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思想  /  正文

华设设计的青年设计师们在思考什么?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 2021-09-16 来源:景观中国网
原创
景观行业的现状如何?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下,身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青年设计师有哪些困惑?内心又在坚持些什么?每位青年设计师当下的状态都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分享的样本。

image.png


Q:你认为当代青年设计师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D:我认为当代的青年设计师是很有理想和追求,想要在专业领域有所学习和成长。

我们的设计师不仅在自己专业的领域有所追求,更在多专业交融的复杂项目上吸收其他专业的知识,然后在自己的专业融会贯通,更全面的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这样对于个人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景观设计师其实非常适合做大项目整体统筹的工作,因为我们不像建筑师基本是单体建筑的设计,也不像结构或是水利专业那么专项,景观设计师更多的是梳理各专业形成系统,打造空间节点,并形成最终的效果表达。



Q:你认为未来这个行业在哪些方面会发生变革?

D:规划层面,现在行业的趋势更向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所以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来看,生态保护与修复将会是接下来一个重要的工作趋势。

至于景观设计层面,除了生态环保的主旋律不变的同时,智能系统,科技创新也是新的趋势。包括现在VR等沉浸式体验,对甲方理解设计意图及空间感受,与传统的ppt汇报模型出效果图动画相比,是质的飞跃。

当然,在表达形式更新换代速度太快的今天,我们的设计师如何平衡设计内核与表达形式,包括如何针对甲方提出的各种诉求,提出复合形式的解决方案才能更体现我们设计师的专业性。



Q:你觉得青年⼀代设计师有哪些创新的设计思维或方法?

D:青年一代的设计师非常的有活力和激情,有非常多的穿心的设计思维和方法。

我们很多青年设计师从国外学成归来,将国外学到的设计方法运用在实践上。

比如,他们特别会挖掘场地文化及历史方面的细节,对场地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这样对导出后续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有,我们有的青年设计师非常钻研软件,运用不同的软件优化分析图效果图,使得图面表达效果提升了一大截,直接对标国际水准。

再比如,有些青年设计师非常喜欢钻研生态领域,把生态设计应用在项目中,往往会在设计上产生特别的化学反应。



代表作:

▼雅安中央公园景观设计

▼兰州“读者印象“文化生态精品街区项目勘察设计,在建

▼前海石公园景观设计



image.png


Q:你认为未来这个行业在哪些方面会发生变革?

H:个人觉得,未来会在设计需求、设计过程、对设计师能力的要求三个方面产生较大的变革。

首先,设计作品的需求,会转变为由使用者而定,使用者不单是人类,也会是大自然。设计的美感和使用体验将作为两个同样重要的元素相叠加,结合而推敲出最后的设计。设计作品的公众的认可程度、使用频率,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类行的协调度,都会作为重要的考量。 

其次,设计的过程由分专业、分阶段、分前后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一个愈加完整的:综合设计到实施到运营维护的闭环流程。设计的过程,在整个作品的生命周期里,将被赋予更多的,更大的责任。设计师与工程师、科学家、生态专家之间的相互设计需求理解,协同修正,也会大幅度增加,整个设计的过程会更缜密,更完备。

第三点,对于未来的设计师,会有更多元的知识背景要求,更敏锐的捕捉力要求,以及更快速的学习转化能力要求。设计作品不单单要具有美感和创造力,还是科学性、工程性、生态性、甚至经济性多维度设计的结晶。设计师既是造梦者,也是一起实现的追梦人。



Q:回顾过去的五年,你的进退与得失有什么?

H:五年前刚刚回国,对于自己所学的知识如何在项目中转化,行业里的真实需求和发展方向都不太清晰。回顾这五年,随着国家政策利好,对行业支持并推进的力度越来越大,自己有幸参与到各类型项目中的研究、踏勘、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等多个阶段,对于工程设计项目的全过程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但每个阶段里的每个环节,却又都不尽相同,需要不断的学习钻研和积累。在遇到新的项目时,才能快速有所判断和侧重,更好的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进行具象的、工程思维的表达。



Q:你觉得青年⼀代设计师有哪些创新的设计思维或方法?

H:青年一代设计师已跨越了设计工具使用的门槛,各个工具之间熟稔的切换和配合已较为成熟,方案的视觉表现力也足够新颖具有冲击。在多元艺术、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青年设计师们更能擅长将更多的元素融入设计理念和方案中,逻辑自洽,也包罗万象。



代表作:

▼表流湿地设计相关研究

▼丽水山居图城市设计国际竞赛

▼河流蜿蜒度研究及河道设计



image.png


Q:你认为未来这个行业在哪些方面会发生变革?

S:我起初在水利行业接触更多的是单纯的传统计算和设计工作。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开始学习生态水环境治理知识,并且通过在项目中的实践加深了对于系统治理的认识。

再后来又通过与景观设计师的深度合作,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百姓对于不同类型景观的需求和体验,从而帮助我优化设计,更好地与相关专业融合,尽量避免以往我们常见到的只注重功能却忽视美观和体验的工程。

所以我认为未来设计行业在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的基础上,还是一个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过程。一方面,从其他专业汲取精华,有机地加入到本专业的设计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交叉专业设计成果。

另一方面,借助AI、大数据、VR等技术,不仅会出现新的设计方法,而且可能会引起设计思想理念的变革。



Q:使自己成长最多的一次作品创作经历,为什么?

S:成长最多的一次工作经历是在一个政府主导的填海开发区水系项目的规划设计上。

首先这个项目的等级和地位很高,所以管理方对规划设计团队的人员配备、技术和研发投入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常常要协调规划设计团队成员,尽量保证足够的投入,让我深切体会到了这种级别项目管理的复杂性。

其次,在水系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解决防洪、防潮、内涝等多目标难题,我和团队其他成员采用了各种技术分析手段,例如我们租用了小船在近岸海上漂浮24小时以获取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比对,为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最后,终归还是要表达出令人满意的规划设计效果。而这个环节恰恰又体现了各专业间的一次次磨合与融合的重要性。我在与景观设计师、水环境工程师、岩土工程师等无数次的交流碰撞中,更加理解了在别人的角度如何解决问题。总之这个项目的工作经历对我的成长和以后的工作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作用。



Q:你觉得青年一代的设计师有哪些创新的设计思维和方法?

S:我觉得青年设计师目前具有更好的创新平台和更开阔的视野。在鼓励创新的总体社会氛围下,可以更多地尝试、更大胆地突破传统。

当然,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很多来自传统的压力,受到设计理念上的质疑,比如水系设计中的传统安全要求与生态景观间的处理关系等,但是总体上创新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

而在创新方法上,除了之前提到的未来利用AI、VR等的潜力外,目前我主要是从多专业融合的角度进行创新,将其他行业应用较成熟但是本行业欠缺的东西引入并融合,在保证设计作品功能性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生态性、实用性等。



代表作:

▼兰州“读者印象“文化生态精品街区项目勘察设计,在建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以景观中国编辑版本转载。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info@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


打赏
  • 给Ta打个赏

0

发表评论

您好,登录后才可以评论哦!

热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