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人物

李晓东秉承建筑师的责任是寻找并创造人类物质环境的最高次序。每一个作品都是唯一的,它必须是美学质量,构造次序,精准的细节与功能的完美与独特结合。

李晓东的设计策略始于对项目内容及基地的准确分析与把握,寻找并把握那些发挥灵魂性的作用场地条件。设计概念则依据当地的文化背景和气候环境产生,籍此以抓住地段独有的“场所精神”。设计旨在追寻空间序列和光给人带来的深层次的安宁与和谐。一方面我们尽力抵制既有的,无潜力的和非创造性的建筑套路思维, 另一方面对优秀案例的研究会提供我们坚实的基础,以解决在新条件下面临的每一个新问题。

杭州西溪湿地艺术家会所

杭州西溪湿地艺术家会所

成都红照壁商业综合体

成都红照壁商业综合体

北京凤凰卫视媒体中心

北京凤凰卫视媒体中心

福建平和县桥上书屋


福建平和县桥上书屋


"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

云南丽江玉湖完小


云南丽江玉湖完小


"对丽江乡土建筑的新的诠释"

云南丽江徐宅


云南丽江徐宅


"与自然同居"

冰榻——古韵与时尚的融合


从家具……


冰榻——古韵与时尚的融合

篱苑书屋——寻找那片安宁


到建筑……


篱苑书屋——寻找那片安宁

林盘规划——乡村城市化


再到城市……


林盘规划——乡村城市化

宁波鄞州规划局办公楼

宁波鄞州规划局办公楼

新加坡动物园入口

新加坡动物园入口

河南少林寺禅苑

河南少林寺禅苑

见解

1、传统VS现代,媚俗VS文化

不论文化,还是艺术,因中庸、缺少批判而流于媚俗。于是,我们的文化,艺术,城市和建筑充斥了媚俗气息。当我们客观地审视当今中国的文化现象,却不能不承认她在整体上所呈现的明显的媚俗趋势。因缺乏自信,对传统文化的“回收再利用”已使当代文化变得庸俗不堪,因缺乏创新,仅仅形式上的嫁接西方文化,使得我们今天的文化景观变得不伦不类。审视历史,我们应正视文化。

表面上看,媚俗与现代主义应该是一对背道而驰的概念,媚俗意味着传统,守旧,而现代则代表了反传统,进步,新和锐意求变(庞德)。然而,如果我们深探其究,媚俗艺术,无论是其概念的形成,还是其产品的制作及消费,却又地的确确是现代主义的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与现代对话、碰撞,以解决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期盼真正意义上的新文化早日在中国出现,这种新文化既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它带给世界文明的将不再是一个固定的传统,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

2、对中国建筑的期许

中国的建筑如何从边缘进入中心

两三百年前,中国还是中心,以文化为背景。西方产业革命后迅速发展,我们被边缘化。想成为中心,不可避免的就是抄袭,比如唐朝时期的日本。“山寨版”有个问题,当你开始复制别人的东西时,你会放弃自己的东西,而一旦放弃自己的中心思想,你就永远成为不了中心。由边缘变成中心,必须独立思考。

中国建筑设计现状是,产量大,质量不够。但比例高,机会多。所以要认清自己的问题。

关于中国建筑的定位

民族形式和当代没有关系,只能证明对当代的不自信,或者媚俗。中国这么大,什么能代表中国?我们能讲的可以是地域。根据每个城市环境气候的不同而做不同的建筑。不可能有标准的,只能探讨在一特定地域中如何做当代的建筑。

访谈

在当今中国建筑的一片模仿与复制中,有一个人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念,认为设计概念首先应该从问题本身出发。他认为中国的建筑做到像国画大师笔下的山水写意,成为内心自在状态的一种流露时,或许中国的原创建筑才有希望。他,就是青年建筑师——李晓东,一个多次获奖,仍从容做建筑,潜心育人的学者。[详细]

虽然李晓东教授在乡村做了多次建筑尝试,但是他一直坚持认为这与慈善事业没有关系,他的尝试仅是为了实现个人设计理想和对建筑师话语权的突破。这次,李晓东教授试图改变城市化进程以城市为主的思路,对于中国城乡发展而言的价值与否依然有赖于社会和历史的验证。在新农村建设发展尚存有政策分歧时,有一定积极意义。[详细]

“西方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轮到我们了。”李晓东这样说到。这位2010“阿卡罕”建筑奖以及2009年英国“建筑回顾”世界新锐建筑奖第一名的获得者,仍然保持着学术和教育方面的热情,但他更希望把中国的建筑文化重新回到世界的中心,“我不想用西方的建筑形式来填补中国的建筑空白,我也不想提及‘民族形式’这类词汇。”[详细]

李晓东说他做建筑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谋利,只想通过一个建筑专注地探讨一个问题。这时如果选择到一个合适的地点,结果会更有意义。他想找到一个走向衰落的村落,探讨用类似中医的针灸疗法、点穴疗法,通过一个建筑激活一个社区,探讨如何从系统、社区的理念上把建筑的功能及其与社区的关系做得更深入广泛。[详细]

与李晓东的交谈中听不到什么豪言壮语,但每句话都能感受到知识分子独有的责任感,或许同他设计的建筑一样,低调外形的内心是强大的气场。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的中国建筑师,他的身上有着强烈的中国烙印,善于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建筑师的视角传递给世界。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与现代对话、碰撞,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详细]

李晓东演讲实录:大家好,我今天讲的东西跟高峰会关系可能是间接的,我很高兴有幸到这讲这东西。经济高峰会我想讲一点美学,可能没有直接关系,但对中国现代的状况有一些间接意义。我想讲的问题就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房子,这本身的话题很大,从美学角度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不同的人群来讲什么样的人对我们房子负责任。 [详细]

对于李晓东那一代人来说,未来道路的选择和教育知识的累积与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都是紧紧相连的。问及是否在儿时便有了当建筑师的梦想,他笑着说小时候就算想当个什么都是瞎说,对世界一片未知的情况下哪会有清晰的概念。李晓东真正接触并对建筑感兴趣是选择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之后,而这却是父亲为他做的决定。[详细]

李晓东认为,建筑就是设计师在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好的设计师,自己处在什么状态,他的建筑完全可以表达出来。 他在建筑设计中的终极追求就是:不要什么Signature(识别标志),只想建出一栋栋就像从那方水土中长出来的房子。他觉得一旦风格固定,设计就失去了乐趣,建筑也就不再有生命力,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详细]

偶然的机会和朋友小聚聊起阿迦汗建筑奖,了解到中国开始可以列入他们的范畴。参考了他们的评奖标准,我就觉得福建桥上书屋这个项目一定能够获奖,这就决定参与进来了。我之所以这么自信首先是因为这里面的思考是跟西方是不一样的,他涉及到点穴疗法,西方很难等理解。而且这个项目的设计没有可复制性,如果没有对建筑… [详细]

  • 在你看来,建筑应该是什么?

    建筑应该是一个认识环境的过程。不是先设定好一个套路,是通过设计建筑的过程和自己对话,和生活对话,和环境对话。所以建筑也可以理解成建筑师对一种状态的客观推理及主观感受的综合描述,少了这个过程,建筑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

  • 你认为建筑在当代中国主要承担了什么责任?

    广义地说,整个人造物质环境都是由建筑组成的,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的生活质量。中国高速城市化的今天,当代建筑师比以往承担了更大的责任。2007年,仅仅北京一个城市的建筑量是整个欧洲的总和。

  • 什么样的建筑能成为打动人们心灵的经典之作?

    认真做好建筑的品质和功能,以及个性化的审美,从情感上打动人。每个人对审美的理解都不一样,就我而言,喜欢的是一种很静、很完整的美。在我的作品中,与环境相关的每一点我都会认真思考它在整体上的氛围和气场。交流、对话和换位思考一定能成就优秀的建筑作品。

  • 你曾说过“高智商和学建筑没有必然的联系”,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需要那些性格特质?

    高智商能产生强大的逻辑思考,广泛的游历产生新的视角,最后天生的灵感也是擦出建筑火花的必要条件,因为设计是创造一个过去不曾完全出现的事物,是对未来的一种解读。

  • 建筑和人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生活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简单举例说,山地民族的逻辑性要比平原民族强,原因很简单,环境使然,平地上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一定是直线,不必思考,而山地则不同,除了逻辑判断,登山的过程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一览众山小”心路历程也赋予了山地民族更多元的想象空间。

  • 为什么选择农村作为你的实践环境?

    现代中国城市很难做出好的设计。西方的设计已经做了很多年,有了娴熟的技巧,而我们中国的设计如果要从边缘进入中心,就必须从观念上可以革新。农村只是一个载体。因为中国农村的问题很独特,城里的房屋拆迁太快,环境变化太快,所以我转向农村。当你把问题定义得很独特,解决方法也必然是独特的。中国最大问题是发展太快。这跟经济状态与政府行为都有关系。农村城市化是一个新的视角。

著作推荐

李晓东著作中国空间  

我们看待空间尚存许多疑点,尤其对于空间概念混淆不清。更由于文化的差异,这些疑点显得愈加扑朔迷离。我们今天的空间观,很大程度上已颇受西方观念的影响。一言以蔽之,西方的空间观强调有形驾驭无形;而中国的空间观则以无形喻示有形。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往往经由暗示或寓言化来体现。考察空间概念的沿革,将促使我们深入地反思。首先,“有形”与“无形”相映生辉的魅力。怎样能够使我们以新视角体验自身在空间中的存在?其次,如何通过感知(印象)——观念(表达)来体现建筑实体(有形)和社会文化内涵(无形)之间的对话关系? 本书旨在研究中国传统空间观——以精神上的空间构想来指导物质实体,并探求其潜在的论证机制。此外,本书将诠释中国人对空间格局的喜好和倾向,进而揭示上述的论证机制如何从一种形态学观念发展为抽象的物质系统。

景观中国简介 | About me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会员注册 | 投稿中心 | 建议留言 | 操作帮助|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0 Landscape.cn 京ICP备05068035号
景观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