建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原始古建筑的保留,作为艺术品的展示,同时引进新技术模拟古代人的生活配套,让大家既能感受到建筑的魅力,还能感受到古人的生活场景。
(二)仿古建筑作为寺庙道观祠堂的形式存在,供人们祈福许愿聚会活动,把以前一些传统节日融入其中,例如乞巧节、清明、春节、庙会、元宵、宗祠活动等。
(三)书斋书院的建设,恢复孔子时代的空间格局和授课方式,作为传统国学的学习,读书会等场地。
(四)旅游文创城的建立,正如平遥古城那般主要作为参观同时让更多本地人留在本地并居住期间传承先人的文化,房子有人住才有灵气,因为那里的人会传承祖辈的故事,这样游客才能更多地感受到古人的气节,生活方式与本地的文化以及精神气节,而游客可以住在本地人的家庭,体验新时代的旅游方式。
(五)农场、染坊、庄园、度假山庄建设融合当地建筑特色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学习以前地主家园的建设。远离城市的农场学习国外农场的营造方式可以有种植、养殖、畜牧等,同时这种做法也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远离工业的污染,土壤植被得到更好地休养生息,食品安全和农业也能得到改善。染坊采用传统植物印染技术,一来环保,二来给农村妇女提供工作,可以杜绝当今社会热议的留守儿童现象再次悲剧上演。庄园可以酝酿红酒、醋等,这样出品性价比高而且美化环境。度假山庄的游客主要是长期在城市生活的白领蓝领等工作阶层人士,他们长期在压抑的城市生活,山清水美的乡村无疑会成为他们旅游度假的首选,而这种建筑如果还和城市一样,那就会让人审美疲劳。
(六)古建筑别墅群的建筑楼盘开发融入先人的智慧,不要一味仿欧式等西洋建筑,也应该注入中国古建筑的精髓去传承,这种建筑主要出售给富人,属于小众的,所以可以在统一规划中学习欧洲高端亲手DIY定制模式。
综上所述,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儿女的骄傲,我们应该学习日本韩国人对传统建筑文化节日工艺的保护以及传承,每个人都要了解它的历史并且学会保护以及传承其精神气韵,让其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古建筑见证了历朝历代的发展,细心研究之下可以通过布局、用色、居住者、家具器物甚至小到台阶地花门梁字画都可以挖掘当时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不同特征,对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重大意义。
关注度
0
热度
701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