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活动  /  正文
  • 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拉开序幕,国内外建筑大师开讲!

    日期:2018-10-25---2018-10-25
    地点:北京
    是否收费:否     
    报名方式:文末二维码

20181023_103315_000.jpeg

清华设计实践60周年

清华大学在1958年成立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其建筑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实践平台,并服务于刚刚建立的年轻共和国的发展建设。2018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迎来了60周年华诞。在这一甲子的岁月中,清华设计院与国家一起经历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起伏转折,成为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演进的见证。值此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建院6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举办“清华设计实践60周年“活动,邀请中国建筑界的各方人士与机构共襄盛举,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论坛、讲座和出版等活动,回顾自身的发展历程,与建筑界一起反思和总结60年来中国建筑设计事业的进步,分享建筑设计的研究、实践与思考,以期继续为祖国的发展服务,为建筑学术和实践进步服务。

为庆祝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60周年华诞,于2018年10月25日举办清华设计学术周,邀请国内何镜堂、王建国、孟建民等多位院士以及蓝天组、UNStudio等国外嘉宾出席。同时主题为“6X10一所大学设计院的现代建筑史”的展览正式开幕。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建院60周年院庆

暨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时间:2018.10.25

场地:清华大学大礼堂


13:30-15:00 | 清华建筑设计院建院60周年院庆暨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开幕式      

主持人:吴晞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

· 清华建筑设计院建院60周年纪念宣传片播放

· 领导致辞

· 设计院老员工代表致辞

· 清华建筑设计院建院60周年院庆揭幕仪式及合影

庄惟敏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历史及展望

15:00-17:30 | 清华建筑设计院建院60周年院庆暨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        

主持人:庄惟敏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建国丨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 在地性场所营造——镇村环境改造提升的设计策略

孟建民丨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 泛建筑学的思考与实践

张利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 主动式健康

19:00- 21:30 | 清华建筑设计院建院60周年院庆暨2018清华设计学术周 

主持人:张利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 Wolf D Prix | 蓝天组创始人演讲

· Caroline Bos | UN studio 创始人演讲

· 圆桌论坛

  Wolf D Prix | 蓝天组创始人

  Caroline Bos | UN studio 创始人

  庄惟敏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张利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徐卫国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现场观众问答

嘉宾介绍

王建国

30613216683275017.jpg

王建国

东南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雄安新区规划评议专家组成员,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主编等。2001年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6年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称号。

王建国院士在中国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构建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原创提出城市高层建筑合理布局的量化引导管控方法、建构了城市用地开发强度和容积率科学判定的技术方法、提出并实践了基于动态随机视点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初步破解了城市建设中有关高度、密度和风貌优化和管控等方面的城市设计难题。出版论著7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曾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世界著名高校讲学交流,在世界城市论坛等18次国际学术会议做主题发言。先后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30年来,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郑州等40多个城市主持完成了100余项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先后获全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部省级设计一等奖7项,国际奖2项。 

部分代表作品

文化中心鸟瞰

文化中心东南侧景观

绵竹市广济镇中心区灾后重建公共建筑群

主要设计人:王建国、张彤、韩冬青、邓浩等。

灾后重建公共建筑群集中位于镇区中心的四个地块内,包括文化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卫生院、小学校、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民生设施,建筑群总建筑面积22156㎡。中心区重建运用整体和系统的城市设计思想和方法,统筹整合重建后的市镇空间及其与总体规划的关系;场地设计顺应现状溪流并根据人流活动要求安排带形公共绿地;城市设计创建了连续的街道界面、统筹建筑形式语言;结合镇行政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与小学校的主入口设置市民广场,使之成为镇区居民日常活动汇聚的场所;保留震后幸存的大树,将其巧妙组合进建筑的院落空间中。项目获2011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评选建筑工程一等奖。

夜景鸟瞰

水池与建筑

南京牛首山景区游客中心

主要设计人:王建国、朱渊、吴云鹏、姚昕悦等。

牛首山景区是南京市“十二•五”期间的重大文化项目,以长期安奉释迦摩尼佛顶骨舍利为主题。本项目是牛首山东麓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既是景区接待量最大的游客中心,也作为公共广场为城市服务。设计在建筑意向上体现佛教文化主题,总体抽象撷取简约唐风,回应社会和公众所预期的集体记忆。形态上合理利用地形特点,采用两组连续摺叠的建筑体量布局,高低错落、虚实相间,是对山形的呼应和江南灵秀婉约气质的演绎。功能上充分考虑景区入口容量和城市公共广场的合理性,不同层次的场所设计兼顾了参禅人流的礼仪性空间和市民休闲的亲和性空间。项目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评选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

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公共教学楼

主要设计人:王建国、张航、王湘君等。

教学楼位于南京江宁区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园中心区,具有重要的景观地标价值。设计秉持“适宜、雅致、经典”的理念,在群体布局和空间组织方面与校园总体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同时汲取校园建筑的优良传统,采用水平向延展的院落组合布局与坡顶三段式的处理手法,突出教学楼应有的端庄大方和良好的比例尺度。形体处理上关注局部异质要素的介入,在统一中追求适度变化,通过不同颜色的外墙面砖的砌筑增加建筑的细节感。项目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评选建筑工程三等奖。

孟建民

30533216683485037.jpg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总建筑师。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博士学位。同时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会长、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教授。被先后授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称号、梁思成建筑奖、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奖、南粤百杰人才奖等。

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工作。主持设计了渡江战役纪念馆、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昆明云天化集团总部等各类工程项目二百余项,获得各类专业奖项80余项。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的项目负责人。出版《本原设计》、《新医疗建筑的创作与实践》等多部论著,提出了”本原设计”的创作理论,倡导“全方位人文关怀”理念和“三全方法论”,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方法与路径。

部分代表作品

20181023_103315_007.jpeg

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

20181023_103315_008.jpeg

渡江战役纪念馆

20181023_103315_009.jpeg

深圳市基督教堂

20181023_103315_010.jpeg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20181023_103315_011.jpeg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81023_103315_012.jpeg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利

30593216683665062.jpg

张利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世界建筑》主编,简盟工作室主持,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其主要学术关注为建筑空间与人体的互动关系,致力于东方空间哲学的当代诠释,倡导“软可持续性”与主动式健康空间。张利现任或曾任主要国际兼职有: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客座教授(2017),美国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国际实践教授(2012),新加坡国立大学新亚洲建筑大师班教授(2010)。2014-2015年,张利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场馆规划与可持续性负责人,先后在北京、洛桑和吉隆坡向国际奥委会进行了主题陈述。2016年至今,张利作为北京2022张家口赛区中方设计团队的负责人和崇礼冬奥相关规划的总规划师,正在为冬奥会筹办进行规划设计。主要作品:阿那亚启行青少年营地(2015-2017);北京南锣鼓巷访客中心暨“左右时代”(改造)(2014-2015),玉树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2010-2013),宁波工业设计街区暨和丰创意广场(2008-2012),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及地区馆(2007-2010),中国第7届花卉博览会北京主场馆(2007-2009),金昌市文化中心(2003-2008),等。主要奖项:德国ZomtobelGroup Award青年实践奖(2017),意大利ArchMarathon奖(2014),英国AR+D新锐建筑奖(2013),新加坡世界建筑节展览建筑组入围(2013),中国建筑学会创作金奖(2014),荷兰鹿特丹国际建筑双年展设计竞赛一等奖(2007)等。

部分代表作品

20181023_103315_013.jpeg

嘉那嘛呢游客服务中心

玉树是藏区极其重要的宗教中心之一,这一价值主要来自于新寨的嘉那嘛呢石堆。它历经300 余年的来自各方的信徒的堆放,目前有2.5 亿块嘛呢石,规模为世界之最。

玉树近40% 的人口以雕刻嘛呢石为生。嘉那嘛呢石堆在玉树人心目中占据着不可比拟的地位。在地震之后,玉树人在修复自家住宅之前首先修复的就是嘛呢石堆。

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一方面通过展示空间与观景台对嘉那嘛呢历史文化进行价值诠释,服务于到访信徙与游客;另一方面集成邮局、诊所、嘛呢石研究及公共卫生间等,生服务于玉树本地社区。

嘉那嘛呢游客到访中心由回字型功能空间和环绕其周边的11 个观景台组成,2 个观景台指向嘛呢石堆,其余9 个分别指向勒茨噶、格尼西巴旺秀、错尺克、洞那珠乃塔郎太钦楞、扎曲河谷(通天河)、拉藏龙巴、茹桑贡布神山、乃古滩、观世音轮回道场等9 处嘉那嘛呢宗教活动的圣地或嘉那嘛呢历史上的重要地点。地方材料与建造工法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游访中心与嘉那嘛呢历史文化圈的时空连接。

20181023_103315_014.jpeg

阿那亚启行营地及社区服务中心

阿那亚启行青少年营地是一个为中国教育机构“启行教育”而设计的营地建筑。启行教育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冬夏令营项目。其教学宗旨为:将中国的“独生子女”们带离他们的家庭,并营造一个临时的社区使他们接近自然,习得多种多样的文化,手工和社交能力。

此项目位于阿那亚滨海度假地产开发区中部的带状沙丘上。一条连续螺旋坡道起始于沙丘一侧,环绕建筑的两个庭院上升,逐渐达到最高点后重新落回到沙丘的另一侧。其中靠外侧的庭院被设计得更为开放,用来组织集体活动;而靠内部的一个则被一层的教室与二层的宿舍包围,更多用于安静而内向的活动。

连续的坡道形成了一系列在其之上和于其之下的活动空间。在靠下的部分,坡道成了一个环绕庭院的临时观众席,并在其下形成了舒适的户外空间。用于支撑坡道并围合空间的混凝土墙上打开了若干巨大洞口,形成朝向沙丘景观和游戏场地的取景框。在中间部分, 坡道顶部可远眺大海并鸟瞰阿那亚全景,而在其之下则是一个平坦的儿童游戏空间。在结束部分,坡道迅速的下降,与地面上的儿童游戏场地相连接。当没有冬夏令营时,坡道向当地居民开放。

20181023_103315_015.jpeg

金昌文化中心

此项目发掘了气候适宜性设计在艺术表现上的潜力。

金昌被称为中国的“镍都”,拥有世界第三大镍矿。金昌地方气候是典型的中国西北部干冷、多日照气候。金昌地方的山脉呈现独特的顶部平坦、侧向垂直肌理强烈的特征。

我们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当地的气候与山脉。设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建筑西南部城市干道一侧的通长连廊。这一连廊的外墙由西向的实墙和南向的玻璃幕墙交替组成,其立面效果既形成了对金昌山脉特征的再现,又起到了吸收日照蓄热的作用。

Wolf D. Prix

fdfdfsdf.webp.jpg

Wolf D. Prix

建筑系教授,工程学硕士,荣誉博士

蓝天组(COOP HIMMELB(L)AU)首席执行官&设计总管

1942年出生于维也纳,先后在维也纳技术大学、伦敦建筑学会和洛杉矶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学习建筑。1968年与Helmunt Swiczinsky、Michael Holzer共同创立蓝天组(COOP HIMMELB(L)AU),担任首席执行官和设计总监,于1988年在美国洛杉矶成立第二工作室,一直活跃建筑、城市规划、设计以及艺术等领域中。

他建筑学界有着重要地位,其建筑作品获奖无数,被称为解构主义创始人之一,作品涉及博物馆,音乐厅,办公楼以及住宅等多个类型建筑,代表作品有维也纳的Falkestrae 屋顶改造项目,法国默伦塞纳城市规划,荷兰格罗宁根博物馆东馆,瑞士比尔02年世博会论坛展馆,德国德累斯顿UFA 多功能电影中心,德国慕尼黑艺术学院和宝马世界,以及美国俄亥俄州的阿克伦艺术博物馆等。

他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任职教授、建筑学院院长、普瑞克斯工作室主任以及该校副校长。曾在伦敦建筑学会、剑桥的哈佛大学、杉矶的SCI-ARC学院、耶鲁大学等高等院校中任职客座教授。他获得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大学的哈维.帕洛夫教授职位,荣获“ANNIE SPINK 建筑教育卓越奖”,以表彰他长期致力于建筑教育与培训。

近期代表作品

20181012_142957_045.jpg

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 ©Sergio Pirrone

20181012_142957_046.jpg

©Sergio Pirrone

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

建筑面积:46476.0平方米

汇流博物馆的定位不是小资阶层独享的大雅之堂,而是公众获取最新知识的公共平台。因其正面、积极的作用,它已不再仅仅作为一个博物馆出现,而是成为市民汇聚的场所,并因此而具有博物馆和城市休闲区域的双重意义。两组建筑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源于建筑用地所处的引人注目的位置。晶体般的建筑体量明确地朝向城市,形成了都市论坛以及博物馆门厅。建筑的形态可被用来清晰地解读日常生活,而与其明晰的姿态形成对比的是,云状晶体中蕴涵着的关于未来的无尽知识;故此汇流博物馆又可被看作是由隐匿的潮流和无尽的转变所构成的柔性空间。

汇流博物馆内,现在与未来、已知与未知都在建筑独特空间序列中得到体现,并籍此来“刺激公众的好奇心”。作为半岛南端公园的延伸,博物馆塑造了一个新的都市空间。由坡面抑或平面构成的空间景观将博物馆的内部、外部交融于一体,成就了动感十足的空间序列。这种动态同样体现在展厅交错穿插的空间结构中。借助建筑高达两层的空间体量,“封闭黑匣子”式的展厅与自由展厅在空间中交替出现。建筑的内涵赋予了其可变的特性。

20181012_142957_047.jpg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Shu He

20181012_142957_048.jpg

©Duccio Malagamba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建筑面积︰117650.0 平方米

这座建筑物既反映出大连的现代化改造前景一片光明,也体现出这座城市作为重要港口以及贸易、工业、旅游城市的传统。项目的形式语言结合并融合了现代化会议中心建筑类型的合理组织结构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漂浮空间。

建筑的表演和会议空间位于入口大厅上面15米的位置。拥有1900座和舞台高起的大剧场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与2500人灵活组合的会议大厅相对,而小会议厅想珍珠一样围绕在大剧场周围。底层的商店、展览等公共空间向上与会议大厅相连,并提供了较短的路径和激动人心的视线轴线。而且,主报告大厅想传统的影院和歌剧院一样配备有后台空间。所有的会议室和交通面积都有直接的自然采光。海边的主入口与未来的区域发展想呼应,形成了一个与未来游艇码头的连接。

20181012_142957_049.jpg

深圳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 © Duccio Malagamba

20181012_142957_050.jpg

© Duccio Malagamba

深圳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

建筑面积︰80000.0 平方米

蓝天组分别设计了两座场馆,以强调各自的功能和满足不同的展示需求,然后将其统一在一个庞大的多功效表皮之下。在室外,透明的立面以及智能室内灯光控制系统,使得建筑的入口大厅和过渡区域清晰可见;在室内,参观者对室外的城市景观一览无余,仿佛置身室外,高度6到17m,完全开敞的无柱展览空间加深了这样的体验。

建筑的表皮有两层:一层天然石材制成的遮阳板,一层隔热玻璃制成的具有微气候调控作用的围合构件。以上两个元素构成了与建筑的框架结构相分离的动感十足的表面。兼具美感和功能性的表皮将两座博物馆、垂直交通核、娱乐区、公共广场以及多功能地下空间统统包裹起来。同时具备高科技的设备构件、紧凑的建筑体量、高效的隔热遮阳系统,MOCAPE不仅一座建筑学意义上的地标,同时也是生态和环保的标杆性作品。

20181012_142957_051.jpg

奥地利面包博物馆© Markus Pillhofer

Caroline Bos

dfsdfsfsdf.webp.jpg

Caroline Bos

文学学士、理学硕士、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国际会员

UNStudio 联合创始人&首席城市规划师

墨尔本大学建筑、建设与规划学院荣誉教授

Caroline Bos 曾在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 (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 学习艺术史,后在荷兰乌德勒支大学 (University of Utrecht) 地球科学学院主修城市与区域规划。 1988年,她与建筑师 Ben van Berkel 共同创办了Van Berkel&Bos Architectuurbureau 建筑事务所,开始将她的理论与专业知识运用到建筑实践中。

1998年,Caroline Bos 与 Ben van Berkel 共同创立了UNStudio (United Net)。 UNStudio 是一个国际性的建筑设计公司,专于建筑、室内建筑、产品设计、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目前已经有200多名来自37个国家员工,拥有阿姆斯特丹、香港和上海三个地区的独立办公地,建成项目分布在全球。如:鹿特丹天鹅侨,斯图加特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荷兰阿纳姆中央火车站。

Caroline Bos曾在普林斯顿大学、鹿特丹 Berlage学院、维也纳美术学院和阿纳姆建筑学院担任客座讲师。 2012年,她被墨尔本大学建筑、建设与规划学院授予荣誉教授。

部分代表作品

20181012_142957_052.jpg

20181012_142957_053.jpg

杭州来福士中心 ©Jin Xing

20181012_142957_054.jpg

©Hufton+Crow

杭州来福士中心

建筑面积︰395,313平方米

杭州来福士中心是一个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打造的居住、办公和休闲中心,饱览钱塘江和西湖的迷人风光,是杭州市新 CBD 绿色轴线上的重要地标建筑。两座塔楼设有高端住宅、甲级写字楼、康莱德酒店和天台直升机坪等设施一应俱全,共有6 层的裙楼配备有零售店、餐厅、休闲设施和停车场,并可通过地下通道直达地铁。来福士中心采用灵活的垂直社区和交通枢纽设计理念,以满足新城市生活的综合需求。

团队以杭州著名的自然景观为基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来福士中心。大厦水波潺潺的外形,仿若钱塘江中川流不息的江水。这些平静的同心圆水波从底部开始,沿着纵轴线一层层盘旋而上,愈来愈富有动感。这些表现手法将整个建筑物中的各部分流畅地结合在了一起,也增强了这座绿色城市的景观特色。

吉宝盛世湾会所 ©Tom Roe

20181012_142957_057.jpg

©Tom Roe

吉宝盛世湾会所

建筑面积︰32,060平方米

吉宝盛世湾会所的设计理念是要打造有如置身于游艇或豪华邮轮之上的非凡体验。会所采用的建筑空间理念,除了为整个项目塑造强烈的身份特征,还体现了桥梁连接陆海一体的理念。建筑外形整体效果和谐流畅,以主基础设施节点为“叶柄”(桥梁),外展呈现出美丽的扇形。这种扇形的设计还造就了宽视角的效果,让整个港湾景色尽收眼底,同时还指引不同的用户群体前往各自的目的地。立面采用了海船的常用色调青铜色铝面板,更加突出了整座建筑几何外形的柔和与流畅,在滨水一侧则整个立面均覆有玻璃。

建筑中还特别留出了宽敞开放的“漏斗”中庭空间,将建筑物从传统的水边屏障变成了穿堂而过的流动空间,让会所大楼变得通透,整个大楼都能欣赏附近游艇和水域的美景。这种漏斗空间也让大楼的内外空间相互交融。在天气较热的季节,漏斗里始终有微风吹过,为大楼带来自然的清爽。

20181012_142957_058.jpg

189弄购物中心 ©Hufton+Crow

20181012_142957_059.jpg

© Eric Jap

189弄购物中心

建筑面积︰84,572平方米

189弄购物中心位于上海市中心普陀区,专门为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年轻专业人士的生活方式设计。 189弄购物中心将零售,餐厅和办公空间组合在了一个空间中,将传统的购物中心重新布置成了一个立体型的城市中心,人们在此可以购物,漫步,吃饭,聚会和放松。该设计通过运用几何造型,图案和物质化的形式将“旧上海”的元素融入了进来,并将其与现代城市体验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具有明显的上海风格的目的地。

通过开放大型的双高门面会将室内整个设计呈现给外界。这些个“城市之眼”同时为商品创造了大型的展示平台,同时提供了享有周边环境的阳台。室内风格主要以中庭设计主导,中庭空间从底到顶贯通整个建筑物,每层都以一系列不规则的流线型平台划分多个空间,创造更多变化。这些平台以旋转的形态,创造出舒适的广场空间,视觉上也跟建筑幕墙的“城市之眼”结合。

展览信息

主题:6X10一所大学设计院的现代建筑史

时间:2018年10月25日-11月15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承办:清华大学《住区》杂志

更多详细展览信息,敬请期待!


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报名!

640.webp.jpg

国际大师论坛 报名二维码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