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岸之兴——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滨水公共空间的复兴
视频出品:《建筑学报》杂志社 北京夏德岛影视
1 迭代与复兴
1.1 迭代——从生产岸线到生活岸线
远古的先民站在陆地与水域的边界,身后是大片可供种植和收获的丰沃土地,面前则是辽阔而永不衰竭的水源。他们择水而居,享受着开枝散叶与源远流长的大自然的双份恩泽,既可固守家园又可远走世界。于是,这种栖居理想如同基因般根植于绵长不绝的社会进化链条中,绵延至今。
工业时代的人们站在陆地与水域的边界,身后的大片良田被密布的货仓码头所取代,水面上船桅栉比,各类厂区将居住之地推移至远离水岸的城市腹地。尤其在工业革命后,因水兴市、依水建城更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曾属于大工业时代的杨浦滨江南段就是这种状态最为典型的例证。本地人一语双关地把杨浦区称为“大杨浦”,就是因为它是上海开埠以来最集中的工业区,承载着大工业时代带来的荣耀与创伤,兼具铿锵之美与粗放之气。
▲ 1939年金子常光绘上海鸟瞰图
1960年代末开始,城市滨水区重新受到全球性的关注。一方面,随着商品和贸易增长的分布日益全球化,货物储存需要更空旷的空间,运输路线要求更畅通的布局,从而导致港口和码头设施逐渐从城市中心区撤离。世界各地这些空置出来的场地拥有与杨浦滨江几乎差不多的面貌:废弃的厂房,锈蚀的设施,恣肆的荒草。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资本下生产行为向低价劳动力市场的转移,“退二进三”成为客观的经济增长需求,城市区域的工业区纷纷面临关停和转型,因此催生出一大批从生产岸线到生活岸线迭代的早期案例,如1980年代中期建设成为CBD的伦敦金丝雀码头。
历经几十年的探索,如今的滨水空间复兴不再是单一功能的简单置换,而是通过嵌入公共交通、公共空间、景观体系,力求将滨水空间重新纳入到整个城市的生长与更新体系中,形成一种渐进的、综合的开发模式。新加坡河滨水历史街区、香港维多利亚湾启德休闲及旅游综合区以及美国芝加哥滨水地区公共岸线均属于此类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开放空间的同时,也带动了相邻区域的商业与房地产投资。2015年启动的杨浦滨江南段滨水空间正是面临这样的迭代。就如亚历克斯·克里格(Alex Krieger)在滨水区开发十原则中指出的:“城市滨水区沿岸的更新是城市生活中的复发性事件,通常当经济或文化的主体发生转变并导致当代城市生活出现冲突性观点时,滨水区更新就有可能发生。”
1.2 复兴——基于百年工业传承的场所复兴
自2002年始,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就成为上海市的重大战略。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促使相关工业企业加速搬迁。杨浦滨江(内环以内)作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重点突出的中央活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实现从封闭的生产岸线转变成为开放共享的生活岸线的目标。2014年底,黄浦江两岸45km公共空间3年行动计划启动,于2017年底实现贯通。杨浦滨江滨水空间的复兴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进入我们的研究与实践范畴。
▲3 怡和纱厂锯齿屋顶的纺车间(1911年)
▲ 4 慎昌洋行杨树浦工厂间(1921年)
▲ 5 江边电站-电厂(1933年)
从我们的原作工作室到杨浦滨江不过10分钟的车程,沿途混杂着各色建筑,几乎就是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缩影。伴随着区域内大量的工厂停产迁出,城市生活空间开始见缝插针式地向江边渗透。但这种渗透在到达江边半公里的地方戛然而止。通往基地的最后一段道路崎岖而荒芜,随处可见的厂区的高耸围墙、生锈的金属大门以及“闲人莫入”的标牌提示着:曾被工业时代猛烈冲刷过的这片土地虽疲态尽显,却依然保持着往昔不容窥探的禁地感。
2 锚固与游离
2.1 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总体概念
2015年盛夏,杨浦滨江的设计面临多重压力。一方面,我们 “抢救”式地挖掘和保留场地上的工业遗存,以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保证示范段于2016年7月向公众正式开放。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系统性地梳理杨浦滨江南段5.5km的总体概念方案,寻求将工业区原有的特色空间和场所特质重新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的全新方式,并实现2017年7月杨浦滨江南段2.8km的公共空间贯通开放,以及2019年杨浦滨江南段5.5km公共空间全线贯通开放的大目标。
克里格指出,“闲置的或荒废的城市滨水区,当它们成为令人满意的生活场地而不再是仅供参观的地方时,它们便复活了”。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何将“还江于民”的宏大主旨落位到“以工业传承为线索,营造一个生态性、生活化、智慧型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通过实施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的设计策略,实现工业遗存的“再利用”、原生景观的“重修复”、城市生活的 “新整合”。杨浦滨江南段的总体概念方案可以形象地概括为:三带和弦,九章共谱。
三带:主要是指5.5km连续不间断的工业遗存博览带,漫步道、慢跑道和骑行道并行的健康活力带,以及原生景观体验带。贯通道路上的6个断点,通过水上栈桥、架空通廊、码头建筑顶部穿越、景观连桥等不同方式予以解决。
九章:主要是挖掘原有“八厂一桥”的历史特色,结合上海船厂、上海杨树浦自来水厂、上海第一毛条厂、上海烟草厂、上海电站辅机专业设计制造厂、上海杨树浦煤气厂、上海杨树浦发电厂、上海十七棉纺织厂、定海桥等自身的空间与景观条件,形成9段各具特色的公共空间:譬如以船厂中超过200m长的两座船坞为标志点,大小船坞联动开发使用,大船坞为室外剧场,小船坞为剧场前厅与展示馆,船坞的西侧和东侧分别设置可举办各类室外演艺活动的广场与大草坪,形成船坞综合演艺区;中段以烟草公司、上海化工厂为主形成3组楔形绿地向城市延伸,形成带状发展、指状渗透的空间结构。丹东路码头北侧的楔形绿地结合江浦路越江隧道风塔设计了滨江观光塔;在安浦路跨越杨树浦港处设计了双向曲线变截面钢桁架景观桥,并通过桥下通道连接北侧楔形绿地和兰州路;在宽甸路旁的楔形绿地中保留了烟草公司仓库的主体结构,通过体量消减形成跨越城市道路之上的生态之丘,建立起安浦路以北区域与滨江公共空间的立体链接;借助杨浦大桥下的滨江区域形成工业博览园,以电站辅机厂两座极具历史价值的厂房为核心,改建更新为工业博览馆,将大桥下的空旷场地改造为工业主题公园,形成内外互动的综合性博物馆群和工业博览园;最后在黄浦江转折处,利用曾是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的杨树浦电厂滨江段改造为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保留码头上的塔吊、灰罐、输煤栈桥以及防汛墙后的水泵深坑,植入塔吊吧、净水池咖啡厅、灰仓艺术空间、深坑攀岩等功能,使其成为整个杨浦滨江南段的压轴之作。
2.2 锚固与游离——示范段的尝试
西尔维奥·卡尔塔(Silvio Cartazai) 在《蓝色的纹路》中描写到:“当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相遭遇,新的美学价值观就产生了。旧的工业场地变得令人着迷……这些旧的港口设施矗立于场地中,见证着过往那些工人、市场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多或少地吸引了年轻的一代人,在城市的旧场所,这种能唤起人们回忆的力量得到了放大”。2015年的杨浦滨江就是埋没于荒草之中静待发现的独特之地。作为最先启动的杨浦滨江示范段,占据了怀德路东西两侧长约1100m的滨江岸线,曾分属3家企业:西侧始建于1883年的杨树浦水厂因其典雅的英国古典城堡式建筑群成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中部的上海第一毛条厂,其前身是始建于1915年的新怡和纱厂;东侧的第一水产批发部,其前身是1945年建成的中国第一渔货市场。场所精神,既存在于锚固于场地的物质存留,又存在于游离于场地之外的诗意呈现。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就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次全新实践,也成为后续同类实践的立足点。
2.2.1 挖掘工业遗存——防汛墙、浮动限位桩、老码头地面与栓船桩
目前防汛墙有两种改造方式:保留原有防汛墙,或是隐藏于绿地之下的隐蔽式防汛墙。现有的滨江规划中除了用地过于紧张的区段外,大多采用后者以增加公共空间的亲水性。然而原有防汛墙是原有场地遗存的重要特征物与识别物。于是我们在示范段中保留了近300m的防汛墙,斑驳的墙面与厚重的墙体提示着往昔工业码头的记忆。同时适当提升了防汛墙内侧的地面高度,形成视角理想的望江平台,避免了防汛墙对滨江公共空间视觉上的阻挡。其余部分则予以拆除,远离水岸新建埋于绿坡之下的隐蔽式防汛墙。
另一个努力保留下来的特征物是原有趸船的浮动限位桩,粗壮的混凝土墩和箍在上面的双排钢柱,极具工业感,同时也是滨水空间入口的对景,最终在拆除作业船已然到港的状态下,将这个当时不起眼的浮动限位桩保留了下来。
码头地面的混凝土在常年累月的货运压力下显得斑驳粗糙,面层脱落处裸露出原始的骨料的材质,形成一种介于水刷石和水磨石之间的效果。通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局部地面修补、混凝土直磨、机器抛丸、表层固化的施工工艺,从而实现了老码头表面原有肌理的保留与品质提升。
2.2.2 基础设施建筑化——水厂栈桥
基础设施进入建筑学的视野早在古罗马的引水道就初露端倪。前普林斯顿建筑系系主任斯坦·艾伦(Stan Allen)将之理论化,他认为基础设施的大量重复性和对日常生活的深层介入本质上是一种公共空间,能够在城市中建构起一张人工地表网络,成为城市生活的载体。1100m的示范段中有535m的防汛墙处于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杨树浦水厂外。由于水厂运营的生产要求必须在紧邻江边的防汛墙外设置一系列生产设施,以及拦污网、隔油网和防撞柱等防护设施,客观上形成了杨浦滨江贯通工程中的最长断点。于是我们提出利用水厂外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将景观步行桥整合其中形成公共水上栈桥,提供新的观赏江景和观赏水厂历史建筑的双向角度,产生悬浮于江上的独一无二的漫游体验。栈桥与基础设施原有的结构产生了新的对话关系,完成了基础设施建筑化的过程。
▲ 11 同水厂建筑相结合的坡道
▲ 12 保留的混凝土系缆墩与U形栈桥
2.2.3 建构工业美学——钢廊架、钢栈道与水管灯
邦尼·费舍(Bonnie Fisher)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一文中提出:“没有一个滨水区完全相似于另一个,也不该是,设计应该承认每一座场景的内在特性”。杨浦滨江示范段的设计不仅要将滨水工业区转变为宜人的城市生活的公共空间,也要建构新的工业美学价值观,尽管在现有的社会认知体系中存在风险。
原先属于不同厂区的浮码头不可避免地存在高差和断裂,新建的漫步道则力图将其缝合。我们在3号码头落差1m多的下凹地段新建了一组悬浮于原码头之上、可连通多个方向的钢栈道, 同时满足了通行、坐憩和远眺。在原码头上种满芒草,形成凌空穿越草海的景观体验。同样,1、2号码头之间存在的七八米断裂带也以搭建钢栈桥的方式解决。断面呈U形的钢栈桥结构外露,形成格构状的桥身外观。透过底板局部透空的格栅网板能看到高桩码头粗壮的混凝土桩柱插入河床的状态,能观察到桥下黄浦江水的涨落变化,还能清晰地听到江水通过码头的夹缝拍打防汛墙的回响。
栏杆与灯柱的设计源自于老工厂中管道林立的状态。通过单一元素“水管”的组合变化形成适应于不同线型、不同位置的栏杆与灯柱系列。这些小品元素轻轻游离于既有环境之上,又依然保持着同既有环境的关联。如今“水管灯”已成为杨浦滨江具有标识性的特征(图15)。取名为“工业之舟”的景观小品复合了花池与座椅的功能, 并以轮式支撑的形式安置于码头保留的钢轨之上。
3 “向史而新”
在滨江实践中,我们也始终延续着“向史而新”的建筑史观,即将历史看作一个“流程”,一个连续且不断叠加的过程。新介入的元素既保持着对既有环境的尊重,有限度地介入现存空间之中,同时又以一种清晰可辨的方式避免和既有环境的附着与粘连,与之形成比对性的并置关系。建筑的目的既在于包含过去,又在于将这些过去转向未来。
3.1 叠合的原真:电厂遗迹公园
▲ 16 杨浦滨江电厂遗迹公园总平面
码头上200m长的输煤栈桥被改造为可眺望江景的生态栈桥。将输煤传送带上半圆形的橡皮履带更换为通长的半圆形钢板,覆土并种植花草。利用码头上原有3座高大塔吊中的两座,采用下部挑梁支撑与上部悬索吊挂的方式,将长24m、宽6m的钢板肋结构的玻璃咖啡吧悬置于江面之上。3个黄灰色相间、巨大而醒目的干灰储灰罐位于码头最东端,是电厂段的重要工业遗存。我们在拆除外围护结构后,对原有下部混凝土结构和上部钢结构分别加固,在中部形成一个平坦开阔的功能间层,为日后的功能拓展留下伏笔。3个灰罐中的两个经过重新划分层面后作为展示空间,另一个则以盘旋而上的坡道兼具交通和展示功能。罐体的外部界面虽全部置换为新的构造,却依然保持黄灰色相间的金属立面特征。
3.2 现代木构的探索:“人人屋”与“坐石观云”
滨水岸线的复兴是基于工业遗存的改造,但更需要从当代的视野重新审视和甄别这些遗存的价值,以全其效用,这也成了探索当代新材料新技术的一个契机。
▲ 21 江岸融入景观的杨树浦驿站“人人屋”
▲ 22 雨后温馨的“人人屋”
▲ 24 “坐石观云”二层东向视角
3.3 生态系统的修复:雨水花园
一般意义上的滨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是期望在江边滩涂的原生自然态与码头及防汛设施的人工态之间建立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环境友好、景观优美的江岸生态亲水体系,而杨浦滨江的滨水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工业码头占据绝大多数的岸线, 因此我们尽量在高桩码头的连接处和防汛墙内侧保留原生植物群落与原生水系。
▲ 26 雨水花园鸟瞰
▲ 27 雨水花园内的钢结构廊桥和凉亭
▲ 28 雨水湿地钢结构栈桥和历史建筑
▲ 29 湿地通道方式结构示意
4 城市缝合
除了面临挖掘场所记忆、探索当代特征的问题之外,滨江公共空间的复兴注定涉及到大量既有市政基础设施的更新,涉及到从滨江的线性空间向城市腹地的延伸拓展,也势必触发并带动城市的有机更新与迭代。我们以实践中遇到的复杂的土地利用问题为契机,研讨了建筑学的边界拓展,促使市政基础设施介入城市日常,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同时在相关部门的多方协调与通力合作下,终于实现了城市不同功能需求的复合链接,形成将松散的碎片化空间串联起来的城市复合体,推动规划与管理的复合化与精细化趋向。
4.1 基础设施建筑学:宁国路轮渡站
曾经遍布黄浦江两岸、肩负繁忙日常运输功能的轮渡站是滨江环境中最为普遍的基础设施。只是随着跨江大桥、越江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兴起,摆渡船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即便如此,它仍旧是属于黄浦江不可或缺的集体记忆。在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中,轮渡站因为紧贴江岸成为贯通的巨大障碍,却成为了将基础设施与其他功能相复合进行思考的契机。
▲ 30 宁国路轮渡站入口
▲ 31 宁国路轮渡上层开放空间平台
4.2 城市缝合:一座削切出来的生态之丘
▲ 32 生态之丘鸟瞰
▲ 33 可远眺江景的悬置环行游廊
鉴于仓库巨大体量造成的阻碍和压迫,我们首先将建筑的第六层整体拆除,将建筑高度控制在24m以内,然后面向西南方向做斜向梯级裁切,形成朝向陆家嘴CBD方向的层层跌落的景观平台,同样将建筑形体在面向城市的东北方向也做了一次斜向裁切,消解建筑形体对城市空间的压迫感。同时在既有建筑的北侧新建了一个缓斜坡状体量,引导人们由城市一侧通过景观斜坡跨越市政道路直达江边。这就引发了道路权属上的矛盾:拟建的规划道路安浦路在平面关系上与建筑正中垂直相交。我们注意到仓库建筑底层较高、柱跨较大的优势,在与道路工程师反复沟通后,最终确定了道路下穿建筑的方案。
拆除后保留下来的部分并未被当作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封闭空间来考量,而是被设想成在层层绿化平台中放置着一些离散的小单元。插入的体量自成一个体系同原有框架结构相脱离,形成清晰的比对态势。建筑正中位于车道上方的原有结构拆除后形成一个悬置的“天井”,在天井正中设置一组双螺旋楼梯,形成既有框架体系中的一条漫游路径,于五层向南北两端挑出,提供了一个远眺江景的全景式视野。挑出的环形游廊长26m,受力支撑与水平稳定性主要依靠作为扶手的梁同混凝土框架结构锚固来提供。生态之丘的东西立面由垂直绿化索网体系构成,梯级状绿化平台拥有充足的日照,并通过降板处理增加覆土深度,保证各类植物茁壮成长,以期实现工业建筑向绿色生态建筑的转变。
4.3 区域发展:上海船厂地区城市设计研究
上海船厂地区位于杨浦滨江南段的尽端,隔江与陆家嘴金融中心相望。因为历史发展原因,为东西向的杨树浦路所横切,南面为黄浦码头、瑞镕船厂和怡和纱厂等工业生产单位所占据;北面为以八埭头为代表的旧式里弄聚居区,居住状况与生活配套设施较差。如何将滨江的开放空间延伸至后方的城市区域,统筹零散分布在该区域内的历史建筑和开放空间,延续正在消失的历史肌理和空间关系,改善沿江封闭的尺度过大的街区,也成为我们在滨江公共空间设计时同时一并思考的问题。
▲ 34 杨浦滨江上海船厂地区城市设计研究(原作+HPP)
5 涤岸之兴:当代中国滨水公共空间复兴的探索
“在滨水区出现的典型的与众不同的环境,为城市的所在区域或者在与其竞争的其他城市面前提供了巨大优势。”杨浦滨江正是通过公共空间的复兴,从过去人们记忆中“大杨浦”的印象中蜕变而出,迎来新的身份认同。
我们当初对杨浦滨江的预期是将一个雄心勃勃的构想分解在每一处挖掘和设计中,消化于江边的每块碎石和每株草木里。这种宏大与细微并存的思考方式促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场所,成就了锚固于场所的物质留存与游离于场所的诗意呈现。回首既往,从最初公共空间示范段的艰难尝试,到5.5km的总体概念方案的一气呵成,再到2.8km公共空间的全新亮相,直至5.5km公共空间开放在即; 从对工业遗存全面的甄别、保留与改造,到现代技术与材料的探索,再到水岸生态系统的修复、基础设施的复合化利用与景观化提升,最终拉开了城市腹地复兴的序幕,可谓发端于滨水场所的研究,放眼于城市公共生活的复兴。其中的深入思考与鲜活案例为当代中国滨水公共空间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有价值的借鉴。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投稿邮箱:contact@landscape.cn
项目咨询:1851056801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