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读书   /  正文
  • 《走向公民建筑》书评

    作 者:
    吴巧
    类 别:
    景观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1923年,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师勒·柯布西耶出版了《走向新建筑》一书,提出建筑应走平民化、工业化、功能化的革新道路,标志着建筑为所有普通人服务的时代来临。2007年起,《南方都市报》以“走向公民建筑”为口号,与国内十余家建筑媒体合作,创办了面向两岸四地、两年一度的“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和“中国建筑传媒奖”两项活动,并以《走向公民建筑》为名将其取得的坚实成果收录成书。第一卷出版于2011年,此次新书为该书的第二卷,收录2011-2012年间的入围/获奖作品的介绍、论坛的演讲讨论实录以及活动相关的名家访谈和评论文章。
  
  何谓“公民建筑”?根据该奖项的定义,“公民建筑”是指那些关心民生——如居住、社区、环境、公共空间等,在设计中体现公共利益、倾注人文关怀,并积极为现时代状况探索高质量文化表现的建筑作品。本书全面呈现了当代中国“公民建筑”的实践,收录的建筑作品既有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建筑,也有常见的商业住宅项目,共通之处在于其结合各自不同的场地条件、设计功能乃至预算限制,都体现了对建筑社会性、文化性的极力追求。另一方面,本书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具有标杆意义的建筑师和学者——王澍、刘家琨、陈志华、龙应台、阮庆岳等——对“公民建筑”的相关思考,不止于设计和建造技术,更关乎社会和文化层面的认知更新。社会公平、弱势关怀、教育启迪、乡土文化,综合所载的实践和思考可以了解,创造“公民建筑”的关键,在于寻求空间对社会问题的回应和解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
  
  社会媒体和专业学者、建筑师的组合,决定了该书专业性和通俗性兼具的特征。既可以帮助行业从业人员了解当代中国的建筑实践和思考,有极强的专业价值;也可以帮助普通大众读者了解建筑本身及建筑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从而重新认识和看待日常生活周边的环境和城市。
  
  《走向新建筑》出版后,对建筑的思考由专业人员至民众,最终演变成一场深刻的社会活动,普通人因此而谈论建筑、关注建筑,并最终推动了建筑行业乃至社会的进步。“走向公民建筑”诞生于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既是对当下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反思和解答,也是建筑师推动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探索和号召:建立公民社会,从关注人开始,从改善人居空间做起。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