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家对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印象似乎都是“高大上”的当代艺术设计作品,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我们园林人怎能不发出声音?于是在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什刹海分会场上,有一群来自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年轻人,将通过一场活动发出来自园林的声音,而享誉世界的“三山五园”将作为主要展示对象。
“三山五园”是什么?
“三山五园”,是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颐和园(旧称“清漪园”)、圆明园和畅春园这五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所在地区的统称,地处于被康熙帝赞誉为“神皋胜区”的北京海淀。“三山五园”本身是一处自辽金时代兴起的历史文化景区,在清代皇家历经两个世纪的建设下而形成了最终格局,因其庞大的占地规模、完备的功能体系、高超的造园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这里遍布了水系、园林、庙宇、村落、稻田,堪称一个自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伟大作品,为北京城及京西地区增添了无数美景;除此之外,还分布有演练清军特种部队的驻军营地。
图为光绪年间绘制的《五园三山及外三营地图》
图为颐和园后山的澹宁堂景区
图为玉泉山静明园的寺庙建筑群
157周年纪念什么?
157年前的公元1860年,或许对我们来说遥不可及。但那年的秋天,一场侵略战争袭卷京城,位于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群——“三山五园”在英法两国侵略者的野蛮摧残下沦为废墟。自此,历经几代帝王缔造的史诗般的作品迅速走向衰落、珍贵的皇家收藏流散于全球,令全体华人扼腕。而如今,“三山五园”的遗迹零散地分布在庞大的都市之中,除了几座众人熟知的皇家园林之外,它的历史风貌所剩无几。
图为1860年10月惨遭焚毁的万寿山清漪园
“三山五园”,承载了北京难以磨灭的苦难记忆,更是一种乡愁,它的巨大变化被学者称为继北京古城之后“再失一城”,但同时,这个承载了北京珍贵历史记忆的地区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什刹海分会场上,有一群来自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年轻人,他们即将通过一个展览、一部纪录片和一场沙龙来向公众阐述:究竟该记住怎样的乡愁,才是对157年前的那场浩劫的最好纪念。
图为1998年颐和园东部的京西稻田,现已消失
他们是谁?
“北林园林三山五园”团队是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自发组成的研究小组,由朱强(准)博士领队,专注于北京皇家园林设计历史与理论的研究活动,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和完成多个实践项目,团队曾于2015年在北京林业大学自发策划举办《1860-2015:北京“三山五园”罹劫155周年纪念主题展》,引发强烈反响。
图为北林园林三山五园团队成员
活动有什么?
活动将主要包含三部分:展览、纪录片和沙龙。展览包含有一整套精心编排、系统化的图文展示,让人可以较为全面地领略到“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以及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还创新地在地面上铺设了“三山五园”的历史地图和山体模型,游客可以置身其中、追寻历史的痕迹——用策展人朱强的话说就是“能够让人对它产生空间和时间上的意识”,另外还有一个神秘的互动环节,会给幸运观众送上一份特殊的纪念品。
为了能够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三山五园”,团队还利用主办方提供的优越条件,利用一个较小的房间专门放映自己导演的纪录片——《行走“三山五园”》。这部纪录片如今正在紧张地剪辑中,是他带领团队冒着酷暑拍摄素材、录制而成的的纪录片。类似于BBC很多的纪录片那样,这部影片突破了传统纪录片那种画面配旁白的形式,而是以主讲人、也就是策展人亲自带领观众去实地体验和讲解为主,可见策展人和他的团队之用心。
而将在10月7日下午举办的一场名为“‘三山五园’名城保护沙龙”的小型学术活动中,团队邀请到了来自圆明园学会的专家刘阳、马智新,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李正老师,还有来自天津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生等人,一同来探讨“三山五园”的历史文化和未来。
所以,快来2017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遇见什刹海】分会场来参加活动吧!
活动时间:2017.9.23-10.7
每天10:00-18:00
地点:西城区什刹海大翔凤胡同2号
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地铁8号线什刹海站A口出,过银锭桥后沿湖西行即到
展览开幕式:2017.9.25 下午(暂定)
“三山五园”名城保护沙龙:2017.10.7 下午
本活动由“四名”汇智计划赞助支持!
「四名」汇智计划是北京市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促进中心与名城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在2017年度开展的名城保护行动支持计划,旨在支持自下而上的名城保护活动,培育社会力量、推动共识建立、助力名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