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城市街道研究与规划设计:全球50个街道案例》收集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多个角度街道问题进行的深入讨论,法国学者何布瓦先生对全球五十多个不同类型的街道的分析为我们理解城市街道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线索。我们也理由相信通过这样的讨论,来再构城市交通空间设计和管治的基本理论模式,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品质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编辑推荐
《城市街道研究与规划设计:全球50个街道案例》:是在Francois ASCHER和Mireille APEL-MULLER指导的“街道是我们的……大家的”主题展览和同名场刊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
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IVM)简介
动态城市基金会(Institut pour la ville enmouvement)是由法国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PSA Peugeot Citroen)于2000年6月发起成立的,其宗旨是为城市机动性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她汇聚了企业界代表、研究人员、专业人士、艺术家和志愿者组织,以及政府机构,对一些项目展开合作研究。同时,她致力于推动国际间的比较研究,在亚洲,美洲,非洲和欧洲的城市,为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考察具有创新性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经验。此外,还积极地传播知识,努力提高公众意识,以应对当今城市社会的机动性挑战。
从2001年开始,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对中国城市进行资源投入并开展具体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在成都、北京这些在交通和机动性发展问题上都面临很大挑战的城市,举行大型的国际论坛。而上海、武汉、广东和重庆的城市工作室则将欧洲和中国的专家联合起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配合举办建筑和城市设计的主题展览。基金会还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合作,共同设立城市机动性国际教席,每年三次邀请世界各地的规划与交通专家到上海举办学术讲座。最后,基金会还与中国的专业期刊杂志合作,合作出版研究成果和专著。关于“街道是我们……大家的!”
展览
继2002年成功举办“建筑行动起来——城市交通空间创新设计”全球巡展后,动态城市基金会再次发起一项新的巡展计划“街道是我们…,大家的!”。2007年4月26日至6月15目首先在巴黎瓦勒德塞纳建筑学院新址举行了首展,同期还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与街道相关的学术活动和公众活动。随后,展览一方面在欧洲各太城市巡回,同时也在多伦多、蒙特利尔、布宜诺斯艾利斯、波哥大、里约热内卢、智利圣地亚哥等美洲大城市展出。2008年,基金会携手《城市中国》杂志,与中国的合作伙伴联合先后在上海和北京推出展览的中文版。国际巡展仍在继续进行中……
埃里克·夏蒙(Eric OHARMES)法兰西城市规划学院教师、研究员。
布鲁诺·巴迪什(Bruno BADICHE)影像专家,多媒体公司Malice Image的设计总监。
迪迪耶·何布瓦(Didier REBOIS j建筑师,欧洲青年职业建筑师竞赛Europan主席,同时在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执教。
佛朗索瓦·贝朗杰(Frangois BELLANGER)独立咨询师,Transit顾问公司负责人。
佛朗索瓦·朗社(Frangois ASCHER)法国著名的城市学家和社会学家,法兰西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动态城市基金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2009年度法国国家城市规划大奖得主。2009年9月因病去世。
佛朗两斯·高达尔(Francis GODARD)社会学家,法国国立桥路大学教授,法国马赫拉瓦雷大学校长。
吉尔·德扣列斯(Gillos DELALEX)建筑师,Muoto事务所刨始人,法国克莱蒙费朗建筑学院教师。
姜珺,设计师、编辑、策展人,《城市中国》杂志执行主编,刨办并主持广州“下划线工作室”。
米哈耶·阿慕密(Mireille APEL MULLER)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执行主任。
潘海啸,城市交通专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动态城市国际教席主席。
冉-路易·柯恩(JeamLouis COHEN)建筑师,历史学家,纽约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史建,文化批评家,独立策展人,北京《一石文化》出版总监。
朱晔,建筑师,艺评人,《城市中国》执行主编,创办并主持重庆“嗯工作室”。
作者简介
卓健,法国注册建筑师、规划师,法国国立桥路大学城市规划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驻中国代表。
目录
序一,潘海啸
序二,Xavier Fels
引言
引言,卓健
全面认识街道真相,畅想21世纪城市的街道
FranE;oisAscher,Mireille Apel-Muller
一、街道的意义
街道的双重共享,Francois Ascher
是工厂还是景观?现代时期的街道之争,Jean-Louis Cohen
天衣无缝的街道,Gilles Delalex
街道,中国城市问题的指示器,卓健
二、街道管治
街道和它的公众,Eric Charmes
车道与人行道——从街道使用到城市管理,Francis Godard
街道文化与街道城市,史建
三、街道的生活
你不是在街道上。你就是街道!Bruno Badiche
作为媒体的街道,Francois Bellanger,Francois Ascher
街道——公共空间与个人生活,朱哗
属于所有使用者的街道,Francois Ascher
四、中国艺术家眼中的街道
“街道属于谁”的中国答案,姜琚
五、街道的规划设计——50个国际案例,Didier Rebois
多模式的街道
高强度的街道
多元化的街道
居住的街道
垂直的街道
变化中的街道
六、街道建设的参与者
从汽车制造畅想可持续的中国城市机动性服务,卓健
以城市生活为导向的机动性空间设计
附录
展览团队介绍
图片版权说明
序言
当今,机动性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要素,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功能运转,而且关系着当代社会的活力。其原因有三首先,人们在交通出行方面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就业、购房,以及接受教育和医疗,进行文化休闲和购物消费活动的条件,因此,机动性已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一种权利,一种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条件;其次,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对经济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最后,交通活动是耗能大户且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使之满足当代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就显得十分重要。
街道,作为多种活动的舞台,同时也是不同使用者和不同交通方式的共享对象,集中体现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推出的这一主题活动,旨在为建设21世纪的城市街道作出贡献,因为街道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
在策划和筹办“街道是属于我们……大家的}”这一展览时,基金会与各个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讨和设想街道的设计与管理。继2007年4月在法国巴黎的首展后,这一展览开始了在全球范围(包括法国和中国)的巡展。在每个接展城市,同期将举办报告会、研讨会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活动。本书的主要作用就是为这些讨论提供基本素材。
这一计划只是法国动态城市基金会主办的众多活动之一。基金会的属性是非盈利性的社团,由法国标致雪铁龙汽车集团于2000年成立,其宗旨是通过加强企业、科研、大学、社会团体以及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城市机动性相关领域的创新,并寻求实施的可能性。基金会致力于检验具体的解决办法,推动国际问比较,推广富有原创性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在欧洲、中国和南美传播相关理念和文化,提高社会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