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染病医院设计策略,探寻防疫新姿势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两座快速建成的应急医院振奋人心,也激发了建筑、规划从业者们对医院建设防疫的多方面思考。本文将基于传染病院设计策略,探讨未来医院“防疫”功能建设规划要点。
作为一家传染病医院,需要重点满足防疫和治疗两个功能。相较于普通医院,传染病医院由于就诊病人复杂,有传染性疾病扩散感染的潜在危险,其设计策略重心在于满足使用需求的区域划分、避免交叉感染的流线组织以及利于康复的室内外环境营造。
区域划分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说,传染病医院内具备了传染病流行所需的两个基本因素——传染源和易感人群,如果不注意切断传播途径,便有可能在院区内形成感染。因此,传染病医院总体布局和医院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围绕着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原则来制定,可概括为“洁污分区,清污分流,安全排放”。
纵观传染病医院的总体布局方式大致可概括为三种:分散式布局、集中式布局和混合式布局。它们各有利弊,设计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因地制宜设计出最合理的布局方式。
01 分散式布局,具体布局时将各个病区分散布置,在保证便捷联系的同时拉大间距,将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分开,适用于用地较为宽松且周围没有其他民用建筑的村郊。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鸟瞰 / 图源,官网
02 集中式布局利用气闸和垂直交通系统以及科学的分诊区将急诊、隔离等功能融于一体,平时可正常运作,流行病出现时,医院各层可关闭气闸,形成独立运行的隔离单元。适用于用地紧张,周边环境复杂的地块。
斯堪大学医院应急及传染病防控中心总平面[1]
03 混合式布局主要针对如今大量集中化的大型综合医院,传染病区(科)作为大型综合医院的一部分存在。在此情况下,通常将其单独置于院区一角,利于疾病控制,以便管理。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总平面[2]
传染病医院内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程度不同,需严格区分院内各级污染程度防止交叉感染。一般采用“三区两通道”布置方式,即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设计时,洁污区域有明确的区分,各区之间无交叉,其交接地面可用黄色线条区分,以警示医护人员和患者,也可据具体情况使用隔离屏障 / 隔离门。
其次污染区域应布置在地区主导常年下风向,地势较高,地下水较低的地方,这样可以避免由风向引起的污染和传染区域的排水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使洁净区与污染区尽可能保持较远的距离,使医护人员可以有洁净、安全、舒适的环境,远离传染源的威胁。
火神山医院功能分区
流线组织
做好人员流线、物品流线组织规划是传染病医院防止交叉感染的核心内容。传染病医院(病区)的流线设计包括人(医护人员及病患)、物(洁净及污染)、空气(洁净及污染)的进出流线,实现功能分区、洁污分区、人物分流、洁污分流。传染病医院的流线组织形式多样,如何使建筑内流线清晰合理极为重要。需要设计师对各个功能属性,使用者的人流特点充分了解后,根据需要选择/设计合适的流线组织方式。
深度隔离的尽端式流线:尽端式流线是外来人流经过定向流线到达该区即到达终点,不能经过该区穿越到其他区域,如果需要,只能沿原路返回,经交通走道到达其他区域。这种形式的流线方式方向感强,便于识别,且端部空间不易受到其他区干扰。但易致使各个房间使用效率不均,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等问题。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各平面图[3]
高效联系的穿越式流线:穿越式流线是指通过一条流线联系各个区域,并可以经过区块内到达另一区域。这种流线组织方式效率最高,可以便于院区内的整体联系,有利于医院高效运作,但有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因此,采用此种流线应确定污染区和洁净区,在各区间加设卫生通过间,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美国某医院的传染病护理单元[4]
双向监控的环绕式流线:环绕式的布局方式是由当今传染病医院所采用的内外廊方式发展来的。传染病医院的部分功能通过内外环廊组织,并且内外廊都为封闭的路径,而在两条路径中都有核心交通。这种流线组织即我们常说的“洁污分流”。保证环形路径相对完整,整个环形区域内的各个功能空间交通便利,而且易寻找,同时也是可以保证病房或者科室有较为整体的空间环境。
成都公共医疗卫生急救中心-烈性传染楼二层[5]
室内外环境营造
出于对传染病本身的恐惧,院区内的使用者(传染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望者)往往感到紧张,充满压力,这些感觉都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救治,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工作。因此,软环境设计对于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内部公共空间为例。大厅空间的设计首先要满足使用要求,应适当康畅,有较好的照度和良好的通风,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交叉感染,为病人建立信心,是给患者以“人文关怀”最为直接的方式。院内候诊空间宜采用分诊候诊形式,可考虑加入无障碍的设计方法,并通过色彩和绿化调节室内感受,或配置富有情趣的家具和患者等候时可以放松的物品等。此种空间氛围的塑造可以给患者以家的感觉,减少因传染病而产生的紧张心理。
“绿色”景观作为室外环境则是室内环境的延续,通过对病人、医患人员的心理需求分析,为人群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外康复环境。绿色可以缓解患者心神紧张的状态;水景和小品在强化环境的主体时更增添了环境趣味性;室外设施则满足进行户外活动人群的基本需要。在传染病医院的室外环境设计时,可运用整体的理念将建筑空间和景观小品等要素有机地结合,创造出灵活、便于隔离且富有趣味性的室外环境。
最后,传染病医院的环境营造除了需要考虑空间环境设计和绿化景观因素外,技术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传染病医院环境设计中,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链是保证病毒得到控制的有效手段。此外,传染病医院的安全技术应用还需要考虑空气、供水、空调、污水排放等设备设施的技术运行问题。这些技术措施是保证传染病扩散不污染的关键,同时也是调解传染病医院室内环境的必要措施。应用得当将进一步改善空间环境,提升环境的品质。
“火神山医院”中,为了保证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和水体中,院内铺设了5万平方米的防渗膜,覆盖了整个院区。医院还专门安装了雨水、污水处理系统,使用后的污水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在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方方面面都经受着一场严峻的洗礼和考验。作为全球领先的设计企业,思纳设计股份认为,设计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其目的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美好生活服务。“医院设计”作为一个特殊领域,更应从“人本”出发,解决社会的“需求”问题。我们应正视此次疫情,其带来的诸多挑战和全新课题,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去面对。
参考文献:基于防控体系的传染病医院设计策略研究,齐奕.2010
[1]梅宏元,斯堪大学医院应急及传染病防控中心[J].城市建筑.2010,(7):95~97
[2]孟健民,侯军,王丽娟.功能与形式是完美结合--浅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筑创作体会[J].城市建筑.2008,(07):41~48
[3]梁维智,王如荔.“平战结合”医院项目设计初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应急备用病区的设计实践与思考[J].城市建筑.2008,(07):67~68
[4] 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5,149
[5]姚振生,王怡愉,陈红玲.当代传染病医院设计理念探讨——以成都市公共医疗卫生救治中心设计为例.城市建筑.2007,(7):39,40