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或城市,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台湾作家龙应台认为,一场大雨足矣。她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了却不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它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来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有时候,GDP不算数,文明的差距,只差了一条下水道而已。

 


 

相关

城市排水系统概述

城市排水系统概述

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任务是使整个城市的污水和雨水通畅地排泄出去,处理好污水,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估算城市排水量,选择排水制度,设计排水管道,确定污水处理方法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位置等。

城市排水系统历史

城市排水系统历史

公元前 6世纪,古罗马城建造了排水沟渠。中国 战国时期的城市中已有陶制的排水沟渠,称“陶窦”。明清北京城有比较完整的排水沟渠系统。从19世纪起,伦敦等城市为了防止传染病蔓延,开始建设近代排水设施。中国1949年有排水设施的城市为103个。1983年据258个城市统计,排水管道总长度为26448公里。

城市排水制度

城市排水制度

有两种基本类型:分流制和合流制。分流制是设置污水和雨水两个独立的排水管道系统,分别收集和输送污水和雨水。工厂排放的比较洁净的废水(如冷却水)可收集送入雨水管道系统。合流制只有一个排水管道系统,污水和雨水合流。为处理合流制中的污水,需设置污水截流管。平时,污水通过截流管送入污水处理厂;雨天,超过截流管输送能力的雨水和污水混合通过溢流井溢入水体。从环境保护、防止水体污染方面考虑,分流制比合流制好,但合流制建设费用较少。中国从1949年以来,新建的城市和旧城市的新建区一般都采用分流制;旧城一般仍用原有的合流制系统,增设污水截流管。

暴雨围城引热议

A“暴雨淹城”频上演 “城市良心”被搅动

A“暴雨淹城”频上演 “城市良心”被搅动
为什么我国很多城市一遇暴雨就积水,而国外城市则暴雨不湿鞋?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周玉文认为,一方面,在我国,作为日常排水使用的排水系统存在标准低、设计方法落后、系统性差等问题,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我国缺乏排涝标准,在排水系统和防洪系统之间存在一个系统的盲区,即城市排涝系统,这也是导致很多城市在大雨时造成内涝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都是建国初期修建的,当时我国多采用前苏联的设计理念和理论。前苏联和欧美的指导思想有不同,他们更重视节约成本,当时采用的设计方法为极限强度法,而欧美更重视安全性和长远性,采用的是推理公式法。[详细]

B“暴雨围城”引发对城市规划管理的思考

B“暴雨围城”引发对城市规划管理的思考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逐渐凸显,暴雨带来的严重内涝、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等都是快速城市化无法回避的问题。些国家的城市规划注重城乡一体,法律约束严格,在建设之前就有完整的规划,规划一旦确立,不能轻易变动。巴黎、伦敦等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非常完善,同供水、供电、供气一样,是城市命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规划建设要随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变动而调整。[详细]

C 规划不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是城市受灾主因

C 规划不尊重自然地理格局是城市受灾主因

为什么今年入夏以来,人们感觉城市因下雨而导致的灾害越来越多? 究其原因是城市规划没能遵循原来的自然地理格局。6月23日北京暴雨中,积水严重的地方都是把原来的水系网格局改了的地方。中国自古以来的城市规划是追求几何美,规划理念是美观的协调,不是景观的协调,其实城市本身并不存在一圈、两圈、越摊越大的环路型的自然地理格局。反之,西方的城市规划多是按照城市所在地自然景观格局依山傍水而建。所以,我们的城市规划缺乏远见,太不尊重和没有考虑到大城市布局和原来自然地理格局间的协调,从而导致了大城市病的出现,大雨成水灾。[详细]

D 先有规划设计免责 后有逢雨必涝无止

D 先有规划设计免责 后有逢雨必涝无止

一个合格的城市管理者,既是合格的“地上工作者”,又是合格的“地下工作者”。“地上工作者”就是地表工程建设,“地下工作者”就是地下工程建设;“地上建设”和“地下建设”完美统一,才是城市的“健康躯体”。而“地表工程”因为招人眼目、灿烂政绩,权力往往热爱有加;“地下工程”因为“不直观”很为权力“舍弃”;直接造成城市建设与城市排水不匹配,“逢雨必涝”也就成了城市的“命中注定”。 [详细]

E “城市成泽国”呼唤慢城理念

E “城市成泽国”呼唤慢城理念

“城市成泽国”再次提醒我们,与其追求“快”,倒不如多落实朴素的“慢城”观念:少一些急功近利的“政绩冲动”,多一些放眼未来、科学和谐的规划意识;城市注重涂脂抹粉,更需打牢基础设施等根基;城市管理者考虑政绩需要,更要多考虑市民和群众的生活需要、精神幸福。 [详细]

相关专题: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

暴雨导致多个城市内涝

今年夏天,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广州、北京、武汉、重庆、杭州、南京、南昌等城市,轮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 “东方威尼斯”的称号在中国多地开花。一场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一座座城市瞬间陷入“瘫痪”状态,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人们笑说如今可以“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坐北京地铁赏水帘洞景”……

国内暴雨围城盘点

北京

北京
6月23日,京城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大雨导致多条环路及主干道积水拥堵,部分环路断路,部分地铁区段停运。

  杭州

杭州
6月18日至6月19日的降雨,直接导致杭州西湖水位上升。24日下午,西湖的水位达到了黄海标高7.29米,导致西湖边的部分亲水平台、走廊被淹没。

  武汉

武汉
湖北从17日开始遭遇入梅以来第三轮强降雨袭击。武汉城区出现大面积积水,76处地段积水超过50厘米,交通几乎瘫痪;十堰市堰塞湖因新降雨再次塌方。

成都

成都
7月3日15时暴雨袭击成都,造成成都市内大范围交通局部瘫痪。城区内上百处低洼地带的严重积水双流国际机场约5000余乘客滞留机场。图为被淹没的衣冠庙立交桥。

  南京

南京
7月18日,南京暴雨,部分地区内涝严重。玄武湖隧道中,很多私家车熄火,司机们戏称隧道是“海底世界”。在闹市区,积水倒还灌进地铁站。一些地势低洼的小区住户被淹。

  长沙

长沙
6月28日,长沙受到强降水的侵袭,暴雨如注。受大雨影响,积水过深,许多车辆都被淹没,而道路也因为积水而变得无法前行。在积水较为严重的长沙市八一桥段,部分车辆已经抛锚,被浸水中。

我国近年城市内涝统计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351个城市进行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2008年—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发生内涝的城市中,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的占74.6%,积水深度超过15厘米(可能淹没小轿车排气管的水深)的多达90%,发生内涝城市中积水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城市占到78.9%,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城市内涝暴露排水系统弊端

我国排水系统概况

我国排水系统概况

 

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目前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仅有4%投入到排水系统维护;养护维修资金90%依靠地方财政投入,难以按标准进行定期养护维护。来自国家防总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省会以上城市的排水标准一般只有一年一遇到两年一遇,其它城市的排水标准更低。

城市排水系统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建设,排水通路明改暗不妥
在城市的建设改造规划中,各地都很注重集约利用城市土地及城市的美化亮化。一些地方把明沟规划设计成管道涵、盖板涵等等,在扩大了城市可用面积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排涝压力。如此一来,遇到急速降水的特大暴雨,城市难免变“城海”。[详细]

 

城市面积扩充,排水管网增容量不足
城市飞速发展,一些城市在建设新城的同时,不断扩充老城区的面积。老城区的管网改建,特别是排涝管网的改建不足以匹配它的面积和人口。陈旧的排涝管网难以满足新扩建城区的排涝需求。 与快马加鞭式的地面建设相比,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明显滞后 [详细]

城市"硬底化":9成降水需靠管网排走
雨水落地后是自然过程,土壤和水塘能够储存大量的水,而现在,随着城市建设“大干快上”,大量绿地、湿地、水塘消失了,城市“硬底化”情况越来越严重,以致一到下雨,雨水难以自排,90%要靠排水管网才能排走。

 

城市建设重地表,轻地下
不少城市‘重地表、轻地下’的做法,折射出城市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和政绩观”, 由于一些地方衡量城市发展、考核干部的标杆更多的是经济增速,似乎只有高楼林立、街道宽阔、广场气派、商业繁荣才是政绩,所以当面对花费多,却看不见、用得少 [详细]

国内外排水系统借鉴

国内排水系统借鉴

赣州  

赣州
江西赣州的福寿沟是一条宋朝修建的城市下水道,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仍承担着赣州近10万旧城区居民的排污功能。[详细]

 
青岛  

青岛
青岛是全国最早实现雨污分流的城市。 由于德国人在20世纪初主持了排水系统的修建,近百年过去了 [详细]

国外排水系统借鉴

东京  

东京
日本是个台风多发国家。东京地区的地下排水系统主要是为避免受到台风雨水灾害的侵袭而建的。这一系统于1992年开工,2006年竣工…

 
伦敦  

伦敦
伦敦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1859年正式动工, 1865年完工,实际长度达到2000公里,下水道将污水与地下水完全隔开。为了解决坍塌等后顾之忧…

巴黎  

巴黎
近代下水道的雏形脱胎于法国巴黎。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00多公里,规模远超巴黎地铁,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下水道,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供参观…

 
罗马  

罗马
古罗马下水道建成2500年后,现代罗马仍在使用。公元前6世纪左右,伊达拉里亚人使用岩石所砌的渠道系统,将暴雨造成的洪流从罗马城排出。

柏林
柏林采用的是分立式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管道和雨水排水管道各自独立,其雨水系统应急迅速、排放量大,雨水在简单处理后,可存入柏林的蓄水池或排放入河流,不会造成城市在大雨时污水泛滥。

 

谢菲尔德
谢菲尔德

 

墨西哥
2009年4月,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第二阶段的地下排水系统工程完工。使用了尖端技术的这一工程共花费3100万美元,预计可以使用50年以上。

城市排水问题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道路路面积水,不仅对交通安全极为不利,长期积水还可能造成路基整体破坏,最终导致路面早期破坏。在设计城市道路时,为保证交通安全、改善城市环境条件,以及避免路面过早损坏,要求迅速及时地排除路面积水。城市道路排水对于道路使用寿命的长短有很大影响。文章介绍了城市道路排水的内容, 就路面排水、路基排水、绿化带排水的设计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论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详细]

 

美国在暴雨管理方面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暴雨管理事务的深入研究,应当认识到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重视暴雨径流量的控制而轻视对雨水“质”的管理,这显然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物过滤带等技术采用了自然的方法来减少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了解并运用自然元素有助于开阔设计思路,在实际运用中创造出有效率的解决方法。[详细]

巴黎下水道:城市拓展地下空间的奇迹
科学合理地规划利用地下空间,不仅可以给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极大便利,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拥堵等城市问题。巴黎下水道于百余年前规划建造,其工程之宏伟、设计之精巧,堪称奇迹,至今仍然在繁华的巴黎城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带您走进这条世界闻名的下水道,领略这个隐藏在地下的建筑史上的传奇。[详细]

 

SWMM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系统的模拟计算,可以为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方案的调整与优化提供理论指导。以深圳河湾地区的排水系统规划为例,讨论了美国环保局开发的暴雨径流管理模型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的应用情况。案例研究以典型降雨年的排污状况为参考,用SWMM 分析和评价了深圳“布局规划方案”在近期(2010 年) 和远期(2020 年) 的环境影响。研究中所应用的方法和过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以用于其他地区排水系统的模拟。[PDF]

结语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10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雨果的这句名言,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城市下水道是城市地下的“生命线”,不仅关系城市的排水效率,更影响着广大百姓的生活。面对城市内涝频繁发生的现实,未来应更加重视下水道的建设,适应自然的变化,建设雨水蓄水池,做好雨水利用等。这样才能消除城市的安全隐患,造福于民。

景观中国简介 | About me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投稿中心 | 建议留言 | 操作帮助|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0 Landscape.cn 京ICP备05068035号
景观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